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3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

1.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当前,我国高校教育呈现出市场化、功利性的发展趋势,对能直接转化为就业率和经济利益的专业教育格外重视;对见效慢、效益差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有教育者认为,专业教育不仅能体现社会需要,还能体现教育的社会价值,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是完全没有必要保留的教育项目。因而,许多高校的教育资金投入、教学设施建设、师资力量建设等,总是优先向专业课程倾斜,教学过程中总是优先考虑和安排专业教育。在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虽然获得了大量的文本信息,能讲出一套套大道理,但由于知识与实践背景长期脱离,大学生缺乏道德和政治笃行能力。这不仅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还引发了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反感情绪,严重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也不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成长。

2.教育者整体素质不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其自身素质不仅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还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可见,教育者的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个性品质等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许多教育者都存在着政治修养不高、敬业精神不够、业务素质较差、科研意识不强、开展工作力不从心等问题。同时,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许多教师疲于应付上课,没有精力投入教学和科研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前沿性、理论性、现实性问题把握不够,从而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教育评价机制不健全。教育评价机制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将理论与实践、过程与结果等结合起来,形成综合性的动态评价机制。目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沿用传统的以理论成绩为依据的教育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是一种注重分数、看重结果的静态评价机制,只能反映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准确反映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无法客观地、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更无法反映大学生的思想动态、道德观和价值观。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的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复杂多变、社会矛盾此起彼伏、文化冲突不断加剧。在思想文化建设方面,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等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的冲突,导致我国思想价值体系紊乱,主流价值观的凝聚力弱化,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分化,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个性更加明显,这些无疑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在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高校自身因素。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社会复杂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内容等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并未及时跟进,这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目前,高校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没有深入研究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不稳定,岗位职责不明确,没有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制度,不能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解决当前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不能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情感、心理等现实问题,使得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不信任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缺乏教育合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整合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但现实却并非如此。改革开放以来,“重物质、轻精神”,重利轻义、金钱万能、钱权交易等社会问题日渐凸显,大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这种消极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大学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急剧变革弱化了家庭教育的功能。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互联网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生态环境,但由于网络监管滞后、低俗网络文化泛滥,也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的路径

1.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深受教育者思想观念影响和支配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变革、人们思想观念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发生了质的变革,为此,教育者应顺应社会发展要求,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观念。具体而言:应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以先进的教育观念引导和培养大学生。不断创新教育方式,革新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气息、突出时代特征、丰富教育方式,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活实际。将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通过快速、便捷的互联网开发教育资源,开拓大学生视野,拓宽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同时,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应对新思想、新事物有清新的认识,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那些不良思想。网络上不健康的内容对大学生有着极强的诱惑性和腐蚀性,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应对大学生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问题。

2.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的素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大学生籍此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切都离不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名优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既要教会大学生知识,培养大学生成才;又要教会大学生正确做事和正确做人,让大学生成为一个知识与能力健全、思想与行为健康的人。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还应具备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教师还应能够将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成果与教学结合起来,用思想政治理论分析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培养大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能力。

3.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善于整合教育主体、教育环境、教育手段、教育客体等各类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形成教人、育人的教育合力。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需要不断用新的理论引导思政教育,为此,应大胆借鉴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将其充实到思政教育之中。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从教育者、教育环境、教材、教育对象等方面入手,建立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者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为思政教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改革教育评价制度。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形成全新的评价体系。坚持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践、过程与效果相结合,期末与平时、开卷与闭卷、主观和客观相结合,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质做出客观、科学、公平、公正的评价,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杜晏会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创新

一、手机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手机文化的出现,打开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创新的大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许多积极影响。

1.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的多样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满足人们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提升人们精神生活的品质。”[3]手机文化具有柔性引导教育优势,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采用手机文化这种生动时尚的表达方式,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利用手机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手机文化的沟通功能和信息传播功能开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通过手机文化特有的方式,促进师生交换信息和沟通情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

2.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手机文化具有教育针对性优势。通过手机QQ、手机短信、手机微信,可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无论是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点对点,还是点对面,都能够进行专门的、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咨询与辅导。

3.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时效性。一方面,由于手机文化具有视觉与听觉统一、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的优势。手机文化能为大学生提供一种图文并茂、声情交融的感受,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便于大学生在形象、生动、直观的情境中进行理论学习、升华思想,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熏陶。另一方面,由于手机文化的使用便捷性和信息即时性,可以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传递,有助于教师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效性。总之,手机文化的强大功能优势能节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二)消极影响。具体表现在:

1.手机文化的自由散发性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手机文化的内容除了有积极的因素,还有许多负面因素。手机文化的自由散发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手机文化传播的特点是没有时间和空间阻碍,极具自由性。而大学生思想单纯、不成熟,极易受外界的负面影响。社会上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可能随着手机文化浸透到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中,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加一定的难度。

2“.手机控”易导致大学生人际关系冷漠。大学生手机使用突出表现为“三高”特征,即普及率高、使用率高、依赖性高。部分大学生整天沉湎于手机,“机不离手,眼不离屏”,容易造成大学生孤僻离群、逃避现实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信任危机和心理障碍。

3.手机文化给高校思想政治课堂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现在的大学课堂上,一些大学生不是在看书,记笔记,认真听讲,而是在拨弄手机,或QQ聊天,或发短信,或发微信,或看视频等,导致许多大学生在课堂上“走心”。手机文化特有的快餐式、娱乐化特性,正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他们满足于轻松自在的娱乐方式,排斥紧张的学习,不愿意阅读书籍,不愿意进行深入的思考,对于教材与教学兴趣不大,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手机文化给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力。

4.手机文化中的不良信息可能会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信息传播、流转得又快又广。手机文化中存在一些不健康信息,大学生通过手机在与其他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将这类不健康的信息进行传播与扩散,形成恶性循环。这种非主流意识形态通过手机文化的传播,可能使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一定冲击,容易导致大学生思想混乱,可能会腐化大学生的生活,淡化他们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造成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等不良后果。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手机文化中的负面信息可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削弱作用。

二、手机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创新

手机文化具有许多适合于高校思想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应善于利用手机文化中的有利因素,规避不利因素,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索新的途径与方法。

(一)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手机文化的意识。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了解和不参与手机文化,就会失去教育的话语权和控制权。因此,教师要树立顺应时展的先进意识。学习手机文化,掌握手机文化,把手机文化作为一种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引导大学生抵制低俗的手机文化观,树立高雅的手机文化观,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手机文化认知观。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手机文化开展思想工作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掌握和运用手机文化的各项功能,运用手机短信、手机QQ、手机微信等方式的一对一、一对多的交流技巧,进行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和信息知识传达。利用手机网络、手机视频等方面的题材与内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手机文化的各项功能,进行多形式、多层面的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三)利用手机文化平台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一是运用手机网络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机网络的出现和盛行,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开始借助手机网络消遣娱乐、获取知识。当前,手机网络已经成为文化娱乐的好伙伴、日常生活的好朋友、学习成才的好助手,也应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好平台。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化的环境下,充分结合手机网络优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可开设网上讲座和网上论坛,给学生一个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机会,给师生一个轻松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发挥言论自由的优势,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大家交流沟通。借助手机网络优势,通过网上讲座、网上论坛、手机网络教学资源分享等方式,弥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授课、面谈等方法导致的覆盖率低、成效慢的缺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受教客体的广泛性和教学的灵活性,增强大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二是运用手机信息与交流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机文化的功能很多,具有手机微博、手机微信、QQ空间等信息与交流平台。这些平台是网络平台的重要内容,包含着巨大的信息资源量,其不仅包含着有价值的信息,还夹杂着低俗消极的信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但要学会这些平台的运用,而且还要加入这些平台交流之中,加强对手机微博、手机微信、QQ空间信息的把关能力。对那些有利于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信息进行转发共享,对那些使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虚假信息或错误信息进行过滤,防止其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保证大学生积极健康发展。教师自己也可以在这些平台空间中撰写或者转发一些正能量的文章,让大学生与之共赏,并从中受教、受益。

三是运用手机即时聊天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自己运用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手机即时聊天工具主要有手机电话、手机QQ、手机飞信、手机微信等软件,加强运用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的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加强对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的掌控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这些即时聊天工具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握对活动内容、活动气氛、活动进度等整个活动过程的控制能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利用QQ、飞信、微信等方式发起讨论,并发挥其在讨论中的掌控能力,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加强对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的引导能力。利用手机聊天平台对大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使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到正面思想教育。

四是运用手机短信平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机短信的一对一交流方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了一个和大学生私密交流的渠道,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通过短信私下沟通,无需面对面进行交谈,这在加强与大学生思想交流过程中起到良好的作用,特别是应对一些高校问题大学生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需要着重加强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手机短信与学生私密交流的技巧和能力。

作者:毛蔚单位: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篇: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

一、目前高校青年教师政治思想状况

(一)缺乏远大的政治理想,政治意识淡薄

受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青年教师思想信念淡薄,对政治漠不关心,不讲大局,轻视政治理论学习,不求进取,有的甚至在课堂上发牢骚,针对一些社会热点或敏感问题发表一些过激的言论,宣泄对学校和社会不满情绪,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缺乏正确的价值观,集体观念淡薄

在多元化的价值观的影响下,有些高校青年教师盲目地强调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缺乏敬业精神。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只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对集体利益和社会责任嗤之以鼻,表现出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如认为自己上好课,完成教学工作量就行,不愿承担课外辅导工作;对待个人晋升热情奔走,对于集体分配的任务则消极应付,能推则推。

(三)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重教研轻育人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1]大多数青年教师能够履行教学和科研等基本职责,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但有的青年教师更倾向于关注自身利益的科研工作,对于教学关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只注重完成教学工作量,对于为师者“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相对淡化。[2]他们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漠不关心,对于学生的课堂纪律要求不严,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也不进行批评教育。有的青年教师自身纪律性差,不按教学要求认真备课,讲课缺乏热情,与学生交流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敷衍了事,影响了教师的良好形象,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整体上看,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高校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高校对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管理职权不明确,工作力度不大;二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单一,缺乏创新;三是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不能解决青年教师实际问题;四是教育激励机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差。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需要

邓小平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据教育部统计,目前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高校专任教师六成以上,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高校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想觉悟,激发学习和工作积极性,提升业务能力。

(二)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

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文化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青年教师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引导他们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言传身教,用高尚师德和学识风范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建议

(一)学校党委应该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形成“党委领导、党政结合、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共同配合。学校党委是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教师思想动态,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部署和统筹安排。党委部门要经常分析和研究青年教师的思想动态,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指导、督导、协调各部门将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行政职能部门要制定和实施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将教师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教师录用、考核的重要指标。工会、团委、学生处要充分履行教育、团结和联系青年教师的职责,及时了解青年教师思想动态,尊重青年教师的正当利益诉求。

(二)加强政治学习和理论武装工作,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曾经说过:“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群众’”。[3]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要避免政治理论学习走形式、走过场。学校党委宣传部要按照党的政策要求,结合实际制定教育计划和教育制度。校领导班子要带头学习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理论体系,为全校政治理论学习开好头做表率。各党总支要不断探索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通过举办形式报告会、理论研讨会、知识竞赛、信息网络教育等方式,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参与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要实事求是,不能空洞说教,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渗透到青年教师实际工作中去,将政治培养和业务提高、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引导和促进青年教师思想发展、业务进步。对于政治过硬、业务突出的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为其创造更多的发展平台。同时,要大力宣传和推介优秀青年教师中的典范,激励更多的青年教师成为德才兼备的教师。

(四)以人为本,关心青年教师的工作和生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和不断满足青年教师的正当利益。大部分青年教师一毕业就到高校工作,社会阅历浅,对高校工作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做好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尊重关心爱护青年教师,要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在工作上生活上所面临的实际问题。青年教师都有上进心,都希望在教学和科研上有所成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从青年教师的立场出发,给他们提供进修、培训机会,为他们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学术水平提供有利条件。对于青年教师申报的科研课题,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给予青年教师业务指导的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切实关心青年教师的日常生活。大部分青年教师待遇偏低,养老、抚子、购房的问题给他们造成很大的生活压力。如果能结合学校实际,适当提高青年教师的收入待遇,帮助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就能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凝聚起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的正能量。

作者:郑丽晶单位:闽江学院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