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耕地保护决策探究

耕地保护决策探究

本文作者:杨伟1谢德体1廖和平2潘卓2李涛2作者单位:1西南大学2西南大学

研究区概况

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大巴山南麓、三峡库区腹地、长江三峡水库小江支流回水末端,东与巫溪、云阳县接壤,南与万州区毗邻,西与四川省达州市的开江、宣汉县交界,北与城口县相连.全县辖4个街道、21个镇、13个乡.土地利用结构中,农用地319786.08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0.48%.其中,耕地90094.35hm2,占农用地面积的28.17%.

样本数据来源

1样本区特征

农户调查数据搜集采用国际上通行的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开县38个乡镇进行抽样,最终选择了长沙镇、温泉镇、郭家镇、中和镇、南雅镇、铁桥镇、南门镇、岳溪镇、九龙山镇和敦好镇10个镇.对各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高、中、低的3个镇各选取2个代表村进行调查.各村抽样户数约为全村总户数的15%,调查内容为农户户均人口、家庭劳动力比重、家庭老龄人口比重、家庭受教育程度、劳动力性别构成、耕地面积、非农收入比重等(表1).调查主要采取访谈和问卷调查两种形式进行.

2问卷调查

由调查人员会同各村村长、社长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甄别,各镇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453份,其中有效问卷425份,占回收问卷总量的93.82%.首先进行问卷试测,在深度访谈设计问卷之后,课题组对农户进行问卷试测.问卷试测是2010年12月在长沙镇进行的,参加问卷试测的有8个农户户主,对试测结果需进行总结和有效性分析.之后对问卷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文的正式调查问卷.

3数据特征

1)不同类型农户的比例

针对10个镇共6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统计,其中纯农业户、农业兼业户、非农业户分别为46,332和222户,所占比例分别为7.67%,55.33%和37.00%.非农业主导型农户比例大大超过了农业主导型农户,其中农业兼业户所占比例最高,可见当前农户兼业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图1).

2)不同类型农户家庭构成差异

从户均人口看,当前农民分户居住现象较为明显,户均人口在3~5人间.其分布特征是:户均人口在3~5人间.其分布特征是:户均人口数由开县县城及城市发展组团中心镇区向周边镇递减,且距离县城及组团中心镇越近,兼业程度越高.户均人口与家庭劳动参与度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非农兼业户达到峰值,户均人口为4.12人,劳动参与度为815%.主要原因:非农兼业户“三代型”家庭结构为多元划分提供了便利,家庭劳动力参与度较高,农户倾向于农、工兼具的经营模式;纯农业户与非农业户趋于“两代型”家庭结构,劳动力参与度较低,倾向于单一的经营模式.家庭较高的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龄人口比重和女性比例有利于农户由纯农业户向非农业户转移,主要因为老年人与女性在家庭中更多承担起看守宅院、照顾小孩的责任,较少参与到兼业劳动中,同时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因不适应城镇对劳动力的要求,也倾向于在家从事第一产业.

4结果分析

1)农户对基本农田保护的认知

对农户进行基本农田保护重要性的调研显示,68.51%的农户认为基本农田保护很重要.有21.28%的农户认为重要,但需适度,不能过分强调基本农田保护而忽视农户农地利用的权益.农业户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重要性的认知程度高于兼业户.仅有6.06%的农业户认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不重要,有15.53%的兼业户认为不重要,是农业户的2倍多.这与农业户对耕地的依赖程度高于兼业户对耕地的依赖程度有关(图2).

2)农户对耕地保护责任的认知

农户对不同主体在耕地保护中作用的认知程度将会对其耕地保护意愿和行为带来一定影响.有接近43%的农户认为自己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更大一些,有23%的农户认为政府在耕地保护中作用大,有34%的农户认为两者在耕地保护中的作用一样大.可见农户对耕地保护比较关注.总体来说,农户认为自己的责任更大一些,其中兼业户认为政府的责任更大.这种认识与大多数农户认为耕地与自己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只有自己才会尽心尽力地保护自己的耕地有很大关系.有一些农户认为政府拥有行政权力,能够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更有效地保护耕地,而自己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政府应该在耕地保护上肩负更多的责任.

开县农户耕地保护理性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1农户保护耕地完全理性行为决策假设

理性行为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理性的,是有限理性行为.人的理性为个体的意志所控制,而个体意志的控制又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Ajzen和Fishbein根据有限理性的行为理论,经济人的理性行为不仅仅是经济理性行为,而且包括安全、自尊、情感和社会地位需求在内的文化、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多种理性行为.因此,经济人不仅仅是追求效用或利润最大化惟一目标,也是追求包括社会地位、自尊和情感等多种目标.本研究认为农户宅基地流转决策行为是有限理性的,是追求文化、社会和心理等方面的多种理性行为.农户的宅基地流转决策行为目标不仅是追求收益最大化惟一目标,还包括追求职业兴趣、居住环境、收益程度等其他目标,其行为是具有追求多种目标的有限理性行为[14].当前,开县耕地保护由政府主导.因此,假想当政府耕地保护工作推进方向与农户需求一致时,农户响应程度高;反之,农户响应程度低.

2基于Logistic的实证分析

1)研究方法

Logistic回归模型是针对二分值响应变量建立的回归模型,其自变量可为定性或定量数据.耕地保护行为是一个二分因变量关系,即进行耕地保护和不进行耕地保护,所以该实证分析适用于Logistic回归模型[15-17].

2)指标体系

设因变量Y为农户耕地保护行为,若农户发生了耕地保护行为,因变量为1,若没有发生耕地保护行为,因变量为0.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和分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共选出农户自身变量和环境变量两个方面,共9个影响农户耕地保护完全理性行为的因子变量(表2).

3)结果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在处理中,采用了以假定参数为基础作似然比概率检验,向后逐步选择自变量的筛选方法,根据调查数据建立模型.采用以上方式对Logistic回归模型处理后的结果如表3.其中核心成员受教育年限、家庭非农收入比、家庭成员社保状况、非农就业率、耕地保护有偿补贴因子在5%的水平下检验均为显著.不显著的影响因素包括:家庭核心成员年龄、农户家庭人口数、家庭生命周期、工作离家距离、政策宣传等因子(表3).

结论与讨论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农户核心成员受教育年限越长、家庭成员社保状况越好、耕地保护有偿补贴因子越多,则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越强.农户家庭收入来源越多元化,非农就业率越高,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则对土地的依赖性弱,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就相对较弱.家庭核心成员年龄、农户家庭人口数、家庭生命周期、政策宣传外部因素对农户参与耕地保护也有重要影响,不同外部因素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作用方向不同.政府对耕地保护的宣传越多、家庭人口数越多、家庭生命周期越长,则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就越强.但由于以上外部因素受时间因素影响较大,其对耕地保护的效用显现较为模糊.由此可见,农户是否愿意参与耕地保护最主要因素是农户对其土地的依赖程度,其次是外部环境因素的可持续性.即农户对土地的依赖性越强,则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意愿越强;外部环境对农户的可持续性影响时间越长,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越强.因此,本研究在单纯的以农户自身影响因素对耕地保护行为影响效果研究的基础上,加入了外部性因素的影响分析,将耕地保护的政府行为和农户行为综合分析,将更加客观的表现农户耕地保护决策的动机和意愿.根据农户对耕地保护活动的响应情况,主要得出以下启示:1)在新的经济环境影响下,农户农业生产活动的多功能性不断增强,即保护耕地的理性程度增强,经济利益能否最大化是他们是否愿意保护耕地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因此,在强调耕地保护责任意识的基础上,更应兼顾农户的经济利益,通过提高农户经济利益提高农户参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2)政府对耕地保护的宣传方式对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有较大影响,由于农户受教育程度等客观条件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应通经济鼓励、文化影响、制度规范等多种方式对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宣传,开展相关技能培训,将更有利于农户参与耕地保护行为.3)通过新一轮土地整治活动提高农户对于耕地保护的积极性,结合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为农户提供良好的农地利用环境,客观上不断提高农户耕地利用收益,从而激发农户保护耕地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