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服装工艺课教学改革分析

服装工艺课教学改革分析

【摘要】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等职业学校服装工艺课教学在内容、方法、效果等各方面都存在无法很好满足服装生产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实践中直接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节等现象。文章通过列举现状、剖析原因,寻求问题解决对策,提出改革服装工艺课教学的要点和方向。

【关键词】中职服装专业;适应生产;服装工艺课;教学改革

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育具有专业和文化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生产技术的中等技能人才的光荣使命。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中职教育,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如免除中职学生学费,为中职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大力推进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中职教师省级、部级培训,完善“中高职贯通”升学政策等等,不断改进办学条件,优化办学机制,进一步提升中职教育水平。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福建省的服装产业得到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知名服装企业和知名服装品牌,“闽派”服装在全国服装业界所占的份量越来越重。但在繁荣热闹的市场背后,全省各地市的服装企业都面临着服装生产一线初、中级技术人才空前紧缺的难题。“劳工荒”现象一直在持续。据劳动部门统计,全省每年服装产业缺工数以万计。近年来,全省各地每年都有许多服装企业因缺工而停产或倒闭。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企业急切需要人才。表面上,我省中职服装专业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但事实并不那么乐观。教学内容相对老化,毕业生无法胜任用人单位的岗位工作,学生的就业质量普遍不高,以及因此引发的生源严重流失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省中职服装专业的发展。中职服装专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服装工艺课作为服装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承载着将专业理论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功能,是服装专业教学能否与与企业生产接轨的关键环节。服装专业教学要与企业的生产相适应,实现校企无缝对接,首先要从服装工艺课的教学开始改革。

1现行服装工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陈旧,与现实生活和“时尚”联系不紧密

目前中职服装专业《服装缝制工艺》《服装结构制图》等教材中大都选用西裤、衬衫、两用衫、直裙、中山装等具有传统代表性的服装样式作为教学内容。编者的本意是通过这些代表性的服装将学生引入门,但是里边的好多服装款式现在市场上已经很少见了,与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作为引领时尚潮流的服装服饰,每个季度每个年度都更新变化,服装产业的发展永远走在时尚的前列[1]。服装款式、工艺等随人们实际生活需要和流行潮流的变化更迭不断推陈出新,各类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也在不断涌现。服装专业的教学内容却一直跟不上服装行业发展的步伐,这让学生学完后往往有“学无所用”的感觉[2]。

1.2选用教材的内容老化,与企业生产实际存在偏差

现行的服装工艺课教材大多是早年编写的,虽然有更新改版,但许多编著者自身长期从事学术研究,很少参加真正的企业的一线实践,对企业生产的新工艺、新流程、新设备缺少必要的认识和了解,在教材中基本上没有体现,尤其是一些特种机台的使用、服装流水线的生产安排等更是只字未提。另外,教材中的一些方法相当陈旧,有些方法当前在企业中已经基本不用或用不上了。所以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就业时,还要从头学起。

1.3教学过程理论多于实践,与企业生产岗位需要脱节

服装企业出于生产的需要,急需的是在服装生产一线从事服装工艺制作的初、中级实操人才。企业尤其希望新招聘的技术人才,在进入工作岗后能很快适应实际生产[3]。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校更注重于人才培养体系和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在教学安排上更多的是讲解和灌输教材上的知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服装理论的讲解、设计思维等的训练。对需要实际动手操作的缝制、打板、放码等技术方面课程,由于师资、设备、场所等种种原因,往往在开课时就被弱化了。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少能很快适应服装企业实际生产需要。这些都直接导致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相脱节。

1.4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相对落后,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

受中职学生的年龄和自我管理能力限制,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绝大部分都在校园内完成的。所以专业教学大都是在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还没有完全摆脱普通教育的模式[4]。专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般是按传统的讲和练,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也相对陈旧、简单。受各种因素影响,专业教师教学思维僵化,缺乏对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教学对象的研究热情,并不会十分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很少能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另外,教学设备数量不足、种类单一、机器陈旧老化以及实际运用不合理等现实情况,也给服装工艺课教学带来相当大的困难,直接影响教学管理和教学效果。

2服装工艺课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原因分析

2.1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有待提高

服装工艺课作为服装专业实践环节的主要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掌握服装制作技能和技巧。中职学生的心智普遍不够成熟,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特别需要教师手把手的传授与指导。要上好服装工艺这门课程,授课教师既要有充足的理论知识,又要有扎实的专业操作技能。要求任课教师要能讲会做,实论与实操并长。纵观目前我省的服装专业师资队伍,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从学校到学校,即在服装院校毕业后就到学校任教。教师基本没有经过的实际服装生产的历练,动手能力普遍偏差。对服装企业的生产流程、生产工艺、生产要求等也知之甚少。在教学过程中大都依教材行事,无法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2.2学生的学习兴趣偏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对服装款式设计课、服装美术设计课等课程十分“热爱”。许多学生都因自己能画出与书本或杂志一样的款式图而沾沾自喜,而对工艺课则“愁眉苦脸”,对着缝纫机、裁床、烫台发呆的不在少数。学生大都反映,他们之所以报读服装专业,就是奔着“服装设计”来的,对“做衣服”当“裁缝”不感兴趣。学生对服装工艺课的学习兴趣的偏离,也直接影响服装工艺课的授课效果。

2.3教学的安排不够科学

当前,中职服装专业课的教学在时间安排上大都是采用“2.5+0.5”或“2+1”的方式。即前两年半在校内学习,最后的半年在校外企业实习,或前两年在校学习,最后一年在校外实习。校外实习结束后,学生就毕业了。学校把提高学生服装实际工艺水平的“宝”全部压在最后的半年或一年上。学生最后的工艺水平怎样,是否能符合企业用人要求,学校还缺少必要的考核机制和补救措施。许多学生毕业后,在就业时发现技术短板,想要提高和补救时往往只能求助于校外培训机构。这无形中,给社会和家长造成在中专学三年,不如培训三个月的错觉,大大影响了在校生的学习热情。

3服装工艺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3.1必须加强专业思想教育力度,及时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普遍认为中专培养的是管理人才,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总有意无意地向学生灌输一个思想: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是去当管理、当设计师,不是去当技术工人。所以学生到企业后,首先在思想上就很难适应去车间当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这也直接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工艺课不感兴趣,而是扎堆地喜欢设计和画画。因此要搞好服装工艺课教学,首先就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专业发展观。要让学生明白服装工艺课在服装专业中的基础性和重要地位。要让学生知道服装制作工艺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自身专业技术水平的直接标准。另外,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毕业后的去向是生产企业,企业需要的就是工艺技术过硬的人才。要尽早引导和要求学生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好好学习工艺制作技术。彻底改变专业教师只管专业教学,不管思想教育的教学现状。

3.2要与企业生产相结合,逐步完善和改进工艺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学校在选用教材时要注意选择与企业生产结合紧密的课本。另外学校应根据教学需要大胆编写讲义。编写讲义时要注意与企业生产相结合,要多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侧重把服装生产企业普遍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服装生产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流程等编写进去。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让学校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有机对接。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更加突出实践环节。在实际工艺教学中,可以把实践课环节细分为单项训练、模块化训练、综合立体实训、扩展创新训练等。如针对服装的领子、袖子、口袋等部件制作开展单项练习;针对男女西裤、男女衬衫、常见裙装、夹克衫、西服等开展模块练习;模拟服装工业化生流水生产开展立体综合训练;开展由一种款式转换为多种款式的练习,款式自主创新的练习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练习,一方面可以极大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从而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有效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3.3要加强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实际生产能力,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

正如前文所述,受现有人才管理体制的限制和影响,中职学校的专业师资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基本没有较长时间的对口企业从业经历。服装专业教师也不例外。他们绝大部分没有真正进过企业,没有从事过一线生产,对服装工艺的认识大多仅限于教材、网络、电视、杂志上的介绍,专业视野普遍狭窄。所以,加强师资培训显得非常重要。有关部门应该重点组织服装工艺教师集中进行专业知识训练,派专业教师经常性到企业体验实际生产,操作相关的机器设备,向企业技术人员学习最新的生产工艺和制作方法;或是经常邀请企业资深员工到学校授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还可以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为实际教学找到切入点和突破方向。另外还可以向学生传授教材中没有提及的新知识,进而完善学生专业的知识体系,让毕业生能尽快融入企业的生产实际。

3.4以提高学生工艺技术水平为目的,改变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必须与既定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相适应。服装工艺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培养适合企业生产需要,能真正从事服装工艺的专业技术人才。所以在服装工艺课教学过程中要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为目的,改变传统教学中单纯在校内讲讲练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与企业互动,变原来的“学校→企业”单向循环为“学校←→企业←→学校←→企业”双向互动、双向循环,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完成某一实训模块后就到企业参加相应的实践,在实践中发现不足后,又回到学校训练,然后再回到企业实践,直到符合企业要求为止。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能独立操作,毕业后马上就能投入生产,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服装工艺课教学以实践环节居多,需要动用多方面的教学资源。开展服装工艺课教学改革更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这里面涉及到校内校外,教师和学生,理论与实践等,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需要教育部门、学校、企业、学生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衷心希望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促进中职服装专业的发展,为服装企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进而推动服装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浪.高职院校服装结构与工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山东纺织经济,2010,12:90-91.

[2]林萍.谈谈有效课堂在《服装工艺》学科中的见解[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253.

[3]陈爱珠.服装行业变革时代下服装专业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21:251-252.

[4]王琳秀.中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和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1.

作者:解春辉 单位: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鞋服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