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动手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校园文化必然要体现这一特点。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理念,将大学生的“认知”与“实践”紧密的统一起来,符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规律与特点。基于“知行合一”理念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有助于打造高职校园文化的特色、有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有助于“劳动光荣”社会风尚的弘扬。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知行合一;劳动光荣

大学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大学生的人格,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一所高校的灵魂是它在办学过程中积淀、创造出的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特质。在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一些综合性的、研究型的大学都创造、提炼出了宝贵、独特的校园文化与校园精神。而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则表现出定位不准、特色不鲜明、内涵不深等问题。但是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文化的浸润是分不开的。创造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是摆在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突出问题。2014年6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树立正确人才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总书记的指示为现时期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以“劳动光荣”为主题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使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信,自觉学习技能,从而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用创造、劳动、技能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知行合一地创造校园文化,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培养与实践的统一,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

一、知:以“劳动光荣”作为打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主题

提出的“劳动光荣”是高职精神最核心内涵、最鲜明特色、最自信认识的表达。“劳动光荣”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将人类的物质生产、人类的劳动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础地位。同时“劳动光荣”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紧密的联系。“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中,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实然规律与指导人生的价值观念通过劳动统一起来。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劳动创造人类的社会历史,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因而劳动光荣。劳动通过其自身的实然性论证劳动光荣的应然性。坚持实然与应然的统一,以劳动作为主线索找到历史发展的动力、规律和人生意义之间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的特色和要义。因此,劳动光荣在各项价值中处于头等重要的地位。劳动光荣引领一切其他价值观念,对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存在与发展本身就是在践行与诠释“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应当围绕着赞美劳动、崇尚技能、歌颂创造的主体,使学生能在校园文化中感受到劳动的光荣从而找准自身的定位与自信,树立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正确职业观、价值观。的指示适时、准确的为高职院校的精神文化定了位。在高职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将“劳动光荣”作为主题,能够解决高职校园的文化缺乏、身份认同危机、特色不鲜明等突出问题。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必须要体现出其自身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的特点,那么“劳动光荣”无疑是高职院校最光荣的旗帜与航标。所以,将“劳动光荣”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能够更好地体现高职的办学与人才培养特色,能够更加有利于打造高职的精神高地,从而创造出属于高职的特色鲜明、主题明确、内涵深刻的校园文化。

二、行:将“动手实践”作为打造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色路径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动手能力强、善于实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充分考虑到高职学生的这种突出优点和特长,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舞台同时也打造成高职学生技能实习、创新实践、素质提升的平台。鼓励学生用所学专业技能,来妆扮校园,一方面使学生能够以主人翁的角色来关注、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另外一方面用技能妆扮校园本身就是对“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最好诠释。校园文化建设的形式多种多样,包含学生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产品的设计创作等。在学生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引导学生关注劳动、体现创新,在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开展中,有意识的将活动中的锻炼与未来职场的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校园活动的组织实践中能够贴近社会、职业的实际,从而更加有意识、有目标的提升自己的素质与能力。学生活动中的各种道具、设备、设施,尽量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使学生在活动中融入所学技能,从而更加了解自己的专业,深化专业学习、认识劳动价值。校园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是校园中的一些文化标志、文化产品。高职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将“文化产品”变成学生的“文化作品”。以举办征集比赛,承包项目的方式,将校园文化建设中所需要的一些产品变成学生的实践、实习项目。比如高职院校开设有设计类的专业,可以将学校的部分校园文化设计项目通过征集评比的方式,变成学生的设计实习项目,将产品的制造环节承包给具有完成项目能力条件的学生团队。将一个项目分解为几个不同的实习、实践环节,有利于学生了解本专业以外的其他领域,能够更加全面的理解工作的全部流程,真正做到足不出户模拟职场,做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无缝对接。学生用创造与技能打造校园文化,一方面实现了学生的锻炼与自我教育,另一方面这样创造的学院文化也是学校发展成果的展现、校园历史文化的积淀,学院专业特色、文化特色的体现。

三、“知行合一”:实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的同构创新

“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教育家王守仁提出的教育思想。如何把握好知行的转化和互动是能否成就道德理想人格的重要因素,王守仁极力提倡“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意在教导学生要懂得真正的“知”———“致良知”并不是纯粹观念上的,而必须落实在实际行为当中。“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在现代被广泛运用,成为加强大学生德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在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当注重高职教育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特点,突出动手实践,将动手实践与理念教育融为一体,使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体会理念知识,从而实现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工作的同构创新。

(一)实现德育目标与方法的统一

目前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现象。而德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在心理及行为双重层面表现为道德的思想与行为。“劳动光荣”的观念是高职院校大学生理解高职精神、塑造职业品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来源。“劳动光荣”的精神,应当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学习。所以“,劳动光荣”不能仅体现在理念认识上,而应当在体验中领会、升华,真正内化为高职大学生的思想,真正体现于高职大学生的行动。“知行合一”的德育方法就有助于做到融理论于实践中,使大学生在创造校园文化作品的时候能够理解劳动的价值,践行“劳动光荣”的信念。“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不仅是一种培育人才的方法,同时培养“知行合一”的人本身也是教育的目标之一。所以,“知行合一”的通过大学生自己设计、生产、创作校园文化产品,可以实现育人目标与育人过程的统一。思想的启示通过实践的手段加以体验理解,将倡议变为行动,以情景感染思想,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创新型与实效性。

(二)实现建设校园文化与德育的统一

校园文化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德育功能不可忽视。“心手并用”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法,能够更好的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价值观,不仅仅要通过灌输的方式使学生接受,更加要通过实践使学生真正认同。学生通过自己组织校园文化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打造以“劳动光荣”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促使学生深刻的思考这一主题并且加以转换与表现,这样学生对于这种精神的认识与认同程度肯定会更加深刻。在自己动手通过劳动与技能创造校园文化作品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对专业技能学习有更浓厚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技能、培养团队意识。并且通过项目立项、竞赛评比奖励、作品采用展示等形式,对学生的作品予以资助与肯定,可以使学生在校园中感受职场,在创造、劳动中感受光荣,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式的价值观教育、专业教育。“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知行合一”、“心手并用”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法与途径是对高职精神的最好诠释,是高职校园文化特色的最好体现,是对“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时代精神的最好回应与践行。

参考文献

[1]钟秉林,赵应生.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关于当前大学文化建设工作的若干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9).

[2]张庆熊“.劳动光荣”: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5(1).

作者:张蕾 单位: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