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求电气二次一般问题

探求电气二次一般问题

一、光纤纵差保护

光纤纵差保护在实质上来讲就是一种特殊的差动保护,但它又与一般的差动保护不同,光纤纵差保护是将两侧通过的电气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而后利用光纤进行双侧通讯,通过比较两侧的电气量来对线路起到保护作用。一般的差动保是将两侧电流差进行比较的方式,通过电缆线形成差流回路。一般来讲,差流回路如若过长,会造成CT二次回路负载过大,输入功的利用率会大大降低。与此相比光纤差动就不会存在此方面的局限性。由于光纤差动是以一种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对比的,它具有传输信息量大、损耗小、中继距离长、能够起到抗干扰抗雷击的功效,因此被广泛地运用到电网电力系统中。作为电力系统的主保护,光纤保护利用了电力网中的专有资源(地线复合光缆OPGW、缠绕式自承光缆ADSS),但SDH光纤通道自愈环切换要有一定的时间,一般资料给出是不大于50ms,因此光缆断裂会使得回路中出现50ms的死区,这一死区是电气二次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光纤保护通道头疼,主要因为继电保护以及通信专业在设计开始就存在着很大的疏漏,按反措铺设的铜排或铜网在继电保护专业存在,通信机房也采用类似措施,可是设计过程中两者之间的连接往往会被忽视,不能很好地建立起整体二次且低阻抗的保护系统平面。为了实现光纤纵差保护目的,在进行电气二次设计的时候就需要使用两套纵联保护的两个完全独立的通道传送,对于纵联保护通道应使用OPGW光纤通道,对于这样的光纤通道,每套使用的保护通道通常情况下是使用不同的光纤芯或者复用光纤通道,同时配合使用一套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一套光纤允许式方向或者是两套光纤分相电流差动保护。

二、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是电气二次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它分为系统继电保护和原件继电保护。它是防止因保护装置拒动而导致系统事故的有效措施,在电气二次设计中继电保护将电气信号及时输出能够对整体线路以及周围环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中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基本职责是:

(1)能够自动、迅速并且有选择性地将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元件切除,避免故障原件继续遭受破换,从而保证其他部分正常工作。

(2)显示电气元件的不正常运行状态,并能够依据运行维护的条件及时发出相应信号,方便值班员及时调整使其恢复正常。元件的继电保护主要涵括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厂用变压器保护等。防止因保护装置拒动而导致系统事故,我们可以采用继电保护双重化配簧,措施实施时除了按照准则严格执行外,装置应当处于断路状态;连接独立互不干扰的交流电压及电流回路,保障一套保护停运时另一套完全不受影响;断路器与保护配合的相关回路相互独立。对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产品,应当定制两套图纸,以减少设计、运行、检测等过程中出现过多的问题。在继电保护中,电力设备和路线必需有主保护和后备保护装置,同时还需要增加辅助保护,其中主保护需要考虑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后背保护主要考虑主保护和断路器在用于故障切除,辅助保护是补充前者的缺陷。对于线路和设备所有可能的故障或者是异常运行的方式都设计出相应的设备进行保护装置,以此来切除可能出现的所有的故障和给出异常运行的信号。

三、抗干扰与二次接地

保证电流瓦感器的每组二次绕组的中性点仅有一点接地,当它与别的回路相互独立时,最好将开关站一侧接地处理。如果一次绕组被击穿,接地线会有所缩短,此时的限制高压将作为最有效值传入二次同路;如果多组电流互感器在第—和第二次回路中存在电路之间的相关联系,可以把所有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的中性线进行并联,之后再用一点接地处理,这一来可以避免因电磁干扰所产生的零序电流,进而激发零序电压。将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以及三角二次绕组绑定后迁至控制室,将一点接地,其目的是避免所有的二次绕组承担负载不均衡使地线上激发出零序电流。在实施了接地铺设铜网的基础上,针对使用智能化计算机保护配置的变电站,应当在电缆沟内部增加截面大于100ram2的内敷铜缆。铜缆的一端与计算机保护装置铜环网的一点相连,然后一端组合连地,另外一端伸展到掌控计算机保护屏内设电缆连接的一端子箱的位置。另外特别指出,此处铜缆和计算机保护接地的连接方式及各支路铜电缆之间都要采取铜焊接的方式间。

四、智能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

电气二次设计是电器行业中保护整套电气设计的重要的工作,智能站中的二次设计主要是根据电气二次设计将原理设计图设计出用于指导实际生产的各种电路设计图。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电气二次设计应经有了长远的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利益。随着各种CAD图形平台的广泛应用,电气二次的设计已经逐渐的走向专业化的道路,在CAD系统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使用了技术成熟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使用SQL或者Oracle数据库系统,渐渐的将智能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印上了网络的技术环境。

五、结语

如今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光电技术发展迅速,智能化体系的相互融合下使电力系统趋于自动化,为了能够将新技术更好地推广与应用,保证相应设施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是重中之重。与之相适应的规程规范应不断修改、完善,另外,应当积极开展更多全新的课题、开发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推出经济、可靠、安全性高的新产品。为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提升电网智能化以及安全运行,做出大的努力。

作者:王海燕单位:青海省电力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