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国际金融危机与农校的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与农校的发展

一、农业高校发展在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面临着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转变的双重转型挑战。加之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就业压力加大。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更要重视知识和科技的力量,这是应对危机更带根本性和长远意义的措施。知识和科技是对国家和经济最具安全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也是增强产业、产品和企业竞争力的不竭动力。科技、知识、人才是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所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蔓延扩散使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日益显现,主要体现在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行、农民工就业困难、优势农产品出口受阻、乡镇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困难加大等。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特别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叠加,使得保持整个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形势显得异常复杂和严峻,任务十分繁重,难度和压力明显加大。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是安定天下的战略产业,农民过去是至今依然是我国人口的主体,农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厚根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更应重视“三农”的稳定和发展,加大破解“三农”难题的力度。“三农”难题的破解,固然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但更需要科技和人才。农业高校蕴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和创造力,与“三农”之间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加快农业高校发展,对我国“三农”难题的破解、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是农业高校已与“三农”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农业高校与“三农”有着天然的联系,具有服务“三农”的优良传统,始终恪守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始终在为破解我国“三农”问题而不遗余力地做贡献。二是农业高校具有服务“三农”的学科优势。近年来,农业高校虽然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向多科性大学发展,但始终保持着农业学科的优势与特色。三是农业高校有一支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己任的人才队伍。农业高校的学科平台、科研平台聚集了一大批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形成了独特的人才资源优势。

二、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业高校发展的几点思考

从历史和国际经验来看,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对高校造成强大的冲击。一方面,高校的既定计划与长远规划会因经济的衰退而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高校在危机时代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定位、使命与责任,调整学校与社会的关系。经济危机既造成了高校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对高校的变革提供了历史契机与动力。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高校的发展既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农业高校应审时度势,结合自身特点,调整发展战略,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谋求新发展。

(一)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增强学校竞争实力

人才是大学发展的第一资源,这是被中外高水平大学发展证实的真理性共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与发展最具潜力的因素,也是大学声誉最现实的衡量标准。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外大学的影响比较大,西方有些大学出现了解聘、减薪现象。我国农业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农业大学应充分利用当前金融危机带来就业相对困难的良好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并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从战略上考虑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和水平提升,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储备优秀人才,增强学校竞争实力。

(二)加强农业基础研究,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

科研水平不仅影响着大学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而且影响着大学的社会声誉。国际金融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和科技革命,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已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显现。近年来,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农业科技革命,以高科技抢占现代农业竞争的制高点。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跻身于世界农业强国之列,就必须加强农业基础研究,用农业科技革命的成果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拓展农业发展领域,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增强农业竞争优势。农业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农业大学应瞄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突破口,寻求农业生产和技术革新中新的生长点,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进而有效地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中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更大贡献。

(三)推进产学研合作,以贡献求支持谋发展

大学向社会提供服务不仅是其应尽的社会责任,而且能从社会获得丰厚的回馈,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经费上都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产学研结合不仅是大学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而且也是其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方面。金融危机的暴发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为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了良好契机,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短期内摆脱危机与长期调整产业结构的关系,把自主创新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在转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农业高校应自觉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办学思路,充分发挥人才、科技和资源优势,着眼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对接国家战略要求,瞄准农业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以学科群、人才群和信息群对接产业群,实现学科与产业对接,主动融入社会,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储备,成为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助推器”。通过服务社会增强科技创新的源动力,激发学校的办学活力,实现学校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走出有自身特色的办学路子。

(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大学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魅力所在。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大学,无论是什么层次什么类型,无不以最终培养出高素质人才而在社会和历史上赢得声誉和地位。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使社会就业更加困难、竞争更加激烈,对社会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院校理应顺应形势,抓住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唯有如此,高等院校才能在金融危机形势下逆风飞扬、大有作为。为此,农业高校应有强烈的危机感,认真研究市场,围绕社会需求,立足校情,科学定位,着眼发展,办出特色,加强与农业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主动地根据社会需求适当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农业高校的优势专业主要是传统的、积累深厚的农业和涉农专业,包括为农服务的理工科、经管类专业等,这些专业要继续发挥优势;与此同时,非农专业也要围绕“三农”发展办出特色。

(五)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强化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高校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直接体现,高校的发展与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息息相关。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给各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对农业高校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农业高校应在摸清每一个毕业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学生自身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特别是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以及女生的帮扶力度,通过专项培训、重点指导、优先推荐,实施“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和求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顺利就业,实现其社会价值。应从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创业教育。通过加强顶层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强化项目推动,注重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创新、创业的精神、勇气、素质和能力。具体地说,一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二是要将创业教育渗透到学生成长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三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具体创业项目,使学生体验创业过程,提升创业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四是要使学生通过创业实践,熟悉创业有关实务。

三、新时期南京农业大学谋求发展的主要举措

南京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全国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这就决定了学校作为21世纪高层次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摇篮、农业与生命科学领域第一生产力创新源的客观地位。面对新的形势,学校将抢抓发展机遇,调整发展战略,明晰发展思路,深化内部改革,加快发展步伐。

(一)重点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将进一步加大投入,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以重点学科、重点领域高层次人才建设为目标,教师队伍建设做到两优先:对于部级重点学科及国家重点实验室、“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部省级重点学科及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学校需要重点发展学科的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学科优先”;结合国家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对农业、生命、管理以及新兴交叉等学科领域的教师队伍建设实行“领域优先”。根据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拔中青年教师到国外一流大学的一流实验室进修和合作研究,吸引、聘请(任)优秀的海外留学人员及外国专家来校工作,建设一支具有国际化经历、较高国际化视野的专职教师队伍。拓宽海外学术合作与交流的领域和渠道,注重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与交流,通过承担国际合作项目、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及建立中外合作研究中心(实验室)等,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及国际学术影响力,扩大学校的国际知名度。创新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体制与机制,构建有利于充分调动教职工积极性的管理模式。加大用人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教师岗位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创造教职工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

(二)着力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以重点突破带动学校整体发展学校将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围绕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完善学科布局。通过“211工程”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及相关重大平台建设,形成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核心,学科高原与学科高峰并举的重点学科群,实现核心学科的重点突破;通过校级重点学科、学位授权点建设,以及对一些学校长期发展需要而目前还不够强的学科采取扶持措施,使这些学科快速成长起来,努力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实现学科的整体推进。在重点学科体系建设中,将学科建设的基本单元从以往的二级学科逐步过渡到一、二级学科并举,最终发展到以一级学科为主,促进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的协同发展。采取重点突破战略,积极推进学科高峰建设,以学科的重点突破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三)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努力增强服务社会的能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整合校内外科技资源,建立起完善的科技管理、评价、激励与竞争机制,全面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水平。坚持重点科研基地建设与重点学科建设相统一,将“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等一批国家、部省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纳入重点学科项目,共同建设。组建若干个跨学科研究机构,促进学科资源共享,特别是推动农科与文、经、管、理、工等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新兴交叉学科的产生,使学校在生物技术育种与新品种培育、动植物有害生物控制与现代生物技术产品研发、农业信息技术、设施农业与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农业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农畜产品加工及质量控制技术、农业和农村宏观发展战略与制度创新、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全面提升学校的科技创新水平和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能力。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与共性科技问题,在国家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农业企业创新发展中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在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功立业。

(四)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先,构筑起坚实的质量保障体系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和创新教育的思想,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本科专业布局,着力加强品牌、特色专业和精品课程建设;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本科生—研究生贯通培养机制,积极探索应用型和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实践育人观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整合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完善以项目制为依托的大学生课外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形势,打造面向全校师生的网络教学平台及数字化课程中心,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提升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及服务能力建设,改进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及监控制度,完善校—院两级教学管理体系,构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进一步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选准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关键点,在学校层面予以重点建设、重点突破,发挥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推进全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全面实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形成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富有特色的培养体系、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通过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精品核心课程建设、农业与生命科学研究生创新中心建设、国际合作培养和创新文化建设等重点建设计划,不断增强博士生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的能力,推进博士生教育的国际化,拓展博士生的学术视野,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学术文化,切实增强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着力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五)加强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探索学生就业创业的新路子学校将不断提升就业指导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将“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必修课纳入大学生课程体系,实施大学四年的全程化教学,让大学生从入校开始就关注就业,逐步提高自我认知和评价水平,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最终成功就业;积极组织校园毕业生招聘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双向选择的平台;依托学科和专业优势,加强对专业联系紧密的用人单位的走访和联系,为毕业生求职提供更多针对性强的岗位;创建学校就业与实习基地,为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提供良好的条件;弘扬社会主旋律,积极推进大学毕业生基层就业,通过举办“大学生基层就业宣传”系列活动,鼓励毕业生自觉地把个人理想同国家与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奉献社会,服务人民,为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开展“毕业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毕业生心理普查、求职困惑解析、毕业生团体辅导、心理毕业活动等,对就业弱势群体进行有效帮扶。学校将充分发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的优势,积极探索“以创业促就业”的创新之路。通过强化领导,组建机构,制订和完善有关制度,持续给予经费支持,建立一支适应创业教育需要的、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等,建立起有助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保证大学生创业教育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通过开设创业课程、开办创业人才实验班、举办创业名家讲坛、创建校内外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开展大学生创业项目训练计划等方式,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积极开展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为学生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