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管窥高校系统科技查新站的优势

管窥高校系统科技查新站的优势

1高校系统科技查新机构概况

我国高校系统的查新机构除部分由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水利部、冶金部等国家部委审批外,其余由国家教育部审批。在我国,最早从事查新工作并获取科技查新业务资质的主要是综合性情报机构和各工程技术类及农林医类专业情报机构,1990年,原国家科委最早授权的11家原国家一级查新单位中,有5家为部级或省级综合性科技情报机构,6家为专业情报机构。1992年和1995年,教育部在直属高校设立了15所“高等学校科技项目咨询及成果查新中心工作站”。后来由于学校隶属关系的调整,为了规范高校科技查新机构,充分发挥高校科技查新工作在科研立项、成果评审、申报奖励和专利申请等方面的作用,教育部在2003年进行了重新认定工作。至2013年止,教育部在全国各类高校批准设立的“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共计六批84所,包括综合类、理工类、医学类、农学类等四种类型高校,其中第一批29所,第二批14所,第三批14所,第四批10所,第五批11所,第六批6所(2013年批准)。高校系统科技查新机构的设立及认定,充分发挥了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优势,为高校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便利条件。

2高校系统科技查新站的地区分布和发展概况

我国高等院校科技查新站按地域划分,分布在全国七个地区,几乎遍布全国各个省份。其中华中地区8所,占全国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的9.5%,华北15所,占17.9%,华东30所,占35.7%,华南11所,占13.1%,东北5所,占6%,西南7所,占8.3%,西北8所,占9.5%。这些查新站不仅为校内的科研人员服务,同时也为社会上的其他部门提供服务,在提升大学科研水平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高校查新站的查新工作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均呈上升趋势,发展迅速。2013年在哈尔滨召开的第七期教育部科技查新站查新员培训班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的周静主任列举了近十年查新站的查新业务情况,2004年总共完成查新数量5497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190件,2005年完成查新8732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203件。2012年共完成查新数达到41448件,平均每所查新站为531件,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数量逐年攀升。

3高校系统科技查新站的优势

3.1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

高校图书馆利用资源优势为科研人员的课题研究提供可靠和丰富的文献信息。经过多年的知识积累,很多高校图书馆不仅拥有系统化、专业化和特色化的馆藏纸质文献,而且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丰富的电子资源也成为科研人员重要的信息来源。使用DIALOG国际联机系统,可检索到19世纪到最近几分钟的各类文献信息,随时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所需的文献。除此之外,中文数据库如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读秀学术搜索、超星发现系统、万学医学、中国古籍库、中国方志库等,也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丰富的中文文献资源。另外,很多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上一般是以本校的教学科研为中心,对于与本校专业设置和科研方向一致的图书文献资源的收藏比较系统、全面,拥有自己的馆藏特色,更容易满足与本校科研课题相关的查新要求。

3.2专业的查新人员队伍

科技查新站对查新员有较高的素质要求。教育部在查新人员素质要求中明确规定,查新员应该具备信息检索知识和检索技能、能熟练使用现代化信息设备、有较强的外语水平、有较强的知识交流与启发能力、有学科专业知识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有较强的文献筛选、对比和综合分析能力、较强的文字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等八种能力。高校科技查新站的优势就在于,查新员通过掌握的信息检索知识和检索技能,以图书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完善的计算机检索系统为依托,在较短时间内检索到科研人员所需要的文献信息,使他们随时把握课题的研究动态和方向,节省他们查找文献所花费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而加速科研的进展速度。

3.3良好的环境和先进的硬件设施

高校良好的环境和先进的硬件设施为查新服务创造了和谐的氛围。查新服务需要的工作机和检索机速度更快,节约用户的宝贵时间。查新人员与用户交流需要安静的环境,从而使查新服务得以顺利完成。查新资料,图书馆不仅提供充足的空间来保存纸质文档,同时有的图书馆还开发了专门的档案管理系统,用来保存查新资料的电子文档。

3.4方便高校科研人员

查新站设在高校图书馆内,有一定的办公场所,可以集中为科研人员服务。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科研人员的信息意识也在逐渐增强。在高校开展科技查新服务,可以利用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环境优势,提高科研人员的信息意识,方便科研。

作者:马志赟单位:河南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