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方法渗透

中学语文教学德育方法渗透

摘要:德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具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理想人格的作用。具体的德育方法有情感熏陶法、情境渗透法、历史背景渗透法、现实联系法等。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德育

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其与数理化等自然学科不同,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文字形式,而且包含着感情色彩。尤其是中学语文课文,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内容、情感色彩、道德倾向。通过语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课文的阅读和学习中接受文章所传递出来的道德观念、情感熏陶,潜移默化中实现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功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中学语文教学需要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以下几种方式比较切实可行。

一、情感熏陶法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蕴含着一定的情感因素,传达着某种情感内涵。充分发挥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情感熏陶的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情感陶冶,引发情感共鸣,激发他们追求正义、追求真善美的情感,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品质。例如中学课文《木兰诗》,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入体会木兰的情感状态,通过她对家人的柔情、对国家的忠心的体会,来理解怎么对待父母家人,什么是孝道,怎么报效国家,什么是赤胆忠心。学习《守财奴》一文,可以引导学生从反面感受作品中葛朗台的吝啬、对于金钱的欲望,培养学生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再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传达出的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对情亲的体会,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讨论,让学生感受到生命和亲情的可贵。

二、情境渗透法

德育的渗透需要一定的氛围,当学生进入到课文情境中的时候,更容易产生共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思想内容、情感状态,这样就会产生有身临其景之感,从而在切身体会中受到感情熏陶,更好地完成道德教育。例如曹禺的《雷雨》,在教学中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剧中的人物,在角色中体会周朴园的冷酷、自私、虚伪、残忍,进而得到反面教育的效果。戴望舒的《雨巷》,在教学中可以先放一段配乐的诗朗诵,让学生进入到诗人所描绘的那种凄婉忧伤的意境中去,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学生在配乐诗朗诵中更容易沉浸在诗歌的情境中去,更好地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更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把艾青对大堰河的怀念之情转化为对自己父母的情感,实现德育的渗透。

三、历史背景渗透法

中学语文课文大多选自名家名篇,文章都有其写作的历史背景,有些文章的写作背景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十分重要,在具体教学中要注重历史背景的介绍。同时,这些历史背景的介绍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方法,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体会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生活,领会文章的内涵,引发学生的感受思考,得到情感的熏陶,增强学生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例如中学语文课文中的诗篇《沁园春•长沙》,讲述的时候就要向学生交代清楚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该诗创作于1925年,此时已经进入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正可以体现他此时的心态。可以让学生体会伟人的思想,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要向学生交代清楚,段祺瑞执政府的专制暴虐,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刘和珍为代表的女师大学生上街游行遭到军阀政府的镇压,刘和珍惨遭杀害。通过历史背景的介绍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实现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四、现实联系法

如何让学生通过语文教学得到切身的体会,现实联系法是一个比较有效的实现途径。即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启发、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把课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事件的性质、文章所传达的情感与自己及现实生活相联系,增强学生的切身感受,达到德育的目的。例如鲁迅的《故乡》,在教学中既可以利用历史背景渗透法让学生了解到这篇文章写于辛亥革命后,又可以通过文中描绘的中国农村的破败凋敝、以闰土为代表的农民生活的艰难困苦,引导学生联系我们现在的美好生生活,让学生懂得珍惜,并激励他们刻苦学习,为祖国的富强,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自己的力量。再如《愚公移山》,可以让学生进行假设,“如果你是愚公会怎么做?”把文中的人物与学生紧密联系起来,同时让学生体会现实中我们生活的便利和美好,实现德育的渗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境有着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以上所列的方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不断地总结德育渗透的方法,更好地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梁其贵.语文德育论[M].郑州:象出版社,2006.

[3]周光林.创新中学语文古文教学德育渗透的实践性研究[N].重庆师范大学,2010.

[4]黄洁.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现状及对策[N].华中师范大学,2006.

[5]张敏.论中学语文课程中德育内容的实施策略[N].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6]刘菁.中学语文德育功能探究[N].山西师范大学,2013.

作者:韩爽 单位:长春市农安县合隆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