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语文文本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

高中语文文本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有机融合

摘要: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遗产,更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全面而深远,地域文化更影响着民众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成为国民性的根本。教育实践中存在着教材文本文化挖掘不充分、与地域文化结合不紧密的问题。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文本文化,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可以实现文本文化与地域文化地有机融合,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大有裨益。

关键词:

高中语文;文本文化;地域文化;有机融合

一、文化的概念及对人的影响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更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全面而深远,一国的文化对国民的影响更是如此,甚至形成国民性或民族性;而一个地域的文化更影响着民众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成为国民性的根本。查阅资料可以发现,中西方对地域文化的重视存在巨大差异:欧美国家对地域文化普遍重视,收录进学生教材的文本处处皆见文化,并且从小学起就对学生进行熏陶。有资料显示:牛津英语小学教材的每一册,均不程度地体现了中西方地域文化,且每一单元都是如此。例如,三年级有一册的饮食单元,主要讲饮食习惯、口味及形成的历史原因;味觉单元则对比中西方的不同,讲到中国人喜欢茶,探究其原因是茶清淡、养生,而西方人喜欢咖啡,源于口味浓郁等。相比之下,从小学到中学,国内语文教材文本更多关注思想教育,注重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的是文学教育,而涉及地域文化的篇目较少,通过文本呈现出的地域文化与西方差距较大。其实,我们并不缺文化,我们所缺的是对它的系统认知。

二、实践中的困惑及解决途径

(一)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高中课程体系、语文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在学习梳理探究模块《优美的汉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1》)时,我们注意到,教材所涉及的汉字文化部分内容过于笼统,学生的兴趣并不浓。于是,我们就考虑如何利用本地古城碑刻、牌匾等优势文化资源拓展教材文本文化,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学习宋词单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4》)时,采用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获得的知识很零碎,形不成系统,难以对宋词文化形成深刻的认识。开封是宋词的“老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该资源,在宋词教学中引入宋文化。学习小说《边城》(人教版《语文必修5》)时,其中端午节赛龙舟这种带有地域文化的民俗场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鉴于此,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被提了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什么不利用丰富的地域文化来充实教材的文本文化呢?

(二)新课标提供的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强调了语文的“文化性”和“人文性”。同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由此可见,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同时,教师要深刻理解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文化,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文化解读,让学生发掘隐藏在课文字里行间的文化内涵。

(三)开封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开封作为八朝古都,文化底蕴丰厚。她拥有多姿多彩的黄河文化、宫廷文化、府衙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名人文化、园林文化、戏曲文化等。御河的开发更成为开封新的名片,沿河而行,映入眼帘的不只是扑面而来的风格各异的七座古桥,还有浓缩了开封文化精华的史诗般的地域文化;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边的“成语苑”“典故墙”“汴京八景”的剪纸画和“宋词乐舞”;还有连接着包公祠和翰园碑林的大宋御河;更有博物馆的“朱仙镇木板年画”,七盛角市场的古文化典藏。从御河板桥向西300米就是大梁门,门北有“城摞城”的古马道遗址,门楼上是餐饮博物馆。这些丰富的地域民俗文化载体是充实文本文化的宝贵资源。我们经过实践、探索,尝试了应用与拓展教材文本文化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为培养学生剖析文化现象的能力提供了有力平台。

三、文本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挖掘与融合

(一)挖掘教材文本文化

人教社2004年版新课标实验教材《高中语文》(必修1-5)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没有现成的文化模块,相比苏教版的文化主题组元,人教版教材淡化了文本文化。我们必须整合、挖掘教材文本文化。第一步,梳理分类。针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文本文化进行梳理分类,发现文本中涉及的文化现象有文字(“必修1”)、对联(“必修1”)、姓氏(“必修2”)、建筑(“必修5”)、服饰(“必修3”)、节日(“必修5”)、宋词(“必修4”)、书画(“必修2”)等,涉及面较广。第二步,筛选对接。寻找哪些文化可与开封当地文化资源对接。结果发现,“必修1”梳理探究模块中的《奇妙的对联》,可对接开封老字号和古建筑的楹联,探究对联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的奇妙功用;“必修2”梳理探究模块中的《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可对接开封的姓氏源流、客家文化及犹太文化进行探究;“必修4”的宋词单元,可对接“开封是宋词的发祥地”,展开对宋词文化广泛深入的探究;“必修4”《中华文化精神》,可结合本地的宗教文化、节日文化、饮食文化进行探究;“必修5”《边城》端午赛龙舟的民俗可对接“世界最早的船坞——金明池船坞”;“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可对接开封御河桥梁的文化特色等。

(二)挖掘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首先是对教材中的文本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分类,其次是找到地域文化与教材文本文化的对接点;而难点则是搜集、整理文献资料,设计探究的方式方法,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

(三)文本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举例

1.《奇妙的对联》与开封的楹联文化融合

首先,研读文本。让学生了解对联所承载的中华民族文化,积累有关对联知识(重点是平仄、对仗);学习欣赏对联(重点在积累一些名联);尝试对对联。其次,探寻开封的楹联文化。学生经过考察对楹联进行分类:饮食文化楹联、名胜文化楹联、中医药文化楹联等。最后,利用所积累的知识对搜集的楹联进行赏析、交流。如此,就使得文本文化拓展到课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鉴赏能力也大大提升。

2.宋词与开封文化的融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选了宋代四位词人的八首词。开封是宋词的发祥地,而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柳永四位词人和开封都有着深刻的联系。首先,教师主导设计融合切入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三个探究小组,分别进行“宋词与开封”“我喜欢的词人及其一首词”“宋词演唱”的探究、尝试。接下来分五个阶段进行探究性学习:第一阶段,搜集资料;第二阶段,小组活动交流;第三阶段,推选成果展示代表并确定展示内容;第四阶段:成果展示;第五阶段:总结交流,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第一组学生从宋词的产生、宋词的两大风格、汴京八景、宋词乐舞、宋词里的开封、宋词对开封的意义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地域文化解读,特别是把宋词融入到汴京八景之中,形成了词画的完美统一。第二组是“我喜欢的词人及其一首词”,学生演绎了李清照在《永遇乐•落日熔金》中描写她南渡后时常怀念“中州盛日”的开封的热闹场景。第三组“宋词演唱”组演唱了辛弃疾的《青玉案》,以歌伴舞的形式表演了柳永的《雨霖铃》。这种文化的课内外融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要,自觉完成自主探究、发现质疑、合作交流、总结评价的学习过程。总之,借助高中语文文本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使高中语文课教学由课内延伸并拓展到课外,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受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锻炼,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但在实践中也发现,文本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的基本途径是探究学习,而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提出了较高要求,其设计、实施需要师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在普通高中升学压力大、教学时间紧的背景下,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教师付出更多创造性劳动。

参考文献

[1]朱开红.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化因素研究[J].文学教育(中),2011,(10):120.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高中语文(必修1-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李睿 单位:开封田家炳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