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清洁制革现况及生态制革预见

清洁制革现况及生态制革预见

本文作者:但卫华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大家知道,我国皮革工业经过6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皮革大国。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因为制革污染问题一直没能彻底解决,制革清洁生产还没能在全行业范围内全面实现,因而,我国皮革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实践证明,制革清洁生产是制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我国皮革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革清洁生产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几十年来,皮革科技工作者、制革企业家/企业主在制革清洁生产方面都做了或正在做着大量的工作。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12年中,我国制革清洁生产在全国普遍推行,若干制革清洁技术的研究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制革工业园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想借此机会,解读清洁生产的基本知识,回顾过去12年制革清洁生产方面的最新进展,总结制革清洁生产方面经验与教训,探讨生态制革共性技术、关键技术以及实现的路径。但由于本人的学识水平有限,深恐挂一漏万,恳请同行提出宝贵意见。

1制革清洁生产概述

1.1清洁生产的定义

2002年6月,我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该法对清洁生产的定义是: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和产品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持续的、创造性的思维,它是指对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境保护战略。清洁生产是要引起研究开发者、生产者、消费者,也就是全社会对于工业产品生产及使用全过程对环境影响的关注,使污染物产生量、流失量和治理量达到最小,资源充分利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当然,最先进的生产工艺也不能避免产生污染物;用过的产品还必须进行最终处理、处置。因此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必将永远长期并存。只有共同努力,实施生产全过程和治理污染过程的双控制,才能保证环境最终目标的实现。由清洁生产的定义可知,清洁生产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重要的是一种新的观念和思维。我们知道,工业生产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工业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而这些工业企业大多仍然沿用着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导致可利用资源濒临枯竭,工业污染远远超出环境容量,控制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工业污染仍然采取“末端治理”这一被动的管理模式,就必然会存在一系列严重问题。清洁生产是一种从“源头”治理工业污染的生产方式,是一种消除或削减产品在生产过程、使用过程以至于废弃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的全新思维。可见,清洁生产是人们观念和思维的转变,是环境保护战略由被动反应向主动行动的转变,也是环境保护措施由治标向治本的转变。需要指出的是,清洁生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清洁的生产过程和清洁的产品都是与现有的生产过程和现有的产品相比较而言的。由此可见,推行清洁生产,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就应适时地提出更新的清洁生产目标,采用最新的方法和手段,使清洁生产达到新的、更高的水平,而生态制革就是制革清洁生产的新的、更高的水平。

1.2清洁生产的特征

由清洁生产的定义不难看出,清洁生产具有预防性、全面性、创新性、效益性以及全球性等特征:

(1)预防性

“预防优于治理”,是清洁生产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清洁生产是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对工业产品生产从设计开始,到产品的生产、包装、储藏、运输、销售、产品使用直至废弃后的最终处置,给予全程控制和预防。因此,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有着本质的不同。

(2)全面性

清洁生产不仅要求考虑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要求考虑服务对环境的影响。不仅如此,清洁生产还要求两个“全过程”控制:其一是产品的生命周期全过程控制,从原材料加工、提炼到产品产出、产品使用直到报废处置的各个环节采取必要的措施,实现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资源和能源消耗最小化;其二,是对生产的全过程控制,也就是说,对产品设计开发、规划建设、生产运营的全过程实施控制,防止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创新性

清洁生产在观念和思维上的创新,增强了清洁生产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清洁生产改变了传统的不顾费用有效的思想和单一末端控制的方法,对污染物实行费用有效的源削减。清洁生产认可原料和能源的有效利用,但更加强调节约、洁净利用。只有所有的原料和能源都能够被节约、洁净、有效地利用,才能实现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

(4)效益性

清洁生产是一种从源头治理污染的方法,追求把工业污染消除或削减在工艺生产过程中。这样,就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统一起来了。与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不仅可以治理污染,而且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因而受到企业的青睐。清洁生产要求人们树立新的效益观,摆正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毫不犹豫地服从环境保护。可见,必须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

(5)全球性

清洁生产决不是一厂、一地、一国的事情,而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因此,需要全球人类的共同参与。清洁生产着眼于全球环境的彻底保护,为人类建设一个清洁的地球。清洁生产的全球性特征提示我们: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污染是没有国界的!只有人类与自然和睦、和谐相处,人类社会才能得以持久发展。

1.3清洁生产的内容

清洁生产的内容包括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以及清洁的产品三个部分。(1)清洁的能源。采用各种方法对常规的能源如煤采取清洁利用的方法,如城市煤气化供气;对沼气等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等。(2)清洁的生产过程。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少用和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选用少废、无废工艺和高效设备,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对物料进行内部循环利用;完善生产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3)清洁的产品。产品设计应考虑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应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产品的包装应合理;产品使用后应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应尽可能合理。

1.4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1)合理布局,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产品结构;(2)用无污染、少污染的能源、原材料和产品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能源、原材料和产品;(3)改革生产工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开发、采用和推广无废、少废的清洁生产工艺和设备;(4)最大限度地利用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物料最大限度的厂内循环;(5)强化科学管理,减少跑、冒、滴、漏和物料流失;(6)对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用低费用、高效能的净化处理设备和“三废”综合利用措施进行最终的处理处置。

1.5清洁生产的基本方法

(1)清洁生产审核:是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方法,通过审核判明废物的产生部位、分析废物的产生原因、提出减少或消除废物的方案。(2)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改善环境行为、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发展而制定的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同时具有高度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机制的科学管理体系,帮助组织实现和系统地控制自己设立的环境绩效水准,并通过环境管理体系所提供的结构化运行机制使组织的环境绩效持续改进,以支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促进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3)生态设计:也称绿色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设计,是指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之中,从而帮助确定设计的决策方向。生态设计要求在产品开发的所有阶段均考虑环境因素,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终引导产生一个更具有可持续性的生产和消费系统。(4)生命周期评价:是一种用于评估产品在其整个生命周期中,即从原料的获取、产品的生产直至产品使用后的处置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技术和方法。按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生命周期评价是对一个产品系统的生命周期中输入、输出及其潜在环境影响的汇编和评价”。(5)环境标志:是一种标在产品或其包装上的标签,是产品的“证明性商标”,它表明该产品不仅质量合格,而且在生产、使用和处理处置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低毒少害、节约资源等环境优势。(6)环境管理会计:应用总成本核算(主要针对清洁生产较直接有关的成本和费用节省,用于内部财务核算和投资清洁生产项目时的经济可行性评估)、生命周期核算(将成本和节省扩展到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全成本核算(考虑与产品和生产过程不直接相关的环境损失和避免环境影响所节省的费用)等主要核算方法,全面正确地反映、评价清洁生产和清洁产品的成本与效益。

1.6实施清洁生产的重大意义

前已述及,工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的模式是不可取的。如果我国仍以传统的高消耗、低产出、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方式来维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就必将使我国的环境状况进一步恶化,也会加速有限资源的耗竭。因此,我们所承受的是环境和资源的双重压力,在这种压力下,我们必须作出选择,那就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而清洁生产就是适应这种转变的最好方式。清洁生产是一种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的最优生产方式,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可以变有毒有害的原料或产品为无毒无害,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最小;对生产工艺进行科学的改进和创新,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的数量达到最小化。实施清洁生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清洁生产很好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通过实施清洁生产,不仅可以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物的排放,而且能够节约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降低废物处理和处置的费用,从而在经济上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清洁生产通过对企业管理人员及操作工人的培训,提高了他们的管理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调动了广大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在工作中只要采取一些简单易行、不花钱或少花钱的措施,就可以大大地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最终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另一方面,清洁生产还通过一整套严格的审计程序核对有关单元操作、原材料、水、能源、废弃物以及产品的来源、数量及类型等,判定引起物料流失的关键问题,判定企业工作效率低下和管理不善的成因,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一套节约原料和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减少污染、提高产品质量的措施。可见,清洁生产能够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能与企业利益紧密联系起来,通过特有的一套全面、系统的思路来促进企业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削减废弃物的排放量,提高企业的投入产出比,从而丰富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综上所述,实施清洁生产,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建设绿色生态城镇,实现新型工业化;对于缓解目前业已存在的国内外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对于有效地建设生态农业、控制农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等等,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7国家对清洁生产的鼓励措施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国家对清洁生产采取的鼓励措施有:国家鼓励和促进清洁生产。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将清洁生产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区域开发等规划。国家鼓励开展有关清洁生产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国际合作、组织宣传、普及清洁生产知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清洁生产的宣传、教育、推广、实施及监督。国务院及其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有利于实施清洁生产的产业政策、技术开发和推广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和支持建立清洁生产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向社会提供有关清洁生产方法和技术、可再生利用的废物供求以及清洁生产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和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和支持清洁生产技术和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产品研究、开发以及清洁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采购节能、节水、废物再生利用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产品。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宣传、教育等措施,鼓励公众购买和使用节能、节水、废物再生利用等有利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产品。国家建立清洁生产表彰奖励制度。对在清洁生产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从事清洁生产研究、示范和培训,实施国家清洁生产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和自愿削减污染物排放的技术改造项目,列入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同级财政安排的有关技术进步专项资金的扶持范围。在依照国家规定设立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应根据需要安排适当数额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对利用废物生产产品的,和从废物中回收原料的,税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征或者免征增值税。企业用于清洁生产审核和培训的费用,可以列入企业经营成本。清洁生产项目在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上优先予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