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边境区域民族教育不足及策略

边境区域民族教育不足及策略

本文作者:欧以克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边境地区是一个国家较为特殊的区域,其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中国的边境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2.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中约有1.9万公里属民族自治地方。发展边境地区民族教育事业是落实中国民族政策的具体体现,不仅直接关系中国的形象和国际声誉,而且关系到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一、广西边境地区民族教育的发展成就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祖国南疆,与越南4个省17个县毗邻,陆地边境线长1020余公里,海岸线为1595公里;广西边境地区有那坡县、靖西县、大新县、龙州县、凭祥市、宁明县、防城市防城区、东兴市等8个县(含市、区,下同),面积1.8万平方公里,辖103个乡镇。其中,与越南接壤的乡镇有41个,行政村有389个。2009年,广西8个边境县总人口为250.09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03.98万人,占总人口的81.56%,聚居着壮、汉、瑶、苗、京等12个民族。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近年广西边境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1.“两基”目标全面实现

到2007年,8个边境县全部通过了部级“两基”达标评估验收。2009年,广西边境地区有幼儿园265所,在园幼儿5.77万人;小学1098所,在校学生18.55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8%;有普通初中117所,在校学生8.08万人;有普通高中15所,在校学生2.1万人,有中等职业学校9所,在校生0.97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53.6%。

2.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近年来,广西先后实施了“边境建设大会战”和“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重点完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使边境地区的中小学校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边境建设大会战教育项目”总投资2.6亿多元,建设中小学856所,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52.06万平方米。目前边境地区已基本消除D级危房,实现了班班有教室、人人有课桌椅、住校学生有宿舍。边境地区村完小以上的学校都建有1栋以上的教学楼,每所初中都建有1栋以上的学生宿舍楼,有部分小学也建起了学生宿舍楼。学校教学所需的仪器、电教设备及体育卫生器材基本上都能按必备标准配备。从2009年9月至2010年底,自治区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集中力量解决离边境线0~20公里范围内的基础设施、教育、广播电视、卫生等问题,项目涵盖8个边境县及2个享受边境县待遇的县。根据规划,自治区财政投入教育项目1800万元,支持17个教育项目,拟完成1.77万平方米的校舍建设和维修任务,使边境地区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更大改善。

3.教师队伍结构日趋合理

广西边境地区通过教学点的撤除与合并,以及特设岗位教师等措施,初步建立了结构日趋合理的教师队伍。2009年,广西边境8个县有各级各类学校教师20798人。其中,幼儿园专任教师752人,学历合格率为99.1%;小学专任教师12490人,学历合格率为75.5%;初中专任教师5621人,学历合格率为96.1%;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539人,学历合格率为86.5%;中职学校专任教师485人,学历合格率为71.5%。教师队伍中,有少数民族教师15915人,占教师总数的76.52%;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教师的比例分别为:幼儿园76.96%、小学78.75%、初中74.85%、普通高中77.78%。

4.寄宿制学校建设步伐加快

边境各县积极对中小学布局结构进行调整,以各乡镇小学中心校为主,以人口覆盖较广的完小为辅,建设寄宿制学校,并不断完善学校寄宿功能。目前,全部初级中学和部分村完小实行寄宿制,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日常学习生活需要。2008年,中央下拨2亿元,专项用于广西边境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改善学生宿舍、食堂及饮水等附属设施条件,覆盖广西8个边境县和5个享受边境县待遇县,计划建设138所学校,新增校舍19万平方米。预计该项目竣工后,将极大改善边境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

5.民族班办学取得新成绩

自1985年以来,广西在边境地区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小学开办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招收本县品学兼优的农业人口少数民族学生。自治区财政每年都投入大量经费用于补贴寄宿制中小学民族班学生的学习补助,各承办学校在师资方面对民族班重点倾斜,安排优秀教师到民族班任教,使民族班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6.民族团结教育成效显著

边境地区学校注意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多的特点,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跨文化适应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为广西成为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统一的模范、维护稳定的模范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广西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地方财政投入有限,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广西边境地区曾遭受多年战争的破坏和影响,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地方财政收入不足,自给率低,用于教育事业发展的经费严重不足。8个边境县中,龙州县、靖西县、那坡县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防城区、宁明县、凭祥市、大新县是自治区级扶贫县。2009年,广西8个边境县国内生产总值288.4亿元,财政收入30.23亿元,教育经费支出13.1645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10.701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分别为11531.8元、1208.8元,而广西全区分别为15923元和1899.84元。近几年,由于“普九”硬件设施建设和“两基”攻坚经费投入加大,广西边境县级财政在保工资、保运转之余安排不出足够的资金全部落实各种配套补助经费,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远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所需建设项目因资金问题难以实施,教学硬件设施后续建设跟不上,设备设施简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2.教育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普九”巩固难度大

2009年,广西边境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08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078元,许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的生活状况仍处于较低水平,相当多的家庭除了必需的农业成本和生活成本外,无法再支付孩子的教育成本。尽管国家的“三免一补”惠农政策减轻了这些家庭在教育支出上的困难,但由于政策的惠及面和惠及度有限,相当一部分家庭的孩子仍因为经济问题而随时面临弃学的危险。

3.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广西边境地区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大多远离都市,居住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由于边境学校普遍缺少教师周转房,相当一部分教师每天不得不步行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严重影响了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现有教师住房多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起来的砖瓦房,不仅条件差,面积小,且使用极为不便。同时,边境地区教师工资待遇低,生活质量受到很大影响,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到校任教;教师培训经费匮乏,教师全员培训目标难以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如2009年,广西全区小学、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24%和92.17%,而边境8个县仅分别为75.5%和86.5%。此外,边境地区教师结构性不合理较明显,边境农村中小学教师数量不足,英语、美术、音乐、计算机、体育等特殊专业教师严重缺乏。

4.寄宿制学校辅助设施不完善,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尽管广西边境地区小学、初中的生均完好校舍面积分别达到4.96平方米和6.46平方米,但仍有较多规模小、办学条件差、不具备寄宿条件的学校。同时,寄宿制学校生活用房严重不足。2009年,广西边境县小学、初中寄宿率分别为13%和71%,但初中的生均生活用房面积仅为3.46平方米,与国家《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规定的6.57平方米仍有较大差距。寄宿学校的厕所、饮水设施、体育设施、围墙等配套设施建设滞后,8个县中37%的学校饮用水不达标,47%的学校没有标准公共厕所,37%的学校没有围墙。

5.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缓慢,成为边境地区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由于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广西边境县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条件差,办学规模小,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达53.6%,靖西县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仅达到28.4%,远低于全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1%的平均水平。各边境县共有15所普通高中,平均16.67万人口有1所普通高中,低于全区平均10.68万人口拥有1所普通高中的水平;除防城区有5所外,其他县仅有1-2所高中。15所普通高中里面只有3所是自治区示范性高中,那坡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东兴市等5县高中仍未通过自治区示范性高中评估。边境各县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仅达普通高中在校生的40%,最低的县仅为16%,最小规模学校如那坡县职业中学仅有学生185人。边境县现有的9所职业中学没有1所属自治区重点职业中学,其中3所职业中学还没有通过学校合格评估。由于这些职业中学专业设置单一,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的能力差,师资和设备条件得不到改善,生均设备价值不足1000元,远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发展边境地区民族教育事业的对策建议

广西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居住在边境、边远山区,环境恶劣,长期肩负着保卫祖国南大门的重任,屡受战争创伤,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大,地方财政十分困难。发展边境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必须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

1.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以省财政投入为主”的投入体制

在边境地区经济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国家加大对广西边境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自治区政府在经费上向边境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倾斜,充分体现了党对少数民族的特殊照顾政策,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今后,应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大对边境地区民族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在安排支持基础教育专项资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补助款、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补助费、职业技术教育补助费、师范教育补助费、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专项补助资金等专项资金时,进一步向边境民族地区倾斜。建议由中央财政设立边境地区教育发展专项经费,支持边境地区发展教育事业。鉴于边境地区财政支付能力特别有限,绝大多数的边境县都是负债运转,依靠自身财力无法为义务教育提供充足的教育经费,为保障少数民族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建议改革边境地区教育管理和投入体制,将由县级管理、以县财政投入为主转变为省级直接管理、以省财政投入为主,从制度上保证对边境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1]

2.支持边境地区学校建设,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进一步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边境地区倾斜,积极支持边境地区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优先对边境乡镇学校和沿边境线行政村学校进行标准化建设,全面实现国门学校标准化,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努力建设一批条件达标、管理规范、质量有保证的寄宿制学校,促进边境地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同时,支持边境地区改扩建、新建一批高中阶段学校,鼓励每个县重点建设1所普通高中,力争在2~3年内使每个县都有1所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大力发展边境地区职业教育。

3.制定优惠政策,确保优质教师资源率先流向边境地区

进一步改善边境地区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提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完善边境地区教师特殊补贴政策,对边境地区教师设立特殊岗位津贴,并大幅提高边境线0-20公里范围内教师的边境补贴标准;率先在边境地区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切实解决教师的住房困难问题;通过完善边境地区优质师资引进和留用政策、农村中小学教师特岗计划、优秀师范生定点免费培养、特级或优秀教师边境支教、园丁工程人选边境支教等措施,鼓励支持内地优秀教师和高等学校毕业生到条件艰苦的边境地区任教,及时补充英语、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民族语言等特殊专业教师。

4.加强教育对口支援,尽快缩小边境地区与内地的教育差距

教育对口支援是中国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教育的政策与制度安排。[2]鉴于边境地区教育基础较为薄弱,今后应进一步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工作,鼓励内地通过提供资金、资助仪器设备、培训教育行政干部和骨干教师,以及指导教学改革等各种方式,对口支援边境地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支持内地和边境地区的中小学以结成友好学校等方式,建立对口支援合作关系;鼓励内地学校通过选派优秀教师赴边境地区学校任教、接收边境地区学校教师进修和攻读学位等措施,帮助边境地区学校建设师资队伍;内地学校向边境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在硬件设施和办学条件上对边境地区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内地学校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帮助边境地区对口学校更新思想观念,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内地学校和边境地区学校学生的交流互动,开展结对子、互帮互助等活动,提高边境地区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教育,增强师生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自觉性

在影响国家安全的各种因素中,民族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方面,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民族问题的政治影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凸显,并对国际格局和一些国家的安全造成强烈冲击。[3]边境地区学校是各民族师生荟萃之地,由于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以及由此形成的个性特征。因此应重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多元文化共存的、不同文化背景师生和睦相处的校园环境,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进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尊重,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努力使广大师生成为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模范。

6.切实解决边境地区学生的生活困难,为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

边境民族地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支付能力较弱,家庭经济困难成为少数民族学龄儿童失学、辍学的首要原因。[4]为保障边境地区学生最基本的受教育平等权,应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生活补助范围,逐步实现边境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享受生活补助;在边境地区设立实行“三包”(包吃、包穿、包住宿)的寄宿制学校,进一步提高边境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中小学生除了免收杂费、教科书费外,应逐步免除部分文具费、校服费,并为学生提供交通费,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同时,妥善解决边境一线地区因战争致残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以体现国家的关怀,维护边疆的安定团结。

7.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边境地区教育国际化水平

边境地区地处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边境地区应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与邻国开展多种形式、宽领域的教育交流合作。鼓励有条件的普通中小学校招收周边国家学生,借鉴邻国发展教育的经验,促进边境地区教育改革发展,提升边境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把边境地区建设成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在边境地区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探索多种方式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中国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