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中地理新教材培养学生学科能力

高中地理新教材培养学生学科能力

一、巧用教材中"阅读"部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活动改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那么,高中地理新教材中"阅读"部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载体,它是对课文知识的必要扩展,体现新教材内容的层次性和选择性。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地理2》第四章《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中,"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就是以"阅读"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这是一个重要知识,但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材料,按照"阅读"内部的三个时期钢铁工业的主导因素在变化。教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活动:①德国鲁尔区钢铁工业发展属于哪个时期?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什么?②我国鞍钢的发展主导因素又是什么?③日本福山钢铁工业发展属于什么类型?学生自学"阅读"材料即可归纳出"就近煤型"、"就近铁矿型"、"临海型"三种钢铁工业布局类型。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教师应对三种类型型及变化进行简单拓展,提升这部分教学的次层性。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可以转变过去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旧模式,充分调动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巧用教材中"案例"教学,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对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越来越突出。因此,教师在新教材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高中地理新教材不论在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中都呈现大量"案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典型性和说明性的案例进行教学。"案例"环节的教学,能使师生互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三、巧用教材中"读图思考"部分,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读图思考"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穿插于课文之间,又不隔断课文的逻辑联系。一般编排在教材中图表之后,它是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文字内容和图像内容的分析思考,为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和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而提供有利条件,教师要注重其开放性和拓展性进行应用。高中地理学习中应关注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用"读图思考"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四、巧用教材中"活动"部分,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和描述表达能力

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活动"探究是就一个地理现象、事实或原理,引导学生分析探究,可以通过资源分析、动手操作、同学辩论、写小论文等形式来体现。例如,高中地理必修《地理3》第四章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教材P72的"活动",是关于珠三角"基塘生产"的探究分析,首先布置学生搜集珠江涌洲地区行政区图,地利图、气候图和基塘景观图,再结合分析基塘生产的有利地理条件是什么,学生根据农业区位因素可分析出该地区气候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地形为平原,地势低平,河网密布,人口密集,市场消费量广大。然后再通过学生动手填写基塘生产各环节名称及联写来认识这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最后让学生回答活动中的四个问题,培养学生的描述表达能力,教师注意引导和纠正学生不规范的答案。通过"活动"教学确实提高了学生分析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描述表达能力。五、巧用"问题研究"部分,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收集分析资料能力在高中地理必修模块教材中,每单元之后都设置了"问题研究",问题研究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尤为重要,成立"研究小组"分工合作,能够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研究效率,更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参与意识。例如,在必修《地理3》中"南水北调怎么调"这个问题研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合作研究学习。通过这样的合作研究学习活动,可以调动全班同学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而且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也会在合作研究中得到很好的培养。总之,高中地理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要分析解读教材的各个主要部分,用教材来教。教无定法,教要得法,教学中应选择多元化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好新教材中的各部分素材,结合教学实际,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描述表达能力、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收集分析资料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也正是当前高考地理所重点考查的学科素养和要求。因此,教师课堂教学要围绕巧用高中地理新教材,重视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

作者:赖治和单位: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