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讨3篇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研讨3篇

第一篇 1分层教学与训练的来源、意义与理论

分层教学与训练理论基础

(1)“掌握学习”理论。

(2)“最近发展区”理论。

(3)“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

2初中数学分层教学与训练的策略

2.1学生的分层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通过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结合各种测试手段,将学生分为A、B、C三组。在同一个班里,实施合理的分层对课题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因此,要对影响学生的相关因素——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等做出综合分析与评估。初步形成学生分层标准。备注:在分组时,老师需要跟学生进行交流,避免被分在C组的同学有想法,使他们认识到这是老师更关心他们,对他们今后学好数学更有好处等。并明确指出各组之间每学期根据成绩做相应变动。如表1所示。

2.2备课授课分层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重点在对于B层次的学生,老师要采用精讲精练,重视双基的教学方式。对于C层次的学生,老师要放低要求,浅讲多练,只需要弄懂并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学生能学得会,跟得上。最后对于A层次的学生,老师最好要实行精讲多练,使他们进行独立的思考学习,从而很好的培养解决问题的和探究能力。限于我学校的客观条件,不可能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室上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对各组同学的具体要求,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根据自己的基础及要求掌握不同的内容,学生上课便不会出现因听不懂例题的内容而在课堂上睡觉现象。从而使优生在课堂上也不受干扰。

2.3作业(检测)分层

对B、C组层次学生以课本为主,C组层次的学生只要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也就是能做一些基础题。B组层次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A组层次学生另外再给他们一些提高题和思考题,布置作业可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面向全体同学,选做题由B组学生选做,A组学生全做。

2.4辅导分层

主要做法:对C组学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作者简介:田文慧(1985,4—),女,山东淄博,汉,本科,中学二级,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作者:田文慧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一中

第二篇 一、分层教学的准备步骤

1.确定分层教学模式和备课内容

确定分层教学模式和备课内容是准备分层教学法的第二步,其中,教学模式应该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平时测试、期中(期末)考试等,即针对每一分层的学生制定不同标准的目标体系。例如,处于C分层学生的教学模式为理解主要教学内容、辅导式教学方法、课堂提问重要问题、课后作业为基础题、考试以主要内容为重等。备课内容应该对应不同分层学生的教学目标体系,即采取多层次备课方式,例如,以“二元一次方程”教学为例,D分层的备课内容是使学生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表达式和理解基本的运用方法;C、B分层的备课内容是使学生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法”和“消元法”;A分层的备课内容是使学生掌握复杂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代入法”和“消元法”;A+分层的备课内容是使学生针对实际问题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并求解,分层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确定层次变动标准和构建层次学习小组

学生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层次变动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差异认识,确定自身位置并继续努力,且努力的结果并非单指成绩的提高,而是表现在知识接受能力、思维思考能力、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等诸多方面,即为分层等级的提升。例如,在某一个学生分层达标、能力提高、基础巩固后,笔者会有意识地跳层提问或者跳层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向上一层次过渡,或者定期采取降级措施,以惩罚因骄傲而退步的学生。构建层次学习小组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思维交流和方法讨论的学习平台,而且小组竞争机制能使每个小组成员通过互相帮助和团队协作以获得跳层奖励。在实际教学中,笔者采取每一个小组由一名B层学生、两名C层学生、两名D层学生构成,使好中差学生都可以相互学习和互帮互助。此外,在每个月末,笔者会公布小组组员的排名和不同小组的整体竞争性排名,这样,在竞争压力下,小组成员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排名以便使小组整体竞争力提升。事实证明,构建层次小组能提升全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数学学科取得很大进步。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运用

1.课堂教学环节

教学课堂是教授知识的平台,因此,可以从讲解内容、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这三个方面进行分层教学实践。讲解内容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学习、掌握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会根据课本章节安排和教学大纲要求确定讲解内容,以知识点为基础,确定讲解方法和方式,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例如,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组“代入法”表达形式时,笔者就会指明D、C层次的学生必须了解并套用书本解题步骤;B层学生必须脱离书本并熟练掌握解题步骤;A层学生必须深刻理解“代入法”并熟练运用其它解法解题。这样,不仅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而且还使其严格要求自己向高层目标奋进。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桥梁,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保持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会注意自身的提问方式和评价方式,例如,在“回顾提问”时,采取下述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对于B层学生注意考察内容的深层理解;对于C层学生注意考察内容的巩固掌握;对于D层学生注意考察内容的记忆程度。在学生积极性不高时,笔者会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使他们真正融入课堂,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课堂练习是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记忆、加深知识理解的测评方式,一般位于重要知识点的讲解之后。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会根据不同分层的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课堂练习,将其分为I类、II类和III类,每一类有三道练习题,授课中会简单地将题写在黑板上,供不同层级的学生练习使用。

2.课后指导环节

课后指导环节是课堂教学环节的延伸和拓展,其目的是使学生消化基础知识、巩固思维记忆和强化计算能力,通常可以从课后作业、课后辅导、预习新课三个方面进行分层教学实践。课后作业是学生必须按时、按质、保量完成的任务之一,分层教学实践要求教师设计编写难度不同的课后习题,一般针对B、C、D三个层次的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例如,D层学生完成考察最基本内容的习题;C层学生完成考察主要内容的习题;B层学生完成具有代表性的习题,而且会布置难度拔高题,确保他们掌握基础知识,且能拓宽学习思维。课后辅导能体现分层教学法分层次、分类型的鲜明特征,辅导目的是拓宽、加深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实际教学中,针对B、C、D三个层次的学生进行课后辅导,例如,辅导B层的学生,以培养其创新、思维、想象能力为主,同时,在对某一层次的学生进行辅导时,欢迎其它层次的学生旁听,且在辅导过程中注意尊重学生性格,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品德、热情和兴趣。预习新课是教学安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高效的预习新课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在实际教学中,以“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笔者的预习任务分层布置如下:A层学生理解课本内容并探索其他解题方法;B、C层学生尽量理解课本内容并带预习问题到课堂;D层学生尝试理解课本内容,这样就增强了学困生的自信心,且真正达到了预习的目的。分层教学是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要求下最合适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学困生而言,它能有效保护其自尊心,确定自身位置并发奋努力;对于尖子生而言,它能促使尖子生保持学习动力,拓展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由此可见,分层教学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性格等要求,切实发挥教学效用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段绍勇单位: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涛源中学

第三篇 一、确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初中数学教学是立足于“数学过程、数学活动”的教学.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数学教学目标.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自觉地从事数学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让学生能够主动追求新的学习方法,实现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努力改变传统教学中单一、僵硬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认识水平、学习态度以及学生的个人意愿,建立学生分层的划分机制.学生的差异性分层是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开展的基础,教师应当广泛地调查和分析,并构建不同层次学生间的调配机制,按照具体情况,配合学生的意愿进行层次调整,保证分层教学的正确有序开展.

二、培优补缺,确立教学目标的分层

教学开展前必须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明确的且分层确立地教学目标有利于有的放矢地教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学习能力较强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在于增强知识点的发散性应用;中等学生的教学目标在于知识点的完全掌握和应用;而对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教学目标应该首先保证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能够理解和掌握.

三、整理知识结构,分层编排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以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为主要依据,教师要把握教材的整体知识结构,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层次,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编排分层式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行分层施教.对于自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实行自主学习为主,设定提出发散性问题让其解答的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需采用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该层次学生的自主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度及自主思维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设置课本基础的知识学习内容,让学生提前适当自学.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及综合素质.

四、根据学生差异,实现指导训练的分层

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课堂教学不应只是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会学”知识.首先,指导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任务完成以后,要求学生进行新知识的预习并适当进行预习指导,提出预习的关注点,让学生可以把握知识的关键点.其次,在课堂上,应该训练学生对知识或者问题敢于提出新的质疑,让学生能够有自己的发散性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采取让接受力比较好的学生进行问题解答,教师进行补充教学的方式,直到各个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再次,课堂练习需要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推进,先是基础掌握,再是灵活运用,分段进行,先以落实基础为目的,再以知识发散性应用为目的,防止低层次学生在心理上形成畏难情绪,也让接受力较好学生能够有所进步.总之,初中数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时应当注意遵循以学生为主的原则,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安排.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反应更为强烈,增强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觉性,不仅要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更应该注重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上的提高.教师需要认真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思考分层教学的精髓,找到合理的分层对策,更好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

作者:毛山移单位:四川双流县彭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