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建筑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建筑工程的规模也日趋增长,其中,膨胀混凝土在在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是因为运用此类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建筑工的整体防水效果,在缩短工期的同时实现对项目成本的有效控制。本文对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旨在为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促进建筑结构建设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施工技术;膨胀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

膨胀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类的建筑构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采取此项施工技术能够对施工时所出现的混凝土裂缝现象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促使混凝土本身渗透性能的提升,从而增强建筑工程结构本身的防水性。因此,在建筑结构的构造过程中积极应用膨胀混凝土进行施工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规避,提高建筑结构整体的施工效率及效益,确保工程质量。

1膨胀混凝土特性

膨胀混凝土即通过添加定量的ZY膨胀剂,促使膨胀效果符合建筑构建需求,此时,通过对膨胀剂添加计量进行控制,能够实现对膨胀混凝土弹性和收缩力等方面的控制,简而言之,若需要增强混凝土弹性与收缩力,则需要加大膨胀剂的添加剂量。通过采用膨胀混凝土进行施工建设,能够有效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情况。在此项技术的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此类混凝土的积极效能,必须确保在添加膨胀剂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确保混凝土压应力与钢筋的拉应力之间处于彼此平衡的状态条件中,这就需要对膨胀剂的添加剂量进行严格控制。

2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设置膨胀带

设置膨胀带作为施工人员运用膨胀混凝土实施建筑结构作业的重要环节,在进行具体的设置过程中,需要于膨胀带两侧进行固定铁丝网的铺设,从而避免因混凝土配合比数值不一致或是不同材料相互混合所造成的膨胀带不稳定情况出现。这就需要对混凝土浓度和配合比加以严格控制,并可于外侧混凝土中添加7%含量的膨胀剂,针对处于膨胀带中心处的混凝土则需添加9%含量的膨胀剂,从而对膨胀带左右两侧的受力不均匀情况进行有效调节,以防裂缝问题产生。因此,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作业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依照建筑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实际需求实施作业,而非采用无差别施工的模式进行施工作业。这是因为若不控制掺入量,则会对混凝土浇筑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还会工序操作不规范导致工期延长的情况发生,因此,在进行膨胀带的施工和设计时,必须率先考虑维持其稳定性。通常而言,膨胀带宽度约为2米,此预留宽度需要有效保障膨胀带的连贯性施工作业,以此确保施工质量。

2.2设置补偿钢筋

由于在膨胀带的实际施工作业中必须充分考虑对加强带区域温度的有效控制,且在温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方能进行绑扎钢筋的相关作业,从而提高膨胀带对混凝土施工温度应力的控制力度。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够降低因材料不均匀所导致的混凝土裂缝情况出现,因此,在进行补偿钢筋的作业过程中,必须注重补偿钢筋和加强带双方是否处于相互垂直的状态,并且补偿钢筋在进行混凝土的伸入距离需高于50厘米,与此同时,还需确保补偿钢筋材质与混凝土构造钢筋材质一致。通常而言,补偿钢筋直径需低于构造钢筋一至两个数量级,若补偿钢筋处于顶板位置,则需将其和对应面筋加以绑扎作业,且墙板后方处的补偿钢筋同样需和对应面筋进行绑扎。这是因为绑扎牢固能够有效确保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受力性能,从而避免因受力过大所导致的混凝土裂缝情况发生,影响观感及施工质量。

2.3加强搅拌运输控制

在建筑结构的膨胀混凝土施工作业中,必须对其交班时间加以严格把控,而适当的延长交班时间能够促进搅拌均匀性的稳步提高。与此同时,在进行浇筑作业前,必须确保模板的清洁性,且无杂物或是其它材料存于其中。在展开浇筑时,需至少采用两个高频类型的振捣器,其中一个放置于浇筑卸料口,从而对上部浇筑作业实施捣实作业,另一个则需放置于坡脚处,从而保证密实的振捣效果。在进行振捣作业时,首先需要对出料口出的混凝土实施振捣,从而防止出现混凝土集中堆积的现象,并且混凝土在经过振捣作业后会呈现出自然流淌的坡度形式,此时实施全面振捣作业相对而言较为容易。并且在实施振捣操作时,需要对振捣时间、振动位移距离以及振捣棒的插入深度进行控制。此外,在进行浇筑前需要对所需混凝土用量进行提前计算,同时确定好工程项目的建造尺寸、运输车数量及确定运输速度等施工要素,以防在施工作业中发生冷施工缝现象。若建筑施工要求混凝土具备防水性能,则需进一步加强密实度方面的控制,以防出现欠振、漏振和过振情况发生,且每一个区域的振捣时间都需控制在20至30s的区间范围内,振捣作业以混凝土表面无气泡出现且未发生泛浆作为停止依据,在进行振捣作业时,需采用快插慢拔的振捣棒振动方式实施混凝土振捣操作,以防振捣不实的情况发生。在实施振捣作业时,还需和钢筋、模板等保持距离,以防其发生位移或变形,从而影响浇筑质量。

2.4二次抹面及养护

在完成膨胀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后,需要对混凝土实施二次抹面施工,这是因为经过二次抹面操作,能够有效防范混凝土发生龟裂情况,而养护作业则通常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阶段内,即在混凝土完成浇筑后的8至12小时中实施养护。在实际施工作业中,二次抹面需采取人工操作方式进行,首先需要对混凝土实施抹压作业,在混凝土出现浆液渗出现象后再对其表层区域实施抹压和平整作业,同时为了防范因混凝土损伤现象所导致的返工情况发生,因此,必须对膨胀混凝土实施养护作业。通常而言,养护时间需超过15天,而养护效果直接关系着膨胀混凝土的后续使用寿命,在养护过程中,必须防范混凝土受到暴晒,采用施工布或是塑料膜覆盖的方式实施养护,确保膨胀混凝土的湿度,以防发生施工缝隙,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2.5接搓区域处理技术

在进行膨胀混凝土的作业时,即可采用连续浇筑的方法,也可采取间歇性浇筑进行作业,若浇筑时存在间歇,则需要保证经间歇时间后的二次混凝土浇筑与之间的浇筑作业之间具备良好的衔接,且衔接的接口处需在膨胀混凝土的加强带侧面区域予以预留。与此同时,在对接搓处实施二次浇筑时,必须保证该区域具备良好的清洁性,且无杂物出现,此时需要施工人员进行凿毛湿润作业,同时在涂抹完一遍砂浆或是水泥之后,再实施填充作业。一旦混凝土接搓处出现衔接处理不当的情况,就会导致混凝土接触面衔接不紧密,造成后续使用出现渗漏、漏水等功能问题,影响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

3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从膨胀混凝土特性入手,重点对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探究,并通过设置膨胀带、设置补偿钢筋、加强搅拌运输控制、二次抹面及养护以及接搓区域处理技术这五项重点施工内容对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从而提高混凝土施工效率,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徐左屏,洪建,王海俊.建筑结构施工中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解析[J].城市建筑,2016(14):103.

[2]赵永刚.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结构施工中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70.

[3]周震.建筑结构施工 中的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J].门窗,2017(2):100.

作者:刘喜钦 单位:江门市蓬江区泰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