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有机化学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有机化学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摘要:通过采用提纲挈领、因材施教,设计问题、讲练结合,营造活跃课堂氛围,优选课程内容和学生参与等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关键词:有机化学;实践与理论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能力

中国高校已由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转向大众化通识性教育,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构调整不显著.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学生就业意愿差异很大,加之人才需求多样,学生始终从事一门专业的热情大为削弱.作为普通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岗位知识与技能,如何使学生具备系统的知识结构,如何增强学生岗位的可塑性,成为高校教师面对的主要问题.有机化学是化工、医药、轻化、材料和环境等专业必修的基础课,在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创新技能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单独有机化学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的工作进行较多[1-4],本文则侧重于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融合,提高授课质量,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方面.

1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有机化学内容主要包括各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应用和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该课程知识体系臻密,基本理论和概念抽象;反应类型简单,但机理复杂,反应式不易把握;有机物与生活密切相关,但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多样,理论讲解略显生涩.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大学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特别是部分独生子女对家长和教师的依赖性强,独立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和耐挫折能力明显缺失.认为有机化学理论课程内容繁杂深奥,难懂难记,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没做过实验,害怕试剂的毒性和腐蚀性,不会用实验装置,动手能力弱.实验按部就班,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知识不断更新,就业竞争激烈,生源的素质下降,如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实践技能,是师生共同思考的问题.只有克服畏难倦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终身学习,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教学模式改革

2.1提纲挈领,因材施教

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差异、学习能力个体差异和智力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如果学生听不懂、不会用所学的课程,就会产生厌学心理.通过问卷调查和交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习惯和智力等水平,调整教学重点和深度,授课时联系以往知识点,衔接新内容.从基础知识共价键的断裂方式演绎出有机反应类型以及反应试剂的分类,即自由基型和离子型.化学反应进行的动力就是生成更稳定的化合物,自由基反应就是形成稳定的自由基,离子型反应就是形成稳定的离子;而反应速率的快慢与活化能大小有关,反应是动力学控制还是热力学控制由反应机理决定,而动力学控制反应可以通过改变反应介质和催化剂等来改变反应速率.离子型反应多为酸碱反应,共轭酸碱理论可以帮助判断反应取向.这就构成了有机化学性质的主干,把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作为分枝进行讲解,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克服畏难情绪,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有章可循,能把握内在规律,逐渐培育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注重学思结合,因材施教,采用不同的授课方法.对于二表的学生在理论教学中侧重于反应机理的引入以及逆合成分析法的应用,在实验中突出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的设计原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而三表的学生则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侧重于习题练习和实际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2设计问题,讲练结合

在后续专业课学习时,学生无论是对理论课还是实验课都存在印象不深的问题,表明有机化学的基础不扎实.要想记牢所学的知识,必须要设计问题,讲练结合.在烷烃性质实验时,将甲烷分别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其中一只包上黑纸,结果包黑纸的溶液颜色没褪,说明有光照时甲烷的卤代反应才进行,用自由基机理解释实验现象.讲解酯化反应机理时,结合制备乙酸正丁酯实验无水生成时加入浓硫酸后,分水器中水面会上升的现象,说明酸催化的历程.使原本抽象的亲核加成再消除的反应机理变得生动具体.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取代基的定位规律贯穿了芳香族(酚、醛酮、硝基化合物和芳胺)和杂环化合物等章节,是有机化学反应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解释取代基的定位规律.在讲解有机化合物结构表征时,通过苯酚、苯胺、硝基苯和苯甲酸的1HNMR化学位移论述定位效应.在讲解重氮盐偶联反应时,合成甲基橙的原料是无色的,而产物却是金黄色,可作为酸碱指示剂,让学生课后查资料找原因.用抽象的理论知识解释具体的实验现象,前后呼应,反复运用,强化记忆,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是实用性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

2.3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对映异构的内容概念多且抽象,重点把握手性碳构型的R,S标记,采用左右手来判别构型,大家积极参与,讲述“反应停”事件使大家了解手性化合物的重要性,化合物是否有手性可采用旋光仪测定,整章内容全盘托出.在讲解醇的性质时,介绍硝酸甘油和诺贝尔及诺贝尔奖的由来,着重描述诺贝尔的科学精神和对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有机化学的人名反应里,很多都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简述他们的故事,展示有机化学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学生喜欢听,增加了他们对有机化学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愉悦中学习.

2.4优选课程内容

目前,部分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课前不看,课后不练,考前突击,掌握无几.上课能听懂,做题就发懵,不会就放弃.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听的授课方式,但教学效果不佳.优选课程内容,请学生参与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把难点内容反应机理和反应的影响因素在课堂上讲解,要求记笔记,具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的操作步骤课前预习,课堂上做练习和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新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启发指点,不直接给出答案,使他们能顺利完成.通过因人而异的提问,演练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成功,鼓励他们自我总结本次课程的要点和解释实验现象.在课后思考题中穿插生活实例,如汽油抗爆剂甲基叔丁基醚合成方法,司机酒驾的检测,香料β-紫罗兰酮的合成,抗炎药物布洛芬的合成路线,染料茜素黄的制备,瘦肉精的制备等,查资料设计多条合成路线,比较方法的优缺点.

3结论

激发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是手段,弄懂学会应用才是目的.培养自我学习能力是关键,这项工作任重道远,要想取得成效,需要师生共同努力.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磨炼,使学生得到较为系统的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章文伟,李育佳,张剑荣.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讨化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77-80

[2]胡荣华,隋岩,方小牛.探究教学在大学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1(9):39-41

[3]孙宏.有机化学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教学情境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5):157-158

[4]孙宏.高校有机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J].高师理科学刊,2011,31(5):105-106

作者:孙宏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