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特点分析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特点分析

当前,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推行,学校体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根据所教育的对象不同,学校分成了普通及特殊学校。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学比特殊学校的要好一些,而很多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则会生搬硬套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1、制约特殊学校体育教育的原因

1.1、改革落后

根据中国残疾人教育的条例规定,对于残疾儿童、少年,其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计划、大纲、教材等都要是符合残疾儿童与少年的特点。当前很多特殊学校的体育在进行相应教学时,所使用的教材是普通学校的体育教材及大纲,只是在这些教材上做一些微小的改动。而且这些多数是九十年代所编写的教材,内容落后、陈旧,直接让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过于盲目、随意、刻板。同时,学校领导一般只重视文化课教学,对体育教学的检查非常少。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不利于特殊学校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残疾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成长。

1.2、师资力量不足

当前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基本都不高,这也是制约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质量提升的最大原因。第一,体育教师人数不足,特殊教育学校中其兼职体育教师占有比较大的比重,有的地区甚至超过了百分之五十,因此教师数量的不足会造成教师的工作量增加、教学效果下降。第二,体育教师从事特殊教育的专业素质基本不高。从体育教师学历层面分析,我们国家各类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教师的学历结构不高,研究生学历更是非常少,而且基本都是从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的,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关于特殊儿童的相关专业知识,工作中难免会用衡量正常孩子的标准来衡量特殊的儿童,许多教师欠缺从事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素质,从事特殊教育的素质不高使得教学质量无法提升。第三,对教师的培训不足。多数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师没有参加过培训,也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从上述原因可以看出,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我们国家特殊教育体育的发展,和全球特殊教育快速发展。国内基础教育及总体推动和适龄残疾儿童日益增加的教育需求构成了很大的矛盾。

1.3、体育设备不足,资金严重匮乏

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等都是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必要物质条件。根据国家教育部所拟定的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的相关标准以及场地器材配备要求可以看出,多数城市的特殊学校拥有四百米的标准田径场的只有极少数,就连特殊学校所必须要有的康复训练室的学校也只占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多数特殊学校是有体育器材室,但室内过小且器材数量品种不足,一般只有少量的篮球、跳绳而已。部分学校体育器材只能满足体育课堂教学需求,供残疾学生康复运动器材则更少,这让一些基本的体育活动无法正常开展。据相关统计,特殊学校的体育经费每一年的投入由500-7000元不等,经费的不足无法购买大型体育活动器材和用于体育场馆的改造。为特殊学校体育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2.1、对象特殊

特殊教育对象是身心发展不完善的少年、儿童,即是在肢体、语言、听力等有缺陷的孩子。所以有不少特殊教育学校根据不同对象分成盲人学校、启智学校等。特殊教育对象和普通教育对象相比,在身体及心理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以听力残疾的学生为例,他们主要是根据触、味、视等其他的途径来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知觉活动的范围。他们的世界是无声的世界,很多信息无法了解,而且感知活动没有语言的支持,让客观事物以及语言出现相分离的情况,因此针对这些学生,要以触觉为主,根据他们的客观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体育教育教学。

2.2、目标特殊

在我们国家,特殊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目标一致,但是因为其对象的特殊性,特校内的体育教学目标和普通学校相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特殊教育学校把功能缺陷补偿和康复作为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内容之一。特殊教育的学校目标应该是可以让学生的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有所提升,掌握基本的锻炼方法,并且掌握一定日常生活、生产的技能,让身体与心理缺陷可得到一定程度康复。第二,特殊学校体育更要突出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特殊教育理论认为残疾学生的生理缺陷是第一大问题,体育要用其特别的功能来优化及矫正残疾学生心理问题。体育可培养学生勇敢、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残疾学生在未来可以有所成就,提升社会的适应力。

2.3、课程特殊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符合以下原则:第一,补偿性原则,多数残疾儿童的智障、哑等为第一特性缺陷,而这些缺陷造成认识活动及情感意志等第二特性的缺陷。因此在学习内容上要有针对性,对不同缺陷的学生,其体育的教学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在确保残疾学生掌握基本体育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基本运动能力的基础上,对于盲生要培养正确的定向运动能力,对于智力落后的学生则要发展他们的大肌肉群的活动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和反应能力等。第二,社会性原则。特殊教育学校的目的是让残疾学生有一天可以走出校门并走向社会,与普通人一样生活。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生活及社会化,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例如,可以把体育游戏和基本身体技术的学习有机结合,根据游戏的特点设置不同的生活运动情景,以基本身体技术作为基础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第三,科学性原则。残疾儿童生与普通学生相比,在心理方面有较大区别,因此在教学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例如聋哑学生,可以根据其听力的损失程度分成几个等级,因此要为学生进行诊断,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

3、优化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对策

3.1、加快改革速度

在根据普通教育学校新课标的基础上,尽快拟定适合残疾人身体、心理特点的义务教育标准,同时根据残疾类别、体质情况等优化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更加多元,突出其核心价值。并且还要注意,改变原有的单一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体质水平、兴趣等开发适应学生生活的体育课程。对教学内容,如身体素质训练、田径等内容进行优化,让教学可以更有趣、实用,同时还要构建起多样性的评价内容与方法,突出身体参于程度、意志品质、合作精神的培养。国家也要给予相应的重视,要组织人类学、心理学、运动康复学等方面的专家及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一起拟定并编写适合残疾学生需求的特殊教育体育教材。

3.2、优化师资队伍

第一,加大对当前体育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的相关特殊教育体育课程的培训力度,让他们的特殊教学专业知识可以满足特殊教育的需求;第二,各大体育院校要增设特殊教育体育的课程,大力培养特殊教育体育人才;第三,加大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专业精神培养,并落实好特殊岗位的补贴政策;第四,鼓励教师自己学习、进修,构建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同时,还可以构建特殊教育的教师培训基地,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3.3、增加投资

国家要合理、科学明确各类残疾人教育经费标准,明确残疾人教育经费及随班就读经费在全部教育经费中所占的比例,让特殊教育可以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并拟定相关法律,确保各项经费均可落实。还有地方财政也要构建起特殊教育的专项补贴资金,运用固定及灵活调整有机结合的方法,明确特殊教育办学经费制度。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情况、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等出台适合本地区建设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标准。

4、结束语

综上,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研究当前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推进,学校的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是特殊学校的体育却比较落后。因此,作为特殊学校的教育者,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多思考、分析、研究,找到最适合本校的体育教学方法,为这些残疾孩子做好教学服务。

作者:王方芳 单位:安徽省阜阳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