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工业设计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

工业设计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在质量上和数量上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活跃在工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们也在国际国内各种设计比赛中也频频获奖。相关数据统计,每年有毕业生一万多人,从毕业生的数据上看,基本能满足工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有一些工业设计专业是的专业教学质量还不高,毕业生也不能完全胜任工业设计师的角色,导致了部分工业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只能选择与专业无关的职业。另一方面,社会上早些年毕业的工业设计人员在知识、能力老化的问题也凸显,需要建立终身的教育机制,为他们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目前,我们国家的工业设计教育与国际上先进水平的工业设计教育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就工业设计教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总结为:教育思想和方法相对不完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质量相对不高、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相对不完善等。工业设计的灵魂是创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是工业设计教育的核心。工业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应用型学科。学生不但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育,如何促进整个社会的创新行为,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型意识、创新型能力和创新型人格的人才,是教育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根据我国高校中工业设计专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从以下几点论述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如何有效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人文素养

在教育与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寻找多种答案,鼓励学生质疑和争辩,自由讨论,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过程中要鼓励有创意的学生,支持创意生发挥他们的思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功能和情感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设计出别具一格的作品。

2.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来源于教师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型的教师就应该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构建互动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一部分教师在一定程度上采取适合他们自己的常规教学方法,再循序渐进的过程中进行,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水平来逐步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当然,教师的教育观、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作为工业设计的教师,要不断充足自身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能力,才能适应专业教育中创新发展的需求。

3.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

根据目前国内各高校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言,大致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根据专业课程设置的结构,又大致分为专业群技术平台课、工业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课、产品设计课、产品设计制造工艺课等。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业设计能力的系统训练实践,核心是培养学生对工业产品的形式、功能、人与环境等要素的把握、理解、设计创造的能力。在训练实践过程中既有分步训练实践,又有综合训练实践,既有理论概念的渗透,又有具体的实践操作。对于创新的要求,应当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的各个环节中去。

4.精心设计创新课堂教学

创新型课标对教师提出的新的教学理念,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学习能力。创新型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加强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进行产品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对产品进行深入的探索分析。创新型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情感的高度投入,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需要有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并能清晰的意识到自己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积极寻找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途径,通过上述内存动力的支持,能够达成目标的实现。

5.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构建专业实习基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引进企业项目,有利于解决企业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推动设计项目与成果的应用,这也是项目化教学的需要。一个项目的引入,不是单纯的一门课程的知识能够完成的,需要几门课程的综合运用。如:某医疗器械公司需要研发一款中药的粉碎机,这就需要学生完成前期有关中药粉碎机的市场调研,初步确立方案,进行手绘粉碎机的外观,由手绘稿到三维产品建模效果图的制作,样品的制作等。这种项目的引入加强了师生设计成果与社会项目相结合,实现资源平台的共享,使学生体验设计师角色,实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总之,在设计教育中应该转变为“技能型、应用型”的教育模式,更新课程模式,优化课程内容,加强提高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并通过一定的科研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教师的科研与社会实践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作者:盛松梅 韩美英 单位: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