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党校教育缺陷与策略探究

党校教育缺陷与策略探究

本文作者:吴玲作者单位:新乡市委党校

第一,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指导、规范,各级、各地差异较大。党校教育工作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确定无疑,但是至今为止,中央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管理部门一直没有制订指导性的教学大纲。2000年中央10号文件中规定了党校教学“一个中心、四个方面”的新布局。这个教学内容新布局在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党校教育中如何自上而下地贯彻实施,各级党校既缺乏有效的指导,也缺乏必要的组织研讨、教学交流。造成各个党校各干各的,自行摸索。从干部教育的规律要求来讲,造成了很大的盲目性,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各级党校的教学内容安排普遍存在着比照上一级党校教学计划的现象。部分院校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安排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学员的需求来安排,导致教学内容安排随意,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不强。第二,基本理论内容多,前沿实用知识安排少;专题讲得多,系统讲授少。党校加强理论学习是必须、应当的,但是,不少党校对基本理论、知识、实践的布局、各占多大比例等问题缺少总体考虑。基本上以学习理论、党性修养方面的内容为主。对前沿学科、行为学科、方法论、实用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安排不够,即使有,占的比例也小。对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比如民营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涉及很少。同时,基层党校还存在以专题讲座为主,系统讲授较少的特点。教师通常是把政治理论、经济理论、法律知识、党建理论等从不同的角度分成若干个专题进行讲解,知识传授的随意性强,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因此,学员学到的知识多是一些零碎的、不系统的知识,收效甚微。第三,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仍然存在,为干部工作提供支持的教学内容安排少。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矛盾凸显期,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出现,这就要求党校教育要注重研究现实中出现的新问题,为领导干部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但是,由于受教学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的影响,在课程安排时,对学员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关心的问题涉及较少,特别是联系本地、本部门的实际问题比较少,使学习内容显得比较空洞,没有很好地发挥培训在提高素质、解决问题上的作用[1]。

党校集中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上具有高度集中性,但参训个人因工作岗位、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工作经验、工作精神等个体性差异,对培训方法有更多的个性化选择。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的教育培训手段和干部学习习惯的变革,对传统的组织调训和集中办班提出了新挑战。目前,各级党校教学方式都面临改革创新的问题,教学现状主要表现为“五多五少”:一是理论知识学习多,能力培养少;二是共性化培训多,个性化教学少;三是单向灌输式教学多,双向互动式教学少;四是课堂理论教学多,现场实践教学少;五是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多,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少[2]。

“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是总书记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明确要求。干部教育培训要坚持以用为导向,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培训什么,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工夫,不断培养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善于治国理政的干部队伍。

(一)切实做到“量体裁衣、科学施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在教学中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员为本,关注学员的学习需求,以实现提高学员能力的培训目标。按需施教是以人为本的具体化,强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既要符合党和国家事业的需要,符合干部岗位职责的需要,也要符合干部个性化、差异化的培训需求。要有效提高各基层党校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重点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要“因需施教”。干部培训要出成效,必须摸准学员的思想脉搏,区分层次、区别对象,根据学员的知识需求确定培训内容。二是要“因时施教”。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设置不同的培训时段,集中培训的时间和时机都要精心选择,培训时段要因人而异。如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应尽量避开农忙时节。三是要“因地施教”。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研发具有本地特色的课题,根据不同班次需求,科学设置不同专题,努力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体现党校特色、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四是要“因人施教”。在干部培训工作中,办学要结合实际,分类、分层次实施培训,什么层次的干部需要什么知识,就安排培训什么方面的内容。培训内容要实用,不能空对空。为此,要探索推行干部教育培训项目化管理模式,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手段,做好培训项目策划和课程设计工作,改变党校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上下一般粗、左右一个样”的现状,按照教学新布局建立分类别、分层次的教学体系,努力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3]。

(二)以素质教学为目标,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培训资源

党校的教学内容要不断深化改革,坚持素质与能力并重,不断创新培训内容。要着力引导学员将解决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为重要课题开展研究,着力提高广大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和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本领;要紧扣广大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类业务知识和能力培训,重点加强以群众路线为重点的工作方法培训,提高广大干部把握全局、科学决策、识人用人、做群众工作、团结协调的本领,使各级干部真正成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高素质干部。党校教师要在参加各类培训、进修的同时,经常走出校门,到工厂、农村、机关多做调查研究,掌握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切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开拓新的教学领域,以提高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实用性。与之相适应,要优化整合培训资源。一是整合教师队伍。努力构建以自有教师为主体,社会专家、党政领导和先进典型为补充的“四位一体”的干部培训师资队伍。二是整合系统资源。一方面要加强和上级院校的业务联系,帮助解决教学难题;另一方面要不断寻求新的载体,和兄弟单位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合作模式。

(三)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培训模式,探索全新培训形式

干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是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能力,提高党校培训质量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增加自主选学的内容。让学员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和自身的知识素质结构,自主选择要学习的内容和参加学习的时间。其次,要发挥干部学员自身的优势。目前党校的学员普遍学历高、年纪轻、思维活跃,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党校教育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学员的资源优势,注重把研究式教学贯穿到教学全过程,探索和实践研究式教学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倡导学员在学习中研究问题,在研究问题中促进学习,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激活思想、分享智慧的过程,成为教学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培训效果。新乡市委党校在这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首先通过面向社会招聘,吸收了一批青年教师充实教师队伍,使得教师队伍更有活力,充满创新意识;其次在教学形式上进行了大胆改革,推出多种形式的创新教学,如案例式教学、团队列名法、听证模拟、学员论坛、现场教学等,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再次,注重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多次选派教师去省委党校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吸取新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式。

(四)加强舆论引导,完善干部教育培训的激励

约束机制,从“组训、施训、送训、参训”四个环节入手,提高培训效果《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提出要“坚持联系实际、学用结合。认真研究解决干部教育培训中学用脱节、学风不正问题,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形成推动培训机构联系实际办学、教师联系实际教学、学员联系实际真学的机制”。这给党校今后教学培训提供了政策依据,各级党校要积极协调党委、政府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1.加强舆论宣传,调动干部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加强对《干部教育条例》特别是对解决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问题重要意义的舆论宣传,强化各级党组织尤其是职能部门的思想认识,是解决教育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的基础和前提。一要充分运用电视、报刊、广播等传播媒体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对解决教育培训激励约束机制问题重要意义的宣传,使各级党组织及党员干部更新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新理念。二要积极响应中央关于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以开展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做学习型干部活动为载体,切实提高对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解决教育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要利用会议、墙报、公开栏、宣传栏等形式,营造舆论氛围[4]。

2.加强机制建设,建成融“组训、施训、送训、参训”四个环节于一体的良性培训机制

各级党校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建立干部培训动态考评机制。实行干部学时学分管理制度,以推行领导干部任职资格考试为契机,完善“学用结合”“不培训、不提拔”以及奖优罚劣制度,激发学员参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建立和完善干部学习培训档案,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和在岗定期进修制度,把干部学习和运用理论指导工作情况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要建章立制,从“组训、施训、送训、参训”四个环节入手,四管齐下,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培训工作。首先,各级组织部门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以对党负责的态度认真组织,务求实效。其次,党校作为施训单位,要抱着为党培育英才的态度,讲政治、讲奉献,具体落实各项培训工作。再次,各参训学员所在单位要从训前动员、训中跟踪管理、训后总结提高等环节入手,积极协助组织部门、党校抓好培训工作。尤其要破除培训纯粹是组织部门和党校的事情,搞不搞、搞好搞坏与自己无关的思想。最后,参训学员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将学习作为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并且要引导学员将培训作为提高自身素质、交流工作心得、锤炼纪律作风的平台,主动融入培训、转变角色、积极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