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对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

对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

[摘要]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借鉴Feder模型的思想,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商贸流通部门和非商贸流通部门,得出商贸流通业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和总效应。

[关键词]商贸流通;区域经济;溢出效应

商贸流通业是指商品流通产业,以及为各类商品流通提供服务的产业,不仅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长期以来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从广义上来看,商贸流通业包括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仓储业、交通运输业、包装业、保险业、金融业、广告业和信息商贸流通业。而从狭义上来看,商贸流通业仅包括与批发和零售活动直接相关的商贸流通活动[1]。商贸流通活动渗透到生产和消费的方方面面,其发展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态势,如新兴业态发展迅猛、流通网络日益完善和流通领域层层加价向直销直供转变等特点。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有了不同以往的表现形式。市场分工的不断细化导致产业之间的界限不再明显,由于商贸流通活动涉及加工、仓储和流通等多个环节,这不断衍生出如保险、租赁和广告等新兴业态的出现[2]。多种新兴业态的出现一方面从结构上优化了国民经济的产业构成,另一方面从量上带动了国民经济总量的提高。

一、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商贸流通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交易规模持续扩大,拉动的就业人口逐年增长,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日益显著。从时间角度来看,我国商贸流通业经历了政府严格管制和放松管制的历程。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需求与供给的不均衡问题较为严重,商贸流通业处于政府的严格管制之下,这决定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较为缓慢和缺乏竞争力等弊病[3]。

(一)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且势头不减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商贸流通业的规模和产值始终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尤其是21世纪以后,随着政府对价格管制的放松,商贸流通业不仅从总量上显著增加,结构上也得到了全面的优化。2008年商贸流通业的产值为49160.9亿元,其中批发零售业、仓储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占比重最多。到2014年,商贸流通业的产值则达到了102164.4亿元,其中批发零售业的产值达到了62215.6亿元,甚至高于2008年商贸流通业的总产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消费倾向的提高,为商贸流通业的持续稳步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商贸流通活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消费的碎片化导致商贸流通业竞争加剧消费领域的碎片时代已经来临,消费者的需求被无限细分,购物行为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获得有关商品的信息。当产生消费需求时,消费者更倾向于对商品的信息感兴趣而非商品本身,他们不需达到指定的购物地点就可以实现与商品的体验,甚至与商品实现互动[4]。消费的碎片化体现在消费过程的各个环节,如消费行为的可变性、选择的多样化和购物时间的碎片化,手机客户端和电脑网站成为消费者购物的新渠道。商贸流通业竞争的加剧对于零售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不仅要为消费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了解商品的渠道,又要保障消费者在整个交易过程的满意流畅,体验式消费更是如此。只有全渠道的零售商才能通过把自身打造的更加立体化和多元化,从而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满足他们碎片化的购物行为。

(三)“产业+互联网+金融”深度融合,不断激发商贸流通业创新活力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商贸流通企业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率提供了可能,为传统的商贸流通企业升级带来了新的机会。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如果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能够获取有关消费者的大量信息,通过过滤和删选得出对企业自身有价值的现有和潜在消费者的信息,从而使边际成本大大降低。互联网的存在使得需求方和供给方两大主体的沟通渠道实现透明化和网络化,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快速获得有关企业和商品全方位的信息,而用户消费整个过程的记录使供给方实现对产品更精准的管理,有利于对消费需求更合理的预测[5]。“产业+互联网+金融”的融合,是商贸流通活动创新变革的动力和支撑,不断衍生出更加多元的产品,满足不断变化时代的诉求。

二、模型构建

Feder模型的基本思想是运用两部门的分析方法,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出口和非出口两个独立的部门,并假设二者的边际要素生产率不同,构建出口和非出口部门的生产函数模型,从而得出出口部门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和溢出效应。本文是在借鉴Feder模型的基础上,将国民经济划分为商贸流通业部门和非商贸流通业部门两个独立部门,并假设二者的边际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建立商贸流通业和非商贸流通业的生产方程如下:P=f(Lp,Kp)(1)Q=g(LQ,KQ,P)(2)其中,P和Q分别是商贸流通业和非商贸流通业的产量,L、K分别代表劳动力和资本,Lp,LQ分别表示商贸流通业与非商贸流通业的劳动力,Kp,KQ分别表示商贸流通业和非商贸流通业的资本。(2)式所示的生产函数表示商贸流通业的产量P对非商贸流通业的生产具有溢出效应。根据Feder模型,商贸流通业和非商贸流通业的劳动力和资本边际生产率的关系表示如下:?P?Lp?Q?LQ=?P?KP?Q?KQ=1+ε(3)分别对商贸流通业、非商贸流通业、劳动力、资本和产出的方程进行微分,进一步得到产出Y的微分:dY=?P?Lp?dLp+?P?Kp?dKp+?Q?LQ?dLQ+?Q?KQ?dKQ+?Q?P?dP(4)根据(1)、(2)和(3)式可以得出如下方程:?P?Lp=(1+ε)??Q?LQ(5)?P?Kp=(1+ε)??Q?KQ(6)将上述两式代入(4)式,进一步得出:dY=?Q?LQ?dL+?Q?KQ?dK+(ε1+ε+?Q?P)?dP(7)对(7)式左右两端同时除以总产出Y得到总产出的微分:dYY=?Q?LQ?LY+?Q?KQ?dKY+(ε1+ε+?QQ)?dPP?PY(8)其中,dYY,dLL和dPP分别代表产出、劳动力和商贸流通业产量的增长率,PY为商贸流通业占总产出的比重。令α=?Q?LQ?LY,β=?Q?KQ,γ=ε1+ε+?Q?P,因此(8)式可简化为:dYY=α?dLL+β?dKY+γ?dPP?PY(9)在(9)式中,由于非商贸流通业的劳动边际产出和社会的平均水平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α为常数。在上式中,α代表非商贸流通业对劳动的弹性,β为非商贸流通业的资本边际产量,γ代表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的全部影响。γ=ε1+ε+?Q?P中,?Q?P代表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考虑到资本存量的增长率没有统一的统计口径,本文用投资额作为资本存量的增加值,因此上式可转换为:dYY=α?dLL+β?IY+γ?dPP?PY(10)为计算商贸流通业对非商贸流通业的溢出效应和要素生产率的差异ε,定义非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弹性为ω,可知ω=dQQdPP=dQdP?PQ,将ω带入上式,得dYY=α?dLL+β?IY+(ε1+ε-ω)?dPP?PY+ω?dPP(11)

三、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的溢出效应

为得出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回归方程,在上式的基础上添加随机项和常数项:dYY=c0+α?dLL+β?IY+γ?dPP?PY+μ0(12)dYY=c1+α?dLL+β?IY+(ε1+ε-ω)?dPP?PY+ω?dPP+μ1(13)其中,P,Q分别是商贸流通部门和非商贸流通部门的产值,L为劳动力,I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Y为采用不变价格的国内生产总值,α为非商贸流通部门对劳动力的弹性,β为非商贸流通部门资本的变价产量,γ为商贸流通部门对国民经济的全部影响,本文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选取的变量如下:dYY:按不变价格处理的GDP的增长率;IY:投资占GDP的比重;dLL:劳动力的增长率;dPP:商贸流通业的增长率;PY:商贸流通业占GDP的比重。通过Eviews软件对上式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出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溢出效应,并得出商贸流通业与非商贸流通业边际要素生产率的差异。利用表1的数据使用Eviews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如下结果:dYY=0.16-3.49dLL-0.12IY+1.08dPP?PY+μ0(14)dYY=0.138+1.5dLL-0.09IY-22.62dPP?PY+3.59dPP+μ1(15)根据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商贸流通业的总效应为γ=1.08,说明商贸流通业的投资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具有正的促进作用,即商贸流通业的投资占GDP的比重很高,商贸流通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国民经济将提高1.08个百分点,商贸流通业的边际产出较高,在区域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中溢出效应ω=3.59,说明商贸流通部门对非商贸流通部门具有一定的正向效应,当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商贸流通部门的产值每增加一个百分比,非商贸流通部门的产值将增加3.5905个百分比。由ω=3.59得出商贸流通部门和非商贸流通部门生产力的差异ε=-0.95<0,说明商贸流通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低于非商贸流通部门的边际要素生产率。

四、结论

首先,商贸流通业作为经济社会的先导性产业,是连接供给方和需求方的链条,对刺激消费和扩大内需起着推动效应,在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社会分工的细化,提高了区域经济活动的运行效率,使得产业链两端上下游的产业依赖度增强,也由此增加了对中间链条产业发展的需求,这是商贸流通业间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表现。从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的间接作用来看,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的间接外溢效应高于直接效应,达到了外溢效应3.6,商贸流通业通过带动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间接促进产业结构创新升级,即商贸流通业通过带动非商贸流通行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产生外溢效应。其次,一个区域的工业化水平的高低、产业结构合理程度、市场化水平的优劣和市场消费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商贸流通业地位的决定因素。对消费经济的引导效应和对产业链条的整合作用是商贸流通业间接促进区域经济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而只有当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市场化水平等指标均达到一定程度后,商贸流通业的一系列效应才能得以凸显。随着产业链条的不断拓展延伸,商贸流通环节在整条产业链的覆盖范围也会逐渐增多,对上下游的产业链条的整合作用也会不断增长。综上所述,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商贸流通业不仅通过直接拉动GDP的方式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也通过对其他部门的溢出效应间接拉动经济的增长,商贸流通业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因此国家应当在确保各项机制运转良好的条件下,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首先,通过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融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实现传统商流流通业态的转型升级。其次,建立网络化的区域商贸流通体系,通过聚集人流、商流和资金流实现商贸流通活动带动的效应,提高商贸流通产业的辐射效应。最后,实施开放化的战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实现与国际环境的接轨,紧抓“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机遇,不断深耕国外市场。

[参考文献]

[1]任保平.中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的评价及其转变的路径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2(08).

[2]赵武.商贸流通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及深化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6(13).

[3]宋则,王雪峰.商贸流通业增进消费的政策研究[J].财贸经济,2010(11).

[4]孙畅,吴立力.长江经济带流通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行业异质性的实证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7(01).

[5]许文芬.我国商贸流通业与高端服务业的价值链融合及实现路径[J].商业经济研究,2015(03).

作者:曹允春 王曼曼 单位:中国民航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