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民办高校应用性本科教学管理

民办高校应用性本科教学管理

一、明确教学指导思想和遵循高教规律

是搞好教学管理改革的前提5民办教育促进法6明确指出,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本科高校要搞好教学管理改革也和公办高校一样同样强调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按高等教育规律办事。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牢固确立教育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高等院校的中心地位。以更多的精力、更大的财力进一步加强教学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严格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理念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先进的理念才能产生先进的效果,用先进的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也就是以育人为本、学生为本、教师为本的宗旨,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必须贯彻到教学管理改革工作的全过程。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我院建院以来,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就业是关键、稳定最重要、创新是灵魂”的办学理念,正确处理教学与其他工作的关系,保证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使学院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管理秩序和较为浓厚的学习氛围,保证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改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二、深化教学管理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教学管理改革要依据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市场的人才需求、就业的形势和学院的实际情况;教学管理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应用性本科教学层次水平。因此,要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提出改革思路,探索改革途径,制订改革措施,启动改革项目,总结改革经验。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形成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专业和专业群,逐步构建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各民办高校开设专业片面地追求生源人数,没有更多地考虑学院的教学条件和办学立足点,盲目调整专业。因此,应用性民办本科高校要克服这一办学思想,真正落实以市场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使逐步形成自己的“主打产品”、特色专业,完善培养目标、业务规格和课程体系,凸现“应用性”特点。

(二)总结已有主干课程改革经验,不断完善和发展其它课程体系。我院按照省委孟建柱书记提出的“特色+精品”的办学思路,继续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和汽车基础模块教学的改革。同时根据全国大学生英语教改思路和精神,创造条件启动英语教学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应用性英语教学成为应用性本科教学管理改革的一个切入点。英语教学改革需要有教师准备、设施准备和管理准备,根据目前应用性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需要分步实施。目标是逐步实现基于计算机和校园网的大学英语学习,建立适用性、实用性的外语教学体系。为此,必须加强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以利大学英语改革的顺利启动与实施。

(三)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民办高校一直紧抓技能培养,民办本科院校的教学、科研围绕“应用性”转。所谓“应用”,就是指适用、能用、实用。因此民办本科院校要在强化“动手”能力的同时,积极树立类似“定单教育”培养的思想,各专业要合理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保证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和设施,尤其是毕业论文(设计)要贴近社会实际,严格管理,确保质量。同时,要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吸引高水平的教师从事实践环节的教学工作,聘请企业和科研单位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担当实践教学任务。并创造条件实现产学研合作,特别是要加强各种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四)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标准为基本,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用性本科教学怎么搞,教学管理改革如何开展?目前众多高校还处在各自摸索阶段,没有形成共识。为此我们要充分理解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以此作为自己教学管理和改革的依据。2006年,我院成立了“本科教学评估领导小组”,对照学院教学基本状态数据,认真学习了“高校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分析了学院教学工作基本状态并提出了改进意见,进一步加强了教学质量监控力度。

三、加强教学管理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是高校规模、教育功能、教师和学生的一系列变化,同时也在深刻地改变着高等院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从而,教学质量评估标准也走向多元化。因此,应用性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不仅要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新,而且教学管理工作亦要求创新。这里提出几点具体做法:

(一)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创新教学管理各种规章制度。要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保障。而规章制度的制订与修改,既要有科学态度,又要有创新精神,诸如教学计划及课程体系、考试管理、成绩管理等规章制度的修订与完善必须提到一个新高度,特别是要围绕“特色+精品”这条主线,加强对精品课程、重点实验室、特色专业的评定与管理等。

(二)加大新形势下教学管理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教学管理创新。应用性本科院校要认真研究、逐步落实“学年学分制”等管理制度,要开展或进一步完善选修课制度,根据学生的特长、爱好,请示上级教育部门,放宽“转专业”的规定,在严格学生管理的同时,尽力为学生营造敢于“动手”、善于操作、宽松的学习环境。

(三)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扩大信息化应用,提高教学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当前,教学管理信息化成为衡量一个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应用性本科更是如此,没有高效的管理体制,就不可能培养出名副其实的应用性人才。我院建校以来,一直重视信息化建设,认真研究、相互协调、积极引进并完善青果教务管理软件,逐步实现“网上查询课表”、“网上查询成绩”、“网上公布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和“网上评教”等教学管理信息化项目,并广泛运用多媒体授课提高教学效果。

四、出台配套措施稳定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民办应用性本科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做好稳定教师队伍工作。具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制订配套措施,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学院的实际,参照相关院校的经验,制订稳定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有效措施,并逐步出台“改革用人制度”、“改革分配制度”等配套政策,努力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良好氛围,不断引进高、专人才、稳定骨干人才。重点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提高工作,适当加大选聘教学水平高、认真负责、年龄适中的高职称的老教师的力度,不惜“重金”引进一批高素质、高学历、高学位的中青年教师。2””4年以来,我院通过大力引进硕士研究生和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对学院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位结构有较大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进一步加大落实教育部提出的相关师资建设政策的力度。如“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师教学投入机制”和“完善教师教学效果考核机制”等,适时出台奖励与约束措施,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近年来,我院人事处、财务处、科研处、教务处纷纷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对激励教师全心投入教学起到非常的积极作用。

(三)大力提倡教授讲授相关专业的课程,鼓励青年教师上好课、上满课。同时,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形成“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的良性教学循环。

五、抓教风促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好的校风往往是由良好的教风、学风共同构成的。校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要搞好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在教风与学风建设这一环节上狠下功夫。从教与学二者关系来讲,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肯定自身主导地位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都将学生对象化、客体化了。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一种常见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模式。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观,与现代教育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因而在具体过程中我们要将教学看做一个整体过程,以系统论的要求来规范教学。防止教与学分离,师生要互相交流,互相协调,形成教与学的互动机制。教师、学生是高校中活的因素,具有可变性、可塑性和不稳定性。只有通过教风来促进学风的改善,才能更好地提高内涵建设。教风的内容包括教师的上课情况,科研情况,师德师风等,是教师整体形象的体现。因此,建立起适合民办应用性本科高校的良好教风与学风势在必行。根据教风与学风的辨证关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建立师生双向交流机制。目前民办高校的师生交流甚少,教师往往实施“权威式”的教学。他们只是把自己的知识填鸭式地传授给学生,学生成了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个体。教师没有或者说很少掉过头来反思:这种方式学生是否能很好地接受?因此我们要改变这种传统模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他们学会诘问,学会创新,这样学生所获得的并不仅仅是书本知识,而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双向交流中,也让教师不断地了解学生,改进自我,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二)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师与学生互评机制。有好的教风,不一定就会有好的学风。相反,好的学风必须有好的教风来配合。传统的教学观念已发生变化,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今天,学生的主体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科学的教师及学生互评机制,将教学过程本身视作一个评价体系来操作,使之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互相促进,形成教与学互为约束的机制。

(三)把教风和学风当成一项系统工程。教风、学风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应该从高校的整体出发,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对待。将教风、学风建设融入到高校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来,与高校的整体发展要求相适应、相配合。同时,教风、学风的建设需要各方面条件的不断完善,包括思想观念、办学理念、硬软件条件等,这些都是形成良好教风、学风的支撑因素。这一系列的因素与教风、学风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大的系统环境,从而能促进系统的整体发展。近年来,我院就紧紧围绕抓教风促学风这一校风内涵,搞好“以教书育人、管教管学、上好每一堂课(含实践课)为重点的教风建设”;学风主要是抓好“以到课率和通过率为重点的学风建设和班风建设”,收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同时制定了教师教学规范,树立典型,逐步建立了师生双向交流、互评、互动等机制,形成了“以教风促学风、以学风带教风”的良性循环机制,营造了优良的校风环境,为搞好民办应用性本科教学管理改革奠定了基础。应用性本科不仅是民办高校新登的一个台阶,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管理改革开展的好坏与成败,直接影响到民办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只有从“本”出发,严格按高教规律办事,勇于实践,勇于探索,铸造特色、管理创新,才能摸索出一条真正能适合民办应用性本科教学管理的新路子。

作者:旷强军单位:江西蓝天学院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