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非营利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

非营利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审计

一、非营利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与财政税收概述

营利性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需要面对包括政府审计在内的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而其单位自身的管理与运作特点,也决定了其自身开展绩效审计的必要和有价值。而政府对于非营利事业单位除了财政资金拨款之外,还应当包括提高财政税管理,提高财政资金投入与产出比例。按审计目的和内容的不同,一般可将审计分为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绩效审计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在名称上也有着多种表述,包括经营审计、管理审计、效益审计等。根据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2004年7月的《绩效审计实施指南》定义:全范围的政府审计包括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绩效审计是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是在考虑应有的经济性的情况下,对政府活动、项目或组织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独立检查,其目标是实现改进。绩效审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根据良好的管理原则和实务以及管理政策对管理活动的经济性进行审计;对人力、财力和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审计,包括检查信息系统、绩效评价和监督机制以及被审计单位为纠正已发现缺陷而采取的程序;联系被审计单位目标的实现情况,对被审计单位绩效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通过与预期影响进行比较,而对被审计单位的活动所产生的实际影响进行审计。非营利事业单位能够填补政府提供公共物品的空白,所以政府提供财政资金支持与帮助。加强非营利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管理,最终的受益者将是广大民众,因为加强非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能够使其降低为民众服务的成本。相反的,如果忽略非事业单位的财政税收管理,有可能使非营利事业单位提高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将会降低非营利事业单位提供公共物品的能力和意愿,最终不利于受益者。因此,在目前国家逐渐减少对非事业单位财政拨付的现状下,如何完善非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和财政税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非常必要的。

二、非营利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维度、目标及内容

1.维度审计

基于非营利事业单位的组织结构,对非营利事业单位各部门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的绩效审计,以评价相关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

2.审计目标

通过这个维度的审计工作,发挥审计的“免疫”功能,及时发现、报告问题,依规处理问题,充分利用审计成果,增强相关部门负责人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效益意识,进而保证非营利事业单位各法人单位业务和管理活动的真实、合规、有效。

3.维度审计内容

一是审查财政税收情况。审查是否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内部业务管理活动是否得到合理、有效的控制,经济业务是否建立审批程序并严格执行。二是审查预算管理及执行情况。审查是否根据部门的业务情况和有关财务制度要求合理编报预算;预算口径是否完整,编制程序是否严谨;预算调整是否得到批复;批准的预算是否得到了有效的执行,执行中出现偏差的原因及改进措施。三是审查收入情况。收入是指非营利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和基本建设拨款收入等。这部分的审查也将涉及对财务部门核算工作等的检查、监督。四是审查支出情况。支出是指非营利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和其他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及损失,以及用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开支。包括拨出经费、拨出专款、专款支出、事业支出、经营支出、成本费用、营业税金、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建等。这部分的审查也将涉及对财务部门核算工作等的检查、监督。另外还要审大经济事项决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情况;审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与经营业务相关的工作目标完成情况;审查遵守国家有关财经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情况等。

三、非营利事业单位开展绩效审计及财政税收的条件分析

1.非营利事业单位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条件分析

首先,加强宣传引导,树立绩效观念,培育绩效文化。要针对非营利事业单位“重科研、轻管理,重技术、轻市场”的传统观念,有意识地进行宣传引导,说服高层管理者倡导绩效,加强各部门负责人对绩效观念的认同,通过建立适合的沟通网络,使追求绩效的观念深入人心,着力培育绩效文化,从而为绩效审计的开展打造良好的环境。其次,通过人员配置、教育培训保证内部审计队伍的胜任能力。一方面要从人员配置上注意引进相关专业人员,充实审计队伍;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培训,尤其是绩效审计方法、科研、业务以及行业宏观形势的培训,不断提升审计人员在绩效审计方面的胜任能力。再次,不断完善绩效审计方法。非营利事业单位需要在借鉴绩效审计理论和最佳实务的基础上,在绩效审计开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应审计方法。例如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绩效审计实施指南》提出的绩效审计方法方面的最佳实务基础上,在非营利事业单位绩效审计实施过程中来不断完善审计方法。

2.非营利事业单位开展财政税收的条件分析

首先,提高单位领导层对财政税收的重视程度。单位领导层的行为决定着整个单位的财政税收行为是否真实可靠。领导层对财政税收的态度,是指单位领导层对单位财政税收构建工作和具体财政税收实施过程的支持程度。领导层对财政税收工作的重视,将有助于财政税收活动的有效执行,并减少特定财政税收活动被规避的可能性。其次,实施绩效预算制度,将责任和绩效切实统一起来。在确保财政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建立科学的部门预算制度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条件下,实施绩效预算制度,真正取消“基数加增长”的预算分配办法。绩效预算制度的核心是定目标、定任务,将公共支出与目标、任务的实现程度有机结合起来。它是绩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也应当作为绩效审计的重要依据和标准,真正把资金和责任统一起来全面考量。再次,完善工作绩效及激励约束机制。事业单位是我国各类人才的重要汇聚地,单位要想留住这些优秀人才,应建立起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工作绩效考核应当从品德、能力、勤勉、业绩、廉政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各类绩效考核内容的计分标准应采用百分制,进行部门成员打分,分别按照各个岗位分类考核办法,具体规定组织实施。激励约束机制以签订岗位目标责任书为基础,规定出每个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责任义务,对于超额完成财政税收工作目标的员工给予奖励,对于未完成财政税收工作目标的员工进行帮助改进。

作者:白雨燕 单位:包头市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用耗材网上集中采购服务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