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循环农业科技推进蔬菜产业发展探讨

循环农业科技推进蔬菜产业发展探讨

摘要:为了进一步推动怀化市蔬菜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从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循环农业科技应用的现状等方面着手分析,为当前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蔬菜;循环农业;现状;前景;对策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镇专业菜地日趋萎缩,而人们对蔬菜的需求逐年增加,为此,自2010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出台了国发[2010]26号、国办发[2010]18号等文件,怀化市认真落实,大力实施城区菜篮子工程,制订了两个“三年行动计划”,新菜地开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是,蔬菜生产面临着成本急速升高、土壤污染逐步加重、蔬菜质量安全隐患增加、种植效益下滑等诸多问题,如何应对上述挑战、促进蔬菜产业可持续性发展,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和农业企业通力合作,共同加以解决。根据国内外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结合本地实际,采用循环农业模式发展蔬菜产业前景广阔。通过近期采取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开展调研,调查怀化市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循环农业科技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循环农业在本地实施的前景,提出了蔬菜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1质量安全存在隐患

2014年来,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成为怀化市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之一。每年要对全市13.3hm2以上的重点蔬菜基地进行监督检查和全程质量监控。通过市蔬菜办对基地的生产档案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检查,结果发现:部分企业或基地仍在使用克百威、三唑磷、水胺硫磷等禁用农药,或超剂量使用农药,及农药安全间隔期执行不严格;同时蔬菜质量控制措施和技术规范还有待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尚未建立,质量安全隐患依旧存在,蔬菜质量安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1.2蔬菜品质明显下降

当前,常有市民反应蔬菜不甜、不鲜了,主要原因是规模化大型基地有机肥投入锐减、过于依赖化肥,化学农药使用频繁,以及土壤肥力普遍下降,对于大白菜、黄瓜等水分含量相对较高的蔬菜质量影响尤为明显。

1.3单产和经济效益降低

由于土壤肥力的下降,有机肥匮乏,蔬菜自身抗性减弱,导致单位面积产量降低,再加上成本上涨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蔬菜种植效益随之下降。根据调查,怀化市城区保障性基地主要蔬菜品种平均667m2产量大多偏低,如茄子约3000kg,辣椒约1500kg,黄瓜约3000kg,苦瓜约1200kg,丝瓜约2000kg。与传统菜地或专业大户相比,单产降低50%以上。正是由于有机肥缺乏,蔬菜持续坐果能力差,影响丰产稳产。

1.4生产成本成倍增长

种植蔬菜的成本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渐升高的,目前已经接近蔬菜种植承受的临界点。2007年之前,怀化市每667m2稻田地租为300~400元/年,男性青壮年日工资约40元,667m2耕地费用为30元、化肥100元、有机肥100元、种子约50元,种植667m2蔬菜的总成本估计1500元。2014年来,667m2地租在800~1200元/年,男性青壮年日工资150~200元,667m2耕地费用120~180元、化肥180~300元、种子约100元,种植667m2的总成本至少3000元,需要精细化管理的蔬菜种类生产成本达5000元,甚至更高,个别蔬菜种类如百合、生姜的生产成本已升至8000元以上。

1.5各类灾害发生频繁

一是病虫害发生严重。2012年4月份辰溪县333.3hm2蔬菜基地温室白粉虱(烟粉虱)大爆发,县政府安排20万元专项经费群防群治,效果甚微;2012年7月鹤城区黄岩乡33.3hm2高山生姜基地姜瘟病大爆发,最终颗粒无收,损失惨重;2013年7月份新晃县13.3hm2辣椒疫病爆发,损失惨重;2014年6月份通道县斜纹夜蛾泛滥成灾;2014年7月份洪江市安江镇大沙坪香葱斜纹夜蛾爆发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滥用农药,致使大量天敌死亡,局部农业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而多年连作,有机肥投入匮乏,化肥滥用导致蔬菜的抗病、抗虫能力下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二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2008年的特大冰雪灾害,2012年的暴雨洪灾,2014年的特大洪灾及旱灾,2015年上半年的长期低温阴雨,都导致蔬菜生产损失严重。

1.6大棚土壤盐碱化加重

塑料大棚内水分循环有其特殊性,主要是封闭的环境缺乏雨水淋溶,土壤毛细管效应将大量化肥残留物、土壤重金属离子吸附到20cm左右的土壤表层,在水分迅速蒸发后盐分便滞留下来,长此以往大棚内土壤盐分积累逐渐加重,一般经过3年生产,状况就可凸显出来。2014年上半年,中方县新建镇黄立坪蔬菜基地约有10%蔬菜塑料大棚出现了盐害现象。

1.7有机肥用量逐年递减

根据调查,以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为主的蔬菜基地,有机肥投入量较大,0.7hm2规模的菜地每年有机肥投入量667m2为1~3t,3.3hm2规模菜田667m2为1t,6.7hm2以上规模菜田667m2为0.5t。以农业企业生产经营为主的蔬菜基地,因面积较大,一般在13.3hm2以上,有机肥投入为零。有机肥投入匮乏已成为影响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主要原因一是有机肥肥源有限;二是有机肥施用的人工费用大,通常人工费用是有机肥费用的1~2倍;三是商品化的有机肥价格昂贵,肥效与费用不成正比。所以,蔬菜种植企业选择少用或者放弃使用有机肥,常年采取掠夺性经营。

1.8肥料质量难以保障

一是蔬菜基地使用的农家肥无统一标准,更无强制性检查检验制度。由于禽畜养殖基地违规使用饲料和添加剂,导致鸡粪、猪粪中的重金属或盐分含量普遍超标,长期使用不合格禽畜粪便不仅导致土壤盐碱化,而且对蔬菜产品质量构成威胁。有经验的种植户都不使用规模化养猪场的粪便排泄物作有机肥源,主要原因是生猪养殖基地为了使生猪增加进食量,在饲料中大量添加食盐。二是市场上流通的商品肥质量参差不齐。有机肥大多是腐殖酸、城市垃圾和碳酸氢铵混合,或者是有机发酵菌肥与化学复混肥混合,总养分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低;复混肥大多总养分含量高,磷钾含量低,但价格整体偏高,难以接受。

1.9农民科技素质较低

怀化市从事蔬菜生产的农民一般具有较丰富的栽培管理经验,但由于技术不规范,仅凭个人的经验行事,对不同土壤特性、不同作物和不同茬次的蔬菜不能区分管理;同时欠缺肥料、农药识别和使用的专业知识,往往会出现施肥用药过频、过量的问题。这既造成了环境污染,加大了生产成本,又影响了蔬菜的品质和质量安全。另外,部分农民对生产无公害、绿色安全蔬菜意识不强,生产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因此有必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这也是生产高品质蔬菜必须解决的问题[1]。

2循环农业科技在蔬菜产业中的应用现状

2.1循环农业技术应用面窄、产业链条短

循环农业技术贯穿整个循环农业体系,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蔬菜产业发展方面,包括蔬菜基地的选址,禽畜养殖基地废弃物的处理,农业投入品的无害化处理,病虫害防治,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及利用等等。通过调查统计,目前全市仅有通道县立科生态农业示范园基本做到了产业链条化,其做法是:禽畜养殖粪便用来养殖蝇蛆,蝇蛆脱水干燥后和其他饲料混合养殖泥鳅,养殖蝇蛆下脚料进入沼气发酵池,沼液浇灌大棚蔬菜,沼渣培肥泥鳅养殖池的水质,养殖池的塘泥用作大棚蔬菜的底肥,大棚蔬菜的废弃物回收进沼气池发酵。虽然政府相关部门大力提倡和推荐这种循环模式,但是怀化市循环农业科技在蔬菜产业上的应用尚处于点状或者断线状态,大多局限于蔬菜生产的某个阶段,未形成产业链条,在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应用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2.2循环农业技术应用程度低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产品的种类单一。以蔬菜育苗基质为例,怀化市的基质生产企业有两家,一家按本地订单生产,主要成分是草炭土,有机质含量单一,存在肥力不够和保水能力较差的缺点;另一家属家庭作坊式生产,只是将鸡粪、谷壳、菇渣、水等调节混合后,接种EM菌发酵,年产量不足100t,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其肥力水平、重金属含量等指标未知,存在安全隐患。总体来说,怀化市运用循环农业科技生产生态环保型农资的企业,在规模、产品种类或产品质量上,与发达地区存在巨大的差距。二是循环技术应用单一,缺乏配套。以沼气池建设为例,2006年来,怀化市大力引导农村兴建沼气池,其主要目的只是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清洁和能源问题,与农业生产的对接并不严密,如农作物秸秆还田、绿肥种植肥田、生态农业技术、农业废弃物发酵处理技术等没有得到普及推广。三是部门配合不协调。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各职能部门依然是各自为阵,难以形成合力,因此,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推行循环农业技术应用是当前政府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2.3种养结合程度不高

2009年沅陵县凉水井镇4家蛋鸡养殖基地将粪便直接排入溪流,导致当地农田有机肥污染和溪流营养物富集,曾引发村民与养殖基地的对立事件,后来养殖基地通过引进设备对粪便进行脱水处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鹤城区辖区内8家大型养猪场采取建造处理池,实行分级沉淀来处理废弃物,由于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此举仍存在安全隐患;2014年初,怀化金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沉淀池泄露,导致下游的3.3hm2水面受到污染,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万元。这些问题的存在暴露出养殖基地与种植基地缺乏科学的对接,养殖废弃物成了养殖基地环境保护的沉重包袱,而种植基地又欠缺有机肥投入。2014年初,芷江县实施种养结合项目,和翔鸭业与蔬菜基地对接,应用专利技术发酵鸭粪,然后用车辆运输到田间,人工施入菜地,解决了环境污染,提高了蔬菜基地肥力,但是种养基地相距较远,运输费和人工费用高,成本控制难度大。

2.4循环农业科技人才缺乏

循环农业技术是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农业技术,包括作物栽培、品种选育、农田水利工程、禽畜养殖、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等,涵盖农业微生物利用、相关物理和电子科技应用等学科。根据2013年怀化市科技局统计,在涉农单位中,全市本科毕业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占3%,其中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凤毛麟角。此外,适合本地的循环农业技术还没有经过系统的研究总结,整体循环农业科技储备十分薄弱,因此,人才和技术储备为怀化市推行循环农业面临的重大难题。

3循环农业技术推进蔬菜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

3.1有利于提高产量,改善蔬菜品质

应用沼气肥(沼液)、发酵腐熟的菜枯(饼肥)、农家圈肥、生物发酵肥、有机菌肥等优质肥料,可以促进蔬菜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升蔬菜品质,尤其是当前注重蔬菜质量的大环境下,利用循环农业技术是大势所趋。随着复合EM菌、芽孢杆菌、多角体病毒等新型农业微生物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未来必定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化学农药;农药-42-文献综述Vegetables2016.6残留的减少,农业污染降低,必将提升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实现蔬菜的增产增效[2]。

3.2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菜田地力

蔬菜基地的复种指数一般在3以上,设施蔬菜基地的复种指数更高。因此,保护土壤肥力的工作将贯穿始终,需要我们采取生态化的模式布局生产,通过应用蔬菜病残体无害化还田、新型微生物促进土壤有效成分的分解等循环农业技术,多渠道地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的理化性状,实现蔬菜基地土壤的可持续性利用。

3.3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条,增加经济效益

运用生态循环的技术模式是未来蔬菜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将种养和休闲娱乐、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能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增产增效。如通道县立科生态示范园将蔬菜种植与禽畜水产养殖结合起来,洪江市慧沃公司将蔬菜生产与休闲、旅游观光结合起来,会同县丰裕蔬菜专业合作社将生猪养殖加工与发展水生蔬菜结合起来,产业链条得到延伸,改善了基地环境,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4有利于改善产地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广应用循环农业技术,运用生态的手段规划蔬菜基地,对接养殖基地,合理利用本地的光热等自然资源;采用物理的、电子的、生物的技术手段防治病虫害;应用植物秸秆防治杂草,推广植物驱虫防虫技术,营造蔬菜基地与当地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便可实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探讨循环农业技术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武陵山区生态智能农业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承担的“绿色蔬菜智能化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省级重点课题,在运用微波和电子技术防治病虫害、利用生态技术营造蔬菜基地与自然环境共生共赢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与探讨。

4对策建议

4.1加强组织领导,科学合理规划

蔬菜产业是民生产业,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认识蔬菜可持续发展与循环农业科技有机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础上,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将其列入农业和农村发展规划,并明确一名领导负总责、一名技术专家主抓,一批技术人员具体实施。农业部门要制定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规划及策略,提出发展思路和保障体系,旨在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以及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各职能部门要协调配合,研究制定循环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循环农业主要指标的分析,实行跨行业、跨学科、跨领域统筹规划,科学规划,促进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4.2加快技术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加强人才引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根据循环农业发展的需要,引进、聚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引进循环农业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模式;重点引进和开发农业废弃物及相关产业废弃物的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城乡废弃物物业化管理技术等。建立示范基地,对现有的循环农业技术和模式进行系统分析和全面总结,形成一整套适合怀化蔬菜产业发展的循环农业技术规程,然后加以推广应用。

4.3综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

根据本地农业资源的特点,一是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农作物间作、套作和轮作技术,推进农作物秸秆、食用菌料渣和人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鼓励农膜的回收利用,加强物种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二是探索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按照循环化、立体化、无害化要求,发展“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产模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原料利用率和产品科技含量。三是加强循环农业科技的研究与推广,依托科研院校,加强产学研结合,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工的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农业废弃物利用和治理技术、生态环保农资产品等,加速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3]。

4.4完善政策措施,促进循环农业技术应用

一是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出台促进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的财税、价格、收费和技术优惠的扶持政策,鼓励并支持开发推广增收节支的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二是尽快研究制定循环农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推行清洁生产,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依法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4.5建立试点示范,推行立体种养模式

一是抓好试点示范,选择有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先行启动,形成一批示范企业和示范园区,探索出发展循环农业的有效模式。二是根据怀化市多丘陵矮岗的地形特点,实行立体种养。在山上建养殖场和沼气池,山腰建果园,山下建蔬菜基地和搞水产养殖,配套相关的水利设施、道路设施和管道设施,形成立体的管网系统,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

4.6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打造循环农业品牌

一是加强循环农业在蔬菜产业上应用的宣传力度,使消费者了解循环农业科技有利于生产优质蔬菜,迅速为市场认可,最终直接推动蔬菜生产者采用循环农业技术。二是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运用物联网、互联网等信息化的手段,加快建立全市统一、全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逐步实现农产品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产地污染修复治理、标准化生产、关键点控制、包装标识、检验检测等技术研发纳入怀化市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和农产品质量监管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检测网络,在农业企业、规模基地和养殖场设立快速检测室,农产品出具产地证明和检测合格证后,方可进入市场。

4.7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菜农素质

菜农是蔬菜生产的主体,菜农的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一是加强对菜农进行循环农业和安全生产的培训,定期委派农技人员到基地进行技术服务和现场指导,提高菜农种植优质、安全蔬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二是培养一批科技骨干,发挥科技骨干的辐射带头作用,加快新技术、新理念的传输。

参考文献

[1]朱良鱼.关于怀化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0(6):49-50.

[2]王志永,李军利,董金彬.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模式探讨[J].科技资讯,2011(24):172-172.

[3]刘文献,王健.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N].贵州日报,2014-11-13(10).

作者:孙伟 滕彬 单位:怀化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蔬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