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服务水平

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公共服务水平

一、苏州轨道交通相关基本服务供需现状

随着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顺利通车,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轨道交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苏州轨道交通相关基本服务明显提升,本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对轨道交通这一准公共物品进行理论性分析,结合问卷调研(表1所示)从应然层面来剖析苏州轨道交通及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如何均衡供给,并用其指导城市其他公共服务供给的研究,以期实现政府在轨道交通及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有效供给的正确监管和导向。虽然一号线在站点配套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方面有了一定成绩,但还是有不少问题仍须改进,调查结果显示,苏州轨道交通及相关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总体供给不均衡,苏州轨道交通及相关基本公共服务与市民的诉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梳理如下:

(一)部分站点与公交换乘衔接度不够,轨道交通的辐射力较低

轨道交通一号线沿线的公交首末站共有4个,公交站点共70个,但非城区的公交站点数较少,远远低于中心城区的周边公交站点,随着城市不断向郊外发展,很多站点距离轨道车站较远,超过400米,降低了轨道交通的辐射力,因此,以站点为中心、直达站点周边区域的短驳公交线路需不要不断完善。

(二)部分站点公共服务供给失衡,降低线路聚集效应

苏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串联了苏州乐园、中央公园、金鸡湖景区,给市民提供了比较便利的公共休闲场所,87%的受访市民对轨道交通的公园设施比较满意,但89%的人认为轨道交通沿线的医院,大型药店缺乏,86%的人认为银行等金融机构设置不足,且站内仅有中国银行的自助服务,无法便捷满足日常的金融服务,76%的人认为轨道交通沿线的文化场所严重缺乏,既无大型的图书馆舍,也无便捷的期刊报纸销售场所,83%的人认为轨道交通内外快捷便利的餐饮店铺供给不足,无法有效满足上班一族早餐及夜宵的需求。98%的人对轨道沿线公厕设施比较满意,但也有6%的人认为公厕都是设在站点内,必须是购票乘车的人才能使用,这种布局和管理不太合理。

二、轨道交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机制架构

(一)轨道交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原则

轨道交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是公共交通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它是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交通的同时基本附加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化这一目标在我国拥有轨道交通的城市提出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现阶段轨道交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应坚持现实性原则、国际原则和发展原则。

(二)轨道交通相关基本公共服务均衡供给机制架构

1、科学规划站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1)调研轨道交通沿线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沿线基本公共服务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苏州整体轨道交通的建设,有的站点的重要性迅速提升,之前规划或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无法满足市民的需求,轨道交通的出行更加普遍,市民对沿线基本公共服务诉求点增多,因此,后期,相关机构和部门应持续强化调研的力度,真正整合相关沿线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

(2)梳理站点沿线基本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种类

有关部门应该基于详细的调研、当地居民和单位的需求,结合城市未来发展的规划,对轨道交通沿线的基本公共服务进行种类的梳理及分类:换乘设施,轨道站点周边能衔接公交、公共自行车、出租车交通模式所必需的相应设施。导引设施,能够引导乘客出入站点的指示牌,地面道路及换乘信息平面图,综合信息触摸屏,为乘客了解交通、天气、换乘车辆信息等提供有效的媒介。商业设施,为乘客和其他公众提供便利店、快餐店、酒店、自动取款机、报刊饮料亭等,甚至配套建设学校、医疗中心、银行等,形成以轨道站点为依托的高强度社区中心。市政设施,为乘客提供必要服务的公共设施,如厕所、绿化、安全防灾、宣传广告和营造文化氛围的设施等。

2、建立信息联动机制有效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轨道交通整条线路的服务效应是全局性的,站点的服务效应则是区域性的。一方面通过建立良好的会商制度和征询制度,定期召开市、区有关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充分交流、协商在轨道交通包括站点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建设中需要配合解决的问题。向站点附近的居民和单位发放征询意见单,吸纳各区站点配套设施需求中的合理部分,综合平衡,完善站点规划、设计,并与站点同步施工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轨道交通建设的审议制度和评估制度,轨道交通站点作为一个耗资巨大的重大工程,成功与否将对国计民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完全有必要对站点的整体系统工程进行科学、客观、公正、严格的全方位的评估,甚至长期进行多次跟踪评估。

三、展望

当前,人们普遍认识到优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居民对轨道交通及其相关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在全力推进轨道交通网络和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建设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和提升轨道交通沿线的各项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效能。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及其公共服务体系也将继续朝着多层化方向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将明显加快,关于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研究将更加受到重视。

作者:刘洪海罗国莲苏迪徐玲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