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STS教育融合探析

STS教育融合探析

1STS、STS课程与STS教育

1.1STS

sTS是“Science,TechnologyandSociety”的英文缩写,即科学、技术和社会。在历史上,它第一次把“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进行系统地研究。我国有学者把STS定义为: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交叉学科。

1.2STS课程

STS课程即“科学、技术、社会”课程。我国的STs课程,以徐辉主编的《科学•技术•社会》121为例。该课程主要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历史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各学科、各门类的基本内容: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以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深刻内涵;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政治、军事战争、文化艺术、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从而比较全面系统地了解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理论,熟悉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提高科技意识,掌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1.3STS教育

STS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基本精神在于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等紧密结合;使受教育者智能得到开发,劳动素质得到提高,未来意识和参与意识得到增强,即培养出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并能够参与科学技术决策和具有良好科学紊养的人才口,.STS教育是sTS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教育上的反映。我国有学者把STS教育归纳为:asTS教育是科学教育领域中实施的以改进整个社会的科学文化为目的的一种文化战略;它将整个人类社会的文化环境作为进行科学和技术教与学的背景.”STS教育着眼于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和兼容,提倡以人为本,重视教育的人本价值取向.STS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观、价值观、科学观和教育观。STS教育中的“科学”提供知识,是巨大的精神力里。“技术”提供应用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手段,是巨大的物质力量。“社会”则要求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作指导,使学生值得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科学和技术.“科学”是第一重要的,“技术”只是它的物化,“社会”是指它的应用,都隶属于“科学”之下。

2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胜合的教育

2.1STS教育的兴起是科学教育与人丈教育触合的需要

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是STS教育产生的现实社会背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许多新问皿摆在了社会公众面前。如核能利用的安全性,基因工程技术发展的安全性,世界人口增长的对策,非再生资源的消耗控制,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由于片面追求物质进步,产生了道德滑坡、人文心理方面的失落.这些都促使人们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作出进一步探讨.STS教育远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提出,70年代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对STS教育进行积极的实践,并对STS教育的特点、内容、结构、功能及内在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STS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科学技术的讲授,而是增强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力,并培养学生自觉地把科学技术与整个人类、环境和文化系统的复杂性结合起来,这就为传统的科学教育走出危机提供了出路。sTS教育的兴起除了广泛的社会原因外,还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自堵根提出“知识旅是力t,的口号以来,科学技术越来越被人类皿视,倡导科学孩育的科学文化迅猛发展,冲击了以前占据人类文化主导地位的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教育是文化的产物,在科学文化催生下的传统科学教育弊端日益明显.传统科学教育俐裂了科学、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只强调科学技术对自然的控制力t,忽视了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恶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不利于社会的长远发展.而且忽视了科学教育中价值和伦理的存在,过分张扬科学的理性主义,忽略了人和社会的价值孺要,无法把握住科学的正确发展方向。英国学者C.P.斯诺在其两种文化理论的阐述中,认为要消除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的隔阂,必须要重新建立我们的教育体制。应引入新的教育形式,这种新的教育形式能够保证我们的受教育者“既其有对科学与艺术两者的丰,想像力,又对应用科学充满热情;或者对大多数人类同胞遭受到可以拯救的苦难并非无动于衷,而且把它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贵任阅.,许多有识之士都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的途径寄希望于教育改革。为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孺要,STS教育在徽烈的文化冲突中应运而生。STS教育的兴起,是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整体化发展以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结果,它所倡导的新发展观、价值观、科学观和教育观全面地揭示了未来社会的特征,对我田的现代化建设有盆要的指导作用。

2.2STS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触合

对STS教育的研究具有极其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愈义,这主要表现在,它为了克服科学技术的负面形响,使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和视角阅。①折的发展观。STS教育的发展观是与传统发展观相对应的一种新的发展观。它认为,社会发展不能只考虑经济数t的增长.要注意质t的发展,特别是环境质t.经济的发展和增长,与环境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润足当代的裕求而不能扭容摘足下一代孺求的努力.②新的价值观.STS教育的价值观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社会的制约,科学技术是盆含着价值的复杂“社会过程”、“社会事业”。STS的价值观批判了在旧的价值观的背景下所产生的科学技术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片面性,吸取了它们的合理因素,彻底抛弃了人统治自然的狭陇观点,追求自然一人一科学技术一社会之间的和谐和统一以及物质和精神之间的平衡和协调,试图建立一个人在其中能获得全面发展的、幸福向上的自然和社会环境。③新的科学观。机械论的科学观是“部分一整体一部分”,部分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整体是部分的简单总和.STS教育的科学观是“整体一部分一整体”,整体是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整体是部分的有机的统一体,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具有自己的特点.STS科学观强调联系、系统、练合,实际上是一种整体论的科学观.④新的教育观.盯S的教育观是交叉学科的模式,其显著特点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和整体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密切结合;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型公民.所以sTS教育强调联系和综合,是整体的、全面的世界观.sTS教育的先驭斯诺指出,由于对专业化教育的狂热祟拜和一种使我们的社会模式任化的倾向,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互不沟通的文化,一种是人文文化,一种是科学文化.这种分化不利于社会的整体发展.他呼吁两种文化的交流和沟通,并希望通过教育来造就一代新人来解决这个问翅.STS教育对两种文化的沟通,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STS教育以建立全面发展、幸福向上的社会环境为宗旨,追求自然与人、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STS教育将社会整体作为科学的出发点和归宿,Srs的产生和发展为弥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裂痕,促进社会整体进步提供了新的观念和工具。盯S教育把科学文化观和人文文化观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整体的生态的文化观:STS教育的文化整合还表现在价值教育观念与理性教育观念的融合;S铭教育奉行多元文化整合观。STS教育‘鼓励学生从不同文化的角度去批判性地理解科学、技术和杜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学习者提供科学、技术、社会的全方位的文化背景:布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对于不同社会群众的相同意义气”STS教育的核心在于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STS教育是当代最具时代性、针对性,且社会化色彩最为强烈的一种教育形式。简言之,S铭教育是通过从科学、技术、社会关系上改进科学教育实现个体社会化的现代教育。STS教育的实质体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触合.

2.3STS教育的实施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丈教育的触合

2.3.1STS教育在中学理科教学中的实施

我国于1984年开始了对STS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引起了国外STS教育研究者的关注.19BS年10月下旬,在苏州召开的中学理科教师能力研讨会上,我国正式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在中国的实施问且,在此之后,一些学校和教师相继在物理、化学等理科教学中实施了STS教育研究。1987年,中央教科所召开中学综合理科教学研讨会,STS教育课理纳入国家教委“七五”计划,组织试点学校.1988年11月,中央教科所和浙江教育出版社在杭州联合举办了STS教育研讨会.1995年在中国召开的18届太平洋大会,其中就有一个由我国主持的STS教育专翅研讨.依据51名教育目标,选取STS教育内容是实施sTS教育的重要一环,而确定合适的STS教学切入点又是选取STS教育内容的前提.在中学理科教学中作为STS教学切入点的内容有:①与生产、生活有关并且被广泛应用的理科知识;②与社会发展有重大关系的理科知识;③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热点问月;④理科发展的成就及前沿问题.sTS教育的教学形式有:①课堂教学;②STS活动课;③社会实践.STS教育的教学方法有:①课堂教学的有机渗透;②专题讲座;③现状调查法;④利用传媒进行资料收集;⑤实验操作法.中学理科教学中实施STS教育,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①符合中学理科教育综合化的趋势,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素质;②STS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有利于橄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孺求:④STS教育促进了中学理科间和中学理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丰富了科学方法教育的内容。

2.3.2STS教育在高职教学中的实施

1999年全国第六届sTS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提出在适当条件下,我国高校应开设sTS课程和设立STS专业,使STS教育与理科教育相结合,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科技素质等.把大学生社会化作为STS教育研究的背景,把STS教育不仅仅当作一种“课程”,而是作为一种新的教育体系、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育思维与理念,那么,STS教育则可视为一种实现大学生社会化和培养高素质大学生的全新的学校教育。落实在高职教育中,以诚信、合作、贵任、敬业、创业等职业人文素质的养成为墓础,加强现有课程的整合,并从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核心力盆、职业指导等方面加强人文课程建设,注重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把人文教育作为商职院校不可忽视的职责.推广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双中心”模式、“生活体脸”模式、“学工交替”模式等等。在商职教育中实施STS教育的途径有:①课程教学.把课堂作为STS教育的主阵地,一是改革课程设置,在调整原有课程的同时,开发新型的S玲综合课,增设各种选修课、徽型课,举办专翅讲座。二是在原有课程中进行渗透,增加科技含t,加大科技素质培养力度.②科技活动。③环境建设.④校企合作。走向企业,让学生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同时充分利用企业的各种科技设施进行科技教育,让学生在社会大舞台中得到锻炼。⑥班队活动.在班级工作、团队工作等德育领城,渗透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技愈识,科学家的道德品质、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以及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在高职教育中实施STS教育的实施方法有:①实验教学法;②过程重演法;⑧探究研讨法;④实践体验法;⑥角色扮演法:⑥模拟创造法.以我们学院为例,为实施STS教育:①在课程设!上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文科类学生开设《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科学技术思想史》、《科学•技术•社会》,理科类学生开设《中国文化史》、《大学语文》、《应用写作》、《艺术鉴赏》.各类学生都开设《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墓础》、《当代马克思主义》、《形势与政策》、《创业与就业教育》、《健康教育》等课程.②在教学过程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如在物理教学中,介绍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渗透人文教育,挖掘物理学史的人文教育功能门.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分析数学的人文精神,从绪论教学、数学家的教学等几方面挖掘人文教育的功能‘:③在教学评价上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我们的教学评价,要看我们的教学是否把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是否体现了STS教育的精神。培养的学生是否既值科学技术,又有人文素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精神: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按照上述在离职院校实施sTS教育的途径、方法和实践,就可以实现高职院校的教师职业人文能力不断提高,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转变职业教育是单纯的“技术教育”的偏颇认识和培养“工具人”的目标取向,充分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追求做人做事相统一,培养高素质的智力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在成长中成人,把“就业”与“做人”统一起来,为高职院校开创出一条广阔的发展道路.所以,sTS教育的实施实现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综上所述,STS教育是一门跨世纪的新兴学科,Srs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STS教育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

文档上传者