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英语阅读教学论文(10篇)

英语阅读教学论文(10篇)

第一篇: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引言

近年来,随着英语重要性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学生把英语作为一项重要的技能进行学习。阅读,作为四项基本技能之一,重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技能。然而,近年来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却不太令人满意。近年来,语篇分析理论被广泛地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语篇的宏观层次上,强调语篇的内外部结构、语篇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以及语篇的功能,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学的不足,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语篇分析的内容包括对语篇的宏观结构分析和微观分析。近年来,这些对语篇所进行的宏观和微观分析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英语教学中,限于篇幅,本文仅从语境分析、语篇衔接分析与语篇连贯分析三个方面探讨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1语境分析

语境是由美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单词的意义,不能从对这个单词的消极的冥思苦想中得出,必须参照特定的文化,对单词的功能进行分析之后才能推测出来。这些语境要素具体而言就是指上下文语言语境和百科文化语境,任何语言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产生的,语境表明了事件和行为的普遍状况,在语境中通过指称、含义以及推理推测说话人和作者的活动等。阅读是一个推理的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学会推测语篇内部之间的语义联系以及语篇的语境特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推测力,引导学生在掌握语篇结构特征的同时分析语篇内部关系,揣摩和推测语篇的其它社会文化语境信息。具体而言,教师首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语篇的题目推测语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其次,教师应该在学生阅读之前提出一些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最后,由于语篇的段落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前一段落的最后一句推测下一段落的语义内容。毫无疑问,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2语篇衔接分析

衔接,语篇分析中的重要概念,是由语篇中的词汇、语法等组成的语义系统,其中词汇衔接是英语篇章衔接的重要手段,这些词汇衔接手段可以引导听话人或者读者了解篇章的组织结构。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主要分为两类:重现和搭配。重现指词汇的重复出现,主要包括重复同一词或近义词或是通过类属关系提供一个词的泛指词,搭配指相关词汇的共现,包括成对反义词、序列词、转喻词和下义词。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逐步培养学生对这类衔接关系的感知,引导学生通过这类词挖掘语篇中的隐含信息,这样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率。

2.3语篇连贯分析

连贯意味着语篇每一部分之间的协调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连贯是一个心理事实,存在于读者和作者的心理。在阅读教学中对语篇的连贯性进行分析时,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把握语篇的功能价值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帮助学生分析每一语篇所具有的三种功能意义:脱离语境的意义、语境依赖的意义和交际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分析三种意义之间的相互作用,剖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语篇要表达的主旨,从而了解连贯的语篇是如何有机地构成的。通过对语篇连贯性构成的分析,学生可以对语篇的情节发展做出预测,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语篇的阅读效率。

3.结语

把语篇分析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毋庸置疑,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只强调语法和词汇,忽视情景和语境,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语篇分析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强调了教师和学生之间、语篇和读者之间的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语篇的语境信息,逐步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和概括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语篇的主旨和作者的态度,提高语篇理解能力。把语篇分析理论运用到阅读教学中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把教学中心转移到到学生身上,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由原来的课堂中心变成了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参与到由教师组织的贴近现实生活的语境活动中,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中主要讲授阅读技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阅读思维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作者:江伟玲 单位:长治学院外语系

第二篇:小组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是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一、合作学习的历史发展

1.在西方早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古罗马昆体良指出,学生们可以从中互教受益。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则认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而且还可以通过别的学生的教学来获取知识。早在18世纪初,英国牧师倍尔和兰喀斯特在英格兰对合作学习小组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并于兰喀斯特学校1806年在纽约市成立时,这一观念随之传到了美国。

2.在中国远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儒家大师在教育实践中就已重视合作并将之运用于教学情境中。从文字记载看,教育中合作的观念最早可追溯到我国的古典教育名著《学记》。《学记》中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倡导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学习经验,以增加学习的效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1932年曾提出了“小先生制”的构想,并将之付诸实践。他提出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当“先生”,“即知即传人”,把学到的知识随时传给周围的同伴,这些观念和实践都带有合作学习的色彩。总之,严格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有的。

二、合作性学习的种类

1.以学生和教师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这一类型的合作学习以前苏联的著名教育流派“合作的教育学”不代表。所谓“合作的教育学”是指相对于传统权力主义教育的一种人道主义的教育主张,它是前苏联“教育科学城堡”以外的实验教师在长达20余年的教育科学实验中探索的结果。

2.以学生和学生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这一类型的合作学习以欧美等国的一系列合作学习方法与策略为代表。美国的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据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美国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是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以色列沙伦认为“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小组通常由3-5人组成。

3.以教师和教师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美国20世纪80年代末的合作授课论与实践为代表,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学者从课堂互动分析研究的角度入手,提出了师师互动是教学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的观念,认为“与学生一样,教师之间在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等方面也存在着重大差异,呼吁教育过程中要重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倡教师进行教学前的合作设计,合作各备课和课后的合作评议等”。

三、如何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

合作性学习高职英语阅读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体现一个人对英语语言掌握的程度如何,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水平及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是目前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之一,笔者在前面得到的合作学习的种类中的第四种(全员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为参考,提出了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应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1.教师与语言阅读材料之间的互动要上好阅读课,教师首先要弄清楚阅读材料,把握重点和难点,要为学生设计思考题,帮助学生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研读语言阅读材料,而语言阅读材料就是一种无声的言语,所以说教师研读阅读材料实质上是教师与阅读材料之间的一种无声的交流和交谈,也就是一种互动。

2.学生与语言阅读材料之间的互动

学生要提高阅读能力,不是靠听讲得来的,首先,学生要直接面对和接触阅读材料,去感知。其次,通过感知阅读材料后提出自己的问题,最后思考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这就涉及到学生与语言阅读材料之间也存在着无声的交流,这也是一种互动。

3.教师和学生针对语言阅读材料产生的互动

教师与阅读材料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教师的看法,教师会对语言材料的研究提出疑问,把握重点和难点,关在阅读课上提出来,学生对语言阅读材料的研究同样会产生疑问,这样就存在教师和学生针对语言阅读材料产生的互动。当然这要处理好二者的位置,教师不能满堂讲阅读材料,只顾讲自己的观点,教师的作用是“导”,要让学生自己阐述自己与语言阅读材料互动后产生的疑问和看法。总之,高职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时要正确处理好这四种关系,更多的时间要留给学生,自己当引导员,最后作好总结,这样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作者:张建华 单位:云南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三篇: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哈特把图式理论解释为以等级形式储存于长期记忆里的一组“相互作用的知识结构”,或“构成认知能力的建筑砌块”。Widdowson认为,“图式是一种主动的信息加工装置,它是人脑过去知识的储存方式,因此它与人类的记忆结构相联系。”概而言之,图式是输入并储存在头脑中的一般性概念,也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单位,是一种抽象的知识结构。它包括各种各样的知识。因而在阅读过程中,头脑中已有的图式会影响或支配其对于新信息的理解。图式阅读理论认为,读者的阅读能力对语篇的理解程度由三种图式决定:语言图式(linguistic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schemata)和形式图式(formalschemata)。语言图式包含词汇、语法和句型语言的基本知识,理解和掌握语言基本知识是阅读的先决条件。内容图式是关于阅读内容的背景知识,即读者对所读材料所讨论的主题的熟悉程度。研究表明,读者对阅读主题的熟悉程度会直接影响其阅读理解能力。形式图式是指不同阅读材料的布局结构知识即读者对体裁的熟悉了解程度。

2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瓶颈一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言基础的障碍,如果学生语言基础不扎实,词汇量匮乏,将直接导致其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二是语篇意识薄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忽视“自下而上”的阅读,导致其不能抓住文章的主题与中心,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将文章整体切割为片面的字词句;三是学生阅读后不能分清文章的框架结构,以及段落安排的逻辑关系。而这三方面的困难与图式阅读理论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完全对应。也就是说,教师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通过帮助学生丰富词汇,完善语言图式,激活已有背景知识及输入新的背景知识,构建不同的内容图式,强化对文章体裁和篇章结构的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形式图式。如在海明威的ADay’sWait(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六单元)这一段“Downstaires,thedoorleftthreedifferentmedicinesindifferentcoloredcapsuleswithinstructionsforgivingthem.Onewastobringdownthefever,anotherpurgatives...Thiswasalightepidemicoffluandtherewasnodangerifyouavoidedpneumonia.”中,出现了capsule,purgative,pneumonia等几个学生比较陌生的词汇。这时教师可通过激励学生通过原有语言图式进行新词汇扩展,capsule可想起cap,带了帽子的药正是胶囊;purgative可想到pure,可以用来净化身体的药,是泻剂,学生的兴趣也得到了激发,并由此扩展了头脑中关于疾病等的相关图示,能够猜测到pneumonia是由flu(即流感)发展的相关疾病,通过原有的知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高翼(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遵义563002)识体系,有些学生直接猜测到是肺炎。此时学生在阅读时借助意象,借助已有的知识,借助文字的引导,激活了头脑中的有关图式,产生回忆和联想。此时,阅读材料的信息和意义得到新的排列和组合,建构和显现。图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作者的语言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时正确理解文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读者需具备与文章相应的图式。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成功激活此图式。阅读时,如果不理解输入的新信息,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就不能成功地激活图式,阅读理解就会受到影响。当然,图式因人而异,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信息使读者的图式不同。阅读材料在读者身上唤起的情感深度以及在头脑中联想的知识广度不同。在ADay'sWait仅千字的文章中,海明威用了不小的篇幅来描写父亲狩猎的场景,“Itwasabright,coldday,thegroundcoveredwithasleetthathadfrozensothat...andalongafrozencreek...andthereddogslippedandslitheredandIfelltwice,hard,oncedroppingmygunandhavingitslideawayovertheice.”这些段落的设置部分学生在初读时认为与主题并不相关,很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时教师通过对“象征”这一修辞手法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已有图式,文中“cold,frozen,ice,hard,slipped,slithered,slide”这些表示”冰冷,艰难,跌倒”等词汇的反复出现,也正象征了现实的残酷,而“bright”等词汇,正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在寒冬中狩猎的父亲象征着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一切与儿子内心的挣扎与抗争,但在父亲面前表现出的坚强又不谋而合。如果学生没有能激活象征的理解图式,会造成对文章主题理解的不深入。但当学生被引导增加了这一理解图示后,他们的理解会进一步接近伟大文学大师海明威的写作意图。

3结语

我们已知道,图式是人们头脑中已有的结构性知识或知识单元,其中心作用在于构建对于某个事件,某件客体或某种情形的解释。图式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学习和记忆起着重要作用,是阅读理解的奠基石。图式理论强调读者及其图式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认为阅读过程不是作者对读者的单向作用过程,而是作者的语言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图式相互作用的过程。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随着自己的思维轨迹,将语言知识与自身经验的不同层面相连,激活记忆库中的知识图式,以此预测、推查和判断阅读材料的含义,通过不断地修正、批判、扩展、联想,达到最终的理解,通过图式促进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理解的主要机制是当阅读材料中的线索激活了读者头脑中的图式之后,图式中的变量就会被阅读材料中的信息具体化,学生会用图式去同化新知识,或者改变旧图式,用以接受新知识。图式理论强调图式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即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不是单向的作用过程,而是他们的语言知识和图式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学生的文化知识、社会阅历所构成的图式不同,对阅读材料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差异。教师只有在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这一理论的基础上,才能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开阔视野,扩展头脑中的图式,从而更有效地理解阅读材料,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高翼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四篇: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夯实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基础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想更好地被使用,首先,要丰富内容,使语言、内容、形式三大图式相互联系、相互辅助,因此,我们要夯实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基础。图式就是人们储存于记忆中的大量信息资料,阅读者脑中所储存的图式信息越多,对其阅读理解的能力就越有帮助。图式理论共包括三大方面: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以及形式图式。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对于本身所掌握的如词汇、语法、语音等方面的语言知识。语言图式是读者对文章理解的基本前提,没有这一基本条件,读者本身无法理解自身所阅读的材料的内容,阅读资料中语法,词汇是材料的基本组成,读者所掌握的基本语法、词汇如若不多,便会加大对句子结构和想要的信息的获取。内容图式是指读者对阅读理解文章资料的主要表达思想和文化底蕴以及所属背景资料的理解深度,是读者能否获取全文信息的关键点。形式图式是指读者对自己所读之资料前后关系、总体意向、文章结构以及全文的贯穿线索的理解深度。文章拥有非常多的结构体系,文章材料的相关形式和特征会因此而变得各不相同。阅读者不断加深对各种文章的结构体系的理解才能真正理解全文所贯穿的主体中心思想,是读者较快理解估算出全文内在信息的一个强大方法。课堂讲课内容和课后的学习作业,教师要注意多让学生积累词汇,通过听课和做题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课堂上要注意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生僻词汇和语法要重点提出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通过让学生回答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理解让学生加深学习印象。内容图式是英语阅读的关键所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同时加入其所代表的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课堂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播放教育短片传达所学知识的相关英语文化意识。日常的英语知识竞赛和讲座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通过这些手段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一点一点的积累。形式图式在学生阅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英语教师应对具有不同的体裁、结构、风格的文章资料进行专门的讲解分析他的句式,结构和意义。

2.发挥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杜绝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它会严重影响初中阅读教学中图式教学的的优势,封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闭图式理论和阅读教学的开放性,严重影响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课下教师可以以分组的方式分配给学生阅读任务,并让学生讨论具体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如课堂上,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设施播放观看《TheImportanceToBeEarnest》这部经典美国大片,让学生学生积极主动的采用英语阅读思维进行思考,如剧中台词“IhavethesamelistasthedearDuchessofBoltonhas,weworktogether,Iamquitereadytoenteryourname.wecanseesheisahypocrisywoman,butinanotherword,wecanseehermakingherselfstandingingoodposition.”让学生先预测其基本句式,由“has”看出其时态,从“quite”中可以看出说话人的语气和性格等等,从而使学生的内容图式进一步得到完善、强化为活动主题组织才艺展示,进而建立系统的内容图式以及形式图式,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阅读材料。收集阅读材料中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课堂上通过文字资料、图片或者视频音频等形式给大家展示小组的阅读成果。

3.增强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效率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图式理论的优势,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预读材料内容的预测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阅读中,预测是一门重要技巧,预测英语阅读的主题中心思想对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学生读英语阅读的预测能力的培养。从阅读文章的标题开始,循循善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脑海中积累的相关图式,然后通过预测建立起文章的图式,在阅读之前先预测文章的中心思想,不管学生们预测阅读材料的结果正不正确,这都会使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能力得以提高。

作者:钱桂美 单位:江苏省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

第五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

一、词汇是基础,打好基础

盖房子需要地基,学习需要先学习基础,英语阅读教学也一样,需要学生有足够的单词积累,这样学生才能顺利地进行阅读教学。如果学生的单词量达不到要求就让学生进行阅读,那样不仅会使学生有挫败感还会导致阅读教学达不到任何效果。说到词汇的记忆可能很多学生都很头疼,觉得好不容易记住了又忘记了甚至根本就记不下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讲究方法,只是死记硬背的去学习是不会将知识学的透彻、深刻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帮助学生的学习。例如,可以让学生根据单词内部的逻辑关系进行记忆,比如light、right、sight等这些单词都是外新内旧,里面的一部分是一样的,只是外面换了一下意思就变了,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单词总结在一起,然后一起记忆,这样学生肯定会很容易就记住而且印象深刻。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根据单词的后缀记忆,在英语单词中后面带有tion、ness、fui等这些后缀就是表示不同的词性,学生可以根据后缀判断词性并记忆,这样学生记住一个单词也就记住了一连串的和它有关的单词。记忆单词的方法有很多,每个学生都应该选择一种属于自己的方法记忆单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多了解一些方法并将这些记单词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收获记单词带来的快乐,这样为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相信学生一定会有个有收获的阅读教学。

二、针对性的阅读训练

教给学生正确的记单词方法让学生学会记单词之后,教师就要给学生制定针对性的训练了,这样趁热打铁学生才能发挥单词的作用读懂文章的内容,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为了让阅读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要制定针对性的阅读训练,所谓“针对性的阅读训练”就是让学生记的单词得到运用,在阅读的文章中可以体现所学单词的语法和应用。如果先让学生记单词然后再进行针对性阅读,这样的阅读内容也会很难找,所以教师可以选定一篇文章,然后找出文章中常见、重点的单词,拿出来让学生先认识、记忆,然后在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阅读,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同时在学生学习文章中词汇的重点和语法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划分小组,给每个小组安排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找文章中的重点,通过借助字典和参考书学到文章中的语法和单词的意义。教师还可以给小组之间设置竞争,让小组之间比一下哪个小组找到的知识点最多,总结的知识最全面,学生会在这样的氛围下更加积极的学习。同时,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些支持和点拨,这样学生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增加学习英语的自信。

三、学会总结、概括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总结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只有不断的总结才能找到薄弱点不断地进步,英语阅读的学习也需要学生勤于总结,在总结中不断提高,这样在学生下次进行阅读时会更加顺畅。其实初中英语的语法知识并不多,很多都是同一种语法形式的变形,学生只需要吃透每一个语法的形式和重点就可以解决以后阅读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初中英语阅读中有些动词的主动形式是表示被动的,比如clean、sell、look等词都是表被动的,“Thesebookssellwell”这里就是表被动的,当然还有一些词的被动型是是表主动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总结,把所学的知识都穿成一条线,有序的进行记忆和学习。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这些常见的语法一定会出现的,所以学生现在的总结和积累就是为下一次的阅读做准备的,学生在每次学习的时候都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就会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那么他的疑点就越多,学生的成绩就会不断的提高。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都是一个总结的过程,学生学习新知识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但是总结知识点这个过程更加重要。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道总结,那就像是猴子摘玉米一样,学一个新的知识就把旧的知识丢掉了,这就是学生不会总结所导致的结果。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总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总结的习惯,在开始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心里有个思路,教给学生如何总结,随着学生的学习教师就要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这样学生就可以养成总结的习惯,自主的学会阅读。初中英语的特点就是知识点多而且很琐碎,学生就会经常出现记不住英语知识点、分不清英语语法知识等情况,英语虽然不是母语,但也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就能很快的提高。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学生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学到更多的英语知识、拓宽视野,还可以通过阅读教学积累和巩固英语知识,为写作做准备。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教学,让学生也意识到阅读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并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高效、快乐的进行学习,从而带动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

作者:李春丽 单位:宁夏石嘴山平罗县第七中学

第六篇: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一、明确阅读教学要求

小学生英语阅读学习应分为三个重要时期:初级时期、发展时期、提高时期。不同时期的要求皆不相同,具体表现:

1.初级时期,着重于培养,教师应以增强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为主要目的;通过选择图文相结合、色彩丰富的阅读材料予学生以示范,并配合简单句式的讲解,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2.发展时期,着重于理解词语,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阅读中出现的生僻单词,教授其通过结合上下文,予以分析猜测单词的意思。

3.提高时期,着重于习惯形成,课堂上教师应积极提出与理解单词及句子等相关问题,培养其养成自然性思维的模式。此外,阅读教学时需加强学生的思维性,使其思维灵活化、开阔化;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培养观察敏锐性。例如:教师应要求学生每周完成两篇以上文章阅读,在每周一随机选择2~5名学生上台讲解自己所遇见的困难以及所理解的内容;鼓励学生积极上台发言,真实性地呈现自己的学习缺陷,通过学生之间以及与教师的交流探讨,促使阅读能力得以提高。

二、增强英语阅读的兴趣

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为启蒙式教学,学生均对英语这一学科带有陌生感及好奇心。根据小学生心理、生理以及学习特性而言,教学时应着重于提高其自身兴趣。英语教学时,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语音学习、动作模仿以及多媒体等方式,使学生不再单一局限于书本内容,使知识更生动、具体,从而培养其语感、提高口语水平。同时,教师还可改编书本知识为戏剧,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播放无声电影,使学生予以配音,进而形成轻松欢乐的教学氛围。不仅能促使学生加深对书本的理解,还能使其语音以及语感的增强。例如:讲解牛津版小学英语第二册U-nit8中Arethosetomatoes?故事时,应提前一周予以分配角色于每个小组,告知学生自行准备道具;待基础讲解结束后,选择部分学生上台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故事中的场景。如实际表演时,学生均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理解予最后一句台词进行改编,原为“Theyaremycarrots.”,但多数学生却改成“Givememoney!”,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合理选择英语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选择为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教师应从多样性角度对材料予以选择,以贴近生活的材料为主,如:友情、亲情、动物、学校、植物等;同时还应从体裁多样性考虑,可选择小短文、中篇故事、童谣、对话等。通过多样性选材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使其知识得到积累;此外,所选阅读材料应体现童趣、童真、趣味且简易。由于牛津小学英语其教材内容丰富且涉及范围广,通过生动活泼性的选材与学生实际学习以及生活形成贴近联系,从而促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生活性英语,提高其口语能力。例如:教师选择材料时应控制难易程度,牛津小学英语前三章均为基础知识,而后四章为提高性知识,教师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水平,逐渐予以知识的加深。切勿违反此规则,给予知识并不熟练的学生选择较难的阅读材料,此类材料生僻单词较多,学生无法理解全文70%以上内容,从而促使其产生畏惧等反面情绪,不利于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降低其积极性。

四、指导正确英语阅读方法

习惯对于方法的长久实施尤为重要。教师应使用针对性教学原则,针对性地给予水平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且要求也应随之改变。同时,学生阅读学习不应仅局限于书本,教师应引导寻找课外材料予以阅读;但由于小学生水平有限,不能分辨阅读材料的好坏,此时,教师应给予针对性指导,培养其分辨材料的能力;主要通过略读、熟读、精读等方法的教授,提高其阅读效果。文章中学术性部分可以选择略读,而相关分析过程则应多花时间仔细阅读,学生应明白阅读所追求的不是个别单词理解,而是全篇了解,所以不必对每个单词进行逐一查阅字典,能知其大意即可。同时,教师应教导学生将阅读与背诵相结合,促使语言素材的积累;且教师应仔细观察学生阅读习惯,发现问题时应及时纠正并予以帮助,使其产生较强求知欲。综上所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为教学发展中重要的过程,应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其更易接受并培养良好习惯,从而开辟新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终生受益。

作者:张言华 单位:江苏省沛县张双楼矿区学校

第七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分析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1.停留于阅读内容的表层,没有把握阅读内容的本质。很多学生英语阅读仅仅停留于阅读素材的表层,为应付考试而解决几道选择性而已,没有深层次理解文章的本质,阅读能力很难得到提升。

2.缺乏一定的英语阅读策略。对于高中生的英语阅读,很多学生缺乏阅读方法,他们只是一味地从头读到尾,对于文章的关键语句、词汇、句型等内容缺乏敏锐的洞察力,没有形成系统阅读积累的习惯。当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往往仅凭借工具书,不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

3.阅读的资源缺乏,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很多学生的英语阅读仅仅局限于课堂内教师引导下的阅读训练,没有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阅读能力欠缺;同时缺乏一定的阅读素材,高考考什么,他们就做什么阅读练习,没有大量英语阅读的素材,阅读能力处于低层次阶段。

4.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课时,以教师为中心,采用满堂灌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教师错误认为,让学生阅读不如教师自己讲授,这样学生更能清楚阅读的主要内容,问题解决准确率高。

5.教师没有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阅读技巧,缺乏阅读策略的渗透。受到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影响,如今的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重视语法、词汇、句型的讲解,罗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句子结构等。有的甚至把阅读课当做语法课,将阅读时间放在课外进行,对于阅读题的解决就采用校对答案的方式,这样的阅读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当然,高中英语阅读现状存在的问题还不仅仅如此,比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感到对阅读失去自信心,没有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等等。鉴于这样的现状,教师应该采取有效对策,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对策

1.制订确实可行的阅读目标,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必须有日积月累的过程,让学生通过长时间大量的阅读中,逐步提升。因此,教师要突出阅读过程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确实可行的阅读目标,增强自我效能感。在具体的目标制定过程中,教师可以低起点,让学生较快地体验到阅读的成功,增强个体完成任务的自我效能感。随着一个个子目标的完成,他就越来越坚定自己有能力完成整个阅读任务目标。

2.采用新颖的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提高阅读的效率。结合新课标和高考制度下对高中阅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教师要积极采用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阅读的效率。比如我校采用的是五部阅读教学法,通过目标展示、问题引领、自主阅读交流、精彩展示、精讲精练进行组织实施。通过阅读目标的展示,激励学生的阅读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阅读;通过问题引领,让学生的阅读更具有针对性;通过自主阅读与交流,让学生自主完成预定的问题,然后在互动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阅读的能力;通过精彩展示,一方面可以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与大家分享,同时知道自己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阅读能力;在精讲精练环节,教师要针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巩固与提高,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阅读方法,阅读习惯,思维方式等加以分析与指导,重视利用学习策略引领阅读学习,提高阅读的质量。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科学合理的阅读策略。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满足于学生“学什么”,更重要的应该是“如何读”,在读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遵循高中生的英语阅读特点,他们具有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但缺乏科学的阅读策略,有的高中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帮助形成适合自己学习特点的学习策略,并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动获取和处理信息,提高阅读的效率。

三、结语

总之,提高英语阅读课教学的质量,教师要突出学生的“读”,教师的适时“导”,并渗透一定阅读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策略,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使英语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和积极思维的王国。

作者:张爱莲 单位:江苏省扬州新东方中学

第八篇:英语阅读教学新探索

一、前言

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在不断发展,阅读教学在我国外语教学中很受重视,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5年8月业内讨论多时的英语专业四级、八级新考试题型调整方案终于尘埃落地,2016专四专八改革新增阅读简答题。“阅读理解”仍然四篇,但增加5道“简答题”,所以考试时间从原来的25分钟,增加到35分钟。国际性项目PIRLS2011认为,教师的特质与态度、学生的特质与态度、师生的比例、阅读的策略与活动以及阅读的评估,会对学生阅读能力产生直接影响。基于认知观的PISA阅读评估,强调阅读本质的互动性与理解本质的建构性。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系的张学新教授融合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新近提出了名为“对分课堂”的新思路,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对分课堂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新视角,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便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对分课堂

近年来中国高校课堂问题很多,学生上课不听讲、逃课现象屡见不鲜,教师教学负担重、效果差,心理压力巨大。在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讲授式课堂更显枯燥乏味,课堂改革呼声不断。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心理系的张学新教授融合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新近提出了名为“对分课堂”的新思路,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了大胆改革。其核心理念是分配一半课堂时间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突出课堂讨论过程。其关键创新在于把讲授与讨论在时间上错开,让学生在中间有一周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给予了学生课后主动学习的理由与动力,同时避免了课堂讲授后立刻提问讨论,学生尚未完全吸收,无问可提、无论可讨的尴尬。对分课堂把教学刻画为时间上清晰分离的三个过程,分别为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提出者称其为PAD课堂。类似传统课堂,对分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定框架明方向,为学生内化吸收省力。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强调生生互动,一半课堂用于学生自主讨论学习,为教师减负。此外,在考核方法上,对分课堂强调过程性评价,并关注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能够根据个人学习目标确定对课程的投入。复旦等学校已完成了对分课堂的首轮试点教学,其量化及质性研究结果表明:对分课堂能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减轻考试压力,课堂氛围变得更为自由活泼,可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显著降低教师的课堂教学负担,教学质量高、效果好。

三、英语阅读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阅读》是高校英语专业一、二年级阶段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基本上是每周两节课,共四个学期。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该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阅读方法,提高理解的准确性,加快阅读速度。本课程有助于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综合能力,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单项技能训练课。基于学生已经有了英语基础,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共有三个过程。

1.课堂讲授:听听记记

课堂讲授主要由教师完成,教师针对每单元所要学的主题、内容、背景以及阅读技巧部分进行讲解,主要讲解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注意听讲和理解并记下重点和理解难点。教师基于学生对对分课堂所知甚少,第一周第一节课教师向学生讲解对分课堂理念以及实际操作方法,第二节课教师进行所学单元的重点与难点的介绍,并布置课后作业。课后学生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内化吸收。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所学单元的内容进行消化理解和掌握,并完成个人作业。第二周,第一节课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第二节课由教师讲授以下单元所学内容重点及难点。依次类推,阅读课堂教学是学生讨论然后是教师讲授,形成课堂对分的形式。

2.内化吸收:想想写写

内化吸收主要是指学生的内化吸收,并且是课后利用一周的时间完成。一周内,学生独立学习、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以及相关内容过程中的助记和概要,鼓励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写出独特的分析、思考和体会,完成个人作业,并自行解决课后练习题。并且阅读教师指定的材料,对文章进行复述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个人作业要求有三点:一是写出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受益最大、最欣赏的内容等(至少一条,更多不限);二是在学习材料找出三至五个常用但又不熟悉的词汇,并给出例句;三是找出至少一条自己不懂的问题,或有疑问的地方。此过程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可以让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学习,使学生乐而学之,并且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讨论:说说考考

小组讨论在课堂内进行,以学生为主,教师进行指导参与为辅。学生可以每四人一组,要求全程用英语,讨论共分为三个环节。(1)亮闪闪:学生在学习单词过程中发现的好的句子。鼓励在书上或电子词典中找,至少两个精彩句子(含有本次课学到的动词),多者不限。(2)考考你:说出一周的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自己弄懂了,但是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地方,用来挑战别人,至少一条。(3)帮帮我:列出至少一条自己不懂的地方,求助别人的帮助。讨论结束后教师针对讨论中精彩的部分给予表扬,对不足之处给予指导建议,进行全面总结。学生课堂讨论环节,既复习了所学内容,又解决了心中困惑,同时也了解别人是怎么做的,又能对别人的作业提出评论或建议,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问题,而且训练了实际语言交际能力。每次讨论由不同的学生轮流主持,既增强了大家的积极性,又锻炼了他们的领导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结语

对分课堂的“对分”,“对”是相对的,但不一定是对半,“分”是绝对的,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分”就是为了让“主体”充分体验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提高自己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对分课堂理念清晰、简洁实用,一经推出便获得众多师生的高度认可。截至今年9月,全国已有10所高校14个不同院系,21门课程共39个班级确定采用对分课堂模式开展教学。通过网络,对分课堂也在试行,有关对分课堂的QQ群就分别有教师群、外语教学群、基础教学群等,其中对分课堂教师QQ群已达两千多人,由来自全国各地大、中院校的教师。对分课堂是继翻转课堂后掀起一股适合中国教学的课堂改革热潮。

作者:王霞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第九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意群的应用

在平时的阅读理解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错误,这也是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分数过低的原因之一。为了提高学生英语的阅读水平和英语的阅读教学效益,笔者认为将意群运用到英语的阅读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

一、意群的内涵

所谓意群就是指几个相邻的在意义和语法结构上都紧密联系的表示同类意思的一组词语。意群是由单词组成的表意单位,是介于单词和句子之间的中间层次。它可以由一个单词组成、词组或短语组成,也可以由一个从句,或一定的语法结构组成。

二、意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积累词组短语搭配

利用意群阅读进行阅读的基础就是积累单词或词组,这样在阅读的时候学生才能把自己关注的重点放在关键性的词组或单词上,当学生掌握了关键的信息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容。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首先要从单词和词组的教学开始。像,重点单词、短语、固定搭配都要一一渗透。笔者在课堂上,常常为学生展示一些常用的但搭配较多的词,如:look、make、take,然后鼓励学生说出与它们有关的短语,通过学生的积累,我们会发现与这些单词有关的词组很多,就look而言,就有:lookat、lookfor、lookforward、lookafter、lookback、lookaround、lookout等等。当学生把这些词组说出来的时候它们也就记住这些词组了,在以后的阅读中就能运用上。

2.学会长句变成短句

在英语阅读中有的句子较长,这样的句子就难以理解,尤其是对于语感较差的学生来说,一个句子、一个段落,第一感觉就是一串串的词汇,而不是有清晰的“主谓宾”句子。有的学生在一串长句子中只能找到主语,其他的句子成分一概不清楚。其实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好比一个人画了一个浓妆,只要将浓妆洗掉本来的面目就呈现出来了。这样看来,英语中的长句子也不例外,只要我们将一个句子中的多余成分去掉就能找到核心成分了。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提醒学生不管遇到多么复杂的句子,不要乱了方寸,无论多么复杂的句子他都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所以按照抓句子主干的方式就能将句子的意思弄明白。

3.认识文章中的意群

对于有经验的英语教师来讲,文中的意群很容易找到,但对于初中生来讲究比较难了,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能提高学生认识意群的能力。

(1)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语感也能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我们常常听见学生说:这个题我是凭感觉做出来的,其实他们说的“凭感觉”就是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的一种语感。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语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首先,多读。笔者在教学时常常要求学生朗读或背诵教材中常用的句子、习惯用语、精彩片断,优美的小短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笔者经常建议学生去看一些纯英文的电影,或者阅读一些英语版的小说,这样的话,学生就能从文本中掌握一定的词汇量,还能了解一些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这样就为以后的阅读理解打下了基础。其次,精读。古语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所以读书的时候要专注、要精读。如果每篇文章老师讲完之后不再要求学生去读,其实那样的教学效果是很差的。如果我们的教学时间不允许,我们可以挑选几篇重点的、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去精读。这样在精读的过程中学生才能发现文章的精髓,才能更好的培养自己的语感。

(2)教会学生辨清句子的逻辑关系

在英语阅读理解中,一篇文章无论体裁怎样变化、字数的多少,它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有自己的中心,而且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在教学时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从局部的单词和句子结构去理解文章的意思,如果那样的话就会出现断章取义的错误,所以我们要从全文的内容出发,辨清句子的逻辑关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内容。例如,在九年级英语Unit5BeautyinCommonThings的最后一段:Chineseclayartisfamousbecausetheclaypiecesaresosmallbuttheylookveryreal.ThepiecesareusuallycutechildrenorlivelycharactersfromaChinesefairytaleorhistoricalstory.Thepiecesarecarefullyshapebyhandfromaveryspecialkindofclayandthenallowedtoairdry.Afterdryingtheyarefiredataveryhighheat.Theyarethenpolishedandpainted.Finally,materialssuchaswoodorpaperareaddedtomakedifferentthings.Ittakesseveralweekstocompleteeverything.ThesesmallpiecesofclayartshowthelovethatallChinesepeoplehaveforlifeandbeauty.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教学生从整体出发,分辨清楚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这段话中,单词虽然很多但是如果我们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句子的主要成分找出来,我们就能理解文章的内容了,文中的波浪线所画的内容就是文章所要阐述的主要意思。

作者:张艳萍 单位:四川省达川区东兴初级中学

第十篇:导学案英语阅读教学效能探析

一、围绕要点设计学案,拓宽阅读理解思路

导学案的设计应从学生的基础认知和实际需求出发,围绕阅读教学知识要点进行,充分体现他们的课堂主体性并拓展其探索思维。在我看来,导学案设计一定要遵循问题化、方法化和层次化三大原则。首先,通过一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逐步了解阅读内容。该篇Reading的内容主要描述的是一只青蛙的故事,那么首先要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charac⁃ters、place、time、problem、plot、ending等诸多要素;其次,教师要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去设计学案,如通过问题“Whatdoyouthinkofwhentheword‘fog’ismen⁃tioned?”来引出该篇阅读,从而帮助学生从自我的角度认识教学内容;另外,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探索、思考和获取知识。

二、强化导学案的应用,促进阅读整体教学

1、课前预习

课前有效的预习能够大幅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利用导学案来开展课前预习,其目的有二:其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阅读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学习热情。二是引导相互之间的积极讨论,有效解决适量的问题,同时带着疑问进行课堂学习,这能有效降低课堂的教学难度。在预习中,我们先要帮助学生梳理阅读中的lan⁃guagepoints,如词汇warn(警告/提醒)的用法warnsb.ofsth.和warnsb.(not)todo,又如文中涉及到that引导的从句“Thetrueisthatitis...”和“afeelingthat...”,其中that分别引导的是表语从句和同位语从句,然后借助一些例句来帮助学生们拓展了解that引导的从句。当然,导学案中还可适量增加些任务型习题,让学生在任务探索和思考中体会到满足感与喜悦感,进而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2、课堂探究

导学案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引导学生了解教学内容,更突出了对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负责控制课堂的教学走向,而学生们按照导学案的任务设计对阅读内容进行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须有意识地丰富所学知识和锻炼语言技能。在该阅读材料的初步阅读中,我按照其事件发展的顺序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们对该内容进行总结,如用“Pollyhavetroublegoinghomeinafoggyday.”来概括Part1-2的内容,然后再对其中的细节进行具体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相互之间可以进行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以确保所得出的结果更能体现文章的内容。此外,导学案的应用还要注重强化所学知识,如利用多重例句来解释sight包括“视力、看到、情景、视野、风景”等在内的多种含义,这能在丰富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引导其将之内化为自身的语言素质。

3、课后拓展

课后拓展是落实文化知识掌握的重要保障。该板块的导学案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一次深入梳理和总结,更是拓展学生语言运用的重要指导。如在该阅读材料的例句“...exceptinafoglikethis.”中except表示“除……之外”,而另一单词besides也可表达此义,将这两个单词进行对比,通过例句“Heansweredalltheques⁃tionsexceptthelastone.”和“Hewroteanotherthreelettersbesidestheone.”来直观地表现两者的不同之处。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各个板块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尤其是阅读与写作,因而在导学案的应用中我们要体现这一点。在赏析每一篇阅读材料时,学生都要善于从中寻找有效的写作技巧,并将之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在设计导学案时,我们要重视这一点,利用不同的任务形式来训练学生们的写作技巧,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灵活地融合到一起。

三、重视阅读教学反馈,优化自主学案设计

完善的阅读评价体系应用是导学案教学效果的直观呈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很重视评价模式的应用,这能够帮助师生明确自身在导学案的设计或应用中存在的缺陷之处,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一方面,设计层次化的阅读题目或任务,让学生在对学习内容的应用中反思自身所学,不断地加深其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同时,也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评价,借助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合作,促进其积极高效地巩固所学,从而有效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学生们要对导学案进行评价,并针对自身的特点灵活地进行改进。导学案是为了提升学生对教学的主观认知,引导其积极探索和思考的,但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总结教学成果,以及分析导学案的优缺点,以确保能够及时地加以改进。总而言之,我们师生要互相合作,不断地改善导学案的设计,同时积极地运用导学案来提升阅读教学效能。

四、结语

如上所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导学案,这不仅满足了教学的实际需求,还能够在发挥阅读引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凸显学生的自主特性,并在激活他们的语言思维和素质的同时,真正地促进英语阅读的有效学习和语言技巧的综合培养。

作者:曹剑 单位:江苏省丹阳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