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工造林技术提高成活率措施探析

人工造林技术提高成活率措施探析

摘要: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大量的木材资源作为原料,因此对森林的开垦程度越来越大,然而过度的开发使得环境变得更加恶劣,沙漠化、盐碱化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所以提出了人工造林的解决办法[1],然而,目前的人工造林技术存在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人工造林的成活率问题,如何有效的提高成活率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关键词:人工造林技术;成活率;生态建设

1人工造林技术的分析

1.1种子与幼苗的培养

选择壮年期的优质木作为母树,确保母树根部粗壮且枝叶茂盛,结实周期短,能给造林工作提供质优量多的种子,为乔木或灌木的种植提供有利的保障。造林所使用的幼苗一般分为营养繁殖苗和实生苗。营养繁殖苗适合温度较高的土壤,因此要注意控制温度,可采用覆盖地膜或插条的方法来确保幼苗的成长。实生苗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的1种苗木,这种苗木不仅根部粗壮、成长速度快而且生长整齐,质量好。对于1a实生苗,一般采用覆盖地膜的方法进行保温和防蒸发处理,尤其是在干旱的西北地区,这种方法十分常用。在幼苗期,苗木的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需要吸收较多的养分,且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这个阶段育苗工作者需要适当给幼苗补水施肥及做好松土除草的工作,以保障苗木的质量。

1.2整地方法

不同苗木对整地的要求不一样,而做好整地工作,可有效的保留土壤的养分,促进苗木的成长,进一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例如,采用水平带状的整地方法,一般需保证带宽0.6~2.1m,而深度也应保证在18~29cm,且要求带面不能高于坡面。由于不同的苗木对造林地都有各自的生长需求,所以应将苗木的特性与造林地的条件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造林技术的专业性。不仅要保证苗木对土壤的适应性,也要确保土壤满足苗木的需求。目前,有些地区的造林户采取高科技手段,使苗木更能适应环境,也有些地区通过改善整地方法,提高灌溉与施肥的技术用来保证苗木的质量,无论是何种方式都能有效的保障苗木的成活率。

1.3辅助林木成长

林木能否正常的成长需选择合适的季节进行平茬工作,一般在秋季做这项工作最为适宜。平茬工作主要是对苗木的部分主干进行截除操作,这样可使苗木的地表部分快速长出新茎。适当的进行人工修剪,可使苗木生长更旺,侧枝分布更匀称,材质更好。修剪工作应根据气候情况而定,一般秋冬季寒冷干燥,对高大乔木的侧枝进行修剪最合适,可以有效的延续主干向上生长,确保乔木顶芽的发育良好。对于不具有顶端优势的树种,如槐树、榆树等,对它们进行修剪时,应当去除弱枝、过长枝以及下垂枝,以保证其主干通直,树势生长更好。

2造林成活率的提高措施

2.1造林数量控制

苗木在生长过程中,会向土壤吸收养料给枝干输送营养,而过密的种植,会导致土壤的营养供应不足,致使林木普遍营养不良。所以,在造林时,应控制好种植数量,种植间距,并及时对土壤的养料进行补充,以确保造林的质量,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2符合季节需要

一般在秋季进行整地工作,最利于苗木的成长。整地是保留水分与养分,提高地温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顶浆造林的基础保障。为保证整地的质量,应将所有造林树统一在秋季进行整地,做好整地的预备工作,确保秋季能顺利整地。整地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不仅要选择合适的季节,对于不同树种,也应使用不同的整地方法,根据具体的整地标准进行整地工作。

2.3提高种植技术

通过开展林木种植技术培训班,可大规模的培养专业栽培人员,提高林木的存活率。培训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有现场种植技术演练,使造林者充分认识造林技术对整个造林过程所发挥的作用重大,也可使造林者熟悉掌握相关技术,使造林更符合我国的绿化标准。

2.4引入新技术

目前,有些地区在传统抗旱造林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新的抗旱方法,例如,容器育苗法,抗旱造林新工艺,增加备用行等方法,这些方法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既改善了传统的抗旱措施,提高了苗木的存活率,也给我国造林技术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动力。

2.5加强管护

对新植幼林的护理工作,主要包括灌溉、培土、除草、去枝、扶正等,可有效的促进苗木的生长;也可采用以耕作代替护理的方式进行管护,即采取林苗、林粮的间作方式,即可增加经济收入又可减少管护的工作量,降低抚育成本,而且给苗木也增加了养分。

3结束语

结合国内外成功的造林经验,积极引进新技术在造林方面的应用,以提高我国造林树存活率;人工造林技术需跟上时代的脚步,创新更多的造林体系,广泛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更好的为我国造林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芦向芝.高寒山区提高人工造林成活率的技术措施[J].内蒙古林业,2011(2).

作者:冯海英 单位:陕西省横山县林业工作站城关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