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地理教学探析(7篇)

初中地理教学探析(7篇)

第一篇: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一、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学生在探究地理问题的过程中会更多地选择依赖于教材、校园以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在这样一种开放的、动态的、主动的、多元的社会中寻求答案。在亲身实践中,学生体验到解决任何一个实际问题之不易,才品尝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也正是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社会,体验人生、感悟人生。我曾经在初一十二班开展过“生活垃圾的分类”的研究性学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垃圾,并比较各小组垃圾收集的多少。半天的搜集活动结束后,各个小组陆续地回到了班级。我首先惊诧于各小组居然收集了各式各样的垃圾,而且回来的同学争先恐后地向我展示他们收集到的垃圾以及在收集期间发生的小插曲。这种参与的过程真正使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这种乐趣、这种兴奋源于自我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

2.培养地理素养,激发创新精神。

研究性学习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这种开放式的地理学习中,学生将培养起一种开放性的思维,也正是由于在这种形式的学习中,在不经意间学生的地理素养得到建立和培养。诸如,“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各国垃圾处理方式与地理环境”、“教育与人口素质”、“南湖水质污染现状调查”……这些研究性问题有效地利用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体现了地理与生活的关系,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创造性能力的提高。

3.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现并提出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讨论分析八年级上册“资源”一节的练习题“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时,我展示了日本和美国垃圾处理方式的图片,请同学们分析比较两国垃圾处理方式有什么不同?在观察图片与讨论中,学生基本确定了他们之间的区别。其次,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两幅图片有什么想法和感受,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条件。第三,学生畅所欲言,提出不同的想法和观点。学生提出的问题基本集中在两国垃圾处理方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确定问题之后学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实现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4.培养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是贯穿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中的主线。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和结论不是凭空得出的,它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这个角度上说学生对信息使用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开展研究性课题的各种信息。(2)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甄别、筛选。(3)利用甄别后的信息解决地理问题。以上三个层次的密切结合,也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过程。

5.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会与人交往、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快乐和研究成果是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的基本保证。研究性学习必然成为学生发扬团队精神,学会合作与分享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学习方式。

二、研究性学习的步骤和方法

1.引导学生从地理课堂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

“研究性学习”所开展的地理课题基本来自于课堂教学,受课时影响可一学期搞一或两次这样的活动。

2.确定班级的研究性专题或问题。

学生会提出很多地理问题,究竟确定那一个问题作为研究专题,主要通过学生的讨论而定,绝大多数同学认可的问题,即为班级的研究专题。

3.教师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教师提供研究的方法、研究步骤、任务分工,论文写作范例、要求等等。教师提供的理论和实际指导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4.学生实践。

(1)通过上网、调查、访问、发放调查问卷、实际操作等多种渠道获取分析信息。(2)利用信息解决问题,获得结论。

5.书写研究成果并在课堂上汇报。

以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展示小组研究成果。

6.小组质疑,论文修改。

在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之后,各小组对其他小组提出质疑,被质疑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每小组根据质疑情况修改、完善自己的小论文或报告。应该说研究性学习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动学习方式,有效地完成了被动式学习方式不能完成的目标,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学习方式应该得到真正的鼓励和落实。

作者:周桂梅 单位:长春市九十中学

第二篇:初中地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一、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的思路及原则

教学模式是组织化和结构化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初中地理合作学习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是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根据地理教学的特点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创造合作环境,教师积极引导”,构建以“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并重”为特征的合作学习模式,即强调开展学生的主动探究性学习及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学习,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有机结合,使教学活动直接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具体而言,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思路如下:

(一)在主动参与式学习方面,初中地理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精心选择案例或创设研究情境,为学生提供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弥补学生实地观察和环境感知的不足,并提供相应的学案和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下获得相应的环境感知,发现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进而主动建构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

(二)在互教互学、合作探讨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心理品质,即教师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理因素,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协作和竞争,相互激励、启发,彼此取长补短。

(三)在合作形式方面,要合理组建合作小组,包括均衡分组,使组内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保证小组竞争的公平性;在学生已经掌握一定基础知识、方法和技能的前提下,由教师选择、设计一些富于挑战性、学生独立解决有困难、须借助全组学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才能解决的学习专题,或由学生自主发现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供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四)在合作学习的步骤上,应“先感知后学习、先提问后探索、先自主后合作、先小组后班级”。“先感知后学习”即首先向学生展示学习情境和背景阅读材料,在此基础上开展探究性学习;有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是教学的关键,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仍要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因而“先提问后探索”是指教师要首先提出一系列有启发性的渐进问题,或设计相应导学学案,并最终获得知识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与技能;“先自主后合作”是指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学生应当先有自我的环境感知和对问题的思考,再开展小组合作,集合团队的力量和智慧解决问题;“先小组后班级”是指开展小组合作之后,教师应采取小组展示、小组竞赛、小组辩论、课堂提问或课堂检测等形式,综合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发现普遍问题,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全班总结,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二、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及教学程序

(一)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

根据上述模式构建思路,可以构建“情景感知―自学探索―小组协作―课堂总结”四阶段式的初中地理合作教学模式。

1.情景感知。

情景感知阶段是合作教学模式的新课导入环节,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示研究区和研究专题的资料,形成学习情境,使学生初步获得环境感知,并初步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2.自学探索。

自学探索阶段是合作教学模式的初步探索环节,主要依托导学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围绕预设问题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索分析,加深对研究区或研究专题的了解,并从中发现问题。

3.小组协作。

小组协作阶段是合作教学模式的解决问题环节,是模式的主体环节,在学生通过自学探索,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并发现问题、初步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明确小组要解决的问题和主攻方向,并根据组员的特点合理分工合作,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对问题的解答。

4.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是合作教学模式的反馈提升环节,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结,以解决共性问题、强调重点难点,并对各小组和组内成员的表现给予评价。

(二)模式的教学程序

1.精彩导入。

一节课如果有精彩的开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也能激起学生学习这节课的欲望。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互动式课堂导入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开头能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自主学习动力。音乐、图片、视频、短片、学生演讲等都可以作为导入的素材。

2.学案导学(课上或课前自习课时)。

学案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过程等。在学习过程中,有这样几个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练习等。学生有了学案之后,他们就知道在教师的指导下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思路和程序学习。

3.自学思考、小组合作。

在自学过程中,老师应尽可能多地巡视,在自学过程中,学生不能理解的自学目标或者自学过程中需要老师适当引导的内容随时答疑,以便自学顺利进行。目前小组学习是以四人为单位,这是比较符合教育规律的,使学生参与的频率大大提高。如果人太多了,则容易形成多中心,使一部分学生边缘化。

4.大组交流、教师点评。

自学成果的展示是自主合作课堂最重要也是最精彩的一环,应多鼓励学生展示,而且在展示过程中,本组参与的学生面应该列入考核。应避免每次汇报的学生相似,应多鼓励平时不敢发言的学生多参与汇报展示。在此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应当是代表各自所在的小组发言,其他学生可以补充,其他组可以提出异议,并由此引发讨论和辩论,这就是探究。在学生的讲解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概念性的错误,老师应该立刻纠正,以免误导其他学生;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学生解释得不够明确时,老师应该再结合地图或者板图在加强一下,及时解决学生的疑惑。

5.课堂的及时反馈。

通过自学、学生讲解、老师强化,教学效果如何,当堂课的检测能在第一时间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当堂反馈应是自学合作课堂应该设计的一个环节。

(三)初中地理教学合作学习策略要点

针对我校初中地理教学合作学习具体环境,我认为除借鉴专家较精辟的观点外,还应注重以下两点:(1)及时根据课堂教学进展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适当调整合作教学顺序,形成循环渐进的教学过程。(2)综合采用多媒体手段,依托网络构建开放式的知识体系(如微课),将课堂延伸至课外,突破课堂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为课堂学习打下先期基础或巩固增强课堂学习效果。

作者:盛军丽 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第三篇: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为了能够获得答案,必须共同商讨解决方法,通过自由交流和提出建议,使学生学会包容、互帮互助,为同一个目标共同努力,无形中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精神和合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互相沟通将学到的地理知识进行分享,或者通过沟通来探讨教师的问题,或在遇到难题时通过沟通向小组成员学习等,无论哪种过程都需要沟通,同时在学生沟通的同时他们可以相互了解,进一步增进感情,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可培养学生之间的交往能力。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地理授课中,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让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要探讨的问题是一样的,同时还需要每个小组对同一个问题进行解答,评判哪组效率高。这样小组成员为了能够取胜,会努力思考,通过小组竞争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促使学生积极学习。

4、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主体为学生本身,他们需要自主动脑思考,通过与小组成员进行沟通、分析,最终得出答案,这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不进行参与,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同时培养了创造性,小组综合意见可以各抒己见,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1、合理分配小组

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的基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分组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例如拼板法、调查法、配对法和编号法等,教师可以根据地理教学内容的不同适当采取对应的方法。拼板法是把所有学生有机分成两组,一组为讨论组,一组为学习组,每个学生都有同样的机会可参与两个组的学习,先到讨论组对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讨论,再到学习组进行学习,反之先到学习组学习,再到讨论组进行讨论,从中综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调查法,学生则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友谊或特长等喜好进行分组,然后对教师抛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将学习内容分配到每个小组成员身上,然后综合小组成员的探究结果,最终进行全体小组结果的探讨。

2、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小组合理分配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也很多,如问题式合作学习、讨论式合作学习或趣味式合作学习等。问题式合作学习,则需要教师抛出问题,小组成员根据同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中,也可互换身份,互问问题进行组间探讨学习。讨论式合作学习,小组学生可以就自己对地理知识的了解,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也可就教师的问题开展讨论,每个人都可以提出不同观点,经总结最后得出同一个结论。趣味式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根据课节内容,适当的变化模式,如采取游戏的方式、表演的方式或辩论的方式,让小组成员进行身份的互换学习,不仅提高学生对地理课学习的兴趣,而且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还可以采用实践探究式学习,教师与小组成员们根据课节内容,到室外亲身体验学习,从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会生活、自然带给人们的快乐。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

1.加强对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学生的注意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共同发展,所以在分组时,教师应加强对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学生的注意,分配要合理,每个分组都应该有学习优异者和学习相对较差者,同时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在小组回答问题时多让相对较差学生进行叙述,逐渐增强其自信心,通过与小组合作学习他人的优点,激发对地理课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避免发生越好越好、越差越差的不良情况,违背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

2.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使用条件

初中地理课的教材内容涵盖范围比较广泛,有些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应该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适当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同时为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开拓其思维方式,教师需要对地理教材内容深入挖掘,寻找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多设置一些具有探索性、对比性、发散思维的学习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高协作、共进的精神。

四、结语

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团结精神、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创新思维,所以教师应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在地理教学中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地理教学的教育目标。

作者:耿慧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第四篇:电子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前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子地图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也逐渐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之中。电子地图技术是指将数字制图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多媒体技术融合为一体的新型技术。在我国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电子地图技术是科学的创新,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同时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

2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电子地图,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却丧失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优化我国的初中地理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起到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地理知识。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应用的是地理模型、地理课本、地理挂图与地图册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地图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等都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之中,这样能够激发初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更深一步,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培养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传统的地理教学所应用的工具是普通的地理挂图与地图册,只能给予学生视觉的体验,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会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而新型的电子地图却能将清晰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的眼前,同时结合声音与视频,使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充满浓厚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同时还能够加深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电子地图,能够为学生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地理奥秘。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解“比例尺”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如果应用普通地图,会加大教师备课的难度,也会加大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难度;而应用电子地图便会使教师备课更加简单快捷,也会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章节的知识点。地理教师可指引学生去网上进入电子地图页面,通过缩小和放大电子地图,观察地图下方比例尺的变化,同时测量电子地图上的长度,并运用合适的比例尺计算实际的距离。利用电子地图进行初中地理知识教学,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积极主动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3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电子地图,便于学生掌握课本知识

计算机技术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产生巨大影响,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初中地理教师要注重校外课程资源的利用,为学生创设一种新型的开放性教学课堂,使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学习地理知识。地理学集综合性与区域性于一体,这就决定了地理知识不具有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不像化学、物理的学习,一定要通过实验或者考察研究才能获得一定的规律。电子地图集共享性、交互性与可修改性于一体,能够满足初中地理课堂对其开放性的要求。电子地图具有较为广泛的作用,既能在教学中当作普通地图,让学生学到基础的地理知识,还能够使学生利用电子地图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除此之外,还能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绩,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地理学还具备开放性的特点。地球表面系统时刻与外界系统进行着能量、物质及信息的交换,这种交换决定了地理现象的千变万化。地理科学知识既属于人文学科领域,又隶属于自然学科领域,它与政治、历史等人文学科有联系,同时与化学、物理等自然学科紧密相联。如初中地理教学在讲解“中国旅游”相关内容时,可先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利用电子地图规划自己向往的旅游景点,并结合网络上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对该景点有初步的认识。教师再选择几个合适的旅游景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首先搜索所要到达的目的地的资料,根据互联网信息选择合适的出行路线、住宿安排与交通方式等,并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旅游方案。

4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电子地图,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信息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电子地图技术,能够使学生形象、具体地掌握地理知识,对地理知识有更好的认识与理解,更加直观地掌握区域分布的特点与类型。地理学所涉及的学科较多,只凭借学生所学的知识是不能完全掌握初中地理知识的,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多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知识的教学。电子地图具有清晰的画面,能够让学生清楚明白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结合声音、视频等,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提高学习成绩。传统的纸质地图与现代的信息技术相结合便出现了如今的电子地图,电子地图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电子地图包含较多的信息,既能够满足教师教学的需要,还能为学生进行课文知识的拓展。如地理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利用电子地图找到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人口总数、出生率与死亡率等信息,而传统的纸质地图却不能给予学生如此详细具体的信息。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越来越迅速,这就要求人们具备基本的信息获取能力,既需要人们熟练地操作计算机,还要求人们能够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搜集所需的信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普通地图只是一幅图像,不能利用计算机直接查询其所包含的信息;而电子地图具备信息量大、数字化等特点,便于人们随时查询与修改,能够使学生更加快速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在讲到热带季风气候的时候,可以结合印度的高温天气问题来开展。通过电子地图,以印度的高温炎热导致地面融化进行课程引入,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赤道低压和热带季风气候是导致高温的主要原因。热带季风气候导致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冬季大陆来向的东北风带来雨水少,夏季印度洋西南风会带来充沛的雨水。

5结语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初中地理教学中应逐渐运用电子地图技术。该技术的运用能够简化地理教师的备课过程,也会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难度,初中师生会逐步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在进行教学用电子地图开发研究时,应当结合初中教学课程标准与教师授课的需求,设计专门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电子地图,同时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在电子地图设计时增加鲜艳色彩的使用。除此之外,还要设立相应的网站,普及电子地图的使用,为学生提供免费的下载与更新服务。将电子地图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

作者:杜梅志 单位:济宁市任城区喻屯第一中学

第五篇:新媒体与初中地理教学有机结合

一、新媒体与初中地理教学有机结合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新媒体教学作为地理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形式的问题,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二者的结合点是教学内容的需要。也就是说为了创设情境、突破重点和难点、为了学生构建新知而选择媒体。所以在新媒体教学中应该遵循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能够体现新媒体教学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经常看到一些老师一节课由始至终用媒体显示课件上的内容,学生在下面一直观看屏幕就行了。课堂缺少师生互动,没有情感交流。由于节奏快,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过程没有了,无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时间的视觉疲劳,使学生精神涣散,产生倦怠情绪。这就是把课件和教学等同起来,没有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没有掌握好媒体运用的实机和尺度导致的结果。

二、新媒体与地理教学有机结合的模式和方法

1.一些动态变化的地理事物采用动态演示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的时候,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电脑显示自流盆地地层结构特点,两边高、中间低,然后用箭头标明水层中水的流向。当点击画面时,水层中的水在两侧水压高作用下,自行喷出地表。这样,学生就能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理解自流水的形成过程和原理。这种方法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地理空间立体思维的培养和发展。类似的教学内容象板块运动,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演示板快运动的方向、演示板快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原理。在学习地球运动时,也可以动态演示运动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

2.一些呈线状分布的地理事物用线条闪烁的方式展现出来。

比如在学习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时候,就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媒体展示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图,点击20摄氏度的等温线的时候,等温线随即闪烁,然后依次点击10摄氏度、0摄氏度、-10摄氏度、-20摄氏度等温线的时候,这些等温线先后闪烁。学生就可以根据它们的相互位置,判断出气温的变化方向和趋势。进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需要重点突出某条线的时候,教师只要点击该线条,线条随即闪烁,这样能使学生快速锁定目标,集中注意力,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类似的内容有等降水量线图、山脉、河流的分布、海岸线的分布,国界线的分布、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等等。

3.一些点状分布的地理事物用点点闪烁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学习新疆城市的分布时,用媒体展示城市分布图,然后点击画面,随即所有城市一起闪烁。很容易看出它们呈环状分布的特点。如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各个国家的首都及城市,我国的铁路枢纽时,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4.一些面状分布的地理事物用区域闪烁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种方法运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各个地理分区、国家、某个省的位置、范围和组成的时候,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如学习中东的位置、范围组成,美国领土组成、香港领土组成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5.一些需要情景再现的地理事物采用视频播放的方式。

如学习日本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时,用视频播放日本大地震的真实场景和过程。学生体验了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之大,破坏力是毁灭性的。这样的情境极具感染力,潜移默化中,学生形成防灾抗灾的意识。这种方法最大的优势是利用视频的声、光、色等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渲染气氛,增强情绪体验。类似的教学内容象学习我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时,播放孔雀舞、芦笙节等。

6.使用网络游戏。

在学习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位置的时候,使用网络拼图游戏。在空白的中国版图上,将34个省级行政单位摆放到相应的位置上。如果摆放不正确,电脑有提示,还可以有机会重新尝试。这种趣味性的教学符合初中学生认知规律、身心发展特点,在玩儿中学,寓教于乐。再比如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时,也可以通过网络游戏的方式进行。

7.展示角色扮演的方式。

如在学习天气预报这个环节的时候,用电脑展示卫星云图片及天气预报图,学生扮演解说员进行天气预报。类似的教学内容还有象东南亚一节的学习,就可以让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以介绍东南亚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点为线索,结合媒体展示的图片进行。这种人机互动的方式,使学生既新奇又有趣,乐于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东南亚一节的学习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和进些年来新马泰旅游热有关,所以在学习台湾省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8.动态分割法。

在学习东半球和西半球划分的时候,用媒体展示地球仪,地球仪上标有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划分界限,西经20经线和东经160经线。然后地球仪沿着这两条经线一分为二,在每个半球上标明东半球或西半球的字样。这样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的清楚了东西半球划分的具体情况,进而突破了教学难点。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是静态的,但是可以用动态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种方法形成空间立体形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9.展示讨论法。

比如在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候,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或制作关于我国水资源利用、保护方面的漫画、广告语,课堂上用媒体展现出来。再由学生讨论节约水资源的措施、并在课后完成和水资源的利用现状、保护措施有关的科学小论文。这种方法可以迁移到我国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的学习。关于资源和人口方面的内容,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它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进而形成资源、环境、人口的科学发展观。所谓教无定法、学无止境。这些见解只是沧海一栗。而且有些方法有待于时间的考验,也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只要教师善于观察、积累,善于学习,勇于探索,就会有收获。相信科学之门,永远为辛勤者敞开。

作者:吉雪峰 单位:吉林油田第十二中学

第六篇:初中地理互助合作教学探析

一、组织学生分小组竞赛,提高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中地理自从新课改以后就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改变了传统“地理教师占据课堂,学生只会背诵记忆”的现象,地理教材的内容也做了一定的调整,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策划者。地理教学不能只注重初中生对地理教材知识的了解,还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让初中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增加对人文地理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提高地理的实用性和生活化。比如在课堂教学中讲到我国的行政区划时,为了帮助中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各个省份的位置和轮廓,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分成小组,然后给每一个小组发放提前剪好的我国各行政区划的小纸片,通过“小组间竞赛,小组内互助”的方式,让学生将零碎的小纸片拼成我国的疆域轮廓。通过这样的竞赛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也锻炼了中学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加深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鼓励学生探究式合作学习,在交流中解决地理难题

初中地理课堂要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学生,在不断的探讨和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地理的学习中,很多中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在上课前不充分的做好预习,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的时候也没有积极的去思考和讨论。针对这种教学现状,初中地理教师要用平等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学生,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互助,利用集体的力量完成地理学习。比如在讲到“地球是一个球体”的问题时,我会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利用互联网或者图书馆查找相关的资料。通过学生的讨论和互助合作,找到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论据。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将自己找到的证据讲出来供大家分享,有的学生会举出当初麦哲伦环球航行从欧洲出发,一直向西航行,最终回到欧洲。还有的同学举出在出现月食的时候,都会在月球上看到地球的影子为一个球形等。通过探究与交流,让初中生乐于学习,在交流中实现共同进步。

三、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互助合作带来的成果

兴趣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前提,只有对地理有兴趣,才会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注意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教学,通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娴熟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初中生能够在中学阶段不断的成长,积累经验,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学生积极探索,给学生讲述地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并配合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学好地理的重要性。比如,在教学生地图和比例尺使用的时候,我会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地图和比例尺投放到大屏幕上,先让学生对地图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通过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互助学习中掌握地图和比例尺的使用。当初中生能够用地图和比例尺来辨别方向和路线的时候,他们也会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让他们对学习地理产生兴趣,也实现了地理知识回归生活,回归现实的目标。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互助教学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在学校内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因为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加教学的质量,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初中生对学习环境的要求比较高,他们不像小学生那样容易管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到初中生的个性特点,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改善枯燥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更加有利于让初中生利用地理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讲到“地球的运动时”,我会在备课时上网查找相关的教学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先给学生播放地球运动的视频资料,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我会引导他们去观察太阳一天的变化过程以及不同时间太阳所处的不同方位等,这样的教学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学生到操场观察太阳的变化规律,如此一来就使地理教学更加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太阳辨别方向和时间。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地理教学必须严格遵循新课改后的教学大纲要求,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课堂还给学生,积极构建互助合作式的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和创新能力,提高中学生对地理的重视程度,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地理教学不应该是死板的,应该是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让学生利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我会不断扩充和提高自己的地理知识,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使自己逐步适应不断更新的教学形势,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地理教师。

作者:单连宏 单位:山东省昌邑潍水学校

第七篇:初中地理图像教学探微

一、地图教学方案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图像,是最具有地理色彩的图像,它是学生学习地理最常用的工具,也是最为简单、直观的地理“书籍”。教师在进行地图教学时,一定要教导学生遵守地图的使用方法和规则,遵循使用地图的“三部曲”,即读图、想图、说图,认真记忆地图中所代表的地物的位置、范围以及分布特征。例如,在讲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这一章节的时候,首先,要使学生识记此图的图名和图例,使学生会将自己学过的气候类型的名称与图相互对应上,认识世界气候的差别以及分布特征;第二,带领学生对“世界气候分布图”中的各带进行分类,总结出规律: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位于南(北)极圈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则位于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第三,利用气候分布直方图,让学生在图中识别南半球、北半球的气温差异以及降雨特征。根据降水差异,将其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冬雨型以及夏雨型,让学生自己识别,填入图中;第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气候的特点并对之进行总结:高原山地气候降水少,冬季寒冷,夏季温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等等,使学生准确记忆,并与图相互对应。

二、地理景观教学

地理教学中的景观教学,主要是通过景观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图像景观在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图文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抓住图像的特征,避免出现不着边际的现象。例如,在讲“东南亚的高脚屋”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高脚屋的图片,来讲解高脚屋的建筑特点,并分析本地的气候特征为降雨丰富,地面潮湿,房顶较陡,利于排水。再如,教师在讲授荒漠景观的时候,可以附上荒漠景观图,让学生不但从文字上了解荒漠景观,还能通过图片从视觉上直观地进行了解。现在的多媒体设备能够搜集大量的图片资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相对直观的图片,使学生更加容易了解。地理的景观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很大,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地形地貌景观中找到其本质,找出其中的重点信息和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图文结合的作用。

三、地图示意图教学

在新课标的教材中,地理示意图增多,它用来表示地形地貌的成因,阐释各种地理现象的形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图示意图并使用分解法、引导法等,带领学生找出图中的概念,分析图中各要素的关系,根据图像了解其中包含的地理概念、规律以及原理。同时,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画图能力,做到能快速完成黑板的板绘,以此来辅助地理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地理板图的形式要简约而美观,板图的线条要流畅、清晰;地理板图内容的表达要准确,要准确地表达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地理板图时要成图迅速,画图的过程和讲解的过程相互结合,同时进行。

四、结束语

地图、地貌景观图、地图示意图、地理统计图等,都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元素。因此,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图像,使文字描述与直观图像相结合,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提升学生认图、用图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彭桂妱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