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概论大学生思想教育教学的革新

概论大学生思想教育教学的革新

一、当前大学生对时事政治关注的现状分析

笔者对江苏某大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问卷50份,重点调查了在校大学生对中国梦、钓鱼岛、南海争端等热点问题的了解深度,100%的学生表示知道这些问题,但70%的学生对中国梦的内涵、钓鱼岛和南海争端的由来与影响表示不了解。对这四次调查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大学生政治关注热情不高。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程度只是停留在知道这些事情,或者从各种媒体上知道一些大众观点。在关注时事政治的角度上,当前在校大学生认识政治问题,更倾向于个人视角,注重自身现实利益。二是大学生政治关注广泛而不全面。从调查情况来看,最受大学生关注的时事政治主要有国际新闻、国内新闻以及娱乐新闻,对财经、军事、社会问题关注相对较少。三是大学生政治关注深度不一,缺乏理性认知。从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只对于自己感兴趣和切身利益相关的时事政治才会深度关注和思考,而对于实现中国梦、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等有关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和见解,易于受各种思潮影响。

二、当前大学生关注时事政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引导体系

自从教育改革之后,各大高校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拼专业、拼论文、拼就业、拼排名,大学内的教学工作也紧紧围绕提升学生各项专业素质、拓展学校知名度而展开。时事政治关注度作为隐性因素,往往不能带来快速、直接的回报,因此经常被忽视。大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还是经典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思想概论”等,并没有与时事政治接轨,在校大学生接触时事政治的主要途径仍是网络、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多数高校并没有有计划、有组织地展开时事政治教育、国内外政治形势分析等授课或讲座来引导在校大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关注国家发展。事实证明,国家党政机关、军队人员对国家发展形势了解比较深刻就是因为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时事政治教育。

2.社会价值观念不断变化促使在校大学生价值观念转变

随着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价值观念向多元化发展,价值观念判断往往趋向于能否带来实际利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大学生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其主要活动都是为了找到工作、找到好工作而展开,他们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必然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需求或个人兴趣,表现出极强的功利性,而并非完全是出于对社会的责任或实现政治理想。

三、大学生对时事政治认识不清易引发的问题分析

时事政治反映的是国家发展需求、形势与方向,直接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正确认知也能够促进国家的稳定发展。当前部分大学生对时事政治不感兴趣、认识不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的发展。

1.理性分析能力弱

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从调查中发现,52.5%的在校大学生不能对时事政治问题进行理性客观评价,61.3%的在校大学生表示自身掌握的知识不足,不知道怎样去分析一些重大时事,还有49.2%的在校大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对自己了解的新闻事件进行分析评价。反映出当前在校大学生对时事政治分析能力弱,关注度不深,缺乏对政治问题的理性分析与客观评价。调查中还发现,在校大学生对热点时事的看法主要来自于互联网,其次才是电视、报纸等公共媒体。由于理性认知能力弱,易受到错误思潮的鼓动、影响,少数在校大学生易产生偏激看法,从而引发群体性事件。

2.政治参与能力弱

影响国家发展进程同志在同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曾讲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中华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关注社会时事),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在校大学生未来将走向社会,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他们的素质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发展。但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关注时事政治的人数比例低、花费时间少,对事关国家发展的重要时事理性认识不深,有不少学生还是政治盲。不了解国家发展趋势,就不能把自身价值发挥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不了解国际发展动态,就感觉不到投身社会的紧迫性。在校大学生缺失对时事政治的认识,会极大地限制他们的政治参与能力,影响国家建设发展进程。3.事业规划能力弱,影响大学生准确就业很多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感到很迷茫,不知道该从事什么行业,不懂得规划事业进程,往往都是哪里工资高就争着挤着去哪里。究其原因在于在校大学生对时事关注太少,不了解国家发展政策和趋势,不了解社会人才需求,没有或者不会对事业进行很好的规划,在校学习期间跟着学校定的专业走,没有自己的计划,从而在就业时发现,企业亟需的专业与自身所学难以匹配,难以高质量就业,也造成国家教育资源的浪费。

四、加深大学生政治关注度,提升理性认知能力的思考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需要理性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而大学校园有义务帮助他们看到国家需要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有义务配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帮助他们养成关心政治的良好习惯,提升理性认知能力。

1.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充实时事政治新内容在问卷调查中,对学校开设的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非常满意的仅有4%,比较满意的占66%,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30%,90%的学生认为应对现行开设的政治理论课进行改进。普遍认为应将“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提升其“管用”性。笔者认为,在大学教育中应当开设必要的时事政治选修课,或者在传统政治理论教学中,充实时事政治新内容,教导学生运用经典理论分析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重大时事政治问题,提升在校大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培养其关心时事政治的兴趣。

2.关注时事焦点问题

及时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对社会上热炒、网络上热传的国际国内焦点问题,学校应当开设时事讲座等,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力的正面引导。对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台湾问题、污染问题等举国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要通过讲座、报告、时事分析等形式,积极拓宽在校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向学生提供正面可靠的信息,防止和减少网上错误信息对学生认知的影响,提升在校大学生甄别错误信息的能力,引导和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大力开展公共服务

指导大学生参与政治活动学校要利用党、团机关健全、功能完备的优势,大力开展党团活动,宣传党的路线和国家政策,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发展趋势,关注国家发展动态。要积极开展学生活动,科学合理安排学生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鼓励不同专业学生沟通交流,积极引导他们参与校园民主管理。要积极与企业、社会团体联系,为大学生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创造条件。

作者:田飞施卫东袁寿其王谦单位: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