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心得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一直是语文教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在新课改中也要求教师必须构建富有个性、创新性的阅读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转变对待阅读的态度及阅读教学观念,运用听、想、看等综合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朗读能力,以全新的方式让学生在个性化阅读的广阔空间自由发展,语文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念转变;激发兴趣;朗读能力

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不可被忽视的一部分,语文学科是否能学得好很大程度上是由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的。阅读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都需要频繁运用,学会阅读,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阅读正是一种很好的培养能力的实践方式。对于如何指导小学生做好语文阅读,在教育实践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

一、明确阅读教学目标,转变思想观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的课程性质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首次强调了多年来语文教学中被忽视的人文性,所以阅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语文知识能力,还应使其体会文章中的人文精神。过去的阅读教学,主要是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现代阅读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现代阅读则在传统阅读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要求。因而现代阅读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把文章视为生命主体,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让他们体验作者的喜怒哀乐,同时自己也可以与作者产生共鸣。这就要求不仅要突出学生在阅读时的主体地位,更要突出人文精神,从中体会语言的精妙,学会语言的知识技能。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有兴趣才能有较好的阅读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章前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性,引导学生进入最佳的阅读状态。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教师还需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自己掌控阅读节奏,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吸收为主动探索。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时,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即“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理解、探究,与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并抒发情感。在朗读、理解、交流中使学生受到情绪感染,获得启迪。

三、注重朗读教学,提高学生朗读能力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证明了在阅读教学中,“读”是占主体地位的,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重视朗读,才能使语文教学活起来,多朗读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获得真切敏锐的感受,产生情感共鸣。这里的“读”并不是一味追求数量的读,而是有理解有体验的朗读,能传情达意的朗读,浸透着朗读思索与情感的朗读,同时是有着良好基本功的朗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首先,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在阅读时应该一边读一边理解文章的感情,乐作者之乐,愁作者之愁。这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朗读时注意语调,根据情感抑扬顿挫,注意语速的快慢及语句的重音、停顿等。其次,带领学生多读。小学生由于对朗读的技巧不精通,对待朗读时很多仅仅存在于“读”的表面,这就需要对学生多进行朗读训练,在不断的朗读中,体会、领悟朗读的技巧。同时,教师要有意识地范读,给学生做一个良好的示范,帮助学生做各种不同朗读方式的体验。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的改革中,“要逐步克服重写轻说的倾向,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广开言语,让思路畅通,课堂的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才能养成熟读精思的习惯,使学习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语文阅读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研究,以及不断地反思与发现!

参考文献:

[1]宋晓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五定”[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9).

[2]苏建芬.阅读教学要找准切入点[J].教育科研论坛,2009(10).

[3]程大妹.谈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J].成功,2013(20).

[4]卢红伟.让知识滋养学生的心灵———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J].赤子,2013(7.)

[5]宋长青.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3(7).

[6]沈卫东.以读促悟,积淀小学语文素养[J].文理导航,2013(6).

作者:贾亚坤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运河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