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核心能力目标下阅读教学的改革研究

核心能力目标下阅读教学的改革研究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已经逐步走进课堂教学中来。阅读教学在全新理念与要求之下,应该按着怎样的方向发展,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展开教学。

一、尊重学生认知,促进智慧引领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把“要学会”变成“想学会”“能学会”,有效地激发他们去发现、探索和创新。比如,学习《三打白骨精》一文,为了让学生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形成健全的人格。教师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教师提出问题:“故事很精彩,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熟悉的故事情节和喜爱的故事人物,学生们积极发言。有的学生说:“孙悟空给我印象最深,他神通广大,不被妖怪迷惑,在任何时候都能头脑清醒。”有的学生说:“我更喜欢他的正义凛然,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有的学生说:“白骨精给我留下的印象也很深,那么凶残狡诈、诡计多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还有学生说:“我不喜欢唐僧,自己没有本事,还不信任自己的徒弟。”话音刚落,就引来了一阵躁动,学生们七嘴八甜舌议论开了,众所周知,孙悟空是我们崇拜的偶像,是取经道路上的勇士。白骨精是一个遭人唾弃、深恶痛绝的可怕妖精。而就在意料之中,却听到另外一种声音,对唐僧的不满,甚至指责,而且还激起了部分学生的拍手称快。在学生一开始简单理解、片面回答之后,教师不对回答作评价,引导学生评判人物要多方面观察,而不是对“好与坏”简单地下定论。通过生动鲜活的引导、点拨,学生由此构建多元的价值观,形成健全的人格。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升华,人格修养趋于成熟。

二、依托核心语句,深化人文体验

教师在引导过程中既不能束缚学生的思维,又不能放任自由。何时下钩,何时收网,只有处理适当,收放自如才能满载而归。教学《半截蜡烛》一文,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当时环境的恶劣以及德国法西斯的可恶嘴脸。教师提问:“在看似风平浪静的对话中,母子三人是怎样应对德国官兵的?”有的学生回答:“从粗暴的敲门声,看出德国的霸道无礼。”有的学生回答:“闯入百姓家里,不经许可强行点蜡烛,为所欲为,就是一群强盗。”伴随着课文的深入解读,个性化阅读中品析词句,自主探究,其中有个学生居然在一片声讨德军恶劣行踪中提出质疑。“文中‘我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女儿,和你一样可爱’可以看出德军也有人性的存在。”此时学生思维得到拓展,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探究,“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所以变得丑恶源于侵略战争。学生慢慢领悟到侵略战争无论是对侵略者还是被侵略者都是一种摧残,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今后的生活应更加珍惜。教师深刻的文本解读和课堂把控,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在个性化阅读指导中拿捏有度,促进了个性化阅读的良性循环发展。

三、把握情感元素,完善生命成长

课堂是知识传递的中转站,是学生思考、探究、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交流平台。课堂的和谐、民主,学生才能无拘无束、身心愉悦。在这种环境下,师生才能对文本进行平等对话,敢于质疑,有理必争。学生在思维碰撞、矛盾激发、质疑排除中不断建构个性认识和见解,丰富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理想的风筝》,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放风筝的经验,谈谈放风筝的感受。学生滔滔不绝,轻松自然地走进文本,进而想象到刘老师追着风筝一瘸一拐的艰难,从中体会到刘老师敢于拼搏、永不放弃的挑战精神。教师问:“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刘教师热爱生活,敢于追求,积极向上?”学生很快找到答案。学生说:“将自身的残疾融入故事中,完全不在意自己的短处,可以看出她幽默风趣、积极向上、热爱生活。”随着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刘老师的人物形象越发饱满,学生也因此对刘教师的身残志坚、热爱生活、敢于挑战的精神肃然起敬。学生们内心受到熏陶和鼓舞,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课堂在民主和平等的讨论中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意识,自主情感表达。

总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要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不断提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必须要深入文本,探寻文本认知与学生体验需要的结合点,唯此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石港小学

作者:于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