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教学改革途径(3篇)

高职教学改革途径(3篇)

第一篇:高职数学课程改革与建设工作路径

摘要:本文分析一直以来我国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指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几个关键点:首要是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与长远发展,突破口在于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推动力是重视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作用。本文阐明了衡量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根本尺度是课堂学习气氛改变的观点。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改革;长远发展

纵观我国高职数学教育历史变革历程,高职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一直都处于进行时。然而客观地说,此项工作却并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究其缘由,大多数人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缺少专业标准,知识定位混乱,学科体系色彩重,忽视开发过程。近年来,随着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展开,对于导致高职数学课程改革和建设工作长期以来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真正原因我们逐渐有了准确的认识,也找到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几个关键点。

一、学生的知识水平与长远发展才是高职数学课程开发与建设首要考虑的因素

忽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顾及高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长远发展才是导致高职数学教学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切实从高职学生的现有知识和文化基础出发,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切实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理配置和积极革新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的学法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情感教育,重塑学生的自信心,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四个方面入手构建高职数学课程体系,进行数学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才能真正达到课程改革建设的根本目的。

二、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于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改革是人的改革,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是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改革的成败取决于教师做什么和想什么,而决定教师观念和行为的是其所赖以成长的文化。高职数学教育教学改革与教师的知识结构改善实际上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改革既依存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又为教师的知识结构改善提供舞台。作为高职学校的数学教师,一方面,要努力改变以单一学科为特征的知识结构,逐渐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尤其是其他专业知识,可以重点偏向某一专业方向,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将数学知识与专业应用有机结合,强化数学知识的专业实用价值,以帮助学生实现数学学习的最高价值;另一方面,要积极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才能使自己确实成为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有力推手。

三、依托教材建设,推动高职数学课程改革

教材是体现一定教学论思想的载体,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主要工具和基本依据,是全面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关键因素。高职数学的“应用型”教材建设不是单纯地减少数学理论内容,增加应用和习题数量。教材建设应以激发老师和学生阅读热情为根本目标,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建设与教学方法创新,体现教学改革成果,同时,促使教师对今后教学改革有进一步的思考和规划,积极、有效的教材建设必将有力推动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四、让课堂学习气氛的改变成为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成败的尺度

课堂是课程改革真正发生的地方。衡量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成败,最根本的是要看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所发生的变化。高职数学教学改革要通过积极创新教法,将问题解决式教学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设疑讨论式教学法、信息工具辅助教学法等有效的教法引进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使经常缺课的学生走进教室,使心不在焉的学生精力集中,使愿意学习的学生思维灵动,把课堂变成一个生气勃勃、魅力四射的地方。

五、在数学课程改革中应重视渗透数学文化的教育,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教育中的数学课程设置更应强调其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工具作用。数学课程的性质及作用,有工具的一面,但绝不是仅把学生培养成会用数学的人,更加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知识、技能、素质协调发展的人,善于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人。数学文化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习数学的思想、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终身受益。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该更加重视“做中学,学中做”。“学”不仅是学会知识和技术,还要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沟通,学会合作,学会创造;“做”,也不仅是做事、做工、做人,做全面发展的人。这才是学习数学课的根本目的与意义,也是我们进行数学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

随着国家和民众对于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高职院校质量提升工程的深入展开使得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晰。因而,作为公共基础课的数学课程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与建设以及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只有切实提高高等数学等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其在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提升,以及各项技能长远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素养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正是今后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程的改革和建设工作的具体努力目标。

作者:杨爱云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现代学徒制下高职数学教学改革现状

摘要:在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模式背景下,作为重要公共课之一的数学课的教学被削弱。本文依托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现有的校企合作平台,从合理定位、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索了现代学徒制下数学课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高职数学;数学教学改革

现代学徒制是将生产现场的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思想相结合的一种合作职业教育制度。经研究发现,现代学徒制能够提高教育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难题。它是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途径。笔者所在的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在现有的校企合作的前提下,正在积极尝试“现代学徒制”。我院目前采用“2+1”的形式。前两年主要在学校学习公共文化课和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第3年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进入学校就拥有了“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有了现代代学徒制的背景,各职业学院对专业课的重视程度增加,专业理论课和实训课的增加占用了原来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时数。这种忽视公共课的做法产生了严重的后果: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和后续学习能力下滑,从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这就给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尤其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完成内容的教学和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是摆在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合理定位高职数学课程

我国高职教育的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数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其目标必须与总目标相适应。因此,高职数学课程的定位至少应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学会理性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这一数学教学的素质功能往往容易被忽视。二是为专业服务,体现数学的工具性。三是确保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职数学属于公共基础课,在人才培养过重中不可或缺。在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上不能定位为理论高深、体系严密的学究式课程,也不能认为其可有可无,数学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熟练运算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素质的重要载体。

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一)高职教育数学课程体系重构方案

基于为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服好务”的服务理念,并贯彻和遵循以“服务”理念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改革的总体思路,我院数学组全体成员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各院校、各专业的共性要求,以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托,采用反推法,即由提出了高职教育数学课程体系重构方案。(1)在必需够用的原则下精选教材内容。为体现出数学为各个专业服务的应用性,高职教育数学课程体系被整合确定为“应用数学”课程体系。新的高职数学课程内容包含: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之所以将这三篇组合成应用数学作为理工类教学模块,是考虑到应用数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一门必修的基础理论课.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是解决实际问题、学习专业知识及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课。(2)改变内容知识顺序。比如微积分部分中积分学的处理。我们在整合这部分内容时,把定积分的概念作为积分学的切入点。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看到有大量的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同一种方法,而直接计算这些问题的方法非常繁锁,因而产生一种寻求解决问题的求知欲。

其次介绍积分的计算。这样既可以传授知识又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达到节省学时提的知识用于应用之中。(3)以实用为原则,降低和淡化理论。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技能,强化应用”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数学教学内容在理论上做了降低和淡化。重新整合后的教学内容在几个方面实现了突破:第一是极限理论。处理办法是用复习方式一带而过。高中教学内容中已经渗透极限概念,我们用复习的方式使抽象的极限理论成为服务于应用数学和其它学科的工具。第二是中值定理的处理。中值定理是导数应用的理论依据,但中值定理的结论抽象,其定理证明更是难点。我们的处理方法是用简单的几何解释,使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定理及其意义。第三是矩阵的乘法。矩阵的乘法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复杂的运算,让学生感到麻烦、无用。我们在此选取了有代表性的某公司年度预算报表中的实际案例,不仅使复杂的矩阵乘法运算得到轻松的解决,也使学生享受到数学概念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乐趣。

(二)重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的总体思路

新的高职数学教育改革理念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传授,侧重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学院数学组提出了以下重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的总体思路:(1)将高职数学内容模块化。高职院校往往专业众多,不同的专业对数学知识有着不同的需求和要求,由此我们把高职数学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即基础模块、应用模块和拓展提升模块。基础模块是每个专业都需要也是在第一学期必开设的数学基础内容,它是高职教育对所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基本要求,一般包括“微积分基础”、“线性代数”等内容。应用模块是为了一些专业学习专业课的需要而专门设立的,如给计算机专业设计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给供电专业开设的“级数”等内容。而拓展模块则是为专升本的学生而设计的后续学习模块,如“复变函数”等内容。(2)做好调研,改革课程内容,巧妙编排内容顺序。适当删减理论性强的内容,增加应用实例内容和实验内容,以及数学应用软件的使用等,使有些数学模型直接为专业知识。可以按“问题提出→分析研讨→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数学理论→推广应用”的思路,整合、编排某些课程的内容及顺序。按照重新整合后的课程体系,课程组牵头并邀请部分院校同行一起编写了《新编应用数学》教材,并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新编应用数学》教材建设,确定了“服务性、科学性;模块化、实用化”的课程建设和改革原则。

三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公共数学

基础课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再沿袭单一的讲授式、灌输式模式,需要采用更多的案例、情景教学方法、项目驱动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项目驱动教学法为例。项目驱动法即在前一节课的内容讲授结束后,向学生提出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并布置一与生活实际或者专业课相关的实例。要求学生课下预习,在下一节课上检验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四改革评价体系探索多元化考评体系,改变传统的人才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以人才能力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学院和行业企业共同完成,评价要求具有开放性,注重过程评价。现代学徒制的学徒具有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所以我校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校企共同管理、综合评价。具体操作是:学生在校学习主要由学校管理,顶岗学习主要由企业管理。学生的综合考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考核,二是毕业综合评价。课程考核部分,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出题。

毕业设计基本要求是基于工作岗位任务,针对完成工作任务中的实际问题设计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或设计的评价由校企和行业的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进行评审。在课程考核方面,笔者采用的是做法是:将学生的综合考评成绩按照“20%平时成绩+30%期末卷纸成绩+50%应用能力”的考核模式进行评定。2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课堂提问,出勤,作业完成情况和平时测验五项,30%期末卷纸成绩是以卷纸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理解程度,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50%应用能力主要考核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根据专业的不同事先布置一些不同的题目,规定完成的最后期限。由学生自由组合,5人为一组,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以报告的形式上交。最后由教师评定成绩。总之,在现代学徒制的背景下,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的改革势在必行。每一位高等数学教师必须以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为目标,承担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陈俊兰.现代学徒制的合理性、现实性与合法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

[2]曾庆柏.高职数学课程系统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9).

[3]张拓.高职数学课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2).

[4]窦芳霞.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实践——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

[5]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

[6]王振洪.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2.

[7]曲波.高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8]桂德怀.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困境、本原与发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

[9]刘炳德.树立高职人才教育理念构建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国林业教育.2006.

[10]陈国方.创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3).

[11]肖咏桦.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就业一体化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作者:周志娟 单位: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第三篇: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要:高等数学是非数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转型时期背景下,对高等数学的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希望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提高应用型学生高等数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高等数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对于本科教育来说,高等数学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它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往往是其他课程和学科的基础或工具。其思想方法对学生的知识构架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对思维素质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重要作用。然而,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等数学》课程也逐渐显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其集中表现为:教学内容多、难度大、基础面宽、技能性强、抽象思维、考核形式单一,以及教学方式僵化等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设置应面向专业需求

现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往往是学校规定统一设置,尽管学生专业有很大的区别,但所用的教材以及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一样的,即一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多元函数微积分等。这些内容有着较强的基础性,不仅可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完整性,而且也保证了思维和逻辑上的严密性。然而其知识框架过于单一,与学生专业的培养目标往往相脱离,因此,有着较低的实际应用空间。由于《高等数学》课程是学习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如何准确定位《高等数学》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高等数学》课程应该以服务于专业课程为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教学内容适度为原则,这样就解决了这门课应该教什么,教多少和如何教等问题。为了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贴近于本专业,又能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各教学部门在制定教学大纲时,不要拘泥于以前课程的设置,要根据不同的学科和专业特点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做到该课程的内容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课程的内容完美融合,使学生能够利用较短的时间学到更为丰富的知识。同时,编写的《高等数学》教学大纲也要满足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并保持不同专业所具有的特色。

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

现行的《高等数学》的教学内容虽然比较完整,但教学方法过于陈旧,老师在课堂上按照传统模式对基本概念和定理进行讲述和推导。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认为学这门课程比较枯燥,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呆板,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是现有的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基本定理的推理,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对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时,必须先转变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确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同时,要淡化基本理论的讲授,而注重理论和方法的适用性。从而更有效地指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1.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网上辅导。《高等数学》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教学内容多但课时少的特点,为了能够尽可能及时地掌握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情况,学校各部门应及时搭建网上平台并抽调专业老师,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在线辅导和答疑。这样,学生可以摆脱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通过网络对自己近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通过这种方法及时了解自己在哪些地方存在不足,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并进一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任课教师反映,教师则可通过网络或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另外,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学校可适当地针对不同专业开设数学建模训练课程,通过培训,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背景和其应用价值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并指导他们利用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激发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2.更新考核的模式、方法。考核是检查学生在规定的时期内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传统的考核方式主要采用以对知识的了解程度为核心的闭卷考核形式,其考试题目也往往侧重于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定理的理解和记忆方面。其最大的弊端是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阻碍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建立一套相对比较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并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对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做出科学评价。改革考核模式和方法,应做到:①教师在出题时,不要仅仅局限于书中原有的习题和例题,即使对稍微做些改变的原题也不应该大量出现在考试中。这就要求任课老师在考试中应认真命题,努力创新。②对于考试形式,要追求多样性。除了现有的卷面考核外,教师可以随堂给出一些比较有针对性的考核题目,但难度不必过大。③对于考试内容,教师可以适当地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附加题型,使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分值不要过高。④除此之外,针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包括考勤和作业情况等,都可以一并放入考核中。

综上所述,应用型本科是现阶段高等教育中出现的一个新的办学层次,目前大多数地方院校都处于这样的转型时期。为了加强学生《高等数学》课程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对该课程的改革从不同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根据学生层次和专业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转变《高等数学》任课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措施和搭建相关的网络平台,更新考核方法,是提高应用型本科生《高等数学》水平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当然《高等数学》改革还存在着其他问题,要想一次性地彻底改革几乎不可能。但是,我们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地努力探索,发现问题并积极主动解决问,题使其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元明.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03

[2]樊孝菊.高等数学教学与工科专业相结合模式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3]陈华锋,李君.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

[4]刘雯.信息技术是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J].现代情报,2006.12

[5]敖恩.关于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2.05

[6]张越,张瑜.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

作者:刘伟,王岩岩 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