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间故事伦理学论文

民间故事伦理学论文

一、生活中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

满族先民在资源的利用上强调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有限度地索取自然资源。在社会生活领域,他们同样遵循保护自然、爱护环境等生态伦理学发展理念,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社会的有机统一。

一是房屋村落突出人与自然的共生共融。从古至今,满族住房大体经历了穴居、巢居、半穴居、半巢居到地面居所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房屋设计、房址确定、材料选择乃至村落布局等多个层面,体现出崇尚天地、适应自然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受“近水为吉、近山为富”等思想影响,他们多把江河沿岸或“滨水背山的向阳坡地作为自己理想的宅基地,依托山势起伏修建院落”。据讲,以村落为单元修建的住房多依次序排列,这主要是基于日照、通风、避寒等气候、环境因素考虑,以此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互动氛围。比如,地处长白山地区的满族住房多“依山伴水,借地成院”,因时就势地进行初加工或粗加工,以体现房屋院落的原汁原味。建筑材料同样做到“就地取材,简单加工,合理利用”,尤其是选用木材、茅草、石块和泥土等天然材料,加之各个构件都是以榫卯连接,彰显出“因地制宜,力求与自然融合的环境意识”及满足族民“回归自然与自然相融合”的心理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建筑材料的生态性。另外,地窨子、撮罗子以及木刻楞草房则均以纯天然的设计、纯自然的材质以及不加修饰的建造,使其与周边的山林、树木等融为一体,体现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学思想。

二是敬老爱老凸显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关系,也是满族生态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在事关社会和谐、有序、稳定的问题上,满族先民大力推崇敬老爱老、长幼有序的高尚的伦理道德风尚,由此形成“规矩大、礼节多”等礼仪习俗。家庭是满族社会的基本细胞,满族先民首先从家庭做起,让家人在家族范围内养成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习惯。在这方面,晚辈每天早晚都要给长辈请安,平日对长辈也是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若长者到晚辈家,晚辈必行礼请安。妇女若见到长辈进屋,必须行礼以示尊敬。不论任何场合,父子不许同座同席。长辈说话晚辈不许插嘴,一定要洗耳恭听。长辈未睡,晚辈不许先睡。长辈外出时,一定要送出大门外,归来时要热情相迎。在社会场合,晚辈对长辈同样要使用敬语。路上见到长辈,晚辈一律要谦恭礼让。若骑马偶遇即便是素不相识的长者,也要下马闪在一旁,除行礼请安外,必须等长者过去后再骑行。平日见到长辈,不论他(她)贫富贵贱,一定要请安问好。平辈相互见面时,也要互致问候,等等。正是自家庭到社会范围内,满族人形成了长幼有序、尊老敬老的道德风尚和道德意识,才使得满族社会逐渐形成和谐友爱、互敬互爱的良好道德规范。

三是待客重信之道凸显人与社会的和谐有序。待客之心、重信之道作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滑润剂,体现着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准。在这方面,满族人十分热情好客,他们对客人无论生疏与否都热情招待,不但要把客人请进屋,还要装烟并拿水果等叫客人品尝,同时必留客人吃饭。对于过路或投宿的客人,也要热情迎送。除热情待客外,他们还养成了重信讲义的生活惯习。邻里之间注重和睦互助、恪守信义。路上拾到东西必想法送还,相互借贷也不用立字据,以口头约定为准,绝不赖账或拒还,由此逐渐形成了“昼不关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良好社会风尚。四是行为禁忌体现人与自然或社会的和谐共处。禁忌作为民俗信仰事项,主要是指“人们对于神圣或不洁、危险的事物约定俗成的禁忌心理及行为”。满族先民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若干行为禁忌,其中蕴含着许多与生态伦理学密切相关的内容,以此作为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调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在渔猎生产方面,他们基于崇拜敬奉的现实考虑,有忌打狗、杀狗及捕食鸦雀等行为禁忌,对乌鸦也是特别的爱护,而且从不随意打骂它;基于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同样有“春不打母,因为雌性野兽要下崽儿;秋不打公,因为雄性野兽秋天要配种”的行为禁忌;基于动物肉质的口感考虑,他们春夏秋季对油性大的野兽基本不打,即便油性小的或瘦的动物也要选择性地捕猎,只有冬季到来后才有重点地猎捕。捕猎过程中,他们尤其注意动物资源的均衡性和可持续性,不能见啥捕啥,等等。总之,上述捕猎禁忌十分有利于野生动物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在生活方面,满族先民基于崇奉考虑,不许把“祭祀吃剩的骨头和肉送到高岗上,或撒到江河中……”猪骨头也必须埋在索伦杆下面。外出狩猎做饭时,长辈要求同行的晚辈必须把各种炊具或餐饮具摆好,既不许随便敲打也不许让其乱晃,更不许用刀翻锅,以免因得罪山神而断了运气。凡此种种,对规范满族人的日常生活行为、爱惜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样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宗教祭祀习俗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尤其是作为满族文化的特殊载体和文化符号,其中保留了许多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了满族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一是自然崇拜透视出的生态伦理理念。天穹崇拜作为自然崇拜的核心,是萨满教最古老的崇拜形式之一,包括对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或自然力的崇拜。神树作为自然崇拜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而神秘的文化内涵,并在满族的原始崇拜中占有突出位置。在满族先民眼中,树木就是神灵的身体,它根植于土地,树干直冲云霄,并有水滋润成长,因而树是有灵魂的,是神的灵魂的栖息之所。它“连接起天、地、水三界,体现了生命源于水、通天、通神的观念”。基于此,神树把“天上、人间联系起来,人通过神树与天帝、众神沟通。无论是天、地、人,都通过神树得到统一,即天人合一的通天观”。在满族的神树崇拜中,以柳崇拜为代表。“柳成为生命的源泉,是氏族、部落生存、发展的庇护神,柳崇拜寄托着满族先民对生存的渴望,代表了满族先民对生存的企盼。”当然,族民视柳树为神树,其祭拜动机也有所不同。比如,有的认为柳树和氏族繁衍关联密切,有的出于求子需求,祭祀佛托妈妈时也必带柳枝,以此保护家族兴旺。另外,清宫皇室崇奉柳枝则有祈福之意,民间祭拜亦有求子祈福的含义。正因为满族人给神树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故有“前不栽杨,后不栽柳”的敬奉习俗。除神树外,满族还有火、星、神石、太阳等的崇拜。他们对这些自然崇拜物既敬畏又感激,正是在二者的转化互换中,体现着神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是图腾崇拜透视出的生态伦理理念。图腾崇拜是“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过的一种原始宗教信仰形式,它是自然崇拜或动植物崇拜与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相结合而形成的,以自然物和动植物作为外在的表现形式”。图腾崇拜的文化表征之一,便是认为某种动物或植物与本氏族有血缘联系。满族图腾崇拜的对象包括鸦鹊、犬、佛多妈妈及柳等。满族之所以崇拜鸦鹊,一方面传说它曾救过满族祖先,因崇拜祖先连带崇奉他们、保护他们和侍候他们;另一方面鸦雀在满族神话中,始终以指引者、使者、保护神、拯救者以及造福者的形象出现。与鸦雀相仿,犬同样因“救主”有功而成为图腾崇拜的对象,虽然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满族人一直沿袭着忌食狗肉、不戴狗皮帽子以及不铺狗皮褥子等生活习惯,平日对狗也是精心豢养,且从不打骂它。若是有人把狗打了,被认为是不敬重的事情。另外,无论是鸦雀还是狗抑或柳等,他们或是满族先民外出狩猎时的好帮手,或是生长于满族周边的自然资源,二者均是满族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出于崇奉或敬畏的思想动机,他们自然滋生保护意识,既不捕猎也不食用某一类动物,更不随意破坏树木等植物资源。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大自然是族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基础,族民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必须关注自然、善待自然、顺应自然,尤其是合理开发、节制利用自然资源。可以说,上述以图腾形式出现的动植物,既是本氏族的祖先又是本氏族的保护神,他们如果繁盛兴旺则预示着本氏族兴旺发达,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图腾崇拜的目的“就是调适人类活动与生态系统的关系,并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融为一体,这是根植于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发的价值观,渗透到生态领域”。

三是祖先崇拜透视出的生态伦理理念。祖先崇拜作为满族原始崇拜的内容之一,同样蕴含着生态伦理思想。长白山既是满族的圣山,也是满族祖先崇拜的重要表征。自清入关后,历代皇帝均把奉为神明的长白山祭与祭祖联系在一起,由此形成了民间萨满崇拜和国家政治奉祀的互动模式,长白山也因而被封为神山或圣山。基于神山灵地的保护考虑,长白山周围地区再次被封为禁地,成为“禁中之禁”的重地。清康熙十六年(1677)和康熙二十二年(1683),自辽宁开原分别新修至鸭绿江口和吉林舒兰的两条边墙,“周围千余里境内,移垦、刨参、采珠、伐木,悉在禁列,违者施以重典,甚至守关的官兵也不得随意采伐木植,以此保护龙兴之圣山”。自长白山被视为圣山后,生活在周边地区的满族人不得不改变采猎并重的生计方式,加之“封禅又强化了当地满族对山中动物灵性的敬畏,因而他们当中很少有专职猎人,并且在当地的观念中认为猎鹿杀虎会招致不祥,从而使打牲业走向滑坡。与此同时,因恐伤龙脉又限制了向农耕文化的转化,封禅又强化了山中植物的神圣性……”由此客观上保护了山内的自然资源尤其是动植物资源,使其在一定时期内得到了恢复性发展。另外,随着长白山被严加管控后,周围族民基于生存发展需要,大力发展木器加工业和人工种参业,从而为新兴替代产业以及绿色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民间故事中的生态保护思想

神话与原始宗教“都是原始思维的产物。神话中的神,本来就是先民信仰与崇拜的对象,而神话借助想象以征服和支配自然力,这与原始宗教借助巫术控制自然同出一源”。满族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同样创作了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许多故事蕴含着生态伦理思想。

一是创世纪故事与天人合一思想。在以渔猎为主要生产形式的古代,满族先民基于敬畏心理,逐渐形成了“与环境和宇宙间的自然生命相互依存的文化心态,这恰恰和生态伦理学认为自然物同样具有道德地位,伦理尊严,肯定天人同源、天人同性,高扬宇宙生命一体化等主张具有一致性”。在已知的创世纪故事中,包括宇宙起源、洪水、日月星辰、人类起源、族源及图腾崇拜等。如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满族先民普遍认为是天神阿布卡恩都里创造了人类及世间万物,同时解释了天地、水、地震、高山等世间万物及自然现象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满族先民对自然界起源的朦胧认识。在《白云格格》故事中,他们以人类遭遇洪水为主线,凸显了洪水泛滥时的强势及人类和动物的弱小,再现了“遍地,白浪滔天”及人、鸟、兽在黑浪中嚎叫挣扎的无助场景。面对人类遭遇的空前劫难,白云格格借助父亲天神阿布卡恩都里的万宝匣战胜了洪水,不但使人类转危为安,事后因触犯天条而历经磨难最后化为白桦树。在神话故事《日月峰》中,小仙女为使荒凉的大地充满生机活力,以自挖双眼及把宝物珍珠项链投向人间等形式,最终化为山峰,不但体现了她的自我牺牲精神,而且使人类劫后余生,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满族先民力图解释自然现象并战胜自然灾害的种种努力及对本民族起源的追溯,对人类文化史作了折光式的映现”。

二是报恩型故事与“万物平等”思想。满族民间故事大多以狩猎和农耕为主题,以梅花鹿、狗、喜鹊、乌鸦等动物为主角,强调人与动物是平等的。基于平等的思想理念,族民在日常活动中应当尊重自然界的动植物并和平共处。《白鹿额娘》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白鹿、老猎人及其儿子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不但体现了白鹿的善良和知恩图报,而且体现了她“贤妻良母”型的高大形象,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良性互动、相互帮助的可贵精神。在《织布格格》故事中,同样突出了喜鹊报恩的思想主题,她不但认寡妇老太太为干妈,而且帮助她治好病,还教会她织布等等,既凸显了人与动物谁也离不开谁的互助主题,也倡导了人要珍视动物的生存权和生命权并与动物和谐共处的思想。

三是民间故事与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满族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中,从生态伦理学角度处处体现出人类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保护自然资源的多样性等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在《鲫鱼贝子》故事中,纳布昆老人从来不打小鲫鱼,如若有人打到它也要花钱买回并放回湖里去。在《蚕姑姑》故事中,猪妞把花草虫鱼当成亲姐妹,无论它们谁受到伤害,她都要处处帮助它们,使这些动植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在《石郎》故事中,猎人石郎坚持做到节制捕猎,他不但不多捕猎野兽,而且还善待雌性野兽,以使动物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和生命共同体的持续发展的观念”。

作者:任剪梅董玉宽单位:辽宁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