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小学民族文化建设情况探析

中小学民族文化建设情况探析

教学楼是以蒙古族传统的“蒙古吉祥结”为蓝本,整个楼体纵横交错,独具特色;校园内耸立着标志性建筑“撒袋”为原型设计的大钟,让人不得不想起科尔沁的祖先“哈萨尔”,好像时刻在提醒科尔沁后裔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振兴民族;楼体外墙刻有“蒙古祥图”,犹如祥云缭绕;走进教学楼,图书馆、会议室、餐厅等,内部装饰无不体现出民族文化特色:在走廊、楼梯间等地方,悬挂着蒙文格言名句或者师生制作的有关蒙古族艺术的美术作品;在教室角落展示栏陈设着学生自制的民族工艺作品;各个教师里挂着成吉思汗图像和警策意义的蒙古族格言警句;在校内宣传栏中展示有关民族文化活动的照片和图像,连运动场的看台都充满了蒙古元素的图案。校园所有的角落都体现着蒙古民族文化特点。唯一欠缺的就是建筑文化与绿色景观文化未能完美结合。总之,通辽市蒙古族学校物质文化建设形成了自我特色,营造出浓厚的蒙古族校园文化氛围。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经说:“要让墙壁能够说话,让花草能够育人”。这句话点出了校园绿化美化的重要性。绿化、美化与民族特色元素相得益彰的典型不得不提科左后旗甘旗卡蒙中。踏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大的蒙古包,蒙古包周围是碧绿的草坪,草坪上还有小羊,小牛犊等小型雕塑。走近草坪,才会发现那不是常规的草坪,而是一片片韭菜,用作绿化景观,同时还可以作为学生食堂的自给蔬菜;蒙古包也不仅仅是民族元素的体现,是用来作学生学蒙古象棋、版画、蒙古手工等民族特色课程的教室,为其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创设情境,一举两得。甘旗卡蒙古族中学校园绿化、硬化、美化,不仅布局合理,而且设计了彰显民族特色文化的文化长廊,学习园地,展示富有蒙古民族特点的日常生活习俗图片,生活用具图片以及学生民族工艺作品;校园建筑与绿化美化浑然一体,并且利用校园内各处场所,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氛围,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为了教育者,让学生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民族教育的氛围,感受到民族教育的魅力。文化氛围营造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构筑文化内涵,创建学校民族特色入手,用民族特色带动教师和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形成合力,把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上去。这种办校理念的在民族文化建设方面的成效是毋庸置疑的,也是还未全面加强民族文化建设的学校,值得学习的典范。但是,仅仅靠校园环境中构建民族元素化的建筑,从环境布置上进行了民族文化凸显的整体规划就足矣吗?我个人的看法觉得这些难免有些流于表面,成为民族文化的面纱,更深层次的民族精神教育却依然很匮乏。因此,必须有制度的保障和民族文化传承的主渠道。

一、学校制度民族化,习俗文化传承得以保障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民族,热爱祖国,认同民族文化,应该建立健全有关民族文化的教育教学、学校管理、日常生活、体育卫生、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从而规范引导学生的行为。通辽市地区的蒙古族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坚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或多或少都创建了适应自身特点的制度文化,以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比如,各个学校在全校师生反复讨论的基础上编印了适合蒙古族学校的《学校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例如,在《中小学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增加了一些本地少数民族共同认可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制定每生每天读一段民族经典的制度;制定校园内必须用蒙古语交流的制度;制定特定日子必须穿蒙古袍;制定周一课间操改为安代舞;设计蒙古族特色的蒙文校徽;创编有蒙古族特色腔调的蒙汉双语校歌集体活动必唱等。在通辽市蒙古族学校中,比较有特色的是科左后旗甘旗卡镇蒙古族小学,制定了以上具有共性的制度外,还制定了每天课间操时间,低年级(一二年级)分组玩民族特色的游戏,如沙克,博克,打布鲁等;高年级和教师则做广播体操、跳安代舞,不像大多民族学校那样只在周一穿蒙古袍跳安代舞。制度的规范会使师生自觉地形成是非观、世界观,自觉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校风。目前各个蒙古族中小学制度的制定还比较全面,但是执行就不见得那么完满。有些制度就是有条款无事实,有些制度的执行流于表面,走过场。因此,在制度建设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制定更细化的制度,要让制度规范学生行为,要让蒙古族精神在制度规范的保障中得以传承。因为制度的保障,学生在校园里说着蒙古语言,唱着蒙古歌曲,读着蒙文书,学着蒙古礼俗,在民族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但,应该注意的是,校园里民族文化的传承得到保障的同时,校园外也要给学生创造对自己民族认同和自豪的氛围,“民族认同感的基础所形成的文化现象无疑就是一种文化的复兴过程”[2],无时不刻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本身就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构建过程。例如,设计出具有蒙古族服饰特点的校服(一般意义的运动服上增加蒙古元素也可),佩戴蒙古族特色的蒙文校徽,即使走出校园,也能让人感受民族文化的氛围,而且走到哪里都能看出是民族学校学生,区别于主流文化;在假期组织草原夏令营等活动,到农村牧区真正感受和学习蒙古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习惯;“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所在。”[3]因此风俗习惯,节日传统以及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形成一种氛围影响学生的文化观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要求学生与家长形成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观念。

二、学科教学民族化,民族精神教育得以渗透

人类学课程观认为: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文化传递和文化整合的主阵地。因此,蒙古族中小学是蒙古族文化传播传承的基地,只有让广大蒙古族青少年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深刻的感悟和了解,继承和发扬才有可能深入民族文化教育,才能肯定民族文化建设的成效。蒙古族中小学要把本地蒙古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炼出来,与学校实际相联系,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科教学中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让学科教学与民族文化相渗透,打造蒙古族特色突出的校园精神文化。根据学校特色结合学科特点,学校应该要求教师在相关学科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例如:蒙语文课程,作为主科有很多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的选文,可以结合蒙古族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蒙古族警句格言,有机渗透民族精神教育;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民族心理,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其它学科教学也可渗透民族文化教育。音乐课程进行民族音乐教学;渗透传统艺术文化;手工课程中渗透民间工艺;体育教学中兼顾传统体育项目等真正体现课堂教学的民族文化特色。例如:科左后旗甘旗卡蒙古族中学音乐学科开设蒙古族民歌、呼麦、蒙古长调、好来宝、民族舞蹈、马头琴、四胡等民族艺术方面的音乐艺术课,充分挖掘民间音乐,推动了本民族学校素质教育进程。美术学科安排了民间手工、雕刻艺术、皮艺、烫画等教学内容;体育学科纳入博克、蒙古象棋、沙克、射箭等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除此之外,还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形式,开展不同主题的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活动。比如,开展蒙古族民歌大赛、蒙古族舞蹈大赛、蒙古族民间工艺大比拼、蒙古语演讲比赛、蒙古族文化艺术节(校园艺术节)、蒙古族体育系列比赛等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外活动或主题班会活动。在这里,课外活动真正成了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总之,文化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有机体,文化丰富于教育的内涵,教育是文化的主要传播形式。通过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让民族精神得以传承是学校民族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蒙古族学校民族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民族文化发展不平衡,没有明确具体要求,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缺乏民族文化进课堂工作目前正在向纵深发展,但发展不平衡,像甘旗卡蒙古族中学和小学,扎鲁特旗蒙古族小学,通辽市蒙古族学校,通辽市蒙古族中学等已经大面积深入细微得推广,但其它地方有的刚起步,有的地方还没有开展,做好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需要各级方面提高认识。目前民族文化进入课堂处于自发、起步阶段,既没有统一的大纲,也没有较成型的教材。有的学校、开展民族体育活动,有的学校开展民族歌舞教学,有的学校开展民族工艺,有的学校每周开一次民族文化课,有的学校每周开2—3次民族文化课,但都没有明确具体考核、评估要求,处于随意状态。学科的建设需要专业人才,但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缺乏,教师不专业,课程不规范。因此,需要各级部门的重视,制定目标,健全机制并进行民族文化教师的培训也可采取请民间艺人授课(例如通辽市蒙古族中学就聘请了民歌大赛冠军,民间艺人作为民歌教师)形式。

作者:佟斯琴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