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适合民族高校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探讨

适合民族高校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探讨

摘要:

生物化学实验是培养生物学相关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内容多,更新快。民族高校学生基础差异大,实践教学存在针对性不强、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该文就如何提高民族高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民族高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生物学相关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内容。生物化学实验依附于生物化学理论教学,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及科研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1]。民族高校,承担了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笔者学校而言,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60%左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如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有所收获,提高教学质量,是任课教师的责任。长期以来,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遵循着教师按部就班讲解实验讲义,学生按照讲义验证实验内容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满足具有较好基础同学对知识的获取[2]。根据几轮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讲授以及学生的反馈,针对目前笔者学校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就如何提高生物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进行探讨。

1修订教学大纲,编写适宜民族院校的教材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笔者学校现行的大纲主要侧重于生物化学知识的再现,及重要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分析和测定。没有将具体的操作技能编写入大纲。事实上,民族院校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学生,直到大学课堂,才接触实验内容,基本的实验仪器认知、操作规程及思维模式都需要培养。此外,生物化学是迅速发展的实验学科,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教师有责任将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进展在教学大纲中动态地反映出来,将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与学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紧密联系。针对已经具有基本的实验能力的学生,应该鼓励其学习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以拓宽视野,提高能力。生物化学实验教材应该紧扣教学大纲,基础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分析和测定不能缺少,但需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实验中除了与实验原理相对应的实验外,加入与该实验有关的具体实验技能的学习。例如,进行缓冲溶液的配置及性质测定相关实验,可将有关的计算、玻璃器皿洗涤、移液器及天平的使用等具体操作过程单独罗列出来,首先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技能后,再进行后续具体实验的操作。同时,补充加入拓展知识,最先进的pH测定仪器。再如,进行酶活动力学测定实验中,重点强调仪器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及操作技能,扩展知识中可加入多功能酶标仪的使用介绍。每一个实验,囊括具体的实验、与实验紧密相关的技术和仪器设备使用,同时还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基础差的同学通过一个实验能够扎实掌握一种仪器的使用、一个与实验相关的理论;基础好的同学,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学到与实验相关的较为先进的设备与理论。这样,通过实验横向与纵向延伸,满足不同基础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多元化评价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长期以来,在民族高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教师一般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教师按照讲义备课、授课,学生按照讲义操作,实验过程中不注重细节,导致结束实验课程后,收获不大。最终成绩评定,也仅仅是靠教师对学生平时动手能力评估的平时成绩和一张实验报告而定。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实验报告千篇一律,抄袭严重,学生不能真正认真思考实验及分析总结结果。教师、学生时间耗了不少,但收获甚微。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找到一个更为合理的授课模式及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预习报告展示。预习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不仅能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相关资料,在动手实验前思考问题,还可以提高实验效率加深对实验的理解和认识。每次提前一周安排2组同学(2人/小组)准备预习报告幻灯片,并在实验开始前讲解给全班同学,老师及每一位同学作为听众对预习报告讲授环节进行评价打分。预习报告展示作为平时成绩计入总成绩,针对预习报告提出问题的同学酌情加分,计入平时成绩,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气氛更轻松,在已经进行的一轮生物化学实验课程中发现,学生讲解预习报告后,提问踊跃,难易问题都存在,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2)实验随堂测验。学习3~4个实验后,安排一次小测验,既有理论题也有实践操作题,以10道为宜,30min时间为限。检测学生对基本原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敦促学生认真学习的同时,教师也能够得到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3)实验报告逐项评分。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试剂及仪器、步骤及结果分析。除了要求格式正确之外,鼓励学生多思考,通过实验结果提高分析的能力。学生往往只注重文字性内容的重复抄写,不善于分析问题。针对教学中遇到的此现象,可将实验报告内容逐项设定分值,最后一项结果分析与讨论占到实验报告总成绩的50%。鼓励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突出创造性的见解和认识,重点培养和发展以逻辑思维为核心的各种能力。(4)讨论与交流。实验结束后,预留10min左右时间,给学生反思实验的时间。在教师引导下回顾实验过程,并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集体点评,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渐提高学生分析及总结实验的能力。针对实验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阶段设定不同的学习及考核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效率,真正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3结语

民族类高校,大部分生源理科基础相对薄弱。通过合理调整生物化学实验大纲及教材内容,融合多元化的授课及评价体系,使不同基础状况的同学真正做到学所收获,对提高其他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具有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孔繁华,徐来祥,燕艳.生物化学“3+1”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0):126-129.

[2]赵云涛,刘海,任鹏康,等.生物化学实验课程化的改革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1,28(4):99-101.

作者:王静 李敏 尚洁 单位: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