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改革分析

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改革分析

摘要:为了优化和改革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文章对我国大学就业管理制度的变迁历程进行了梳理,分别从基于制度变迁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两个视角对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制度方面提出了优化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制度;管理改革;社会资本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逐步扩大,我国大学毕业生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我国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在内外部动因的影响下,渐进式地进行着改革与发展。探析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改革的变迁方式与动因,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探索出能够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新制度。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发展

我国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发展历经了“统招统分统配”;毕业生报志愿,学校推荐,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双向选择就业;除师范学科,艰苦行业和边远地区毕业生实行一定范围的定向就业外,大部分毕业生通过人才市场自主择业;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四个阶段。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的四个阶段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轨迹不断转型,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随着政府的直接作用不断减弱,大学生逐步形成了即时就业、延时就业、自主创业、考研和出国等多种就业途径,市场的作用不断增强,市场机制日益深化;再次,高校的就业管理机制随着国家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着适应性调整;最后高校的作用逐步增强,如在大学生就业指导、搭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交流平台等方面的作用逐步加强,参与大学生就业的工作环节逐步增多。

二、大学生就业制度管理改革的动因分析

(一)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动因分析

从制度变迁理论的观点进行分析,大学生就业制度管理改革是一种使收益大于成本的理性行为,能够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增长,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观照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问题,从而对其改革的动因做出分析。1.经济增长推动说。舒尔茨所提出的“制度”,准确来讲,就是管束人们的一种行为规则[1]。从经济学领域来看,制度是经济领域里的一个内生变量,也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服务供给者。因而,经济增长是推动制度变迁的重要推动力[2]。新中国成立伊始,在大规模计划经济建设的背景下,政府倍感经济建设的人才匮乏,大学生作为一种稀缺资源,自然应采用计划配置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当时大学生就业管理的方针政策遵循的要求,一是统一计划,兼筹并顾;二是集中使用,重点配备;三是在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基础上贯彻学用一致的原则。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实施对外开放政策后,经济才得以快速增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逐步加大,大学毕业生作为高层次人力资源就难以再继续游离于市场之外了。因而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学生分配“双向选择”制度开始萌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000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应大学生就业管理分配进入了学生自主择业的市场化进程,直到确立了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由此看来,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改革的动因是我国经济的增长。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向更适应市场经济、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进行改革。而在大学生就业制度管理的改革进程中市场作用的逐步增强,也更有利于经济的发展。2.主体利益说。道格拉斯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对制度变迁的动因、方式、过程都做了详细的论述。他认为制度变迁的内在动因是主体期望获得最大的“潜在利润”,即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单个行为主体,如若存在制度不均衡或外在利润等因素,则产生制度变迁的需求不可避免。因此,一旦当前的制度已经不能满足主体的利益需求,就需要进行制度更新[3]。“统包统分”这种高度中央集权的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对大学生而言,虽免除了待业风险,却失去了职业选择权,导致工作岗位、工作区域不一定适合自己,无法发挥自己的人力资源优势,无法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因此他们要求改革就业制度。从用人单位层面来说,外部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在现实上要求他们聘用更适合单位多元发展的人才,而“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使单位没有人才选择权,因而他们也要求改革大学生就业制度。从学校层面来说,推行“统包统分统配”的就业制度,就会忽略接受社会检验这一环节,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不相符的问题,不符合学校发展规律,办学质量无从提高,于是他们自然也会呼吁改革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4]。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旧的就业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大学生、用人单位及学校的利益需求,引发了各个层面的主体对创新制度变革的需求,制度供给随之出现,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的改革。3.技术决定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生产方式的变化即技术变迁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即制度变迁,但这种假说将技术视作推动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的动态原因,主张技术变迁决定制度变迁。从这个角度来看,技术是推动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的动态因素,技术变迁导致制度变迁,那么大学生就业制度管理改革的动因也可归结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来说,“统招统分”时期物质相对匮乏,科技条件所限,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信息处于一种静止和隔离的状态。但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遍使用,信息渠道的多样化直接导致信息量成几何集数激增,为信息在就业市场上充分的公开提供了可能。互联网一方面可使大学毕业生得到更多的招聘信息来筛选甄别企业信息,通过扩展信息的来源接触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用人单位也可以对录用的人员进行初步的了解。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双方对信息沟通达到一种动态平衡,也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的风险,推进了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步伐。

(二)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下的动因分析

社会资本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提出,社会资本是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占有而获取的实际的或潜在资源的集合体,是个人和团体有意识的产物。他认为可以将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纳入社会资本的范畴[5]。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探索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改革的动因,可将社会资本视作个人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资产。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其作用可归结为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通过扩展信息来源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减少工作搜寻成本,有助于人力资本价值的实现。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人民之间几乎没有贫富差距,间接造成了大学生个人拥有并可为个人所调用的社会资本较少。“统招统分”的就业管理制度由高校人事处学生科根据国家下达的分配计划指令毕业生去向,使得大学生也不必动用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但这种制度造成的矛盾慢慢浮现,一些接近就业分配工作人的学生,由于接近信息源,更有机会得到符合自己利益的工作。而其他学生由于信息源的缺乏,则失去了选择更好工作的机会。第二类大学生由于拥有的社会资本较少造成了工作分配的不公平待遇,于是他们呼吁改革不公开透明的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政府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也开始逐步改革不利于公平的就业制度。社会资本是无形的,家庭及其关系网络是它的载体。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资本主要来自于家庭。随着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大学生家庭收入水平的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逐步开始有等级之分,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这一工具性行动中实际使用的社会资本,包括父母的社会地位、关键帮助人的社会地位、帮助人的数量等都产生了差异[6]。社会资本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求职的显性因素,对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随着大学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的积累,以及个体社会资本的差异性不断扩大,他们逐步产生了变革就业管理制度来更好利用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的需求。建立市场导向,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充分利用社会资本的制度条件,因而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改革的动因是随着大学生社会资本的积累,产生了利用社会资本的需要,要求变革就业管理制度来更好地利用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

三、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构建

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是在学生自主择业背景下,国家、高校对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补充与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制度的构建,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通过就业指导提升有效使用社会资本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可雇佣性;另一方面通过就业指导制度的完善,可进一步改革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已初步确立了就业指导制度,各省市和高校纷纷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但现实中,大学生就业指导制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就业指导机构建设的不完善,监督体系的缺失,目标、内容、形式的不清晰及指导人员的专业性未达到应有的水准等。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逐步建立并完善既符合国情又能持续发展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法律制度,加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就业指导的法律地位,同时大大提高其执行力与公信力;另一方面加强就业指导中心建设,切实发挥出指导中心作为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桥梁”的作用。第一,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讲座。如邀请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专员分析毕业生应聘注意事项,邀请校友分享求职经验,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讲解就业政策等,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增强课程、讲座的实用性。第二,培养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人员应长期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熟悉本校各专业及其培养方向和特点,要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此外还需要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就业指导需求,帮助学生分析求职方向,解决面试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第三,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库。就业信息库是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的数据库,保证大学生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充分的人力资源信息。同时,就业信息库通过收集历年大学生就业去向、就业率、雇主对大学生工作满意度等数据,及时掌握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业方向、专业匹配度等信息,便于学校及时调整招生及培养方向。总之,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改革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社会问题的主要切入点。因此,不论是教育学界还是教育部门,都应该重视分析大学生就业制度管理改革的动因,更好地完善大学生就业管理制度,促进大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2]COADSER,ALCHAINA.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COADSER,ALCHAINA,NORTHD,etal.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4]张萍萍,程志玲.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24-25.

[5]李惠斌,杨雪东.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基于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118.

作者:陆晓雨 侯方 单位:首都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