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推进农业科技与经济的有机融合

推进农业科技与经济的有机融合

近年来,农业部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打破部门、区域、单位和学科界限,凝聚各方优势力量,形成推动农业科技发展强大合力。农业部50个产业技术体系共吸纳2198人,涉及760家单位,带动9800名团队成员,带动推广人员17160人。吸收全国5700多人参加转基因重大专项,涉及200家单位。吸收全国560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农业行业科研专项,涉及754家科研单位,有效整合农业行业内优势科技资源。启动30个“学科群”的农业部重点实验室体系建设,把过去“一个一个建”的方式改变为“一群一群建”,形成以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和区域性重点实验室为骨干、科学观测实验站为延伸的一体化布局。

一.构建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农业部近年来从机构建设、队伍建设、机制建设和条件建设四个方面全面加强公益性基层推广机构建设,发挥其在农技推广服务中的主导作用。通过体系改革与建设,理顺乡镇推广机构的管理体制,大力推行乡镇推广机构的人员、业务、经费收归县级农业部门管理,实现管理在县、服务在乡,保证推广服务职能得到切实履行。加强基层推广队伍建设,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学历提升计划。完善扶持机制,引导农科大学生到基层开展推广服务。大力推行科技入户工作机制和‘’专家一农技人员一科技示范户”的服务模式,普遍建立人员聘用、推广责任、人员考评、人员培训等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

二.建立新型农民培养模式

适应农业农村发展对劳动力技能提升的需要,突出重点,满足急需的农业农村人才培训要求。培训重点集中于农业生产服务、兽医服务、农机服务、农业经营管理、农村社会管理、涉农企业、农业创业等7大类22个职业培训岗位,引导和促进农民分业、农业分工。广泛发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培训。将条件较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作为参与农民培训的重要力量,促进培训与产业发展、就地就近就业相结合。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作用,将培训与科技创新成果示范相结合。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关键点促进农业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考虑各方面的力量,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具体来讲,在制订政策路线和方法路径时,应把握好以下六个关键点:

1.强化统筹协调

围绕现代农业重大需求,优化科技力量布局,促进农业科技资源的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尤其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好科研、教育、推广、企业等创新主体的职责定位,理顺中央与地方之间、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之间等关系,处理好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建立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联合攻关的组织机制,上中下游紧密衔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实施机制,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衔接、优异科技资源与优势产区紧密对接、中央与地方科研力量上下贯通、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科专家协同创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格局。

2.完善管理机制

推进农业领域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必须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大力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创新完善立项机制,强化产业需求导向,系统梳理长期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以需求定项目、以应用定项目的科研立项机制。创新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不同机构、不同项目、不同人员等分类评价机制,强调学术引用率、技术使用率、成果筱盖率,重点考虑科技成果对农业生产的实用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突出评价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对农业生产的实际贡献。创新完善稳定支持机制,遵循农业科技自身规律,对基础研究、基础性工作、重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等科研领域给予连续稳定支持,对实施进展良好项目和研究团队予以连续滚动支持。

3.突破重点领域

适应粮食需求刚性增长的基本国情,着力开展育种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加快培育农业新品种,完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体系,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适应资源约束日益突出的基本状况,着力突破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等技术,创新农业清洁生产和循环农业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适应农村务农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新态势,强化农业机械与装备研发,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加快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畜牧水产养殖关键环节机械化步伐,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降低劳动成本。适应我国农业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新特点,加强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研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风险能力。适应对质量安全越来越高的新要求,着力强化优质高效种养技术,开发绿色安全农业投入品,研发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提升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管技术能力。

4.抓好关键环节

加快健全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明确公益性定位,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设立公共服务岗位。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提倡管理在县、服务在乡,发挥县乡推广机构的整体功能。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度,规范人员上岗条件,推行县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农民三方考评。发挥好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在推广中的作用,引导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建立试验示范基地,培训农技人员和科技示范户,为农民提供生产技术指导。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着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技术服务,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强化面向企业的技术转移工作,使农业科研成果由样品、展品尽快变为市场需求的商品。

5.加强人才建设

人力资源是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最主要力量。加强以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重点的农业科研队伍建设。创新农业高等教育与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农业科技领军人才,逐步形成以领军型人才为核心的优势创新团队。加强以骨干农技人员为重点的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学历提升计划,不断提升农技推广队伍素质。以提高经营能力和专业技能为核心,抓紧培训一批农村发展带头人、农业技能服务型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管理型人才,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促进农民向职业化发展。

6.完善分配机制

建立完善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利益分配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技术应用的活力,引导农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升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实施农业知识产权战略,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鼓励科研单位、企业等利用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大力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进程。建立完善技术市场交易体系,促进技术成果产业化。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加强中介技术评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组织的作用,大力推进成熟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果走向大规模市场开发和应用。

作者:窦鹏辉单位:农业部科技教育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