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档案学就业现状的反思

档案学就业现状的反思

档案学专业高就业率中存在的问题

1.大量专业调剂导致学生的专业兴趣不浓,专业教育的效率较低

高校招生时,80%以上学生通过调剂进入档案学专业,而调剂后很多学生对档案学专业并未产生兴趣,专业意识淡薄,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学期间从档案学转到其他专业的现象每年都存在一定比例。真正好学且毕业后专业对口的毕业生并不很高,这导致有限档案学教学资源的浪费,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档案学教育和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2.跨行分流提高了毛就业率,但在岗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下降

多年来,档案学专业一直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进行学科规划与课程设置,以拓宽其就业面。除了在本专业就业外,目前该专业的毕业生还大量分布在文秘、行政、人力资源、新闻、法律等行业就业。跨行就业虽然分散了就业压力,提高了档案学专业毕业生的毛就业率。但就业的对口程度下降,工作的适应度和满意度下降,岗位竞争优势不明显。

3.档案机构专业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各种专门技术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应用,正宗“科班”的档案学专业毕业生再度成为各档案部门积极招聘的“香饽饽”。但由于工作性质和待遇方面的问题,许多已经入行的毕业生在积累了一定的信息技能和工作经验后却选择了“跳槽”。调查显示,有近90%的毕业生认为档案行业的工资收入一般,甚至较低。有91%的毕业生认为档案工作不如其他工作吃香,其职业发展空间不大。越来越多的档案学专业毕业生不愿意从事档案类工作,档案机构引不了、留不住专业人才,将对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提高档案学专业就业质量的策略

1.建立健全档案职业的从业准入制度

早期的档案从业人员很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缺乏正规、系统的理论知识,其中一部分是依靠特殊关系进入档案行业的。而科班毕业的档案学专业学生在进入档案部门后,往往囿于“前辈”们制定的陈规和既定的工作模式,难以创新。这种模式不利于档案行业的“换血”和发展。因此,要尽早建立档案行业的准入制度,对所有从职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基本技能提出明确要求,从职必须具备档案从业资格证,由此使档案职业成为真正的专业性工作。在积极提高档案职业队伍整体素质的同时,提升社会的档案意识和公众对档案职业的专业认可度,改善职业队伍的社会待遇。

2.积极开展专业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由于传统社会因素,档案学在人们心中属于“神秘学科”,人们对档案学和档案职业知之甚少。加强档案专业宣传是档案学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高等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职业规划、职业教育等课程,发掘在校生对档案专业的兴趣和对职业形势的理解,稳定专业梯队,减少档案人才流失。档案学专业的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深刻认识到档案职业的社会意义和特殊性,树立服务奉献精神。

3.改进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

档案学教学的内容要与时俱进,适应行业发展需求。我国现行档案学教学侧重于档案学理论和档案法规、政策教学,不能很好适应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就业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档案管理越来越重要。档案管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档案的整理、复制、保护和检索等复杂工序也需要一定强度的实践操作。在高校学习中不能很好掌握电子档案管理技术的学生没有能力应对复杂的档案管理环境,很难找到工作或进入角色。高校档案学专业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尽量把课堂延伸到校外,例如带领学生参观档案馆,参观一线档案工作流程,了解最新工作动态。

本文作者:刘迁朱束滢陈彬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档案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