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电网企业内部审计的战略转型

电网企业内部审计的战略转型

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是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的公司制特别是股份公司的出现,由于委托关系所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越突出,如何使委托关系的各方都有着各自的明确权力边界、实现权、责、利的和谐统一和均衡协调,内部审计作为审计约束机制的一部分也就运用而生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检查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资产的真实性审查,检查账实是否相符、计价是否正确、是否存在侵占国有资产的迹象等检查来保障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通过对负债、损益和成本费用的真实性审计,检查各种负债、成本费用发生的真实性,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第二,发挥内部审计的预警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在核实经济指标、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改进建议、客观评价企业经营者经济责任的同时,兼顾企业财务状况的预测和分析,对企业可能存在的重大的经济隐患提出预警。第三,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内部审计的方式对公司内部控制薄弱环节的审计,能够有效的监督并评价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合理性,及时向经营者反馈其内部控制的缺陷,为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

环境的重大变化要求内部审计实现战略转型

在新形势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如国际经济一体化、新能源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等对电网企业的内部审计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变化造成传统的内部审计越来越难以适应企业管理的需求,需要合理的重新定位,实现查错纠弊型向绩效型、风险型转变,面临内部审计转型的趋势。

(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电网企业内部审计转型

全球经济一体化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使世界上的每一个企业都被各种经济因素纽带联系在一起,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补充。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可以有机会占领更大的市场,也可能竞争失利而被市场淘汰。在国家倡导“走出去”的战略的前提下,积极投身于国际市场的开发,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电网企业也不例外,但电网企业由于我国长期的管理体制在电力体制改革就其长期存在的包袱重、体制不活等问题还没有彻底的解决,阻碍了电网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了内部审计转型的迫切性,就这要求从传统内部审计的查错纠弊等审计监督转变为内部审计对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绩效、风险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综合评价转变,通过对企业的内部审计认真分析影响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主要挑战,查明存在的主要经营风险,对历史遗留问题深刻分析对企业经营所造成的影响,切实提高内部审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建设性作用,力求实现内部审计成为企业破解经营发展难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审计范围的不断扩大要求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实现转型

电网企业内部审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由于相对长一段历史时期,企业内审部门被认为是不能进行价值创造的部门而一直在企业中处于弱势地位,不仅仅配置的人员偏少且其内部审计活动多数集中于财务审计上,内部审计部门的精力大量耗用在财务报表的检查与评价上,虽然近几年来内部审计在电网企业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得到了提高,但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内审部门人员单一、专业单一的局面无法进行根本改变,另外,内审部门的业务范围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开始向电力工程审计、电力营销审计、内部控制评价等方向发展,这些新的审计范围的出现,对大多数来自财务专业、结构单一的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体现在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配置上,更体现在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上。在面对内审部门人员与专业结构单一和审计范围的扩大的情形下,电网企业对内部审计进行转型以适应电网企业的发展将是无法回避的现实。

(三)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需要电网企业内部审计转型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网企业基本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会计信息的分散性和被审计单位跨地区的分布式发展给传统的审计方式提出了巨大挑战,一种和传统审计在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风险等方面有着显著区别的审计方式———远程审计开始产生了,即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不在现场的情况下,收集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开展财务收支、内部控制等高效的、及时的、准确的内部审计服务,这种随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审计方式在审计效率、审计工作的精度等方面有这传统审计诸多无法比拟的优势,如何充分利用新型的审计方式积极构建和新型审计方式向匹配的软件和硬件环境,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成功实现内部审计的转型是当前电网企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电网企业内部审计战略转型的内涵

(一)从监督走向服务与监督并重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的职能偏重于监督,主要是检查对审计对象是否履行其经济责任、有无违法乱纪等行为从而加强对企业的控制和管理,随着内部审计职能的拓展,电网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不能仅仅只限于监督的功能,应从单一的监督功能转向为以服务和监督并重的功能转变,通过对公司进行内部审计揭示企业存在的潜在风险、评价内部控制的效果等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并对内部审计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意见或建议达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实现内部审计服务与监督并重。

(二)从财务审计走向管理审计

随着外部经营环境的波动和变化,内部审计不在仅仅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而是更多地强化管理审计,诸如,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线损专项审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审计、基建工程审计。内部审计更多地向管理、流程领域覆盖,不仅关注生产经营的结果,更关注生产经营的过程,对制度、流程进行诊断、分析,提出管理建议,充当管理参谋和“智多星”,真正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管理层决策所需的信息,更好的为企业决策提供专业意见。

(三)从合规审计走向效益审计

新的形势下,电网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和效益风险。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从高速发展转向平稳发展,电网投资增速有所缓和,电量趋于平稳甚至少数地区出现下滑,这些都将影响经济效益。内部审计不仅差错防弊,关注经营的合规性,揭露、遏制违法乱纪现象,更要注重经济效益审计,借助多种方法,加强对企业管理各环节的分析,挖掘经济效益的驱动因素,为企业提供管理建议,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实现企业战略。

(四)从人工审计走向信息化审计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电网企业的内部审计方式从人工审计向信息化审计的转变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电网企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促使信息化审计在企业的应用,首先,电网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购买或委托开发适合公司审计特点、满足审计人员工作需求的审计软件;进一步提高公司网络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增加对病毒和“黑客”的防御能力,确保信息化审计的安全可靠;在人员陪训上,企业着重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具备会计、审计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加强对该类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为电网企业的信息化审计提供智力保障。

电网企业内部审计战略转型的举措

(一)推动人才交流和加强人才培训

要逐步实现审计人员由“专职、单一”向“专业、复合”转变,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保证所有内部审计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定期举办各种内部业务交流会如工程概预算、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等专业培训班,旨在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建立起日常性的培训机制;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激励、约束和保护机制,对在实际工作中能解决内部审计疑难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奖励,体现“能者多得”特别是给优秀审计人员发展的空间,激活审计人员的创新和发展潜力,从根本上打牢审计创新和审计转型的基础。

(二)积极利用外部专家,提高审计的质量

电网企业内部审计由于其审计范围的增加,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工程审计、电力营销审计等领域的发展,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审计来说,给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另外,电网企业由于大量基建工程投资,凭借现有的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力量,即使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完全可以胜任工作,但是大量的基建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即便内部审计部门全员参与也可能无法顾及。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应积极借助外部专家的知识来开展部分工作。

(三)建立事中、事前特殊的内部审计机制

为了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实现企业最大效益的发挥,内部审计应当实施事前、事中审计,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同步发展,实现适时的控制和监督,及早发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改进措施,以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例如,在平常开展的资产经营效绩审计,就是在定指标、定目标时审、指标完成兑现前进行审理,既要对资产经营目标的合理性、科学性进行评价,又要对纠正指标考核中出现的短期行为,对维护预算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盈利空间。因此电网企业应该建立健全事前、事中内部审计机制,将审计的关口前移,将事前审、事中审,在今后审计工作中制度化、常态化。(本文作者:刘兆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