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设施农业标准化发展策略

设施农业标准化发展策略

1设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现状

1.1设施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

永宁县把推行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作为新阶段设施农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战略选择,从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入手,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实现以质取胜、以品牌取胜和以质促销、以质增效。按照突出重点、先易后难、由点到面、逐步推开的原则,在开展的“一减双保”(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保护农业环境、保障农产品卫生安全)工程基础上,建立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目前,永宁县主要的葡萄、苹果、桃李杏生产基地取得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主要的蔬菜、粮食生产基地也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建立了小任果业、天天鲜果业、建成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宁夏领鲜果蔬开发公司等一些经营效益良好的设施农业基地。

1.2管理机制及运行模式

在标准化基地建设过程中,永宁县探索总结了5种基地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分别为果蔬经销公司+基地+农户、非农企业+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支部+协会+农户、种植大户+农户等模式,利用该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分散经营与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的矛盾,带动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农民耕作方式的转变以及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中央财政资金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的实施带动,使设施农业标准化组织建设、基础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基础日益夯实,农产品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设施种类有果树、蔬菜、花卉、食用菌等4类,其中设施果树面积1666.67hm2,占设施农业的59.52%;设施蔬菜面积933.33hm2,占33.33%;设施花卉、食用菌面积200hm2,占7.14%。

2农业标准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设施农业标准体系的完整性、统一性和权威性不强

设施农业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和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是推行设施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工作,从根本上改造传统农业的重要技术基础,永宁县在这三大体系建设上还存在缺陷。一些设施农业地方标准还未经过质检等相关部门的认定,缺乏权威性,许多技术规范还需细化,区、市、县、基地、市场多层次的农业质量检测网络还未形成,现有动植物检疫防疫体系网络不完善,检验检疫全过程监管、企业自控和检验检疫技术保障体系建设、动植物疫病快速反应和预警机制不完善。

2.2设施农业标准化技术普及推广速度慢

目前,全县几个大型的企业化运作的示范基地基本实现了生产的标准化,但农户集中的园区标准化技术水平还不高,推广速度较慢。

2.3设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政策、投入不足

在财政投入上,区、市、县用于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专项资金极为有限。财政投入无论是用于标准化基础体系建设的资金,还是对标准化生产、经营、品牌创建给予补贴,如对企业产品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给予适当的补贴等,与实际需求相比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2.4设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相关管理制度不健全

重点是质量监管制度,监督检测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对基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各个环节,并且侧重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和市场农药、肥料抽检,检测力度和规模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

2.5设施农产品质量认证及培育品牌产品方面存在不足

各有关企业进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以及农产品生产加工质量体系认证方面展开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全县在培育名牌商标、统一包装、统一认证体系、统一销售等方面离设施农业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永宁县一部分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的认证有效期即将到期,需重新申报。这方面还有大量细致的工作需要去做。

3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的对策

3.1加快建立健全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体系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注重与国际接轨,大幅度提高农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满足外向型农业发展的需要。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项目库、生产技术规程项目库。根据资源与区域优势制定出相应的地方标准或生产技术规程,全面实现按标准生产。制定主要农产品和畜禽安全无公害食品地方标准、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技术规程。要做好国内外农产品安全标准、食品标准以及有关技术性法规的收集、研究工作,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化体系[1]。

3.2加大农业标准的普及推广力度

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区建设,带动面上标准化工作的开展。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企业、行业协会、专营市场等在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中的龙头带动作用,大力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帮助龙头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以多种形式连接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带动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2]。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培训、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

3.3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业标准化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构建政府监督、行业自查、企业自控、基地自检等与各级、各类检测工作相配套的质量检测体系,把建设重点放在县级农业质量检测站和基地、市场的检测设施建设上。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国内领先、国际接轨检测水平的重点检测实验室,引进、开发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推动主要农产品监测检测网络体系的技术升级,加速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检疫防疫网络和基础设施建设[3]。

3.4大力实施品牌名牌战略

农业标准化生产要与名牌战略实施相结合,加快名优农产品认定工作,促进名优农产品的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实施品牌名牌战略,努力培育一批知名度高、市场信誉好、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名牌,通过授予优质产品标志,实行品牌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带动农业标准化的实施[4]。

3.5加强质量监管,逐步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对实行标准化的基地或区域实施全程质量控制,确保终端农产品质量达到控制的预期要求,实现农产品安全进入市场。建立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在市场内设立速测点或抽样检测,加强专营市场的质量监管,在批发市场设立专卖区、在超市设立专卖柜,按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采购、统一配送、挂牌销售的经营模式,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严禁不符合标准的农产品进入市场销售、交易。另外,要加强动植物检疫和防治工作,围绕防止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展开工作。

3.6完善法律法规,依法加快农业标准化的实施

完善农业标准化法制体系建设,依法进行农业质量市场监管,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生产与使用的监管。强化农业投入品对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因素的管理规定,依法规范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在农产品市场监管工作中依法对超标农产品进行销毁处理等都必须具备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