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当代图书馆学研究范式转变探析

当代图书馆学研究范式转变探析

当代图书馆随着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网络化智能阅读设备和数字化图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在社会功能和研究内容上已经有了较大变化。除了技术上的进步外,在研究范式上也出现了相应的转变。目前,在互联网等现代通信技术的影响下,人们的信息交流数量与日俱增,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图书馆学的研究也应在求同存异、多元发展的思想下转变价值观、研究内容和方法,打破一元论的思维框架束缚,面向社会需要,调整研究方向,为丰富人民生活和社会进步提供更多的情报参考,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职责。

1研究对象上从本质主义脱离出来

“研究对象”是图书馆学中的重点项目,这是图书馆学界普遍公认的学术观点。只有确定了研究对象,才能在此基础上发展研究内容和学科体系。可以说,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范式很大程度上是由研究对象来确定的。而研究对象则会受到社会发展形态的影响。历史上,“图书馆学”最早是在19世纪欧洲发展起来的,而当时欧洲正在经历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大变革,相应的学术研究也向自然科学的思想上靠拢。工业革命中所推行的规模化、批量化、效率化的经营模式,延伸到图书馆学研究中,就是追求准确的、标准化的研究成果。这就使得当时西方的图书馆学研究对象都趋向于当时的“本质主义”论断。这是一种首先确定对象本质,之后以此来解释对象真实存在与发展模式的思维。这种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哲学,后来的康德等人又加以丰富。基于本质主义,人们相信世界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真实的“本质”作为基础。在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上就是说虽然图书馆中对象变化万千,但是仍然存在着能够揭示这些现象必然存在的本质,找到了本质就掌握了图书馆发展的脉络。以此,对于图书馆学研究的模式基本可以概括为:从众多的现象中找到本质,再以本质为规律反推出图书馆的一般性法则和方法。这一认识在当时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不同的是对本质的认识不同,由此分成了多个学术流派。比如,德国的技术学派、美国的社会学派、英国的管理学派等。反观中国对图书馆学本质的研究也经历了很长的探索,期间出现了“规律说”、“矛盾说”、“交流说”、“事业说”等等,这些学说总结起来就是以图书馆的文献研究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本质论。但是正是因为长期得不到思想上的统一,而且不可否认中国的学术研究受到外国思潮影响很大,这使得人们对图书馆学“本质”这种主观上的增加难度和深度的论断产生怀疑。图书馆学的本质主义研究很容易将人引入同质思维模式当中,使人们忽视了图书馆现象中存在的多元化和差异性特征,将本来丰富多彩的图书馆现象,捆绑在一个单一的框架内。这使人们对本质主义本身的正当性产生了怀疑。后现代主义作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把质疑与批判作为一种新的认识模式,主张多元化和差异性是世界事物普遍存在的特点,这种思想对包括图书馆学研究领域范围内的很多学科都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在思想认识发生很大转变,认为对事物本质的不懈追求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和主观臆断罢了。反之,应当提倡在一个能够包容差异、多元化的环境下进行思考和研究。就图书馆学的对象研究而言,应当摆脱那些先验论中给定结论给人们思想上造成的束缚,例如把图书馆学的研究脱离于社会需求之外,无法为社会发展解答问题;将图书馆学与出版发行混淆起来;将图书研究单纯地界定为文献信息的研究等思想,都是把图书馆学研究人为的简单化了。事实上,图书馆界的研究对象不仅种类多,内容丰富,更具有较高的社会高度和德行在其中。包含着知识、信息、数据和智慧等多种元素的思考。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之下,当前人们已经开始承认世界处于一个未知的、多元的、复杂的状态之下,对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界定,也逐渐从本质主义向反本质主义转变,转而关系客观的、真实的、具体的图书馆现象,这为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指引了一条多元化的价值追求之路。

2价值观上从一元论向多元论转化

价值目标对研究行为的价值取向起决定作用,中国古代的王公贵族很多都有自己的藏书楼,以彰显自己的学识和品位,这与现代开放式的公共图书馆是截然不同的。古代私人藏书而不对外公开,被视为知识资源的一种浪费。现代公共图书馆在社会发展的要求下,力求以最简洁的方式向广大读者传递文献资源和知识信息,这就是图书馆学界一元论的价值观基础。受此影响,图书馆学中研究知趣直接转向了信息的有效传递,由此经济学中的成本分析理论也被引入图书馆研究范式中,成为衡量图书馆社会价值的主要方法。图书馆的研究方向也就被简单归结为管理理念和技术水平,就是通过努力寻找多种路径实现价值最大化,这成为图书馆界研究的最高目标。在这一价值目标的驱使下,图书馆的工作出现了很多变化,例如从基于读者需要的馆藏资源建设,转向优化管理方法,从复合式的图书馆建设到专家解答、权威性服务等新的工作模式出现,这都是为了实现信息有效传递的目标。在以“信息化”取代“文献资源”的经营模式驱动下,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被要求以科学化的规划、设计,为人们提取信息发挥最大的便利,达到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也是因为在这一价值观影响下,在上世纪中晚期,经济学中的一般性理论,被融合到了图书馆学的研究范式之中。一元论的价值观认为图书馆的所有研究内容都是有价可量的,并且逐渐引入统计学的管理方法,来衡量图书馆的服务价值。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单纯的经济价值观得到了更好的支持。不可否认,在一元论价值观的指导下,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与社会衔接更加紧密,提高了图书馆工作的活跃性,彰显出图书馆事业的价值所在,但是从长远看,这种研究范式存在片面性,对于图书馆业界的深层次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图书馆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部门,需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不断的丰富自身内容,追求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不能僵化地遵循已有价值观念而墨守成规。现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网络化时代,信息传递迅速,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种情势无疑对图书馆作为信息参考咨询中心的价值产生了极大冲击。面对这种形势,图书馆的研究范式必须向教育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向回归,这样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寻找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在此发展形势下,公共行政学界提出了与“惟效率论”相对的社会公平、自由的发展理念,强调经济效率应当兼顾社会效益、个人价值和社会平等。这为图书馆在资源共享、免费开放、均等自由的发展价值层面上提供了指导。当代图书馆的价值应当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是对业内工作真实性的尊重,就是在对文献加工、资料收集、信息咨询等工作上,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其次,在工作中图书馆员应当与广大读者和谐相处,真诚服务,展现图书馆良好的精神风貌;第三,工作中尊重个人意见,博采众长,创建自由、平等的文化氛围。所以,现代图书馆开始摆脱惟效益论的一元论束缚,开始多元化的发展价值取向,并且重新确定多样化的价值评定标准,同时需要需要引入更多的与图书馆发展相关的社会因子,协调好与社会文化需求之间的关系。

3研究内容上更加贴近社会

从历史上看,图书馆学研究的内容一直是局限于业内学术交流与理论研究,而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社会系统被视为外部环境,并未纳入研究的范围中。但是随着多元化价值观念的转变,图书馆界小范围的业内研究越来越难以维持,受到多方质疑。图书馆作为社会大系统下的子系统,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现实而独立存在,要随着社会文化发展而与时俱进。面对迅速发展的人类社会,图书馆必须把自己放在社会大系统之下来思考自身存在、发展的意义。

(1)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人与人之间、地区之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各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价值取向并存。图书馆由于受到地域文化、经济水平和发展理念的影响也存在着不同的个性特征、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图书馆研究在多元化理念的指导下,应当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差异中寻找共同点,积极相互学习,转变现有的自我化的研究模式。事实上,各种差异的本质还是文化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图书馆研究和读者的阅读需求及信息交流的方式方法都是不同的。这些差异性必定导致图书馆存在形式和管理理念上的不一致。例如,中国公立图书馆层级分明,从市中心馆向下级区县分馆辐射分布,这与行政管理十分相似;而西方很多则是地方自主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这说明社会差异,会对个体的价值体现和社会期待产生明显影响。

(2)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讲,我国的图书馆学研究较西方起步晚,因此,很多理念是向西方学习的,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简单的“拿来主义”是不科学的、盲目的。如果图书馆学研究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而不是经过社会大系统的检验,则难免会会出现偏差。例如,同样是对图书馆社会性的理解,美国偏重于它是公民民主权利的体现,而我国则偏重于它在社会公共文化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上的作用。从古到今,社会制度和文化形态都对图书馆的理论研究取向发生很大影响,图书馆本身也必须把自己与社会大环境联系在一起,才会凸显出自身价值所在。

4在研究方法上从二维的线性模式发展到多元化立体模式

二维线性研究范式坚持科学主义的研究路线,主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对立,研究上通过观察与逻辑推理来寻找问题的因果关系。同时二维线性研究范式还主张割裂的方法看问题,就是把整体分解为小块,然后通过研究个体的特点,总结、连接成对整体的认识。这就导致了抽象、片面的看待问题的局面。但事实上,图书馆学研究是一个多元素、动态化,包含多种价值和伦理道德的问题,是社会中一项复杂的人文问题。所以,对于图书馆研究方法上应当采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把图书馆学看作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社会关系和理论联系,照顾图书馆工作中的随机性、偶然性与不确定性,把握图书馆发展的性质和发展规律。在二维线性模式的思想指导下,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往往把图书馆视为搜集馆藏、分类、编目、参考咨询等业务工作,不受社会大环境变化的影响,更不需要掺杂个人见解。但事实上,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信息检索的质量和速度;对于情报信息的时时性;对于阅读形式的个性化需求等都在发生很大变化。如果图书馆人不能在服务理念、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上及时改进的话,则很可能被社会大系统的淘汰,危机意识是每个图书馆员必须时刻保持的。再如,二维线性模式偏重信息的加工、分析与总结,从而得出现象的本质。图书馆通过资料整理和网络情报信息会收集到大量的信息,整理汇总后会形成参考信息,但需要注意,这也仅仅是参考,而并非真理,理论与现实工作的需要往往差别很大,毕竟在其他行业图书馆人还是门外汉!由此可见,过于执着理性思维会导致人文信念和精神的缺乏。图书馆学研究应当向多元化立体模式衍进,这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

5结语

综上所述,本质主义、一元论、业内独立研究和二维线性方法都已经不适应当前图书馆学界的发展需要。图书馆的研究范式应当看到业内存在的内容差异性、多元化的发展模式。注重图书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紧密联系,履行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打破线性思维束缚,构建多元化、开放式、动态化的思维模式,为图书馆学存在的多种现象寻找解释。因此,对当代图书馆学研究范式的转变进行研究是值得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探讨的内容。

作者:王艳博 单位:长春南关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