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现代教育目的异化探讨

现代教育目的异化探讨

[摘要]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活动的核心,在教育目的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教育目的工具化、教育目的利益化和教育目的片面化等异化现象。造成现代教育目的异化的原因主要有教育实施过程的复杂和难以预测、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传统官本位思想和考试文化的影响以及教育目的的理想化色彩加大了与现实教育的差距。寻求有价值的教学,突出人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能更好地消除教育目的异化,促进我国教育健康发展。

[关键词]现代教育目的;异化;批判;扬弃

教育目的,即教育所要得到的结果,自教育诞生以来,它就以教化人、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和国家整体利益为目的。从终极意义上讲,教育目的是人们的理想追求,即使人成为“人”,过上美好的生活。教育目的与教育实践之间存在许多环节,教育目的对教育实践具有导向作用,现实的教育目的主要包括传授人类文明,以现有的文明促进人的进化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为社会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以及发展人的身体、思维、创造、情感以及人格等潜能。在我国,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具体表现,新时期我国教育方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提升。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教育目的被异化现象不可避免。研究教育目的异化不是为了一味批判,而是为了更好地消除异化,促进我国教育健康发展。

一、现代教育目的异化的表现

(一)教育目的工具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带来丰富物质文化产品的同时,却忽视了人自身的价值、存在与发展,人成为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工具。人不是工具,而是对世界、社会有自己的看法,能够欣赏有价值的东西,有专门才能贡献人类,只有具备这些条件,人才能称之为“人”。因而,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不断引导人类从无知蒙昧和盲从中解放出来,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理解判断社会的能力,超越人类各种生存状态,达到人的完善。教育追求工具价值无可非议,学校应当为每个人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基础,但当前我国科学技术还相对落后,各类学校无休止地招收学生,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充斥学生头脑的是形而下的东西,本真存在之“道”却被冷落忽视,教育目的工具化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有精神的道衢。

(二)教育目的片面化。教育目的明确指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在教学实践中,教育目的片面化现象普遍存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创新能力以及道德发展被忽视。教育本应面向全体学生,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潜能,使其达到全面发展,但当前的教育却将注意力集中在成绩优秀、升学有希望的重点班级和学生身上,考试成绩成为衡量和评价学校、学生和教师的唯一有效的方式,教育不再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和人的潜能开发的需要进行的活动,而是为了适应考试和升学的需要,考试成了教育的唯一目的。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实践,重守成、轻创新的现象,不仅违背了社会主义公平的价值原则,而且还使教育目的体现出鲜明的片面化倾向。

(三)教育目的利益化。改革开放之后,人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教育发展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尤其是肩负几代人“强国”夙愿的高等教育,更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迅速发展壮大,为改变生产力低下、科技落后的状态,我国高等教育将主要力量放在“学以致用”的专业教育和应用开发研究上,这不仅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从教育质量评估的标准、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政策、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学校学科发展规划制定、科研人员从事研究的心态以及学生的专业选择等都体现出实用性凌驾于学术性之上的“量利而行”的功利主义色彩,而且教育不知不觉被社会化、政治化和市场化,高校不再是保持清净思维的“象牙塔”,而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和“服务站”,原本树立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有形或无形的围墙被撤销。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教育的目的,但教育不直接为社会服务,而是要通过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来实现的,教育关注的是国家、社会和人类的长远利益,因此,教育的自我目的和意义是第一位的,其实用性不是出发点,更不是目的。

二、现代教育目的异化的成因

(一)复杂而难以预测的教育实施过程。教育目的从制定到具体实施,不仅要经历制定者与执行者的分离,教育目标、各类学校培养目标与教学目标等层层程序,而且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参与主体价值观不同,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必然会导致实施结果不同,教育目的无法得到充分实现。复杂而难以预测的教育实施过程充满了无法预知的“附加价值”,这必然会使教育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产生异化现象,导致教育结果与教育目的不一致。

(二)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是导致教育目的异化的根本原因。教育是育人的社会活动,但长期以来人们过分追逐教育的功利价值,忽视了教育的非功利性价值,使得教育逐步沦落为争名逐利的世俗场所。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是造成教育竞争的关键因素,稀缺的教育资源必定会引起教育供给和教育需求之间的竞争,因而在国人心中,取得好的成绩、升入好的学校不仅是影响学生一生的生存竞争,更是关系着学生及家庭名誉、地位的竞争,这种从功利出发的狭隘的价值观为教育注入了极强的功利性,灌输知识、强化练习成为教育的基本追求,教育内容和学校生活变得贫乏单调,学生的创新意识被严重忽视。以这种教育观培养出来的是知识丰富、能力不足的“考试机器”,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三)传统官本位思想和考试文化加剧了教育目的的异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但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官本位思想影响,现代教育塑造的却是徒具文凭的人。当今社会,人们对学历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甚至变成了约束人的自由与贬抑人的尊严的异化物,学历成为阶层排他性的尺度。在学历主义思潮泛滥的今天,人们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智育第一、升学第一,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的关系被混淆,教育的人文意蕴丧失殆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将受教育者改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学历文凭更不能使人成为国家的栋梁。

(四)教育目的的理想化色彩加大了与现实教育的差距。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活动的理想追求,但这种理想追求带有理想化的色彩。教育目的的理想化色彩加大了理想与现实教育之间的差距,会使教育目的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异化。理想化的教育目的只是教育的一种理想追求,只能作为一种理念指导现实教育实践,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理想化的教育目的却无法为教育实践提供详细的操作方案,这必然会对理想的教育产生异化的作用。

三、现代教育目的异化的扬弃

人总是热衷于追求各种外在目的,唯独忽略了人是目的的意义,忘记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古今中外的教育,都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现代教育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生了从指向人的发展和完善走向对外部世界占有的异化,教育实践与教育目的初衷的悖离加剧了教育目的的异化。为使教育呈现应有的魅力和使命,改善当前教育异化现象,我们必须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改变当前教育实践偏重应试教育的倾向。

(一)寻求有价值的教学。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和考试文化,不仅使指向客体化知识学习成为教育的主流,而且还造成了社会对高学历的过分崇拜,使教育目的呈现出功利化的倾向,知识学习与人格培育相融合的教育走向了人性教化与知识学习的二元分裂,教育培养的不再是完人,而是能够征服和占有外部世界的人,人被异化为单纯的认知机器、未来的生产力和未来的人力资源。教学活动是重要的教育活动,每一种教学方法、每一门学科都不是单纯的认识过程,都孕育着培养道德的可能性。摒弃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寻求有价值的教学是改变教育目的在实践过程中产生异化现象的重要途径。好的教学不仅能促进智慧与德性的共同成长,而且还能培养人的理性精神,使人做出正确的价值抉择和智慧行动,追求美好的生活。

(二)突出人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人的发展是教育目的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受过教育的人不仅能以全部热情追求选择的生活,而且还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生活规划中,但应试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只是畸形发展和片面发展的人。真正的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因此,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超越功利的教育目标取向,明确考试只是手段并非目的,人的发展不是以知识量的积累来实现的,改变以分数高低来评价学生的观念,建立多样化的人才评价理念,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此外,还要改善考试体制,改革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转变社会对人才标准的传统观念,为社会选拔优秀的人才,突出人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法国教育家涂尔干认为:教育目的是在学生身上培养一定数量的身体、智识和道德状态,使学生学会学习,积聚先进的文化和科学知识,掌握终身学习的信念是首要任务。学习不仅是一种纯粹的知识学习,还是一种良好的心智修养学习,是知识和做人的双重学习。人之所以为人,本质上在于其有德行与智慧。教育不仅要促进人的社会化,还要培养人的道德品质,本真的教育是知性与德性的统一。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特别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从重智育、轻德育转向智育与德育并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邬志辉.教育的内在失衡与重建[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5).

[2]石兰月.对我国教育目的及其在实施中异化的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3]王建平.论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异化生成[J].教育探索,2004(2).

[4]王长乐.应用科学发展观研究大学的教育目的[J].煤炭高等教育,2006(3).

[5]陈国军,冯景波.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异化与归向[J].理工高教研究,2008(4).

[6]翟楠.现代教育目的的异化:批判与反思[J].教育学术月刊,2011(6).

[7]郑淮.略论我国的社会分层变化及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J].华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2).

作者:杜亚璇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