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幼儿教师职业论文4篇

幼儿教师职业论文4篇

第一篇

1.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压力大、自我要求高等原因有关,幼儿园管理者要了解园内每一名教师的状况,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通过私下谈话、及时鼓励,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通过传经验、教方法,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避免过多负性情绪的累积。幼儿园内也可以设立心理辅导教师,或聘请专业人士,不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加不同形式的心理疏导活动,及时地进行情绪宣泄。同时,教会幼儿教师一些自我减压的方法。

2.全面优化工作系统

工作任务多、内容繁杂等带来的压力,利用优化幼儿教师的工作系统可以减轻一部分。比如,备课量大的问题,可通过教研活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共享资源等办法来解决。同一年龄段班级的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大家集思广益,一起研讨活动目标、设计活动方案、搜索教学图片、制作教具、准备活动材料等,不仅能减轻幼儿教师个人的工作压力,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的快速成长,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3.适当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活动

利用幼儿午睡、每周教研活动、节假日或者早入园、晚离园等时间,开展一些能让教师心情愉悦的活动。如早入园、晚离园时,放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感受着快乐的音乐节奏,让幼儿教师笑着入园或离园。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前,轮流讲讲班级里发生的可爱又可笑的事情,或者读读拗口易错的绕口令……在捧腹大笑中开始教研活动,也会减少许多压抑。利用节假日,组织教师集体郊游、游泳等,有助于忘却烦恼。

4.大力倡导幼儿

教师自学一些心理学知识懂一些心理学知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自我、挖掘自我潜力、发挥自我优势。倡导幼儿教师学一些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幼儿教师预防职业倦怠的产生,也有利于已经有职业倦怠感的幼儿教师及时觉察到自身的问题,并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一些心理学方法,如找朋友倾诉、写日记、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或者寻找专业人士进行心理咨询等,来舒缓职业倦怠感。综上所述,幼儿教师如果出现了职业倦怠,这种心理状态所体现出来的行为对幼儿教师自身、对他人、对工作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幼儿教师只有身心健康,才会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平心静气地对待幼儿,更好地完成工作。但众所周知,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解决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也是个长期缓慢的过程,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和幼儿教师共同关注、多方努力,采用多种方式来解决。

作者:左彩云单位:鞍山师范学院

第二篇

一、社会因素

1.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低,不受尊重。幼儿教师往往会被冠以“高级保姆”的称号。另外,幼儿园的教育没有通过“考试”或“升学”这样的测评来衡量,很难显示教育效果。因此,幼儿教师的工作成绩不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还有,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大部分也不是很高,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双重压力,幼儿教师真是举步维艰。

2.大家对幼儿教师的期望过高。社会及幼儿园期望教师是一个能干的组织者、管理者、交流者、激发者、示范者和教研者,期望教师有渊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家长则期望教师能是一个好妈妈,甚至是个好保姆。面对这样的压力,幼儿教师就必须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担当重任,这无形中给幼儿教师增加了一重压力。

二、幼儿园因素

1.幼儿园和幼儿教师评价体系的不完善。长期以来,教育评价左右着幼儿教育的方向以及广大幼教工作者的观念与行为。教师的工作若得到积极评价,她们便会以更为饱满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工作;相反,则会产生心理负担,增加工作压力。而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评价体系是不完善的:一是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二是评价方式简单划一;三是教育教学过程过分强调时间和量的积累;四是终结性评价方式,其结果基本上体现在对幼儿教师的奖惩上,没有达到真正评价的目的。这些都给幼儿教师带来一定的工作压力。因此,面对幼儿园的评比、检查、考核,教师少了成就感,多了焦虑感,增加了压力。

2.幼儿园工作比较繁琐,业务学习多。按照上级的规定,幼儿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定时间的业务进修,以取得一大堆的证书。要获得这些证书,幼儿教师就必须挤出业余时间参加各类培训。还有些幼儿园每周中午都有各种例会、学习会、报告会等,剥夺了教师中午休息的时间,压得教师喘不过气来,导致教师把上班看成了一件苦差事,甚至成了一种负担,更为严重者对上班产生了恐惧感。

3.家长的高期望给幼儿教师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在我国,大多数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一入园就受到良好教育。因此,家长对幼儿园的社会声誉、教学质量、教学环境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相应对幼儿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也有较高期望。因此,教师面对家长的高要求感到力不从心,这对教师造成了一种较大的工作压力。4.幼儿园班级人数多。幼儿园班级人数过多,必然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且面对如此多自控能力极低的幼儿,教师组织一次活动是十分艰辛的。再加上每个月的对外公开课、观摩比赛活动,以及各级论文比赛、技能比赛、教具比赛等等,使得幼儿教师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时间。

三、个人因素

1.幼儿教师自我期望值过大,追求“完美主义”。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同一件事对承受力不同的人打击度是不同的。幼儿教师作为技能知识和文化的传承者,常把“完美”当作自己为人处世的目标。在工作上要求尽善尽美,很渴望他人肯定自己的工作成绩。这种追求“完美”的心态,很容易忽略自身条件的限制,如个性、能力、机遇等。一旦过高的自我期望目标不能实现,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对自己过分责备,对他人怀有敌意,以致产生对立情绪。

2.幼儿教师过低的能力素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当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适应不了时代和幼教改革的需要时,她们便会产生焦虑及悲观的消极情绪,从而增加职业压力。

作者:杨敏单位:庄浪县第一幼儿园

第三篇

一、当前幼儿教师职后培训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1.培训者基本不了解幼儿教师的需求

幼儿教师的岗位不同,水平不同,需求不同,都使培训内容不可能一致。培训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在培训前对被培训者进行需求调查,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计划制定面向将接受培训的幼儿教师的培训内容。而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培训都是遵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指示安排的外部培训,呈现给幼儿教师的培训内容主要是基于讲授者的提供能力和研究旨趣。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2.培训经费高,集中培训能节省经费,但参训者积极性不高

“国培计划”各项目均由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不再向学员收取培训费、资料费、餐饮住宿费等费用,而幼儿教师参训的人员多,培训规模庞大,培训学校有限,培训时间短,集中培训便于组织管理、节省培训经费。在培训方式上,虽然目前我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园本培训、参与培训等新型培训模式已在各地积极尝试,但对这些模式并未作深入研究,且实际操作中没有规划不同发展阶段幼儿教师的不同培训方式。因此,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培训仍以集中培训的形式为主。

二、对提高幼儿教师职后培训的效率的建议

1.培训者下园工作一阶段,积累教育的实践经验

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层幼儿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也更具体、实际,仅靠理论培训已不能适应幼儿园教师的需要。培训者若能在幼儿园基层工作一阶段,关注幼儿园基层的最新动态,将他们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检验他们的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同时,了解一线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实践积累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的经验。这样,培训者能更好的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密切联系教育实际,剖析来自一线教学的实际案例,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缩小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差距,让接受培训的教师从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使培训更有效。

2.明确目标,分层实施

丽莲•凯兹把幼儿园教师职后成长分为求生、强化、求新和成熟等四个阶段。每个教师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不同阶段要有相应的培训培训要点。在培训前,培训者应对参训教师的岗位、能力水平、需求等做一个调查,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幼儿教师的年龄、学历、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实践经验等制定适合他们所处的成长阶段的相应的培训计划,开展不同层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教研活动、课题研究,满足他们的需求。

3.参加培训的教师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在对幼儿教师的培训中,学习者现有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是不一致的,学习方式也会有差别。因此,在培训中应该允许幼儿教师在学习前了解能力发展指标和据此指标确定的内容,把其中自己了解和掌握的部分提取出来进行考核,通过后便可以将这一部分内容划除,不再进行重复学习和培训。此外,学习者也可以补充自己需要的内容,使之更适合自己的需要。同时,要参加培训的教师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如:学院、培训中心,现场实习,全日制或部分时间制学习等学习方式。这样才会真正满足幼儿教师才会真正满足幼儿教师专业学习的需要。

4.培训要突出园本性

幼儿教师的培训与培训计划往往是针对一定范围内幼儿园的,因而该计划很难适合其他地区幼儿园的特殊需要。在进行外部培训的同时,也要注重园本培训,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园本培训是建立在本园实际情况下的课程设计,是幼儿园根据教师需要设计的培训活动,它具有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及时性强和实效性强等特点,我们应把园本培训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形式和手段,结合国家的培训与本园的特色,反思集中培训的模式,以本园的特色课程为依托,发掘和利用本园资源,针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积极主动地开展培训活动,构建适合本园自身发展特点的培训模式。

5.培训的方式,培训的教学方式应灵活多样

幼儿教师培训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为“专题讲座”,而幼儿教师最期望的方式是案例分析、参观考察、讨论交流,这些方式更直观,更贴近实际,具有参与性,如针对典型案例展开讨论,对相关示范幼儿园考察等。幼儿教师培训者应根据幼儿教师的特点,联系教学实践,及时更新内容,摒弃单一灌输式的讲授,逐渐引入经验分享、案例教学、合作探究、现代教育技术、反思教学等方式,突出教师参与的理论和实践环节。特别是开展反思性的教学实践,通过教师反思审视课改带来的变化等诸多问题。提高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

作者:钱玉华单位:江苏省海门市通棉三厂幼儿园

第四篇:幼儿教师的角色塑造分析

一、怎样成为幼儿活动中倾听者、参与者和伙伴

如果自己是一个幼儿,面对着一个方框盒子和一根小棍子,自己会有什么样的创造呢,而幼儿将小棍子和方盒子都赋予了一个名称,在这背后他们的思考又是什么呢。没有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是难以真正做到幼儿活动的倾听者、参与者和伙伴的。笔者在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中发现:如果是自己,也许只会将小棍子与方盒作一个简单的叠加或者用棍子敲击纸盒而已;而幼儿却可以将小棍子看作是方盒的一个旋纽或者是开关,在“给老虎喂食”和“人兽语言翻译”的背后,体现出来的是幼儿想跟老虎进行交流的愿望,但人言与兽语难以互通,于是方盒成了这么一个翻译机。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创意啊!那么幼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意呢?是因为其有这样的动机,而成人一般是难以有这种心思的,因而成人的世界与幼儿的世界往往就是隔绝的。作为幼儿教师,只有在理解了幼儿的心理之后,在读懂了幼儿的语言之后,才能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智慧参与者。

二、怎样成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

要想成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这就要求幼儿教师既能读懂儿童的活动,又要能够对儿童的活动形成有价值的引导。对此,笔者也进行了实践研究。有一次课间,笔者注意到儿童在室外做一个很常见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游戏。由于动画片的影响,这类游戏在幼儿活动中太常见了。因为常见,也就容易被教师忽略。可当笔者带着如何成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这个问题时,笔者发现幼儿的这一活动还是有一定的探究性的。幼儿在这一游戏中的主要活动是灰太狼想办法抓喜羊羊,而喜羊羊则想办法摆脱追捕,还要捉弄灰太狼。由于动画片主题的影响,幼儿的思维主要集中在想办法上。于是扮演灰太狼的幼儿想办法用操场边的玩具设计“陷阱”,用草地中的树木使绊子,甚至有幼儿偷偷地扳折树枝作为设计陷阱的工具;而喜羊羊所动的脑筋也是想出一些办法去让灰太狼出丑。应当说幼儿的思维还是活跃的,他们想的办法也都能捉弄到对方,这样的游戏过程也让幼儿在课间活动中获得了许多欢乐。但这样的游戏似乎又是存在问题。问题出在哪呢?出在价值的引领上。意识到这一点之后,笔者也没有急着制止孩子们,而是在他们游戏过程中偷偷地拍了几张捉弄别人的照片,并且将他们扳折下来的树枝找过来,以备后面的课上之用。到了课上,笔者先问孩子们玩得开不开心,幼儿们当然说开心了,而且还很自豪地向老师和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点子,引得其他孩子哈哈大笑。在孩子们笑完之后,笔者利用多媒体将拍摄的照片放了出来,幼儿们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笑声没有刚才那么大了;而当笔者将树枝拿出来之后,孩子们的笑声更小了。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告诉幼儿们:我们做游戏是为了寻找快乐,但这样的快乐不能让别人痛苦,更不能让小树痛苦。折断了树枝的小树就像折断了手臂的孩子,是多么的痛苦啊!……对于幼儿而言,不需要太多的说教,这样的引导往往就能够让这些小宝贝们懂点事儿了。事实证明,在以后的游戏中,幼儿们还是那么快乐,但他们在想办法时就有了一些思考了,就会考虑别人的感受与爱护树木了。由此可见,教师要成为幼儿活动的引领者,需要教师在参与的前提下进行恰当地幼儿能够接受地引导。

三、创造型教师角色打造的关键

如果说一两件事情可以让教师有所感悟的话,那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笔者以为幼儿教师更需要思考创造型教师角色塑造的关键在哪里。只有从一个又一个的事例中寻找到规律时,作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真正发生。经过研究后笔者以为,这一关键在于幼儿教师的童眼和童心。童眼意味着教师要能够有一双幼儿的眼睛,要能够以幼儿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只有这样,教师在看到幼儿的活动时,才会理解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才能迈开向创造型教师转变的第一步。有了童眼之后,还需要幼儿教师的童心,童心是什么,不是假装与幼儿亲近,而是真正成为幼儿,真正融入到幼儿活动当中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与幼儿打成一片。其实,对于幼儿教师而言,创造并不是一个什么惊天动地的行为,只是走出纯粹的成人世界,走到幼儿的世界里。真正做到这样,笔者以为那就是真正的具有创造性的幼儿教师了。综上所述,要成长为一名创造型的幼儿教师,要让符合幼儿发展的各项理念落到实处,关键在于让自己的角色从“教师”变成“幼儿教师”,有这样的定位,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就会有一个质的改变,符合幼儿教育需要的专业成长也就成为可能。

作者:洪霞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