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分析

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分析

摘要:

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公益类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降低的原因,提出了改革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公益类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国有企业改革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国企高管腐败案频发,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而大部分的违纪违规、贪腐行为均通过会计信息暴露出来。而公益类国有企业关系民生等重要方面,因此基于会计信息视角的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理论基础

信息是对人有用的,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是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表征,也是客观事物状态经过传递后在人脑中的再现,从而可以对人产生指导。任何信息只有经过传递才能被人接受和利用。会计信息是指会计单位通过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形式向投资者、债权人或其他信息使用者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994年颁布的ISO8402-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中有关质量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会计信息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根据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朱兰从用户使用角度的定义,会计信息质量应是其满足需求者的程度;根据另一位质量管理专家克劳斯从生产者角度的定义,会计信息的质量应是会计信息产品符合会计准则(制度)规定要求的程度。因此,会计信息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同时能反映大部分的违纪违规或贪腐行为。

二、公益类国有企业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信息不真实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公益类国有企业的主要特征是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分公司、子公司直接从事经营活动,进行独立会计核算,设立独立的财务组织,配置一套完整的财务人,包括财务经理、会计和出纳。这种分散式的财务组织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昂。而这些独立的财务组织按各自的标准和意愿行事,原始做账依据审查不严格,会计核算不规范,为了完成利润目标而利用循环交易等现象频发,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

(二)内部信息传递不及时

为了避免子公司会计核算的不规范,部分大型国有采用了集中财务核算,在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下属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岗位,由专门的会计核算中心管理,但时常因内部信息传递不及时,如过期合同、提前收付货款、坏账等重要信息,导致会计处理不及时,影响会计信息质量。

(三)对外信息披露不足

企业在财务报告中对重要事项的表述不充分,并未做详细披露。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无法了解事项的本质及其发展,无法根据会计信息做出有效的决策,从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三、对策与建议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基于会计信息质量基本要求,对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从智能手段上加强信息的传递

在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管理变革提高工作效率、创造价值、节约成本,最终实现整合资源,提升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吸纳新信息技术,充分利用网络办公,重视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传递途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已在许多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集团公司中兴起与推广。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过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财务组织创新、流程和技术创新,最终达到建立降低运作成本和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并实现集团范围的财务监控。分公司、子公司数量多、分布广的大型国有企业和集团应当探索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会计工作的集中,逐步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二)信息披露充分详细、形式多样化

公益类国有企业所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应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实真相或发展趋势,严格按照准则进行账务处理。企业的财务报告首先应先经过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并出具书面报告,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性。除了财务报告和重大事件需要披露外,对一些特别事项应该做出情况说明,例如分析亏损的原因及改进措施等。及时提供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使信息使用者能全面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信息披露的形式也要充分,不仅对内信息,而且恰当地向外部信息,信息披露的形式要多样化,要充分利用便捷的信息平台,让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实现全民监督。

(三)加大惩罚力度,加强监管力度

有的企业领导者在退休前,要么不作为,要么为个人利益大作为,为了防止高管贪腐行为的发生,对违规违法行为实行终身追责制,加大惩罚力度,提高违规、违法成本。另外,国有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特别是公益类国有企业,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不管是单位内部员工,还是非职工普通公民都是公益类国有企业的主人,必须充分发挥主人翁的监督作用,应建立一条通畅的举报通道,凡是发现问题,可以方便快捷的向有关部门举报,设立独立的专门处理举报的稽查处进行核实,并不定期地对企业进行巡视。另外,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纪检部门,对重要事件实行事前审批、事中监督、事后稽核的控制和监督。惩罚与监管并举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保证公益类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于洪强.在深化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进程中神户国有企业改革[J].中外企业家,2008(05)

[2]张建森.国有资产管理的特征及改革建议[N].开放导报,2006(04)

[3]王焕新.会计信息质量的产权问题研究[J].财经研究进展与应用,2013(17)

作者:王贵 单位:重庆化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