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探析

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探析

摘要:文章从我国农业对外投资领域与规模、地理位置与物种资源、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对外科技合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农业科技“走出去”具备的优势,并从开展顶层设计、建设全球农业科研基地、推动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和强化农业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对我国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战略布局进行了探讨,希望对推动我国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农业科技;“走出去”;优势;战略部署;探讨

农业科技在全球范围内开展新一轮的革命,生物信息、转基因技术等新兴农业技术发展迅猛,世界科技发达国家以较低价格大量出售农产品,部分技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现代化进程日益加快,农产品全球产供销的发展趋势日益突出,这些都对高度倚重农业的我国构成巨大压力。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农业受到的冲击可能最大,如果我国农业科技不能加速农业的产业化和国际化,不能研发出同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具有特色或优势的实用技术;如果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逐步增大,科学技术满足不了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竞争,那么我国农业就很有可能沦为殖民地农业,国家的农业与粮食安全保障可能会丧失殆尽。我国自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以来,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被投资的地区也呈现出日益扩大与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为实施农业科技“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对科技“走出去”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十八大以来,以习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推动金砖国家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发展银行的建立,得到部分发达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积极响应,标志着我国将在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动对外合作,而农业是国际交往的重点和热点领域,也是我国对外交往的重要资源之一,在此背景下,实施农业科技“走出去”战略,将是破解成本提高、补贴增加和资源环境恶化等多重约束的有效举措,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措施,是推动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保障。

1我国农业科技“走出去”的优势

从全球来看,虽然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与发展中国家的整体水平相比,我国农业在对外投资领域与规模、地理位置与物种资源、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对外科技合作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1.1逐年扩增的农业对外投资领域及规模

近年来,我国不断拓展农业对外投资领域和区域,已遍及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从最初的渔业发展到多个行业和领域,涵盖粮油作物种植、畜禽养殖与加工、农用仓储与物流体系建设、森林资源开发与利用、园艺设备与产品生产、水产品生产与加工、设施农业、农村能源与生物质能源及远洋渔业捕捞等,从生产环节逐渐向农产品加工、科技合作、贸易和储运等全产业链延伸。此外,投资规模逐步扩大,近5年农业对外投资年增长率达到18%,与前几年相比同期对外投资的年均增长率接近48%,增速远高于国家整体对外投资[4];投资模式呈多样化发展,从最初的合作开发资源逐渐向合作开发与资本合作经营双向合作转变,“走出去”层次不断升级。

1.2广袤富足的地理与物种资源

农业类型齐全是我国农业的优势之一,既包括所有的农业行业,也包括寒温带农业、赤道热带农业、雨林农业和绿洲农业等不同类型区域的农业;农业物种资源丰富是我国农业的另一优势,国内用于农业生产的种质资源高达上千种,被誉为世界种植业与畜牧业基因库,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向国外提供3.6万余份的农作物品种资源,能够满足全球农业科技工作者对不同研究环境与对象的需求。

1.3崭露头角的实用型农业技术

我国在杂交水稻与杂交玉米育种、动物疫病防控及疫苗生产、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居世界领跑地位;在畜禽饲养、旱作农业、覆膜种植和设施园艺等方面,也有很多优势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的数千种国际先进农业技术,已在我国广泛推广应用,并培育了大批具备丰富经验的“技术移植”专家;挖掘出近50万份高产、优质、抗病虫和抗逆育种材料,在此基础上研发的600多个作物品种在农业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我国生态农业历经20余年的发展,已由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升级发展为精耕细作与先进农业技术密切结合的现代化农业,现代生物技术与工程、农艺技术的结合,促进农业走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统一的良性循环轨道,形成了中国特色发展模式。此外,我国从事农业科学研究的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科技能手遍布全国各科研院所与推广机构,为对外开展技术合作与培训提供了人员保障。

1.4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科技援外工作

我国在农业领域通过援建农业技术示范基地、派遣农业专家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以及培训技术与管理人员等方式,先后帮助了多个发展中国家提升其农业生产能力,有效应对了这些国家面临的粮食危机问题,使得我国农业科技在发展中国家有着良好的声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向发展中国家援助农业科技合作项目270余项,派遣援外科技人员2.1万余人次,举办援外技术与管理能力培训班1500余期,受训人员达12万余人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通过农业技术的进步带动农产品的供给,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长期短缺转为改革开放后的相对过剩。对外合作的方式也日渐丰富,由初级阶段的进出口贸易、外资引入和双边项目合作等发展到实用新型技术的援助与国际农业条例的制定等,“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农业科技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1.5日益强烈的农业科技合作愿望

21世纪以来,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受到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农业科技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也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开拓中国市场和吸引中国投资的意愿与需求愈加强烈;而欠发达国家则面临着投入资金匮乏、农产品供给不足、农业技术落后和基础设施薄弱等挑战,迫切需要通过与中国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引进先进适用技术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引进外资以恢复经济增长,促进农业的发展。此外,国际机构希望通过参考和借鉴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将其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实践,更好地指导广大发展中国家提升农业生产水平。

2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战略部署

2.1开展顶层设计,加强国际合作

我国农业“走出去”行动由国家多个部委与金融机构联合协同管理,在各项工作的及时性与可操作性方面有所欠缺,因此,应在现有部际联席会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实效。一是建议由农业行业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国家商贸、对外合作和技术研发等相关科技主管部门,共同开展农业科技“走出去”规划的编制,明确未来几年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合作的重点领域、重点支持的国家和重点合作的内容;二是在现有多双边合作机制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运行畅通的国际合作机制,为农业科技“走出去”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鼓励和引导我国科学家全面参与国际组织机构未来5年相关涉农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科学研究内容和项目分配规则的制定,充分发挥我国科学家在多双边科技合作中的主导作用,并强化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为我国农业科技对外合作营造有利的氛围。

2.2建设全球农业科研基地

优化农业科技全球布局,通过调整、拓展、合并和共建等方式,在发达国家分批次建立海外农业科学联合实验室,充分利用世界农业科技资源,增强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外农业研究中心为合作公共平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国家和拉美国家分批次设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集中展示我国先进农业实用技术,促进技术及产品的外销;在国内构建世界农业科学中心、全球农业技术转移中心和区域农业科技合作中心,吸引国外农业科研机构在华设立办事处。以我为主谋划与国际组织机构或其他国家共同发起多双边国际合作重大科技任务,开展国内创新团队与国外科研力量的协同创新,力争取得一批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农业发展问题的新品种、新技术,突破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成果,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2.3推动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

制订发展中国家科技援助计划,按国情分类,确定重点援助国家与援助内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中亚、东南亚和南美等粮食基本自给的国家,援助重点是提供增加粮食产量与提高品质的良种、耕作技术或深加工技术、设备,以提升其农产品出口能力;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缺粮国家,重点援助粮食增产技术,以提高其粮食生产能力,解决饥饿问题。此外,要实施农业技术示范项目,强化项目中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等公益性功能,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农业技术示范项目的带动作用;派遣农业专家赴受援国开展试验示范和农业技术培训,提供政策咨询、规划建议和技术指导,提升其农业自主发展能力;引导国内科研机构、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在受援国进行技术投入或资金投入,带动农业科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2.4强化农业国际合作人才培养

对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中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制定奖励措施,鼓励更多的农业科学家参与国际合作,引导优秀农业科学家到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兼职或任职,以加快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的培育,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与地位;强化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选派一批政治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和外语水平高的优秀青年科技管理人才,到国际知名组织、大学或科研院所等学习锻炼;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为农业科技对外合作提供人才支撑。

3参考文献

[1]夏海龙,闫晓明.关于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几点思考[J].中国农垦,2013(11):42-45

[2]刘春香,闫国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成效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2(2):32-37

[3]赵其波,胡跃高.中国农业国际合作发展战略[J].世界农业,2015(6):178-18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对外援助[EB/OL].(2011-04-21)

[5]张陆彪.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50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6]刘蓉蓉.中国农科院“十三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EB/OL].(2015-11-20)

[7]白世伟,蒋韬,李云伏.农业科技援外项目实现“走出去”的实践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4(5):31-33

[8]涂玉琴.扩大对外科技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开放办科技的经验与做法[J].农业科技管理,2014,33(2):30-32

[9]杨易,于敏,姜明伦.从农业国际合作视角看我国农业科技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9):75-79

[10]李豫新,朱新鑫.农业“走出去”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业合作前景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0(9):42-48

作者:郝志鹏1董红敏1金柯2黄丹丹2 单位: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2.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