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

摘要: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任务是整个中学教育任务的重要部分,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人文内涵的培养、意识形态的塑造都有赖于高中语文课堂及课外延伸的文化熏陶。在教学体制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传统文化因其厚重的人文内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高中语文教学任务中融入更多比重的传统古典名篇,无疑是众望所归的。本文就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任务中的融入问题进行了较为浅显的探讨研究,权作抛砖引玉。

关键词:文化;高中;传统;语文

0引言

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不同,它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凝聚了一个民族的精粹,作为前人的智慧结晶,它必然是厚重而不会流于媚俗的。尽管由于时代变迁,传统文化难免会带有时代的局限性,然而瑕不掩瑜,这无损于传统文化的灿烂光辉。而高中生正处于心智塑造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有意识地为其增添重视修身养性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内容,无疑是极有必要的。

1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

由于古代经典多为文言文,先秦典籍更是聱牙诘屈,时代的悬隔使得传统文化的学习不甚容易,而当今高中生的文言水平也着实令人摇头———过度依赖参考书和老师给出的所谓标准解释,且理解仅仅浮于表层。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不容乐观。然而这种教育现状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历史遗留问题及高中语文教师以及当前社会风气导向均有责任。在历史的发展中我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太多次的极“左”的政治批判和意识形态的强力结构,被挤压,以致边缘化了。而从近代以来的西风东渐,更是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极大冲击,国人百年累计的文化自卑导致了对传统文化学习的漠视,这些因素造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文化断层”,使得源自于先祖精粹的传统文化传到这一代竟产生了难以回避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于青年学生尤甚。而教师教授方式的僵化刻板又使本就薄弱的传统文化教学更为雪上加霜。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舍本逐末,过于注重琐碎的知识点式的教授,却漠视传统文化人文内涵熏陶,学生在课堂体会不到古人的风骨雅趣,仅仅记住了繁杂的应考知识点识记。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方法

现代教学体制要求,高中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自身特点和优势,将弘扬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美好情感和健康人格作为根本目标。笔者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几点具体做法。

2.1重视人文内涵的熏陶:

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具有文人气质和学者风范,言传身教才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是引导学生去感悟古人的那份风骨雅趣才是关系到其日后文化人格建构的头等大事,教师万万不可因所谓的“教学评估”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高中语文教材所选取的古诗文都是名篇,其中既囊括了学生应掌握的文言识词及语法,有全面展现了传统文化不同层面的风采,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伦理、民俗、审美、价值取向及优秀精神品质。教师必须学会引导学生透过那些或含蓄内敛或放浪形骸的文字去触摸、去感知古人的愁与乐,深度,挖掘其身后的文化底蕴,让语文课堂多一些文化气息,少一些功利心。

2.2加强课堂趣味性:

高中生仍旧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只会令学生厌烦,而说教气息浓厚的老式脚法会磨掉学生的求知欲。传统文化需要更有生命力、更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培养。现在的多媒体等手段正好为当今的高中教师提供了理想的辅助手段。在课堂用传统文化相关的音乐、绘画、影视作品来导入教学内容,创造一个人文气息浓厚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获得一个对传统文化直观的感受,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比如,教师可以额外拓展一些历史趣闻,讲些名人趣事,激发学生探索感悟古人的兴趣,让学生结交古人,真正体味伟大人格的魅力,而不是只关注教材上冷冰冰的、一本正经的人物介绍。另外,教师也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遗产,如历史遗迹、古典建筑、书法碑帖、戏曲说唱等,让学生直面传统,深刻体会其魅力。

2.3拓展名著阅读:

学习古典文学作品,最重要的就是多看多背,这一点古今皆同,无论是古代的私塾还是当今的现代化教育,都不能否认博览群书是传统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任务。所以仅凭高中语文那一点点的文学选读是远远不够的,而大多数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量也是差强人意,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知之甚少,甚至连最起码的文化常识都不达标。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拓展课外阅读了。教师应当在普及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之美和契合当下、照顾学生心智水平注意度的把控,让学生既能受到深厚的传统文化熏陶,又不至于脱离实际,与时代脱节,得得到健康全面的文化滋养,从而健全人格,奠定素养基础。

3融入传统时应注意的事项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注入不应当是嵌入式的,而应是融入教学任务,这需要各学科教学任务的互相配合,使之成为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构建一个“大语文”的教学观念。而同时语文教师还要担任社会风气矫正者的工作,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传统文化,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其间有诸多注意事项。

3.1强化汉语在教学任务中的地位:

作为母语,汉语是中华传统传承的根基,其教学质量影响着国民的文化素质。然而社会并未给予汉语足够的尊重,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做出矫正,适当地强化母语的学习,抑制外来文化对传统造成的冲击,让学生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丧失独立的文化人格。强化母语的学习,是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重要保障。

3.2提高教师自身修养:

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工作者,教师首先就应当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这要求教师具备相当的传统文化的修养与认知水平。因此教师必须注重自我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不断提升自己的传统文化水平,成为一名合格的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4结束语

为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目标的实现,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借助科学的辅助手段,在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传统文化。作为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传统文化,即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仍旧具有不可掩盖的价值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承担其传承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陈黎明,王明建.我国大陆与台湾高中语文课程文件比较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114-119.

[2]童志斌.关于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课文编排与教学的思考———7种版本高中语文新课标必修教材比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7:17-19.

[3]陈玉茜.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改革探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2:158-159+161.

作者:曹娟 单位:山东省泰安新泰市新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