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谈地域文学的时代感与地域性

谈地域文学的时代感与地域性

全球化、信息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各地域作家可以“以个体化方式从事审美创造”,“更自由更便捷地参与到跨地域的,全国性的乃至全球性的文化(文学)思潮和创作中。”[3]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各地区文学共性越来越突出,个性相对淡化,这一现象也让人思考共性是否会逐步消解个性这一严峻的问题。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全球化势头已是不可抵挡的事实,作为中国文学一隅的湖北文学在顺应时展潮流如何来保持自身个性,彰显独特的文学魅力呢?笔者认为,保持地域文学的独特魅力,有赖于地域文学写作者和地域文学研究者共同努力。世纪转型时期湖北文学研究丛书着力于关注在转型期这一特定的时间段,湖北文学理论、小说、诗歌和散文的发展状况。将研究时间限定在转型期,在于这一时期经济基础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势必会造成文学等上层建筑的变动。事实上,伴随九十年代经济体制变革,中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商品化、大众化的趋势。全球化不断地加深,各种外来文学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的输入,使得中国文学理念愈益庞杂。作为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湖北文学深受这些的影响,为应对新的形式,湖北文学写作者不同程度地调整自己的写作主题和方向,从纵向上看,呈现出与以往时段的文学发展不同面貌。同时,信息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区域文化的交流增多,写作者关注的话题趋近或趋同,但各地区写作的视角仍有不同。从横向上看,湖北大学研究者在关注同时代主题的同时,仍然以自己的观察视角,思考方式彰显这一地域文学的不同。通过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该丛书的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微观上分析丛书之散文问题研究

丛书分别对湖北诗歌、散文、小说和文学理论批评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这里,笔者选取梁艳萍等著的《实际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作为批评分析的重点,以呈现该书关于湖北地域散文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此书主要关注的是纯散文的研究,报告文学、杂文及小品文并未纳入到其中。全书分为九个章节,以湖北不同时期和不同散文类型各行其章,各章以作家传论成文。该书对散文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点:一是对老一代湖北文学家散文创作研究;二是对湖北散文主力军作家作品研究;三是对湖北先锋散文、新散文作家作品研究;四是对湖北学者散文、小说家散文、诗人散文研究;五是对湖北主题散文研究。由上观之,此书对湖北散文所涉及的面是比较宽泛的。而能贯穿和统摄所有面的就是本书的时代感和思域性两个基本特征。

1.时代感。正如本书导论所指出的那样,湖北当代散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进程,它经历了“传承阶段”、“调整阶段”和“转换阶段”[4],处于不同阶段,不同时代的湖北散文呈现出不同的样貌。“传承阶段”主要是指建国到1978年这一时间段,与其他地方的散文创作一样,湖北散文呈现出集体意识创作的倾向。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三大家成为了散文创作的典范。湖北散文也顺应这一潮流,散文写作中趋于“以小见大”的艺术思维特征。不过此时的散文,政治的声音比较强大,以至于遮蔽了个人的声音,导致了个人的严重缺失。真情实感难见其中。“调整阶段”主要是指八十年代以来,湖北散文历经特殊时代,主动地调整写作模式,调整写作与商品经济、读者之间的关系的时段。我们可以较清晰地看见湖北散文写作由物—人—理的模式回归到真善美追求上俩=。散文写作重新找回了自我,个体意识达到了复归。特别是在90年代转型时期,商品经济时代的来临,湖北散文适时调整写作题材和写作方法,满足市场和读者的期待。但这并不是说湖北散文陷入了迎合读者、市场的境地,相反,湖北散文将九十年代商品经济所带来的问题作为写作的主题,对时代和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对人的关注和当下写作的思考也嵌入到湖北散文创作中。胡发云的散文从个体生命出发进行情感的宣泄,着意寻找在物欲横流的当下现代人的精神的栖息地。湖北先锋散文写作者刘继明,对写作本身的思考,对当下社会和时代的批判,实际上,显示出了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社会担当。值得一提的是八十年代末期兴起,在九十年代获得比较大发展的文化散文。

“文化散文”的旗帜是由湖北散文中坚王维洲最先高举的。文化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的厚重感,显示出写作者借历史景观来思索社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反省和批判。读者从散文写作者的诗意表达中可以领会其思想和所关注的社会问题。“转换阶段”是指新世纪以来,湖北散文呈现出多元化的面貌。湖北学者、已出名的小说家、诗人纷纷将笔触延伸到散文领域,进一步开拓这一问题的写作领域,这些人以散文的形式不同程度地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思想、精神,散文创作时代感十分强,不论是转型前还是转型后,湖北散文都保持与时代血肉关系,尤其是转型后的湖北散文,创作者个体意识复归,热切地关注社会问题,思考人的生存与发展,彰显出湖北散文创作者与时代共命运、同发展的特点。

2.地域性。“地域是一个空间的、文化的概念”,因而“具有明确而稳定的空间形态和文化形态”[5]。在湖北,所出现的文化形态之一就是地域文学。地域文学比较突出的特征就是地域性,梁艳萍等著的《世纪转型期的湖北散文研究》这本书把握住地域文学的地域性,试图从受楚文化影响的散文写作者的独特精神气质,审美取向和受经济影响的写作者写作主题、取材等方面来展开讨。独特的精神气质尤为突出的体现在老一辈文学家和转型期的湖北先锋散文写作者。老一辈文学家,以胡风集团为代表,包括胡风、绿原、曾卓等。他们坚守着独立人格,在受到政治牵连后,仍能保持自我铮铮铁骨。这样一种性格和气质,体现在胡风的散文写作中就是对现实关注和抨击。绿原和曾卓都写过自己苦难生涯的散文,可以说,这是他们在特殊年代地下写作的主要成果,平反后,他们也都写过一些回忆性的散文。对苦难的抒写,曾卓散文中透露出无限希望,给其带来了一些精神上的慰藉。绿原散文中多思辨色彩,从字里行间中能读出其刚性的性格。湖北先锋散文写作者以刘继明为代表。在转型期,商业化、市场化的大潮中,他仍能自觉地疏离喧嚣和浮躁,保持自我,以散文的形式清醒地审视现代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对现实展开思考与批判。同时他也关注写作在当下的困境,思索着写作本身的问题。

受当地经济影响,湖北一些散文写作者的写作题材而后主题也发生了变化。转型期的散文写作主题关注经济发展带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同时还将题材投向乡村或乡土写作。王维洲的文化散文散发出文化气息的同时,也展开了对商品经济社会追逐经济价值而破坏环境的行为和现象无情的批判,这些批判都是发人深省的。胡发云的散文关注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痛心与呼唤,对乡村题材的抒写可以从席星荃和谭岩身上找寻到。谭岩作为民间写作者,重视对乡村景物的描写,他的作品常常折射出佛家似的禅机,对人生、社会进行了哲理化的思考。席星荃的散文写作刻意避开经济快速发展,繁华的都市,试图从乡村记忆和乡土的切身体验来寻精神的栖息地。从整体上将这本书能够把握住时代感和地域性,反映出转型期湖北散文的新的变化和发展。每章以专论的形式可以清晰看到散文写作者完整的创作,这对于我们认识散文写作者前后创作变化具有比较大的意义。但是这样一种写作的思路,不太利于表现不同类型的散文具体情况,比如说文化散文、历史散文、思辨散文在很多作家都有所涉猎,要论及某一类型的散文在湖北的发展情况,需要靠读者自己梳理,归纳。总体上来说,此书是一本值得阅读的书目。

作者:李佩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河南省科学院

地域性辽金史研究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