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讨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3篇

探讨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3篇

第一篇 1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现状

1.1机构设置

目前,高校图书馆在组织机构设置方面仍然存在着种种相近或相似的弊端:组织设置原则不明确,组织机构众多;各部门职能界定不清,相互之间的互动缺乏制度和流程的保证;各部门之间职能交叉重复,存在多头管理和推诿扯皮的现象;职能不健全,存在众多的业务真空和业务盲区。相近相似职能的分散或重叠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组织运行的效率,造成组织职能的混乱、效率的损失和资源的大量浪费。

1.2实体资源的布局和信息服务格局

典藏分配管理模式不适应学科化信息服务的需要,仍然按照载体、文种、学术价值、利用率和出版时间等异同,把同一类别或学科的信息资源分散在众多库室和服务网点,把不同载体和层次的信息服务也割裂开来,为读者深入系统地利用同一类别或学科的信息资源及服务设立了诸多障碍和不便,大幅度增加了信息利用成本,阻滞了文献信息利用率的提高。高校图书馆实体资源布局和服务网点设置的标准是什么?是图书分类?学科?载体?文种?利用方式?出版时间?……诸多标准总在不断变换和交叉重叠,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如用户问馆员,“请问,哪里可以找到运筹学方面的信息资源?”馆员必定颇费踟躇,他可能会这样应答用户:“如果你要找中文纸质图书,可以到流通部的‘新书库’和‘自然科学书库’、期刊部‘中文现刊阅览室’和‘中文过刊阅览室’、图书阅览部的‘样本书库’及‘参考书库’等去找,如果要找的是外文纸质资源,可以到流通部的‘外文书库’、期刊部的‘外文现刊阅览室’、‘外文过刊阅览室’寻找;如果你要找光盘等数字化资源,就到数字资源部的电子阅览室或多媒体阅览室找”。这表明,用户要找准找全某一分类或学科的实体信息资源,可能要在4个以上部门、10个以上库室来回流动才能满足需求。调研对象中拥有自然地理学这一部级重点学科的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重点考察这4所高校典藏该学科实体信息资源的库室分布:

(1)北京大学分藏于科技图书借阅区、新书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教学参考书阅览室、保存本阅览室、学位论文阅览室、期刊阅览区、过刊阅览室、北京大学文库、台湾文献中心、日加澳欧文献中心等11个典藏库室;

(2)南大分藏于外文阅览室、期刊借阅室、期刊典藏室等9个库室;

(3)北京师范大学分藏于新书阅览室、中文图书外借处、外文图书外借处、理科阅览室等9个库室;

(4)兰州大学分藏于理科图书流通、西文图书阅览室、中文期刊阅览室、外文期刊阅览室等9个库室。也就是说,读者需要反复在9个以上库室来回流动才能完全满足他们对该学科实体资源的需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几所高校并没有因为拥有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学科,在进行实体资源布局时而给予读者更多的便利,这也充分说明,长期以来库室划分标准重叠交叉造成馆藏布局散乱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假设读者到每一个实体资源典藏库室找准或找全某一类别或学科信息资源的平均时间为15分钟,据此我们可以估算出北师大、南京大学和兰州大学超过135分钟,北京大学则超过150分钟。如果我们能把同一分类或学科的实体资源分配到同一个信息服务区,则仅仅需要大约15分钟,能节省好几倍的时间。在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如果高校图书馆的业务流程设计和服务格局能节省用户和管理者大量的时间,就能大幅度降低图书馆的成本投入。

1.3学科化服务

调研对象中共有40所高校图书馆已经明确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并且提供了多样化的学科信息服务,占调查总数的87%;其余的6所高校中的大部分已经尝试按照学科布局实体资源或提供重点学科导航等学科化服务。因此,实际上能为用户提供学科化信息服务的图书馆远远超过87%。学科馆员的管理模式一般分为三种:集中式、分散式、挂靠式,其中后两种模式居多。高校馆主要为用户提供电子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学科导航,暂未将本馆的纸质资源列入导航范围,没能确保用户在同一界面就能检索到各种载体的信息资源;学科导航一般划分至一级学科,极少数细分至二级学科;大多数高校只为教师提供少数人的、高端的学科化服务,而普遍忽视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需求量巨大的基础性服务;学科服务大多停留在较浅层次,没能提供实质性的深层次服务。

2高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发展趋势

2.1机构设置的发展趋势

用户使用图书馆的频率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图书馆的易用性,图书馆的机构设置越简单,读者获取信息资源和服务的时间成本就越少,信息使用效益就越高。因此,现代图书馆必须最大限度精简和优化高校图书馆的组织机构:把采访部、编目部、期刊部、数字资源部等有关不同载体资源建设的功能整合成信息资源建设部,把流通部、阅览部、信息咨询部等重组为信息资源服务部,把系统部、技术部、数字化部和办公室等组合成技术支持和后勤保障部。

2.2新的服务格局

按照分类或学科属性进行资源布局普特南认为,图书馆服务的原则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让所有公众使用馆藏。图书馆人应该与用户进行换位思考,才能抓住用户的真实诉求。我们必须以读者服务为中心,采取程序化、最优化的运作模式,实现“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以藏为主”向“以用为主”以及“内部便利”向“用户便利”的转变。北京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已经尝试按照分类或学科属性进行资源布局并组建学科分馆(资料室、阅览室),为读者提供了更多便利,美中不足是划分标准同时掺杂了载体、文种和读者级别的异同等。

2.3学科化服务的发展趋势

(1)学科服务模式。岗位型是将学科馆员视为固定岗位,由满足岗位任职条件的馆员承担对口院系的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型由学科仓储、虚拟参考咨询和虚拟学术社区等网络服务平台、数字图书馆等系统整合而成;交互型则是在Web2.0环境下,将用户和学科馆员嵌入到一定的学科和专题群组中,由学科馆员和用户通过实时交互共同作为平台内容的建设者。前两者是目前的主流,后者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2)嵌入式学科服务。嵌入式学科服务就是要以用户为中心,进行机构重组、资源整合和服务流程的再设计,构建起全新的运行机制。有机融入用户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为用户构建一个适应其个性化信息需求的信息保障环境;紧密对接用户的信息需求,以学科为单元提供集约化的深层次信息服务,推行以学科服务为主线的专题性、个性化的嵌入式服务。

(3)构建有级差的学科服务体系。根据读者对信息需求层次、广度和深度的不同,构建“基础学科服务、常规学科服务、深层学科服务、拓展学科服务”的四级学科服务体系。这种级差化的学科服务体系能有效克服目前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大而全无法为高端读者提供专、精、深的学科服务,或者专而精无法惠及普通读者的两个极端。

(4)组建实体与虚拟动态结合的学科信息服务区。要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在某一学科方面的信息需求,同时又能保证某个分类的信息资源能被相关学科的用户充分利用,可以把唯一对应某个学科的信息资源分配到其对应的实体学科信息服务区,并在同一个服务区内设立虚拟的、相同学科的信息服务区。该虚拟的信息服务区主要为用户导航该学科所需的数字资源和网络交互型资源以及不入藏在该学科信息服务区但又可为该学科所用的实体资源。

作者:刘菊霞单位:嘉应学院

第二篇 一、传统图书馆管理服务模式

在传统管理服务模式下,图书馆呈现出“一对一”或“面对面”的服务形态。文献信息的载体以报刊、图书及资料为主,这就意味着图书馆输向读者的服务属于提供原始文献资料的低层次服务。所以,传统图书馆管理服务是一种被动式的服务模式,“等读者”的服务形式无疑是图书馆面对危机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传统图书馆管理服务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以至于服务方式固化,自我封闭的发展无益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践行。尤其是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服务模式单一,图书馆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二、新形势下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创新

在网络数字化时代,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创新,仍是其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创新的过程中,要着力理念与内容的优化创新,为管理服务的模式、个性化发展创造有力的条件。

(一)创新管理服务理念,指导管理服务行为

图书馆转变传统管理服务模式,前提条件在于管理服务理念的创新。管理服务观念的转变,可带动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进而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创新管理服务理念,是图书馆“谋发展、求共存”的思想指导,指导管理服务行为的正确实施。在管理服务理念中渗透人本思想,并将其贯彻到工作的方方面面,进而提高图书馆管理服务效益。与此同时,溶化馆员与读者间的隔阂,形成平等、真诚与友善的关系,培养读者的阅读情感、馆员的工作幸福感。

(二)创新管理服务内容,提高服务价值

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深化服务拓展,扩大服务范围,无疑是图书馆面向未来的发展举措。当前,图书馆服务内容表现出单一且严肃的特点。为适应当前的管理服务需求,服务内容应更倾向于专业化的垂直服务。专业化的垂直服务涉及到“管理员”,这一关键因素。首先,管理员要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具备一定的超前意识,并针对读者的需求,主动开展管理服务工作;其次,管理人员与岗位建立起良好的幸福归属感,以积极正确的心态,参与各项培训工作,以提高专业水平。图书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做好管理服务工作,落实专业化的垂直服务。

(三)开展个性化管理服务,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出发点是做好读者的服务工作,而如何具体的落实,关键在于开展个性化管理服务,以人为本指导管理服务工作。读者的需求能够在管理服务中体现,针对读者的兴趣、需求,匹配相应的管理服务。个性化服务的立足点仍是考虑读者的个人或独特的需求,进而在管理服务中提供读者个性化的环境。这样一来,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由传统的被动状态向主动状态转变,让“图书馆走进读者”,而非传统管理模式下的“让读者走进图书馆”。

(四)拓宽服务领域,提高管理服务质量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是着眼未来发展的集中体现。图书馆应该扩展服务领域,不应局限于某一群体或某一区域。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管理服务领域的拓宽,有助于深化图书馆开放化的发展模式,让图书馆适应社会变化而发展。图书馆管理服务不是僵化的工作形态,而更多地是拓展性的发展势头,以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

(五)强化管理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逐步形成完善的图书馆管理队伍管理创新机制,针对管理服务工作的需求,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其在新形势下认识到自己的管理服务角色。在新形势下,读者对于知识的认识已从文献形态向电子、视听型方向转变,这就对管理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发展趋势的需求。适应信息时代的阅读要素,创造图书馆在数字化环境中生存的基本能力。例如,为加强对用户的引导,管理员可将信息分门归类,转变传统被动单一的服务角色,而向系统专家、信息专家和信息向导的方向转变。综上所述,新形势下的图书馆发展,正面临新的挑战与冲击,尤其是网络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图书馆管理服务有了新的要求,传统“一对一”或面对面的被动服务模式,已无法适应发展的需求。所以,在新形势下,图书馆针对存在的问题,立足发展的新需求,在管理服务理念、内容、模式等方面,进行优化改革,以推动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进而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服务价值。

作者:伍珉单位:江苏省戏剧学校

第二篇

1云计算的特点

1.1超大的规模和超强的计算能力

一般企业拥有的“云”包括成百上千台服务器,大型企业如亚马逊、微软、谷歌,IBM等拥有的“云”都在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台服务器,其计算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之强非一般企业和个人用户可比.

1.2更加方便、快捷、高效服务

云计算用户个人终端只需功能简单的网络浏览器,就可以随时随地地享用云计算提供的各种服务.不用再为个人电脑上安装和升级各种应用软件而烦恼.云计算中,单位用户和个人用户只需花少量的钱租用相关的云服务商所提供的相关服务即可.不必花巨资购买服务器硬件,免去了软硬件升级更新的大量花费,因为计算机软硬件的更新升级都由云计算服务商负责提供、维护.

1.3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

云计算给用户带来了更大的安全感.因为在云计算的另一端,有世界上最专业的技术、管理团队来帮助用户管理信息和数据,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数据信息中心来帮助用户保存数据.用户不用再担心病毒入侵、数据丢失这一类安全问题.因为云计算服务中心有世界上最专业、最优秀的团队在为您管理这一切.

1.4泛在图书馆的实现

泛在图书馆,顾名思义就是指一种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的图书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一种模式.由于云计算不仅仅包括计算机,还包括智能手机、PDA、PSP等在内的所有服务终端,并为之提供无线服务,因此,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持下,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梦想的实现将不再遥远.

2云计算在图书馆中的应用

2.1云计算的种类

按照服务类型云计算可以分为:基础设施服务(IaaS),平台服务(PaaS),软件服务(SaaS)等.以上这些服务在图书馆中的运用将会给图书馆服务带来突飞猛进的发展.

2.2云计算可以降低图书馆的成本,提高效率

图书馆为了保证自身正常工作的开展,每年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图书馆内的计算机服务器等设施进行常规性维护、升级和更新,云计算实现以后,图书馆就可以不再保留自己的服务器等设施,只需提供计算机终端即可.这样一来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不必为留不住IT人才面发愁了.因为云计算提供商可以为各图书馆“量身定做”合适的服务.

2.3云计算可以使图书馆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云计算出现以前,图书馆一直扮演着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云计算出现以后,图书馆既是云计算的开发者、使用者,随时随地接受云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各类公共“云”,实现不同“云”之间的对接和资源整合,向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也是云计算服务提供者.由于“云”中有上百万台服务器,因此,即使其中的某台服务器出现故障,“云”中的服务器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利用克隆技术快速地将某台服务器上的数据拷贝到其它服务器上,并启动新的服务器继续提供服务,从而使图书馆真正实现无间断的安全快捷服务.

2.4云计算以用户为中心,提供安全可靠的云服务

云计算图书馆中,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云”服务器上,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一种安全快捷的方式享受云服务带来的便利.数据集中在“云海”之中,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负责进行专业的操作、维护和保养,数据的安全也由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负责.个人用户不必再担心自己数据的安全性,也不必再担心自己的个人数据是否会泄露,就像黄金首饰存在银行中一样.

3云计算在图书馆运用中面临的挑战

3.1数据安全和隐私问题

云计算服务中个人数据是否会泄密即个人数据的安全是云服务用户最担心的问题之一.云计算系统服务器不管位于何处都会成为成为病毒与黑客的攻击目标.虽然云计算服务提供商信誓旦旦地承诺保证用户的个人数据的安全,不会向外界泄露用户的任何隐私和信息,但谁也无法保证云计算服务商会信守其承诺.关于个人隐私问题,图书馆把数据交给云计算服务商之后,云计算服务商对这些数据具有优先访问权和管理权,这就不排除用户个人隐私被泄露出去的可能性.由于目前相关法律不完善,当用户隐私受到侵犯时,法律也可能无法向云服务用户提供保护.例如:2009年10月,微软的Danger发生重大的断线事件,造成了大规模的资料毁损,致使很多的T-MobileSidekick使用者无法访问自己的日历、通讯录和其他重要资料,因为Sidekick几乎将所有资料都存储在云端之中.

3.2知识产权问题

云计算的实现使资源共享成为了可能,此举能够给用户带来巨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云计算服务商或个人用户在对其使用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利用的时候产生的侵权问题.图书馆在购买云服务之后,需要将自己的数据交付于云计算企业托管,在这个过程中,云计算企业在对其所托管的数据进行整理、加工、整合、裁剪时所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急需相关的法律出台来进行规范,否则企业和个人用户的利益均无法保障.

3.3标准的统一问题

统一的标准对于云计算来说至关重要,如果各个云计算服务商的接口标准不统一,会导致从一个云计算服务商处将馆藏数据转移到另一个云计算服务商处变得十分困难,数据格式的转换将会使这种转移变得昂贵.如果听任这种状况蔓延,云计算的实现将会变得遥遥无期.

3.4技术层面的问题

云计算技术本身还存在着诸如带宽、工具不成熟等网络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云计算对网络带宽和网速的要求明显加大,此外,还有无线网络的普及性问题,如何突破这一瓶颈是云计算今后发展的关键.

4结束语

云计算的时代目前看来短期内还不太可能完全实现.尽管早在2009年3月,由IBM牵头的《开放云宣言》于美国正式签署.《开放云宣言》为云计算提出了云计算规则,开放的使用标准等.但耐人寻味的是号称“云计算四巨头”的亚马逊、微软、谷歌和Salesforce均未签署《开放云宣言》,也许这一举动正应验了另外一些反对云计算的学者专家的意见:谷歌、微软等公司大肆炒作“云计算”概念,其真实是引诱企业用户上套,使其不得不使用各种专利性付费软件,从而导致用户的支出费用增加,用户对云计算服务提供商的依赖性增强.因此,只有在数据安全和隐私、知识产权、云计算标准的统一这三个问题完全彻底地解决之后,图书馆云计算的春天才会来临

作者:沈小玉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理论探讨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江苏省社科院

物理教学探讨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