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多媒体教学论文2篇

高校多媒体教学论文2篇

第一篇

1高校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作为辅助教学工具的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地深入课堂,并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但对于如何使用它却存有偏差:有的教师由于对现代教育理论缺乏正确认识,没有考虑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是否适合用多媒体教学,只是粗浅地认为多媒体教学就是简单的媒体替换;有教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地将书本知识或讲义搬上屏幕,把多媒体教室当作媒体播放厅,照屏宣科;有的教师对多媒体设备过于依赖,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忘记了它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工具,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盲目追捧,使得多媒体教学流于形式,较难体现它的意义和价值。

(2)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双边互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多种互动形式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但随着多媒体的大量运用,有的教师只顾播放课件讲解,丝毫不关注学生的反应;有的教师很少使用板书和利用肢体语言,授课方式单一;有的教师缺乏主动与学生交流的意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种师生互动的缺乏,使得课堂氛围沉寂缺少活力,使得教师无法得到学生学习情况的真实反馈,使得师生产生距离感并情感淡化,这些都将直接导致教学质量的下滑。

(3)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参差不齐。在目前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教师之间使用的课件水平差距很大。有的课件只是教材的摘录,色彩单一,画面呆滞,这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反而会分散其注意力;有的课件字体太小,背景和文字颜色反差不大,色彩不协调,这会造成教室后排的学生无法看清;有的课件全是声音、图像、视频的堆砌,过于丰富,引发学生注意分散,削弱了学生的有意注意,造成了学生的注意力不能有效集中在教师身上。有的课件缺少创意,照搬别人课件来应付教学。因不同的教师对同样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想法和不同的教法,这些照抄的课件忽略了教师的个人主观能力性,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能充分展示该教师积极组织教学的全过程。这些课件存在的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学效果。

(4)多媒体教学环境及设备境的影响。为增强投影效果,多媒体教室大多安装了遮光窗帘,且关闭了教室前排的灯,这造成了教室里的光线特别暗淡,从而导致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不集中;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长期使用,会造成设备老化,投影模糊;有声音无图像或有图像无声音;计算机中毒导致死机或系统崩溃,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上课的进程,从而直接或间接地降低教学效果。

(5)教师缺乏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能力。大多数教师没有熟练掌握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技能,不了解教学设备的操作流程,不会排除简单的故障。如有些教师不会使用视频展示台,不会进行展示台、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设备之间的显示切换;在下课时不按正常的操作程序关闭电脑和投影仪等设备,而是直接关掉总电源。而这种对设备的不当操作不仅会影响其他教师正常上课,还会影响多媒体设备的寿命。

(6)缺乏评价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标准体系。现在很多高校对多媒体教学都缺少有效的监控和评价,主要是根据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质量来评判教学质量的优劣。这样的肤浅认识非常容易造成高校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的形式主义化。实际上教学效果的好坏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仅根据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水平来判定教学效果的优劣是非常片面和不科学的。因此,亟需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对多媒体教学全方位进行监控和评价的标准体系。

2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1)努力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理念的认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高校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之一。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的大量的使用,它已不仅是教学方式的更新,而且是一种全新教学理念的变化。树立正确的多媒体教育教学意识,设计制作优秀的多媒体课件,发扬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的优势,正确处理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关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2)加强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取长补短。传统教学方法作为高校教学的基石,它与多媒体教学之间存有强烈的互补性。多媒体教学应充分吸收传统教学方法的精髓,选择顾及多数学生学习水平的授课进度和难度,控制讲课节奏,强调重难点,结合课堂实际情况采取临时举例、提问、板书和即兴发挥等多种,活跃学生思维,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提高授课效率。

(3)实行多媒体课件准入制。为切实提高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水平和课堂授课效果,避免低质量的课件进入课堂,凡是所有申请使用多媒体教室授课的课程,都应实行多媒体课件准入制度。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技术要求、艺术要求等四个方面对多媒体课件进行评审,凡符合条件评审通过的课程才能安排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通过实行多媒体课件准入制度,能够有效地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促进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技术水平的提高,设计出符合自身特色的一流的多媒体课件。学校还可定期举行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从教学设计、内容呈现、技术运用、教学效果、应用价值等方面从全校中筛选出一批制作精良、教学效果好的优秀课件,并将其完善成为多媒体教学资源库,供全校师生网络学习之用。

(4)加大投入,合理建设多媒体教室,并加强其维护和管理。现代化的硬件建设是学校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学校应根据现有的教学设备情况、学生人数、开设课程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应具有前瞻性,既要有一批网络型多媒体教室,也要有一批简易型多媒体教室,还要各组建一批座位数不同的多媒体教室。学校教务部门要统筹安排,做到在多媒体教室里一定要安排适合在此类教室里授课的课程,要根据不同课程对硬件设备的需求和学生人数安排相应的多媒体教室,提高多媒体教室使用率。学校配备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及时维护和更新,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让教师放心使用;还要加强定期保养,尽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对一些已不能使用的多媒体设备要及时更换。学校应分别建立教师和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其各自责任,并对岗位实施状况进行规范化考核。

(5)加强对教师的技术培训。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不但需要掌握一些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而且还要能制作科学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一环,因为教师作为多媒体教学的直接操作者和课堂的主导者,他们对多媒体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决定了多媒体教室发挥效能的高低;同时课件制作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学校可对教师从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媒体课件开发及制作、多媒体教学技巧等方面开展培训,使得教师能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学会如何制作课件,灵活运用教学技巧。因此必须加强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并制订相应的考核制度,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6)尽快建立起多媒体教学的评价标准。多媒体教学的评价要从教学角度出发,注重教学效果特别是教学过程的评价。多媒体教学过程可从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大纲要求、教学能力能否胜任、教学组织是否有序、教学媒体组合是否得当等多方面加以评价。从学习效果的角度看,是否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是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技术角度看,是否真实地反映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是否突出、界面装饰是否适当,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以此为纲,并严格实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3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为高校教学带来无限生机,但在它发展与壮大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遇到新问题,这就需要厘清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误区,与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整合,不断探索、研究、总结、提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并付诸实施,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及质量。

作者:庄发文刘阳单位:西华大学

第二篇

一、高校课堂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知识情境多媒体虽然具有信息资源广阔、叙述手段多样、表达形象直观等特点,但由于其对课程之外大量信息的移入,对知识分析过程过于依赖图像,对学习者思维的激活过多依靠兴趣,使其在应用方面会受到相应的限制。在一些注重抽象思维、知识传输过程中强调逻辑演绎的学科来说,并不适用于多媒体教学,如数学、哲学、理论心理学等。这类课程教学需要教师按照一个固定的视角,遵循一种贯通的逻辑推理和使用精确化的概念系统以至于大量的公式来进行。因此,在这类知识教学过程中,如果利用多媒体侵入一些虚拟信息或频繁切割画面组装新的意象,就会破坏学生逻辑思维的连贯性,还可能使知识推演和理性分析过程受到分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实际效果降低。但是,目前一些高校课堂教学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这一限制性条件似乎并未引起足够重视,一些相关的专业课教师并不关注多媒体与知识情境的关系,在所有的学科教学中都使用多媒体技术。诸如数学、哲学等课堂教学,本应以逻辑分析和理论思维为主体,但现在却变成了各种画面和意象流动的图像游戏,虽然有很多学生看得很有趣,但关键的东西却没有掌握,如公式、命题的推演过程等。

(二)多媒体教学中技术与人的主导关系错位“教师主体性的淡化”、“教师身份感的模糊”、“技术的奴役”等成为近年来人们描述多媒体课堂教师地位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这些词并非言过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有甚于此。我们知道,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教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主导与主体不是同一个概念,主导凸显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引导为主的一种教育理念,即使是在实践课、讨论课这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应得到体现。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我们发现,在一些多媒体教学的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受到了严重消解和贬损。消解是指教师有意识地退出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而由多媒体来主宰课堂的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输、方法选择乃至于课堂节奏的把控;贬损是指教师对多媒体的过分倚重而使自己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主导性无意识地遭到贬斥和废黜,从而使整个课堂变成了一个信息、图像的游牧场,学生如同无牧人引导的“新种群”,在媒体的牧场里贪婪地觅食。结果,由于缺乏引导,良莠不分,一切照食不误,他们虽把胃肠填饱但却营养不良,变得更加虚弱。比如,在有的课堂上我们发现,一堂课45分钟,教师一直播放媒体信息而很少讲述;甚至在一节观摩课上,教师只说了6句话,其余时间都在播放媒体,等等。教师主导性贬损的另一种表现是教师的课程意识消失。所谓课程意识主要是指教师的课程主体、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生成、课程评价与课程反思意识,这是教师必须树立的基本意识。教师只有树立明确的课程意识,才会有高质量的教学。但是,调查中我们发现,以多媒体技术应用为由,一些教师完全放逐了课程意识,不研究课程目标、不研究教学方法、不设计课堂的“课眼”、不分析课堂情境,甚至不备课、不写讲义;有的教师上课就是一份课件、一本教材,而课件的内容又是教材的机械复制,辅以从媒体上下载一些新闻或故事,不考量与本课、本章节的内容是否相关,走进教室,屏幕一放,顺其自然,铃响关机,课堂上讲什么、学生在做什么都心中无数。在某种意义上,多媒体课堂上的教师俨然成为一个旁观者。

(三)多媒体教学中知识与能力关系的颠倒高校课堂教学与中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区别是,高校课堂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能力。然而,在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发现,很多教师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完全颠倒了。通过多媒体演绎,课堂的信息资源丰富了,但教师并没有依据这种多元、开放、立体的知识和信息引导学生从中捕捉到问题,生成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处理、反思、再生的能力。一堂课结束,学生的大脑确实塞满了各种各样的符号与意象,也了解到了教材以外的许多知识,但把这些信息转化为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展开逻辑思维、理性分析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却没有得到发展。结果,随着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信息的大量涌入,学生不仅感—118—到日益空虚,思维变得僵硬,学习能力也日渐衰退。有的同学对我们说:“在高中时还能主动发现一些知识中的问题,并学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去解决;可到了大学,却没有这种感受了。大学的学习很轻松,你只要会看、会记就行了。”这绝对不是调侃,它反映了在多媒体教学中特别是一些缺乏能力培养意识的教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大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消退和沉没。

(四)多媒体教学中快乐学习和有效学习的混淆快乐学习是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中推出的一种新理念,其主旨是通过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学习情境,使学习者的心理处于一种积极、活跃、兴奋的状态,从而为接受知识、活跃思维创建健康的学习心理环境。快乐学习既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情境、巧妙引入话题、适当穿插一些趣闻故事和风趣幽默的语言等方式来实现,也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图文并茂、虚实结合、场内外链接的方式来实现。事实证明,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确实是创造快乐学习情境的有效手段。我们进行的课堂观察也证实了这一点,那些多媒体制作精美、信息处理合理、巧用各种手段的课堂,学生的学习心理,如思维、情绪、兴趣确实比传统教学的单一讲授更活跃。但是,调查中也发现,多媒体教学对课堂有效学习情境的建构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即虽然学习情境轻松了,但有效学习率却降低了。课堂上虽然轻松活泼,但学生走出教室却顿感大脑空空如也,只是各种散乱意象的云集。与单纯板书相比,多媒体的图表、形象、意境乃至文字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但是,如果教师不能进行适时引导,使学生从“形象”和“意象”的感性沉迷中走出来并进入理性的分析与反思中,那么,就达不到有效学习的目的。我们发现,在多媒体课堂上,很多学生思维活跃,但思考缺少独立性和深刻性;很多学生一节课没有记一个字的笔记;甚至一些学生不理解观看这些图像和自己要学的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说:“如果上课就看这些,那就不用到课堂来,在寝室自己就解决了。”从中不难看出,这是导致学生逃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更严重的后果是,它引发了学生的“多媒体综合症”,不少学生对多媒体像着了魔一样,上课如果没有故事和趣闻看就会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或酣然大睡。

(五)多媒体制作技术低劣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多媒体课件(ppt)制作效果密切相关。优质的多媒体课件不仅网络资源丰富,信息与主题和谐,而且界面的构图、色彩、字体、声音的设计都十分讲究,不仅使信息的呈现做到清晰、准确、有效,而且还能兼顾艺术性,给人以视听上的美感。这样的多媒体课件才能成为课堂知识传授的重要辅助手段,成为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学生在知、情、意方面均受益的辅助工具。同时,我们也发现,现今一些高校的多媒体课件能达到此水平的并不多见。很多课件仅仅是教材内容的机械复制,既不考究构图效果,也不注重色相搭配,甚至背景模糊不清、文字繁简不分、声音刺耳等。比如,有的界面背景与文字、图表的颜色太相近而导致辨认困难;有的界面的剪贴画突兀,与主题不匹配;课件中通篇使用飞来飞去、旋转跳跃的方式转换界面更是司空见惯。这些课件不仅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反而使人眼花缭乱,心神不宁,精力分散。

(六)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在有些教师眼里,多媒体技术已经不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性技术工具,而是课堂教学的实在;已经不是一种信息补充,而且就是信息。尤其是晚上的公选课,教与学几乎成为一种多媒体的狂欢。在这里,教师、学生、知识、思考都消失了,只剩下媒体图像的放纵表演。有些教师上课就是放电影,一部片子播放完毕,三节课就结束了,学生习惯地称这样的教师为“电影放映员”;还有的教师虽然不是开场就放,但也只是简单介绍一下故事梗概就开始播放,课堂上有2/3的时间学生是在看电影。特别是一些与电影、文学、戏剧、电视相关的课程,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在这些课堂上,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身份已经消失,教师的职业道德也随之消失。

二、解决高校课堂多媒体教学问题的若干建议

(一)重新修订课堂教学评价制度据调研得知,高校课堂教学多媒体应用低效乃至于负效应现象的存在与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密切相关,即把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作为衡量课堂教学效果好与差、教学手段丰富与单一的硬性指标,并在教学管理和专家评教系统、学评教系统的指标中有明确的硬性规定。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应该提倡但不应该硬性要求凡课堂教学必须应用多媒体技术,而是要针对不同的知识特点有选择性地应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学校可制定课程与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对应系统,即把多媒体教学与具体的知识情境结合起来。对于那些侧重于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和反思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议少使用多媒体。

(二)构建多媒体教学应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可以使用而且已经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课程,在教学管理系统和专家评价系统、学评教系统中,应制定较为细致、可操作的考核指标,如在什么情况下,多媒体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学习,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可以在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以及多媒体的制作技术、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运用多媒体创设知识情境以及学业评价等。这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可能会耗费很多精力,但非此不足以改变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的低质低效状态。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委托教评中心(督导组)和教师发展部门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课堂多媒体教学技术方面的专项评估。

(三)尽快实施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项目高校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是改变目前高校课堂多媒体技术应用低质低效状态的重要措施,尤其是对那些学评教和专家评教中评价结果不理想的教师、近年来新入校的青年教师要进行在岗培训。培训任务可作为教师个人教学业绩记录在案,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指标。

(四)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学评价系统的工作人员应随时抽查、随机检查或通过学生进行调查,如发现那些把多媒体技术应用等同于课堂教学、那些在室内播放多媒体而不在教室的教师,特别是那些上课就放电影,把课堂当成录像厅、电影院而又屡教不改的教师,一经发现就要严肃处理,甚至取消该课主讲教师的资格。

(五)制定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奖励制度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的关键是打好基础,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实现由单一的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但教学-研究型大学不单是提高办学层次,扩大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也不单是以科研为中心,而是要将研究性教学引入本科教学之中。通过课堂教学研究性知识情境的创设和指导本科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发散性思维及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真正含义。只有筑牢这样的本科教育基础,才能实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办学特色、办学层次方面的跨越式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世纪振兴。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建议相关学校应调整现有的教师业绩考核制度,尤其要调整教学与科研权重关系的比例。首先,要赋予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师业绩考核时科研与教学的赋分要等值。其次,对于深受学生欢迎的优质教学与专业课教师予以重奖。当然,这需要重新制定学评教及优质教学的考核标准。再次,对于同一层级的教学成果奖和科研奖给予同等的奖励。比如,部级教学成果奖应与部级科研奖或部级科研项目获得同样的奖励。事实上,一项国家或省级教学成果奖,无论是教改项目还是学科竞赛,教师投入的精力并不少于从事一项国家课题研究的精力,尤其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其难度更大。但据我们了解,目前有些高校在这方面的奖励政策却严重失衡,致使很多教师不愿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我们认为,多数教师对学校的发展、对自己肩负的职业使命、对在个人职业生涯中追求卓越和社会认同上都有着热切的渴望,而要使教师们这种渴望转化为行动,就必须构筑一种“优心态”的高校管理文化。这种“优心态”管理文化最基本的价值理念是,教师无论在教书育人还是在学术研究方面所作出的同等贡献一律予以平等相待;无论在科研还是在教学中,管理者及管理制度应为每一个人创造其追求职业自豪、美德、自我实现的文化生态。反之,正如一些教师所言,许多教师之所以甘愿平庸,不求上进,利用多媒体技术工具敷衍课堂教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深受不公正制度的伤害,长期处于失落体验和自我实现潜能的否定状态。

作者:高长江张艺单位:浙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