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噻虫啉防控叶蜂药效试验

噻虫啉防控叶蜂药效试验

本文作者:杨杰刘宏亮杨生文徐永恒作者单位:六盘山林业局

落叶松红腹叶蜂,是落叶松的主要害虫之一,宁夏六盘山部级自然保护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栽植了大面积的落叶松人工纯林,目前该地区落叶松人工林面积达1.6×104hm2,但是,大面积的落叶松纯林为病虫害的危害蔓延甚至暴发成灾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落叶松叶蜂在该地区大部分落叶松分布区不同程度地造成危害,发生面积达4000hm2,成灾面积500hm2。落叶松叶蜂防治多以化学药剂敌敌畏烟剂、林丹烟剂、苦参烟剂等进行熏杀防治为主,不仅杀死了叶蜂幼虫也杀死了大量天敌,由于年年防治,害虫也产生了抗药性,年年防治,年年发生,对当地环境也造成一定污染。为探索高效低毒无公害的噻虫啉对防治落叶松叶峰的效果,2012年6月在宁夏六盘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二龙河林场林区开展了防治试验。

1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宁夏六盘山部级自然保护区二龙河林场林区,地处北纬35°24''''18″,东经106°23''''48″,海拔2010m,年平均气温12℃,1月份平均气温-7℃,7月份平均气温23.5℃,≥10℃的有效积温平均为2090℃,无霜期90-130d,年日照时数2238h左右,年均日照百分比率51%。年均降水量800mm,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平均相对湿度70%-80%,昼夜温差较大,气候特点概括为冬长夏短,冬季寒冷而干燥,早春少雨易干旱,秋季降雨集中,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落叶松红腹叶蜂在宁夏六盘山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在落叶层下丝茧内越冬。第二年5月上、中旬化蛹。5月中旬到6月上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6-7月卵孵化为害落叶松针叶。6月末至7月上旬,老熟幼虫进入树下落叶层结茧并在茧内越冬。林分为落叶松纯林,林龄15a,郁闭度0.7,坡度15°,落叶松叶蜂虫口密度10-19头%50cm标准枝,历年均为落叶松叶峰发生区。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材料

试验药剂有两个剂型:江西省天人生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2%噻虫啉微油烟剂和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0#柴油;清水;背负式6HYB-25AD(W)型机动喷雾机和6HY-25喷烟机;1mm塑料防虫网。供试虫源为落叶松红腹叶蜂2-3龄幼虫。

2.2试验方法

2.2.12%噻虫啉微油烟剂试验

设2%噻虫啉微油烟剂试验地约20hm2,划分3个试验区和一个对照区,每区约4hm2,每区内选固定样株3株,用红漆标记,每样株从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选1个长度为50cm有虫的样枝。施药前逐样枝进行虫口数量调查,调查后用塑料虫罩套住样枝。喷药时间选在傍晚8时,利用此时林内形成下山风的特点,形成的烟雾从山上向下蔓延,每个试验区为一个处理,将2%噻虫啉油烟剂与0#柴油分别注入喷烟机药桶和油桶,设计三个处理,乳油:柴油分别为1∶9、2∶8、3∶7,用机动喷烟机依次进行林间喷烟,每个处理重复三次,选择未防治区作为空白对照。

2.2.2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试验

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试验地选取地势相对平坦,郁闭较小的林分4hm2,划分三个试验区和一个对照区,每区约1hm2,每区内选固定样株3株,用红漆标记,每样株从东、南、西、北4个方位各选1个长度为50cm的样枝。施药前逐样枝进行虫口数量调查,然后在样枝上套上防虫罩,每个区为一个处理,将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摇匀兑清水依次配成1000倍、2000倍、3000倍药液。

在晴朗无风的下午4时以后试药,将药液注入机动喷雾器逐组喷洒,操作人在林内从不同的方位喷药,要求药液遍布全树枝叶,能看到针叶潮湿为度,按不同浓度喷洒在各个试验区,每个区之间间隔10m,以喷洒清水为对照。

2.3调查方法

试药后分别于1d、3d、5d、7d、9d逐样树逐样枝统计叶蜂幼虫死亡数量,并做好记录。

3结果分析

从表1、表2看出,两种剂型噻虫啉每个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杀虫率均达到80%以上,但与对照之间均有极显著差异,喷药后1-3d为落叶松叶峰死亡高峰期,说明噻虫啉对落叶松叶峰幼虫防治效果显著,药液浓度越大,杀虫越快,杀虫率越高。从试验观察看,在喷药时未孵化的卵,药后继续孵化出幼虫,说明噻虫啉对落叶松叶峰卵孵化没有影响,对孵化不齐的林分,第一次试药后,间隔7d左右还需再试药。两种剂型在林间试药后9d仍有幼虫死亡,说明药效较长。

4试验结论

噻虫啉防治落叶松叶峰效果明显,持效期长,建议作为防治落叶松叶峰的重要措施推广应用。初步确定2%噻虫啉微油烟剂使用浓度为2∶8,重复两次,适宜林分郁闭度较大,坡度陡,林龄较大水源缺少的林分。2%噻虫啉微囊悬浮剂使用浓度1000倍,适合地势平坦,林龄小,林分郁闭度小,水源方便的林分。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