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市化进程中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与措施

城市化进程中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与措施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地质问题逐渐突显,成为制约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自然因素。我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污染、废气污染以及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地质问题主要有地下水开采造成地面沉降严重,出现城市积水问题,这一问题的出现破坏了城市地下管网,影响了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就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环境地质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城市化;环境地质;城市型洪水;地面沉降;透水性铺装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地域综合体,环境地质问题作为人们生存发展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城市化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地质恶化,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面对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的现状,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计划。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概念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因此,从生态环境建设的角度出发,为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及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新思维。

1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1.1城市化引发城市地面沉降问题

地面沉降是指在一定地表面积内出现水平面下降的现象,是自然灾害的一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规模的增加,地面沉降问题越来越严重,沉降面积也越来越大,人为原因是造成自然沉降的主要原因。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已经有95个城市不同地区发生了地面沉降现象,其中80%分布在城市地区,并且地面沉降速度在不断加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开采地下水资源,而地壳活动、工程建设以及自然作用造成的地面沉降仅占20%。在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北京地区,地面沉降现象更为严重。据有关调查显示,北京市的地面沉降量已达到350 km2。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地下水开采急剧增加,降水大量流失,地下水补给的水量明显减少,从而形成了多个沉降中心。

1.2城市化引发城市型洪水

城市化的发展主要表现为人口增长、城市空间扩大以及城市经济发展3个方面。而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通过城市人口增加、能源消耗量增大以及空间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了威胁,而生态环境又通过资金争夺、政策干预等对城市发展产生约束。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原有的天然土壤逐渐被建筑物所取代,出现了非透水性硬化地面,从而改变了自然土壤植被下的天然可渗透性。城市地面的硬化导致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同时也降低了自然土壤以及植被截留量,增大了城市的地表径流总量,容易导致城市型洪水的发生。

1.3城市化引发的工程滑坡、边坡、崩塌问题

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工程建设数量增多,规模不断壮大,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使其趋于平坦。但这种改造对自然环境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导致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工程活动所引发的不稳定斜坡以及崩塌等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需要重视城市化进程中的地质问题,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评估。

2改变城市环境地质现状的有效策略

2.1铺设透水性材料预防城市型洪水

透水性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环保型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透水性等特点。在城市地面硬化中使用这种材料,可以使降水迅速下渗到地下,补充土壤水和地下水,保持土壤的湿度,同时减轻城市排水压力。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孔隙主要由闭孔隙、连续孔隙以及半连续孔隙组成。水流可以在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内部孔隙中流动,以混合料作为铺筑结构,从而将其表面上的雨水渗透到铺装下面,达到减小地面积水的目的。通过相关验证得知,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孔隙与其渗透系数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只要确定混合料的孔隙率,就可以保证透水性铺装的透水能 力。透 水 性 沥 青 混 合 料 的 孔 隙 率 的 计 算 公式为:V径流设≥10.2269lnQ径9.3×10-2BL(1)式中Q径为径流量,L/ s;B为铺装宽度,m;L为铺装长度,m。只要将混合材料的孔隙率设计为V径流设,由其铺设的路面在暴雨强度为q时,可以将产生地表径流量的雨水透除,使铺装表面不产生地表径流,从而避免城市型洪水的发生。此外防治工程中出现边坡问题时,可以通过修筑挡土墙和护墙等方式支持不稳定岩体,也可以利用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支撑工程,加强岩质边坡的稳定性。

2.2做好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立法工作

针对城市环境发展过程中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行为,应该以立法的方式加以制止。为此,需要加强城市地质环境保护立法工作,地方立法机关也要因地制宜,出台相应的地方性法规政策,同时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依照相关法规严格执法,从而制止城市发展建设中对地质环境的破坏行为。此外,还应该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地质环境保护的认识,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性之间的关系,避免盲目改变自然环境造成的生态失衡现象。在环境保护中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贯彻到人们的思想中,从而确保城市发展中的地质环境质量。针对城市化过程中工程滑坡、边坡、崩塌等问题,需要通过法律规范相应的责任人,落实相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加强他们在工程施工方面的检测和检查力度,依照相关法律制止违规施工作业,避免因为工程违规操作带来的边坡、坍塌事件的发生。

2.3加强城市地质灾害的预测和评估

城市地质灾害的出现给城市带来较大的危害,需要通过建立城市地质灾害评价体系,采用地质监测和环境预测等方式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如果在检测过程中发现地质灾害问题,需要查明城市的地质环境背景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综合评估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同时预测在人为活动下可能出现的地质作用强度,这样才能采取相应的策略,为防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城市地质灾害评估中还需要加强信息化监测系统的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相关数据的检测,将监测到的数据共享,为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信息依据。为了避免工程滑坡和坍塌事件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大对工程边坡的测量,及时获取准确的测量数据,同实际规划中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预测实际边坡的倾斜度,避免边坡严重倾斜的情况下出现坍塌现象。

3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城市环境地质中的城市型洪水以及地面沉降问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解决环境地质问题,城市化发展应该坚持生态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本着防灾减灾的理念,有效减轻和缓解城市型洪水的发生。控制地面沉降问题,需要从地下水开采入手,采取限量开采和人工回灌的方式,调整地下水的开采层次,以地面水源取代地下水源,尤其注重开发、利用天然雨水资源达到控制地面沉降的目的。此外,可以选择透水性材料铺设城市道路,防治和缓解城市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减轻生态环境恶化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影响,为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发展途径。

参考文献:

[1]董好刚,黄长生,陈雯,等.珠江三角洲环境地质控制性因素及问题分析[J].中国地质,2012(2):539-549.

[2]宋庆丰,黄小芸.城市化建设与城市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探讨[J].绿色科技,2015(5):215-216.

[3]于腾.城市环境地质注意问题以及相关措施[J].四川水泥,2015(2):262.

作者:何难 单位: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五九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